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等于零》作者谈大学毕业生定位实录 北大数学系毕业生去向

`《北大毕业等于零》作者谈大学毕业生定位实录
资料来源:搜狐教育
(贴送日期 2004年5月16日 22:38:17)

《北大毕业等于零》作者谈大学毕业生定位实录
来源:[ 搜狐教育 ]


主持人说:大家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人着急。7月17日政府发布的统计数字来看,一百万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约占毕业生总数的一半。

主持人说:扩招、SARS、教育与市场不协调、社会因素造成的种种壁垒、就业预期与社会需求的落差,这一切都无法回避,为了更好地让大学生在找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今天请到《北大毕业等于零》一书的作者王文良先生,他现任日本大志电器公司中国顾问、《中国经营报》企业诊断专家、中国高级营销经理培训师。

主持人说:现在请广大网友踊跃提问。

网友:您写的《北大毕业等于零》这本书,为什么用这样的名字命名这本书,具体有什么用意?是不是大学里面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一点用没有?

王文良说:不是说一点用没有,我主要谈的想法是,北大毕业包括哈佛或者清华名牌大学毕业有一种从零做起的心态。这主要是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谈出一点道理。比如你的定位越基层越低,你未来的成就可能越大。盖一层楼不用打地基,盖50层楼一定要打地基。北大毕业以后要有一种从零做起,从头做起的心态,过去学的暂时先放下,从头做起。过去学的跟现实差距很大,我告诉大家一个心态,重点谈的是心态,不是说学的知识没有用,而是暂时放下了,看社会需要什么。

主持人说:您觉得大学生应聘和面试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应聘国企和应聘外企的时候有什么区别?

王文良说:大学生应聘的时候不要过多谈一些跟主题没有关系的问题,比如我喜欢文体活动,能歌善舞,有人甚至做彩色的简历。所有的人知道大学生毕业除了一张文凭,其它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关键是你像一张白纸一样,清楚告诉人家我学什么专业,我是学过哪些课程,有过什么体验就可以了。说:国企和外企有很大的差别,国企喜欢考你一些知识性的东西,比如学过什么专业会问一些专业性问题,外企一般来讲喜欢问能力的问题。

王文良说:比如我到鼎新集团去的时候,问到第一个问题,你看到林青霞三个字想到什么?

王文良说:问题就这么简单。实际就是考你的品牌观念,你只能答出来想到知名品牌、知名度,带动产品,今后做产品的时候,包括广告设计方面与林青霞的知名度挂钩,只要谈出知名度这一点就可以了。我去应聘鼎新第二道题是给你一百万元现金,你怎么分配这些钱,这是外企问到的题目。这种题目很灵活,不会考你具体学过的政治经济学或者学过管理,不是这些内容,而是考一些灵活的,考察一个人的总体应变能力。

网友:您是否在事业的路途上很不得志,才有北大毕业等于零这样的感慨。

王文良说:我最初刚参加工作确实很得志,那时候我自己定位很高,当时情况是最好的一流人才去机关,二流人才去外企,三流人才去民企。我毕业之后分配到北京市政府,还是不错的,我当时定位非常高,因为看的领袖传记非常多,美国40多任总统的传记,法国所有的总统,英国首相,但凡世界著名政治家的传记我都很熟悉,自我感觉非常好。:结果到机关以后非常不得志,我在机关呆了两年,最后闹出非常多的笑话。我跟处长在一起的时候,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本来是跟领导接触最好的机会。我们一块儿晚上值班,一晚上都在一起,本来是沟通最好的,但是我跟他没话说,我和他谈领袖传记我不感兴趣,他谈生活琐事我不感兴趣。我刚刚走向工作的时候,失败很惨重。那时候为什么会失败?因为我没有北大毕业等于零的心态,所以失败了。
王文良说:原因就是因为你本身有的素质还是你自己的,你心态很低,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去干,后面成功的可能就大。

