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之死(旧文重发)
文/三刀柔情
小时候家里穷,没有电视看,那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听评书。每到中午12点半,爸爸、哥哥和我就端着饭碗围在收音机旁,边吃边听,妈妈则在一旁唠唠叨叨,催促我们快吃饭,别耽误了上学校,我和哥哥都是细嚼慢咽,不到那“且听下回分解”,是决不放下饭碗,这时候父亲也决不干涉我们,因为他比我们听得更投入,——父亲没念过几年书,他所有的学问,大多是听评书得来的。这个家庭习惯,一直维持到我上高中,一则是功课日紧,一则是有了电视,至此才算中断。这七八年间,听了许多部书,也做了许多回英雄梦。
在这众多英雄梦中,有一个做的最久,也最痴,那就是关于罗成的梦。罗成,他勇,武艺高强,隋唐英雄谱上排名第七;罗成,他帅,英姿飒爽玉树临风,引无数红颜竟折腰;这两点,构成了一个“美”的罗成,而这“美”,经连续剧《隋唐英雄传》里聂远的演绎更加深入人心了。
可这独具魅力的英雄,竟然身罹横祸英年早逝,在评书中如此,在连续剧里也如此,实在令人扼腕喟叹:果真“自古名将如美女,不许人间见白头”!
但我对罗成的死,一直忿忿不平,小时候觉得真是造化弄人,凭什么英杰一定要遭天妒?长大了读了几本书,知道了罗成这个人物不像秦叔 宝历史上确有其人,而是说书艺人虚构出来的,(按罗成,正史不载,很多人怀疑是罗士信的别名。罗士信,历城人,隋将张须陀帐下,后从李密再从王世充,降唐后随秦王南征北战,不幸在征讨刘黑闼时城破而死,是年二十八岁。履历倒与罗成大致吻合,不过家世籍贯谬以千里,并且罗士信至多为尉迟敬德一类人物,所以我还是主张二者不是同一个人。)就更加恨恨:既然是虚构,更不应该将罗成“说”死了!
因为在我看来,罗成的死显得有些牵强附会,小小的苏定方(这人在正史上倒名头甚响,前后从窦建德刘黑闼,后降唐,曾征突厥,灭葱岭三国,封邢国公)岂是罗成的对手?我很是怀疑之所以将罗成“说”死,是因为旧书“因果报应”的传统。评书老早就给罗成的死埋下伏笔。幼年时秦琼和罗成两兄弟互传武艺,各自发誓绝不藏私,秦琼赌咒说“吐血而亡”,罗成赌咒说“万箭穿心”,结果秦琼隐瞒了“杀手锏”绝技,罗成隐瞒了“回马枪”绝技——到底是说书人先由那个“果”才安排这个“因”,还是因为先扯嘴皮子说了“因”才安排那个“果”,这已是纠缠不清的问题了。
具体到罗成的死法儿,我疑心是借用了另一位使枪的英雄——岳飞帐下先锋大将杨再兴的事迹。说起杨再兴,这又是一位类似赵云的猛将。郾城大战时,再兴以单骑入敌军,欲从万人军中取敌帅金兀术的脑袋,虽然没成功,但手杀数百人而还,令金兵闻之丧胆。兀术恼羞成怒,纠集十二万兵力复来,安营扎寨于临颍。再兴以三百骑迎敌于小商桥,入敌军如入无人之境,杀二千余人,另外万户一人,千户者百人,但不幸马陷小商河淤泥中,为乱箭射死,宋史记载“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可见死得如何壮烈。而罗成干脆死得尸骨无存,以至于没法计量身上的箭头有多少,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空怀神力无法施展,举长枪在空中飞舞,无可奈何地看那宵小辈万箭齐来,本身就是最为悲惨不过的事了。——我之所以耿耿于怀罗成的死,也正因为这悲惨。
英雄无须这样的死来衬托其悲壮,罗成不死,照样是人们喜爱的英雄,甚至更给人对美与善的追求以鼓舞,既然并非历史真人,何必一定要让他死呢?盼望以后的影视作品里,能打破这个传统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