2020年中国石油枯竭,战略机遇期结束 战略机遇期

2008年中国石油总储量21.9亿吨,年开采量1.9亿吨。按照2008年的开采量,2020年中国就“滴油不剩”了。2008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3.9亿吨,自产石油1.9亿吨,进口石油2亿吨。中国进口原油中50.1%来自中东,30.2%来自非洲,9.7%来自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7.1%来自南美,2.9%来自东南亚和澳大利亚。

中国进口石油80%路过印度洋,中国要看印度脸色?

曾大江认为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6亿吨,而此时中国国内石油已经开采殆尽,只能完全依赖进口。中国也不必惊慌,日本石油总储量只有604万吨,从来都是完全依赖进口。

中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石油,必然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和中国南海。2007年6月中国民用机动车保有量就突破1.5亿辆,其中汽车5355万辆,重型工程车82万辆,拖拉机1488万辆,摩托车8354万辆。曾大江认为中国海军如果不能控制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和中国南海,那么中国的汽车、轮船和飞机能不能开动就只能看印度的脸色了。因为世界地图上看得很清楚,印度就像一把“利剑”插入印度洋。曾大江认为印度之所以敢在藏南大规模移民,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增兵,企图永久霸占中国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因为中国80.3%的石油进口必须经过由印度海军把守的印度洋。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海军目前没有办法到印度洋去和印度海军较量。目前,中国海军控制中国南海都很勉强,控制马六甲海峡就更困难,到印度洋去全歼印度海军就鞭长莫及了。

伊朗的石油经过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可以直接输往中国,但这条输油管线仍然受到印控克什米尔的40万印度陆军的威胁。中国的最佳选择是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进口石油,但是年产石油4.88亿吨的俄罗斯只是答应在未来20年内至少向中国出口2亿吨石油。中国的能源战略特别是石油战略应该何去何从?

2020年西欧和亚太石油枯竭

2008年中东、南美、加拿大、墨西哥、非洲、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是石油输出地,亚太、美国和西欧是石油进口地。2008年西欧探明石油储量17.2亿吨,产油2亿吨。按照2008年的产量,西欧石油将在2017年枯竭。曾大江认为西欧是石油进口地,自产石油没有减产空间,2017年必然枯竭。西欧石油枯竭后,将完全依赖东欧、俄罗斯、非洲和中东为其提供石油。2008年亚太(中、日、印、东南亚等)探明石油储量46.6亿吨,产油3.7亿吨,按照2008年的产量,2020年亚太石油枯竭。亚太也是石油进口地,自产石油没有减产空间。曾大江认为西欧石油和亚太石油相继枯竭,将迫使中东、南美、非洲、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提高石油产量,从而加快这些地区的石油枯竭速度。

2029年东欧和独联体石油枯竭

2008年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探明石油储量137亿吨,产油6.3亿吨。按照2008年的产量,东欧石油2029年枯竭。曾大江认为虽然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包括俄罗斯)是石油输出地,理论上可以通过减产来推迟石油枯竭的时间,但是西欧石油和亚太石油相继枯竭,油价暴涨,东欧不可能减产,因此东欧石油2029年必然枯竭。曾大江认为2030年之前,西欧石油、亚太石油和东欧石油相继枯竭,全世界必然陷入“石油饥渴”状态。

2040年非洲和美洲石油枯竭

2008年非洲探明石油储量160.4亿吨,产油4.6亿吨。按照2008年的产量,非洲石油2043年枯竭。曾大江认为从大国关系、运输成本和安全性上考虑,西欧和亚太进口石油的首选是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次选是非洲,再次才是中东,最后才是南美。曾大江认为在西欧、亚太、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石油枯竭的情况下,非洲国家在欧盟(英法德等)、日本、俄罗斯(现在是石油出口大国,2025年石油枯竭后也要进口石油)、中国等的需求和压力下,必然大量增产。因此,非洲石油将在2035年枯竭。

2008年美洲探明石油储量455.7亿吨,产油8.2亿吨。按照2008年的产量,美洲石油2063年枯竭。但是,美国是最大的“油耗子”,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石油主要出口美国,南美石油也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曾大江认为在西欧、亚太、东欧和非洲石油枯竭的情况下,美国只能加大对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石油的“购买”力度。同时,西欧、亚太、东欧和非洲有不得不到南美去和美国“抢石油”。这样一来,南美石油将在2040年枯竭。

2050年全世界“滴油不剩”

2008年中东探明石油储量1022亿吨,产油11.5亿吨。按照2008年的产量,中东石油要2097年才枯竭。但是,2017年、2020年、2029年、2035年、2040年西欧、亚太、东欧、非洲和美洲石油相继枯竭,中东是全世界唯一的“油源”。曾大江认为无论中东国家是否愿意,世界各国都必将在2050年把中东石油全部吸干。