王文良说:后来我到跨国公司,第一家是顶新集团(康师傅)这个公司,从最基层的推销员做起,走街串巷销售产品,最后九个月连提三级,做到业务科科长,顶新集团的业务科长相当于别的公司的业务经理。
离开顶新以后,我在后面四家跨国公司一直做到中国销售总监,后期比较成功,前期不成功。心态越平和,越拼命深入一线去干,越可能成功。您跟单位的领导相处,如果碰到的领导是好领导和坏领导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您碰到一个好领导会怎么样?碰到一个不好的领导又会怎么样?领导好坏差别不很大,关键是自己不会做事。再好的领导,你自己不会做,比如我跟原来刚工作的处长人非常好,我们俩在一起没话说。我当时定位是看毛泽东传看入迷了,一切的行为模式全部模仿毛泽东,三不谈。第一不谈女人,第二不谈生活琐事,第三不谈金钱。其他人谈的恰恰是这三方面的内容,所以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再好的领导你们在一起没有话说,人家不会发现你的能力,没有沟通的机会,有才能表现不出来。重点还是自己很多方面不成熟,社会什么样子不知道,我们用过去学过的书本以及看过的人物传记的想法去套现实,要求上级领导适应你,这样才出现了好领导和坏领导的区别。如果你去适应别人就无所谓好坏,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有人喜欢沉默,有人喜欢说,有人喜欢提拔人的,也有喜欢整人的,但是你在社会当中必须都得面对这些情况。

主持人说: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跟领导相处,怎样才能跟领导处好关系?

王文良说:天然去雕饰,不要想着巴结领导,也不要想着藐视领导,你就把他当做你的哥哥或者父母兄弟姐妹亲人一样,正常交往。该说话说话,该开玩笑该开玩笑,该做事做事。最主要是把事情做好,大家之间都比较和谐。

主持人说: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毕业生当小业主的政策,就是所谓的创业。您对大学生创业持一种什么态度?支持还是不支持?还是您另有自己的看法?

王文良说:创业分两个方面,你本人对某一个方面特别感兴趣,你自己在这方面去创业,这是对的。像比尔盖茨不上学,在哈佛退学也这是对的。但是并不是说人人都去创业就好,因为学生毕业的时候是属于学习阶段,社会上怎么做生意你不知道,没有经验,社会的环境哪些行业可以做生意,哪些有利润,哪些有产出,哪些有陷井你都不知道。如果你开始进行一个小的企业创业,很有可能你的视野越来越窄,不利于长期的成长。但是开始的时候,从最基层做起,逐渐接触一些大的公司、大的企业,接受全球化的概念,这样将来再创业,在资金上有保障,经验上有保障,概念观念上有保障,那会儿创业比较好。当然实在找不到工作又有现成的创业条件也可以去创业,但是这个创业因为是属于选题,你很难选择适合你创业的行业。创业不是最佳选择方案,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人到了30多岁创业可能是首选,基础不一样。

网友:我现在在一个很有名的国企工作,毕业的时候期望很高,现在很失落,待遇很低,工作很清闲,不知道怎么办好。

王文良说:有名的国企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大,里面的制度相对来说比较死,人际关系比较复杂,一般来讲大公司是做人,小公司做事。大公司里面最重视的是人迹网络的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小公司里面是做事为主。你在比较有名的公司里面,这种公司靠品牌维持生存和发展,相对工作的强度不大。这个要看本人追求是什么,如果工作很稳定,工作很清闲,你可以在这期间可以继续学习,然后利用你本身所有的国企资力,将来向更高境界发展。跨国公司里面工作强度不是很大,大家都熟悉的摩托罗拉公司,主要靠全球化摩托罗拉这个品牌,里面的工作强度比中型和小型国有民营企业强度要小得多。这个要看个人追求,如果觉得待遇不好想继续发展,可以利用现有的工作比较清闲的机会学习一些新东西,把现有的工作作为资本和未来发展的基石。

主持人说:如果一个大学生刚刚毕业面临着失业,面对这么大的落差,您认为大学生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您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好建议?

王文良说:一个人毕业就失业,这种失业是暂时的,因为一个人很难说一辈子都是失业,他一定会有一个工作或好或坏会适合他。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自我定位比能力低一些,这样对未来特别有利。比如我在日本公司里面做顾问的时候,我们在招聘销售主管以及销售总监的时候,发现很多人不愿意吃苦,一提到销售想到比较苦,纷纷不来,高收入、高奖金,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为什么不愿意做?其实是主观想象怕吃苦。事实上做业务未必吃苦,大家本能恐惧,对这个工作挑得比较多。我做另一家公司顾问的时候,我们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来了160多个本科以上学历的。这160多人肯定只有一个人录取,其他人没有录取上,按这个比例来算,一天应聘一个单位,有160天才有可能应聘一次成功的机会。自我定位和选项会有一定的差异,大家都喜欢不吃苦坐在办公室里面不担风险,拿的薪水比较高,这是每个人的愿望。

