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涉及了许多参比血糖测量方法,特别是关于血糖试纸条,所以分享一下有关原理。可能难免以偏概全,见仁见智地看吧。
市场上的主流试纸条,现在测量时间都很短,几秒钟报出结果,信号采集方式基本上都是动态,动态又分为两种方式:积分式和直接读数式,前者是把从零开始到结束之间的信号对时间积分,获得总面积。后者是在采样时间末读最后一个值。共同点是都属于非稳态测量,依靠的是信号发生的速率与样品中的量的比例关系,不一定是线性关系。
为了追求时间短,就不可避免地引入了一些不利因素,首先是采样的重复性,既要样品量少,又要测量时间短,那么采样量的控制就要靠试纸条生产过程的精密度来实现。典型的试条,从测量池一端或两端中的任一端吸血液,充满测量池。测量池是靠平面多层结构形成的,底层是电极和传感层,中间是亲水空腔或海绵性填充腔,最上面是塑料膜,这个空腔的一端或两端开口处一接触血液就会将液体吸入腔内并充满。
上述的结构中将海绵填充腔作为反应器(比如含有足量的酶或显色剂等)是这种设计的极致,吸入的血液在三维腔内与试剂立即充分接触,瞬间就会完成反应,所生成的反应产物再在电极上获得检测。如果电极本身就是这个海绵,那就更进一步了,可以在2-3秒内完成一个样品测量。但是后者实际上不可行,因为背景太高,干扰信号也太高。
这样的设计,在追求时效上基本是最佳选择,但也给自己设置了限制。吸入的血液体积准确性这个前提,决定方法本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理想情况是靠海绵填充物的过滤特性,只吸入血浆,将血球排除在外,这样就成了真正的直接测量血浆浓度了,会给测量带来一些优势,但是实际上并不容易做到,所以主流产品都没能做到这一点(要想完全排除血细胞,需要小于2-3um的微孔材料且有要极强的吸水性)。这样一来就引入了全血与血浆浓度换算的烦恼,这一点目前只能靠经验公式来换算。根据吸入血液总体积内含有液体(血浆)的体积比例估算实际葡萄糖浓度。
解决了试条吸入血液体积重复性,测量池充满后,如何对吸入的血液测量是下一个问题,一种方法是采用脱氢酶,就需要加入相应的电子转移载体分子使辅酶NAD反应的变化转化成电流信号,通常用加入二茂铁或TTF-TCNQ等来实现。优点是电化学检测在还原电位下完成,对血液中电化学干扰不太敏感。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氧化酶,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与葡萄糖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可以直接电化学检测,缺点是血液中的电化学干扰较高。这就需要另外加一个空白电极来测量干扰信号,再从信号处理上进行差减矫正。
开篇提到,为了缩短检测时间,采用动态信号采集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不等反应完成,就截取一部分信号做出结论。这个信号产生的速率,就代表液体中葡萄糖浓度。要做到这一步,另一个关键就是葡萄糖传感膜灵敏度的重复性,和响应时间的重复性,生产中必须能够达到足够重复性才行。生产数十万条试纸条,测量池体积、传感层灵敏度、响应特性等诸因素加起来所产生的偏差变化不能大于百分之几,由于现在工艺生产设备的高度自动化和精度,才使这些要求达到可能。
最值得称道的是Therasense的利舒坦(现在是雅培旗下了),因为采用Heller教授的发明,所设计的试条吸样少,样品中葡萄糖100%转化,测量电极电压低,不受对乙酰氨基酚影响,所以应该算是一个“另类”,有明显优越性。
综上所述,由于高度的自动化和精度控制,几种主流试纸条血糖仪都有很好重复性,但是准确性却各有千秋,偏差也各有特色,处理干扰和红细胞压积的能力都有一定局限。可以满足糖尿病患者日常监测,作为POCT或患者自用的方法是很方便的。
进一步说起来准确度和可靠性都有不足,临床诊断和判断的依据仍嫌不够。在临床应用方面,如果拿来作为对照方法,需要特别谨慎。在最近的实践中,使用了几种试条血糖仪,发现对加抗凝剂的全血,相对生化分析仪都存在系统偏差,且不是太小。特别是对极高或极低血糖,对其结果数值不要太认真,只能作为一个大体估计。
过去20年血糖试纸条的发展,明显进步是在精度和使用方便性上, 在方法原理和准确度方面实际上退步了,一定程度上被牺牲了。而且按现在的状态,已经走进死胡同,很难在现有基础上再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