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参加了一个有点意思的活动,关于意大利的面条和中国的面条,活动是从一个争论开始的:
意大利的学者说:pasta,也就是近年常看到的意大利面,属于面条,是意大利地区的人最先发明的
中国的学者说:面条是中国人最先发明的
如果有阿拉伯的学者在场,那么会说面条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意大利的驻华大使也参与了讨论,而且是一位非常非常热爱自己国家的大使,据说本人厨艺也很卓著,烹饪意大利面也是一流,坚持着面条起源意大利说。
其实,到底谁最先发明面条倒不重要,不过是个引子,两天的活动,倒让我对意大利面条乃至面食和中国面食又多了些了解。
关于面食
在中国,面食包括面条、饺子、饼、包子、馄饨、面片……
在意大利,用面为原料的有pasta、批萨、饺子(当————然跟我们中国的饺子大相径庭)、饼干、薄饼、面包……但在意大利人概念中,他们都是独立类别的食物,不能把它们统称为面食,可以用“面食”这个称呼的只有pasta,也就是意大利面条。
关于特色
那么中国面条和意大利面条分别又有各自的什么特色呢?
中国面条以新鲜面为主,就是现做现吃,尤以花样翻新的手法令人啧啧称奇,有捏、拉、搓、切、挤、削、握、剪、抿、扯、拨……
意大利面条分为La pasta fresca(新鲜面/湿面)和La pastasecca(硬面/干面),因为意大利气候环境适合种植硬麦,而这种硬麦单靠手工是很难加工的,所以意大利面条不同于中国面条的一大特色是器具的应用,可以说在面条形状加工器具的发明上,意大利人充满了想象力,以致现在我们能看到通心的、蝴蝶的、螺旋的……
在第一天的活动中,在意大利文化处看了一部纪录片《面食的世界》("Un mondo dipasta"),颇有意思,其中生动有趣地展现了中国面条、意大利面条、日本面条的制作工艺和吃法。
中国面条如同中国太极,化有形于无形,只一双手,却是千变万化,可称得上活化石。
意大利面条,别看是硬面,也有人工和机械之分,还记得有一个家族式的手工作坊,所有工作的人都是家庭成员。印象深刻的有两个片断:一张大桌子,围坐四个胖胖的女工,她们一手执好象是粗钢针一样的东西,一手用胳膊肘将桌面上的直面条滚绕在钢针上,一个螺旋形的面条就“烫发”成功了,速度很快,但比不了机器,这种手工工艺已逐渐衰没;另一个片断是,烫好发的面条要进行晾晒,靠近海边的地区,将面条晾晒在沙礁之上,混合着海风与阳光,那一定是别样的美味!但这种最为传统原始的加工方法显然已渐渐抵不住时代的洪流,如同《料理仙姬》中木松鱼干,要经过五六次的发霉烘烤晾晒,需经半年时间才可制好。话题拉回来,纪录片中解说,那一家人一年生产的意大利面条是工业化企业五天的产量。
日本人展现仍旧是一板一眼、一丝不苟、极致极致,日本面条从中国传入,但经过极为严谨的日本人继承发展,将太极变为武士道,做面吃面的过程都正规得如同仪式,那位演示的日本厨师大叔认真得分外可爱,不论在灵泛的中国人眼中,还是随性的意大利人眼中,那一板一眼都是极为有趣的:和面前,先郑重其事地说现在开始和面,向哪个方向,揉几下都有严格的规定,擀面擀几下,拿一个硬币形状的厚度片丈量一下,再擀再丈量……吃的时候依旧一板一眼地逗人笑。但不得不承认日本人用他们一板一眼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合力推出了一个伟大发明——方便面。
关于人物
这两天也见识了一些人物。
首推黄永松,在两天所发言的人物中,他的讲述令我“感动”,特别是那条三条腿的面的制作故事,他在山西考察时,一位农妇为他制作了“三条腿”的面食,幻灯片左边的图是农妇和她的孩子一同推动着石磨磨制初加工过的“三种面”,右边是中国古代一对母子同样的磨磨场景(唐还是宋不记得了),还有面食脆裂得声音,伴着麦香……一位对文化有着深情的人才可以这样娓娓道来。他还介绍以山西面食为代表的各种手工加工工艺和烹调技法的展示,伴着一个个插入的细节,坐在下面,听着他对中国面食的自然描述,都觉得很有面子!也让意大利人见识了,其实见识的也是我们!
黄永松:客家人,祖籍广东梅州,生于台湾省桃园县,《汉声》杂志创始人,中国传统文化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