王文良说:台湾人有一句话,拿得钱多一些,干的活儿少一些,吃的好一些,睡觉睡到自然醒,这是人生比较高的境界,也是台湾人向往的。事实上这样的工作很难,又不干活儿,又可以拿到薪水高,还可以随便睡大觉,这是台湾人的想法。事实上这种工作不可能有,因为老板绝对不会说花钱雇你来帮他吃喝玩乐,花钱雇你来一定是创造一定的价值。

网友:如果让您现在从零做起还会重新做吗?当您有了后顾之忧,您还会那么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吗?

王文良说:生活本身时刻都在挑战着,一个人一生有三次机会,第一个从中学考入一个好的大学这是人的第一次机会,第二次机会是大学毕业之后走向社会,从零做起的机会就是这个机会,大学毕业你条件好只能放在一边,作为参照,不能决定你的命运。第三次机会是35岁以后,面临着人生的第三次选择,你35岁以后必须得进行人生的再次从零做起,这个零的起点高低不一样但是都是从头做起。比如从中层管理向高层管理人员发展,这是人生的转机,如果做不到高层管理,基层和中层管理都比较痛苦,如果现在让我从零做起,我还会从零做起。一旦从零做起,肯定是现实状况迫使你去做出这样的抉择,你不能逃避,也不能回避。只有你面对的时候,可能是你人生路上新的转机。我本人现在在36岁的时候又一次从零做起。

王文良说:看过《北大毕业等于零》的人都知道,35岁之前我在跨国公司里面做销售,一直做到销售总监,都是大的公司,一家比一家大。35岁以后面临着选择,不能继续再做销售总监的位置,有一定的年龄限制。我个人完成了两大方面的转化,第一方面从具体从事销售工作转向给企业的总经理或者企业其它的董事长管理层人员做顾问,提供营销咨询和管理咨询,事实上等于是一个转变,这个转变的挑战跟第一次从零做起差不了多少。你不能天天指导董事长、总经理去搞销售,而是协助他们搞管理咨询,你同时也在学习管理,等于人生第三次选择。有了后顾之忧之后,还会从零做起吗?这个问题很关键也很重要。当人结婚有了孩子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车的时候,全家都在消费,你的责任和肩上的担子非常重,通俗说是养家糊口,通俗说是为了美好生活。确实从零做起有很大风险,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不愿意冒很大的风险,国际也好国内也好,真正到中年创业取得辉煌的人比初期的人少一些。如果到了客观的条件需要,还必须得这样做。

主持人说:现在有很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打出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往往缺少的正是这一点。您认为大学生应该如何就这一点跟企业进行很好的沟通,从而取得相应的职位?

王文良说:这个问题不能完全怪企业,企业是一个生产型单位,一定要创造价值从事生产,而所创造价值从事生产非常关键的地方就是经验。现在MBA教学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就是经验法,别人做过的经验,成功经验也好,失败教训也好,都是过去发生事情的总结。在企业里面真正起关键性作用的是你的经验,因为人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做惯性活动,很少说每天都在创新。一个职位需要的人是长期以来重复性的劳动,而每一次重复都比前一次有所提高,这个能力是熟练和自我思考的能力,这些条件就是经验。企业要求有经验是对的。第二方面,在现在的教学具体课程当中必定总结成一个教材的时候,已经比现实社会最需要的落后了大概三年甚至五年的时间。现在学的教材很多是三年或者五年以前,国外可能是十年的。

王文良说:“营销管理”四五十年都提这个观念,很长时间了。学习完之后跟现实情况毕竟有一些出入。企业希望有一些经验,学生正好缺经验,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在大学里面演讲的时候,一个应届毕业生问我这个问题。我和他提,这个比较容易解决。经验很重要,那么你缺乏经验,你唯一要做的是创造经验,怎么创造经验?开始工作的时候定位稍微低一些,理论上说你应该去一个好的单位做一个好的职位,你降一些目标,做一些前线的工作,你在单位工作一年,这一年就是经验,这一年的经验成为你未来变换工作的基础条件,你又有一定的学历,又有一定的经验,这样的话体再去换一个新工作的时候比原来好得多。