另一方面,2008年全世界探明石油总储量1838.8亿吨,全年开采量36.48亿吨。按照2008年的开采水平,2058年全世界的石油必将“滴油不剩”。虽然全世界仍然在不断发现新的油田,即新增探明石油储量,但是新增探明石油储量低于新增的石油消费量。因此,曾大江认为2050年全世界必将“滴油不剩”,而且2030年全世界就会陷入“石油饥渴”状态。

列强不得不在中东“抢石油”

曾大江分析认为中国、美国、欧盟(英法德等)、澳大利亚、墨西哥2020年之前石油枯竭;俄罗斯、印度、巴西2025年之前石油枯竭;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委内瑞拉、加拿大2050年之前石油枯竭。

2008年石油储量13强:沙特阿拉伯探明石油储量362亿吨,加拿大244亿吨,伊朗186.5亿吨,伊拉克157.5亿吨,科威特139亿吨,委内瑞拉136亿吨,阿联酋134亿吨,俄罗斯82.2亿吨,利比亚59.8亿吨,尼日尼亚49.6亿吨,哈萨克斯坦41.1亿吨,美国29.2亿吨,中国21.9亿吨。另外,巴西17.3亿吨,墨西哥14.4亿吨,印度7.7亿吨,澳大利亚2亿吨,。

2008年石油产量11强:俄罗斯产油4.88亿吨,沙特产油4.45亿吨,美国产油2.45亿吨,伊朗产油1.95亿吨,中国产油1.9亿吨,墨西哥产油1.4亿吨,阿联酋产油1.3亿吨,加拿大产油1.28亿吨,伊拉克产油1.18亿吨,委内瑞拉产油1.17亿吨,科威特产油1.16亿吨。

2008年美国石油消费量为8.84亿吨,自产石油2.45亿吨,进口石油6.41亿吨(200万吨用于储存)。美国进口原油中29.2%来自接壤的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46.5%来自大西洋沿岸的南美国家、非洲国家和欧洲国家,16.4%来自中东。曾大江认为2030年之前美国的石油命根在大西洋,对中东石油的争夺主要着眼于2030年之后。2020年之前美国优先吸干墨西哥、俄罗斯、英国、挪威、巴西、荷兰和加蓬,2030年之前美国优先吸干尼日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此后美国将优先吸干沙特、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最后吸干加拿大。曾大江认为美国手握加拿大,抱住沙特、伊拉克、科威特,控住委内瑞拉,趁机拿下伊朗,优先吸干墨西哥、非洲和欧洲,力保2050年之前“有油可用”。

2008年西欧石油消费量为7.2亿吨,自产石油2亿吨,进口石油5.2亿吨。西欧进口原油中48.2%来自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21.3%来自中东,19.5%来自非洲,11%来自南美等其他地区。曾大江认为2025年之前西欧的石油命根在东欧和非洲,但2025年之后不得不在中东和南美与美国“抢石油”。

2008年日本石油消费量为2.41亿吨,全部依靠进口。日本进口原油中80.3%来自中东,11%来自东南亚和澳大利亚,8.7%来自南美和独联体等其他地区。曾大江认为日本的石油命根一直在中东,2020年之前日本可以优先吸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此后也不得不在中东和南美与美国和西欧“抢石油”。

2009年1月到7月中国进口原油1.1亿吨,其中20.9%来自沙特阿拉伯,14.1%来自安哥拉,13.9%来自伊朗,8.1%来自俄罗斯,7.3%来自阿曼,5.9%来自苏丹,4.2%来自科威特,3.2%来自伊拉克,2.7%来自哈萨克斯坦,2.5%来自刚果,另外17.2%来自委内瑞拉、也门、阿联酋等其他国家。曾大江认为中国的石油命根在中东,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只能撑到2025年,非洲只能撑到2030年。中国最终也不得不在中东与美国、日本和西欧“抢石油”。

2020年战略机遇期结束,战略挑战期到来

曾大江认为2020年之前美国、西欧、日本和中国可以和平地进口世界各地的石油,但是2020年中国、美国、欧盟(英法德等)、澳大利亚、墨西哥、西欧和亚太石油枯竭,中美日英法德在中东、非洲、南美、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石油摩擦”不可避免。曾大江认为2025年俄罗斯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印度成为新的“油耗子”,2029年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石油枯竭,中美日英法德俄印在中东、非洲和南美的“石油矛盾”显露无疑。2035年非洲石油枯竭,2040年美洲石油枯竭,中美日英法德俄印在中东的“石油矛盾”不可调和。

曾大江认为如果仅仅是因为石油,2020年大国之间没有战争,2030年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为80%,2040年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低于50%(2040年再为石油而战就晚了,还剩10年,抢来意义也不大)。但是,大国之间的矛盾不只是石油这样简单。“石油矛盾”只是大国矛盾的一个缩影。曾大江认为石油迟早都是要抢的,晚抢不如早抢。2030年是抢石油的最后时间。与其等到2030年为石油而战,不如在2030年之前把所有矛盾来个了断。2020年到2030年之间,台湾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南海问题、石油问题等都将接近或达到极限。因此,曾大江认为2020年到2030年是大国战争的高峰期,中印、中美、美俄之间都可能发生大规模局部战争,中美日英法德俄印通过发生在伊朗、朝鲜、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越南、菲律宾等中小国家的战争“间接交火”的可能性极大。另外,这些直接或间接交火都有可能提前到2018年甚至2012年。因此,曾大江认为最迟到2020年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就结束了,战略挑战期随即到来。