王文良说:大学毕业两三年以后,你已经是这个社会有经验的人了,你也有经验了,你本人也是社会的财富。新大学毕业的人又会面临像你两三年前毕业的现象一样,他们必须迈过这道门槛。经验是累计出来的,无论哪一条路一定要先去做,做完之后感觉工作两年以后的人明显感觉到,两年以前在大学的想法太浪漫太幼稚了,无论在大学时候是多么成熟。尤其今天这样一个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里面六个大人娇惯着你,保护着你,大学的围墙起到隔离的作用,也是在保护你,学校政策也保护你,老师也保护你,同学之间也在保护你,你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生活,没有任何责任和负担。走向社会的时候,情况都不一样,你得从头做起积累经验。

网友:在私营企业里面是不是不需要注意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北大毕业等于零》作者谈大学毕业生定位实录 北大数学系毕业生去向

王文良说:现在无论私企还是国企还是外企里面,与领导的关系,我今天跟一个公司的经理培训的时候,给他们讲到沟通。沟通的方式有单向沟通、双向沟通,沟通的纵向来讲,与领导沟通,与下属沟通和同级沟通三个层面,在任何一个企业里面、任何一个社会里面,包括家庭里面都存在这些沟通。比如你的家庭里面作为一个男人要与你的夫人沟通,与你的孩子沟通,与你的长辈沟通。不会沟通的人家庭很难幸福,经常有家庭风波。

王文良说:同样的道理,私企里面也是一样。私企里面很多老板素质有高有低,差距很大,有的人希望你奉承他,有人希望你尖锐指出他的问题,这些方面需要人际沟通。而且你不仅要跟领导沟通,还要跟客户沟通,还要跟工商行政管理等所有的政府机构人员进行沟通。沟通对于相处各种关系来讲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哪个地方都需要。西方当中非常忠实的一个技能就是沟通的技能,就是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其中一条对上就是跟领导的关系。我在总结《北大毕业等于零》里面没有提到,北大毕业的人为什么走向社会的时候摔跟头?

王文良说:因为他第一步不会跟领导沟通,要么特别卑躬屈膝讨好领导,要么没把领导放在眼里,这都是不对的。跟领导的关系一定要处得像清水一样,清清楚楚,这种关系有利于长远。我跟北大毕业的学长在中央机关,在国外包括加入外企的人员进行沟通的时候,我们共同的观点是,真正能够成熟的人,能够成功的人,尤其在社会上有大成就的人,一般来讲都是本人有实力、有才能,同时人品很正,还有一条特别会人际沟通。人际沟通包括跟领导相处建立一种良好关系,这是完全正确的,不是贬义词。

网友:王先生,现在,如果在职考研,可能损失好几十万,如果你不富有,你会怎么选择?谢谢。

王文良说:在职考研也许能损失几十万也许不能,这里面分两种情况,根据自己的财力决定。有一些特别好的大学要价特别高,但是未必你读完以后一定与你付出等量级得到相应回报。社会上要想有所成就主要靠能力,而不是唯文凭而定论。文凭很重要,但是不能成为一切问题。现在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全球营销之父飞利浦科特尔来到中国,他们的演讲授课必须要听,这些内容不包括在考研范围之内。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业余时间读研究生,同时可以在职继续维持正常收入,这时候比较辛苦一些,周末要去上课,这样损失小一些。如果富有的话,可以脱产读研究生。

王文良说:读完研究生之后会面临二次为难的问题,等你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你发现再想寻求一个与你原来职位继续攀升的职位也不一定,机会在你读研究生两三年的过程中,有无数人拿着很高学历从国外归来,同时国内有很多比你培养更好的人出来,基层人员自学起来的人才会形成一个更大的竞争力。北京人才市场报上曾经登过一个学生本科毕业觉得学历太低考研究生,考博士生,等读完博士生再去找工作的时候,还是很困难,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就抱怨,谁能告诉我,我怎么能走出这个误区。我在演讲的时候举这个例子我常说,博士把学历看得太重了,我有了博士学位就该怎么样,现实生活当中未必。我在格林科尔做销售总监的时候,我的下属当中有很多博士,而且年龄比我大,工作经验比我丰富。在销售这一点上他们不如我,我依然可以做他们的上级,做销售总监,而他们有的可能做销售经理,有的比经理还要低,做一个专员,虽然他是博士。

网友:现在有一些企业在雇佣前台接待员的时候,甚至要求本科毕业,这是不是资源浪费?某名牌大学的财会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单位安排做统计员,这与他理想中的职务相去甚远,刚毕业的大学生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王文良说:有一些公司在招聘前台的时候要求本科毕业,这个是不是资源浪费?要不同区别对待,比如特别大的跨国公司,要求前台人员有一种综合素质,体现出企业的品牌形象,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大多数普通企业要求本科毕业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也反映了经济学当中讲究最主要的核心问题就是供给和需求,当社会上对某一个人也好事也好物也好,它的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买方市场可以提任何一个条件,这是一个社会现象。对这种现象来讲,这位朋友谈是不是要卧薪尝胆?可以在这儿继续工作,也可以寻找更适合你的工作,这两者并不矛盾。

王文良说: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大学学的专业和前台接待员没有必然联系,这个工作可做可不做。比如学的是工商企业管理,到企业以后先去做基层的管理当中的小职员,这种必须要卧薪尝胆,没有从管理部的小职员干起就做不了经理,但是前台未必一定要干。从天之骄子到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的转换,某一个名牌大学的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后来被安排做一名统计,这是彻底的观念转变问题。我89年毕业,那时候大学生的数量很少,没有扩招,毕业生毕业的时候社会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是我们在选择单位。那会儿大家出现了一个名词叫做天之骄子,形容大学生稀缺。

王文良说:现在大学生每年有上百万的人毕业,这会儿他的稀缺性远远没有过去那么珍贵,现在大家应该转换一下观念。不会超过三年,中国的大学毕业跟前几年普通大专毕业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同程度相当,再过十年大学本科毕业和现在或者前几年的高中毕业没有什么区别。它只是证明你是必须受过教育而已,而不是说你高于别人的特殊地方,大部分城里的知识青年都是大学毕业,你不会说我是大学毕业就要怎么怎么样,天之骄子的概念变了。大学毕业不再是天之骄子,而只是时代当中普通的公民,仅此而已。天之骄子这个称呼应该转换,自己的个人观念也要转变,因为你的稀缺性没有那么大了。

网友:王老师,我是明年毕业的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专业是中国古代文学。我现在在出国在读研和考公务员之间徘徊,请王老师指点。

王文良说:出国再读研,现在学习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水平最高的一定是中国,中国有13亿人在说汉语,到国外有多少人会说汉语,你出国一定会放弃原专业,到国外做什么,要学习什么?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出国再归来跟刚才说的天之骄子一样,出国再归来不像前些年那么稀缺。出国读研究生的人非常多,再归国含金量和价值未必能弥补上现在所付出的,出国不一定读学位。在工作期间可以到各个国家旅游也好,考察也好,或者进行访问学者交流都可以,这是为了开阔视野,但是一定要读学位要放弃原有学的东西,还要付出大量的资本,在大量付出的时候你回到国内心态如果能够保持平衡,比如现在到国外读了硕士学位回到国内月收入只有两千到三千,你是否能够接受得了。也可能你回来工资是两万或者十万月薪,但是也可能是两千三千。我认识一个在美国读了七年书的人,回来之后工资3500元,他找好的工作一直没有找到,最后委屈自己做这个工作。

王文良说:用他的话来讲,十年刚刚能够赚回出国的费用,如果按这个比例计算。在出国问题上要慎重考虑,至于考公务员现在如果直接能够考取的话是比较光明的选择。我研究中国目前国内的状况,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在国内是第一个提出这个观点的,跨国公司所有在华企业的老板在给中国政府打工,因为他们要给中国政府交税,还要交各种各样的费用,在中国买地盖房或者招聘员工等等,一定会产生大量的税收和费用交给中国政府。白领人员是给跨国公司打工,外企老板给中国政府打工,这样看起来如果做了公务员,事实就是中国政府当中的代表,你享受的待遇是给跨国公司的老板当老板。

王文良说:一流人才进机关,二流人才到外企,三流人才去国企,四流人才到四企。这个观念跟我14年前毕业时候的观念是一致的,93年、94年、95年一流人才去外企去跨国公司,现在时代又变了。今天中国的竞争力将会成为世界上竞争力最大的国家。中国有13亿人,如果每个人都想拼命互相竞争,中国竞争的激烈程度是在世界上最残酷的。究竟出国还是留在国内,我想你会做一个比较明确的判断。