受控热核聚变技术或许能化解“石油矛盾”

全世界约70%的石油的最终用途是“燃烧”,即汽车、轮船、飞机、发电厂、居民生活等的燃料,约30%的石油是制造化工产品及其他工业制成品。煤炭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的消费结构也是如此。聚变能、裂变能、水能、太阳能、风能等是化石能源枯竭后的主要能源。人类必须把其他能量形式转化为电能,再把电能提供给电动汽车、电动轮船、家用电器和电热装置等。飞机、火箭和宇宙飞船要向后喷射物质(分子、原子、离子、光子),化石燃料枯竭后既可用液氢和液氧等,也可用电能加热或电离固态或液态物质。

水能、太阳能、风能受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限制,能量密度也较低。例如:太阳能单人汽车基本实用,但太阳能飞机和太阳能火箭就不现实了。要把数十吨的飞机送上天,仅靠太阳能电池板是无法办到的。裂变能也受到裂变材料(主要来自铀矿)储量有限的限制。聚变能的原料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氢、氘、氚来自海水,月球上有氦-3,供人类使用1万年不是问题。因此,受控热核聚变是全人类的希望。裂变核电站已经发展到第四代,聚变核电站还是一个尚未攻克的科技难题。受控热核聚变技术可能是全世界唯一一种没有国界限制的技术,因为该技术非常困难,经过60年的研发,人类的研发成果是:1、受控热核聚变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6分钟;2、受控热核聚变的能量输出略大于能量输入。一句话,受控热核聚变发电还很遥远。曾大江认为如果到达聚变核电站需要100步,人类花费60年才走了10步,还有90步要走。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单打独斗地研发聚变核电站技术不现实。2008年1月欧盟、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韩国共同投资100亿欧元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开工建设,汇集1000多名各国受控热核聚变专家,计划2018年建成,2038年突破受控热核聚变发电的各项基础技术。注意:ITER仍然不能发电,只是探索聚变核电站技术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曾大江认为人类要到2045年才能建成磁约束或惯性约束聚变核电站,寻找受控热核聚变的新思路才是出路。ITER是磁约束受控热核聚变技术。

曾大江认为如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进展顺利或者找到受控热核聚变的新思路,中美日英法德俄印之间的“石油矛盾”就可以成功化解。“石油矛盾”一化解,其他方面再互谅互让一下,中美日英法德俄印就可以“和平共处”到2035年之后。另外,曾大江认为拼命推广电动汽车,大幅降低石油“燃烧量”可以缓解甚至化解“石油矛盾”。中国在南海、东海和黄海寻找和开采海底资源也能大大缓解2020年国内石油枯竭后的“石油饥渴”状态。曾大江认为中国南海相当于“海底中东”,但是中国不用武力,可能无法利用“海底中东”。这样一来,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仍然将在2020年准时结束。

总之,曾大江认为最迟2020年中国石油枯竭,最迟2020年中国的战略机遇期结束,最迟2020年15亿中国人和中国军队就不得不走出“和平发展”的“温室”迎接电闪雷鸣和风雨交加的挑战。曾大江认为当前13亿中国人的最佳选择是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再拼命发展11年,积累尽可能雄厚的实力,以确保彻底打赢可能发生的第二次中印边界战争(80%)、中美台海战争(50%)、中日东海战争(10%)和中美日越菲马南海战争(1%),或者在可能发生的第二次朝鲜战争(60%)、中越菲南海战争(90%)、伊朗战争(90%)、伊拉克内战(100%)中保护中国利益,以及彻底打赢远期可能发生的中印印度洋战争(99%)、中日历史恩怨了断之战(80%)等。(注:曾大江认为人类文明内部最后一场战争必然发生在2080年之后,在2080年之前无法实现永久的和平。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过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2020年中国石油枯竭,战略机遇期结束 战略机遇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2090.html

更多阅读

战略石油储备 中国石油储备

所谓战略石油储备,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大规模减少或中断)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本身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战略石油储备 - 简介战略石油储备战略石油储备是能源战略的重

2020年东京奥运会海报设计_SIO 2020东京奥运会志愿者

多摩美术大学毕业展上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海报”,作者是尾崎友則。一共有八个海报,一系列三角型构成的立体派插画代表了不同的运动项目。海报一看仿佛是特定瞬间的风景,多变的构成又有一种在动的感觉,好像脑海中闪过的残影一样。

声明:《2020年中国石油枯竭,战略机遇期结束 战略机遇期》为网友书煮日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