网友:为什么专说北大毕业等于零,而不是清华、复旦,为什么非得强调北大?书名是不是有哗众取宠之嫌?我的意思是书名有拔高北大的意思。

王文良说:这里面重点是说我写的书,这是第一条。这里面是以我个人的亲身体验来说的,北大也或,清华也好,或者其它各种名校也好,毕竟是中国最有名的学校。我说的观点为了避免引起误解,事实上我是北大毕业的,我谈北大毕业要有从零做起的心态。不仅北大,包括清华、哈佛、剑桥归国人员都应该有从零做起的心态,否则有很难有大的成就,这里面没有拔高北大的意思,没有哗众取宠之嫌,主要是强调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太重,觉得自己北大毕业了不起高人一头,真正能够成功的未必。现在在中国亿万富豪的前一百名当中,有几个是北大毕业的,有几个是清华毕业的,有几个是哈佛毕业的,有几个是剑桥毕业的?其实名校学历和经验是并重的,除此之外,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这些是取得大成就的关键。仅有名牌大学毕业的牌子是不够的,而必须还要有经验,还要有吃苦的精神,还要有创新能力。

网友:我是西北大学本科毕业生,现在在很小的私营企业里做行政助理兼前台,这样的工作根本没有必要要本科学历,我该怎么办?

王文良说:我刚才谈到,作为前台对学历要求没有那么高,尤其很小的公司。在这里面做确实有一定的资源浪费,可以在这里面简单积累一些管理的初级经验,然后到其它更好的舞台上发展,这是完全可以做的。

网友: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我们是先学知识找工作,还是先找工作再在工作中学习?

王文良说:首要的问题是先要找到一个工作,你在学习的时候,学习是无止境的,现在教育是终生学习,不要想着我学习一段时间这一辈子吃这点儿底,这已经成为过去,成为昨日黄花。今天的社会发展要求你是终生学习,所以现在先找到一个工作,边工作边学习,同时你会觉得你该学哪些不该学哪些有一个明确选择。

网友:大学就像熔炉,从里面出来的人不是成品,可是现在好多企业就是不要应届毕业生,您怎么看待?

王文良说:学校本身是一个熔炉,你在里面出来的时候是半成品,这是肯定的现实。企业里面理论上说应该具有慧眼识英雄,同时有伯乐精神培养你,你只差一点成才。企业有这个责任培养你一下,现在很多企业比较短视,希望别人培养你,培养你的过程交给别人,当把你培养成熟之后才来找你既有经验又有学历。比较大的企业愿意招应届毕业生,国家正规企业,国家公务员愿意招应届毕业生,目的是长远培养,用人观点比较长。私人企业和外国中小公司一般来讲,用人周期大概是三五年、五六年不等。像食品行业跨国公司里面,一般能做到五年以上的很少,企业会考虑我如果把你培养成熟你跳槽走了,我白白培养了,大多数企业都这样培养,所以不愿意培养别人,而愿意接受有经验的人。把心态放低,先找到一个单位,这也成为一种资历。

主持人说:现在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首选去机关,无奈去国企,实在不行到私企,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王文良说:我首先补充一句,我刚刚毕业时候的情况也是这样,首选去机关,马马虎虎去外企,无奈去国企,实在不行到私企。现在中国走向自由竞争的社会,商品经济时代,中国有13亿人竞争,大家可以想一个问题,美国有两亿多人口失业,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美国相当,美国平原比中国还要多一倍。中国三分之一是平原,三分之二是丘陵和山地,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尚且有失业,中国将来的企业风险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现代化的企业里面投资几亿资金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整个生产车间里面就几个工人坐在计算机控制中心,全部的设备都是自动化,根本不需要人,大量企业都是现代化的,人去做什么?今后做企业风险最大,机关里面毕竟有一定的保障,因为国家机关只要没有大的错误,任何一个时代变动比较小,不会主动大批辞退人现在这个时代能够进到机关里面,对个人来讲是人生当中成功的标志。但是在机关里面会有它自己的不足,比如机关里面人浮于事,没有什么事情做,因为毕竟是权利机构,所以事情不会特别多。

王文良说:人际关系复杂,不会大富大贵,这可能是它的一些局限。但是另一方面给你提供比较安全可靠的保障,可能是物极必反的缘故。社会竞争太激烈了,大家更希望有一个和平的港湾。我有一个朋友个人资产八千多万,算是比较成功的人士。他回顾当年走过的路,他还是比较羡慕在机关里面悠然自得的人。人在社会上从事经济活动会有很大的风险,这当中风险大那么也有可能获得的成就更大,两个方面都有,还是看个人选择。在现在这个时代有一定的道 理,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因素,私企这种方式我持不同意见。

王文良说:今后社会私企一定成为社会主流,这是肯定的。大面积的私企在不断发展壮大,这种情况下,私企会成为主流,不是实在不行到私企,而是在私企当中创造一些机会。我前几天到吉利大学,吉利是一个快速成长的私企,在里面能够得到迅速职务提升、成就感的提升。现在这个时代,选择性是多样的,各有利弊,人的机会选择更多一些。

网友:大学毕业生创业是人力资本重要还是实物资本重要?

王文良说:毕业生创业的时候两方面的资本都重要,因为没有人力资本企业缺乏灵魂,在所有选项需要人,结果需要人,与外界打交道,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时候,企业所有策略实施的时候都需要人。人力资本非常重要,但是人力资本都是空的,你一定要落实到一个实体上,这个实体就是实物资本。你的注册资金,你的办公场所,你所需要的设备购进以及最简单的办公用品。实物资本不一定要自己从家里去拿,可以通过各种融资渠道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可以跟别人合作、合资,甚至可以把股本分成若干份,寻找多家合作企业,机会是分开的,两方面都重要。

网友:王先生,在现在求职市场上,许多公司很看重工作经验,您认为现今形势下,是高学历比如博士,工作经验哪个更重要?如何取舍?

王文良说:这两个方面都比较重要,相对二者必须取一的话,是在获得本科或者硕士学历的时候要先参加工作,参加工作获取相当丰富的经验,然后再去读博士学位。学历越高,你的专业性越强,钻得越精,广度不够,和现实社会脱离更大。比如你现在学得某一个动力工程专业的博士,只能在这个专业当中寻求你的机会,你已经读了某一个专业的博士,轻易不会希望放弃这个专业,所以就被束缚到一个很窄的范围内。一旦社会发生了变化,你的空间就会很小。我自己亲身体会,我学俄语的时候,当时想法就是进外交部,做中国驻苏联大使,再做外交部长,这是我自己的定位目标。拼命往这上面学,最后越学越窄,最后我离开政府机关的时候,我放弃俄语的时候没有专业了。我后来中心学的经济学,重新学的MBA。假如我当时俄语是一个博士可能就不会放弃了,可能不会走今天的路,我个人的历史就会重写。

网友:王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中专生,因此有时候感到很自卑,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文良说: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立体飞跃发展的时代,中专学历已经远远不够了,再过一段时间本科学历也是不够的。现在是中专生不意味着你一辈子永远是中专生,各种各样的业余时间读各种学历,包括研究生都可以去读,就看自己怎么努力。从现在短期的形势来看,很多有大成就的人,包括一些著名的实业家,学历并不很高。我最近要出一部书里面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这是现实当中的故事,我一个朋友现在非常有成就,谁都没想到十几年以前他是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水平的人,而且是一个装卸工。为了自己一个人卸三车煤,与其他装卸工抢生意,甚至大打出手,后来开出租汽车,谁都没想到他现在非常辉煌,拥有五家独立公司,拥有若干物业公司,包括很多楼宇,他现在所有的物业在北京市非常有名。学历很重要,但是学历背后是知识重要、能力重要,而不是学历那张纸重要。

主持人说:今天谈了这么多,请王老师最后总结一下对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应该如何在找工作层面如何定位自己。

王文良说:第一点,自己把自己的定位不要定得太高,也不要定得特别低,这样都对自己不好。定位比自己实际的能力和自己的期望值稍微低一些,先解决生存问题。在这个社会上人想要先生存后发展,如果一个人连生存都有困难,很难谈到发展。这是第一步,先解决生存问题。在社会来讲不要有一种天之骄子的想法,你就想你是一个普通的有文化的人,仅此而已,或者说是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当中的一员就可以,不要把自己抬得太高。在解决了生存问题的前提下,然后利用业余时间多接触外界,多接触有能力、有成就的人,然后潜移默化当中学习到这些人的长处。凡是有成就的人,他一定会有他成就的道理,很多人适应这个社会,同时了解这个社会,同时和社会结合起来,他有成就。你和他们接触过程当中,学习有益的东西,学了这些以后再向书本学,业余时间还要多看书充电。

王文良说:我有一本书8月4号出版,《王文良销售学全书》,这是中国第一部销售学全书,中国有销售这件事情到现在有50多年,可为什么在此之前为什么没有写过销售学全书,销售学这件事为什么没有人研究。大部分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业务经理、业务总监每天都在做实际工作,很少业余时间学习,他们在往上提升的机会少了。一个销售经理尚且如此,刚刚大学毕业的人也是如此,必须要学习。向哪里学?第一点是向有成就的人学,第二点向书本学,多看书,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做什么事情如有神,不光是下笔如有神,你的思路会很开阔,头脑当中有很多素材储备。

王文良说:第三点向实践学习,积累现实经验,总结出之后把这些经验再应用于实践当中,跟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有一个相互交流过程。这三个方面全部融合到一起,有了明确的定位又解决了生存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再寻求发展的途径。社会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每天去思索,每天去探索,新的机会就在探索的过程当中浮现出来,如果总是靠着原有的知识,很难跟未来社会有大的结合点。《北大毕业等于零》很多人看了这个题目之后觉得我贬低了北大,恰恰相反,这个书发表以后,《北大学子》杂志特意找到我,邀请我做它的高级顾问。这也反映了北大也好,还是其它社会各种机构也好,并不是很片面看问题,对待人才是全方位的思考。个人定位如果能够把自己定位比较恰当、客观,在实践当中摸索这个规律,总汇有新机会、新发现,不要把自己想象得只有现在。

主持人说:非常感谢王老师的精彩解答,为大学生毕业就业定位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今天访谈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


王先生,我看过你的《北大毕业生等于0》这本书,非常欣赏您的观点,因此,我也有闯荡的想*,并且我本人是学教育专业的,但我冲破家庭阻力来到深圳,并且应聘到一家大型日本公司,希望象您一样闯出一番天地,但家里人频频发难,让我回家做教师,请问,我该怎么办??难道,大学所学,就必须毕业后所用吗?其实家里频频发难是因为父母对你所学专业以及现在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不了解。我建议你先跟父母或者其他家人畅谈,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未来前景跟家里人描述清楚。我想父母一定会支持你的。至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各有各的想法,如果做教师是你的理想,你就可以从事教师。如果认为现在所从事的事业比做教师更能实现自我价值,我希望还是坚持下去。同时,能够说服自己的亲人获得圆满结局。

主持人说:真的再见了,以后我们还会再次邀请王老师给大家做解答。


为您倾情推荐: http://blog.sina.com.cn/u/4d8bef6701000aa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原湖北教育学院)全日制本科助学班招生简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1685.html

更多阅读

架空言情 《云起/诱郎》作者:明月珰

《云起/诱郎》作者:明月珰类型:言情-架空进度:完结文案:在沈七大小姐的字典里,从来就只有“抢”字,没有“让”字。她一眼看上的男人正和别的女人缠缠绵绵,那就只有一个“阴”字奉上。就这样,自以为腹黑的西华皇子韩琛彻底失身沦为兰陵贵

转载 《又临黄河岸》作者:高缨

原文地址:《又临黄河岸》作者:高缨作者:华语之声  不知为什么,每当我看到黄河,眼中常渗出热泪。  大约是少年时候的记忆老盘旋在我心里吧!警报,俯冲的敌机,裂耳的炸弹声,惨叫,挂满树枝的血肉,饥饿,火烧似的干渴,爬满火车顶的难民,我被大人从

转载 最爱《十二国记》——不谈爱情也动人转载 不谈爱情歌词

原文地址:最爱《十二国记》——不谈爱情也动人(转载)作者:尼采的后裔如果一部影视作品,或者说一部通俗小说,不管是什么题材,不管是什么内容,总之就是不谈爱情,这样的作品,你会有兴趣看吗?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没兴趣的,不管怎么说,看电视看通俗小说,

《情人的绿肚脐》作者:七优

《情人的绿肚脐》作者:七优湾湾老文,温馨,微虐不认真对爱,每次恋爱都让人感觉是在玩的攻;暗恋攻但是不相信攻能对自己认真下来的受。两人一直作为朋友在一起,见证对方的恋爱和失恋,后来HE了还行吧,接受湾湾风的可以看看。

声明:《《北大毕业等于零》作者谈大学毕业生定位实录 北大数学系毕业生去向》为网友撕扯我的靈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