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的骊歌——电影《狗小的自行车》评论选一 转载 公共自行车评论

迷失在亲情与物欲的较量下
——数字电影《狗小的自行车》观后

钱科峰/文

故事的一切都在围绕着亲情展开,却又时时纠缠着都市物质的欲念,一辆自行车的被窃与寻找,居然引发了一次次亲情与物欲的较量,一对城市夫妻与一对打工夫妇之间的亲情较量,寻子与让子的天平最终全让具体的物质左右了。这让弱势的狗小如何能在迷惑中突围呢?在央视观看了由我省知名作家卢江良同名小说改编的数字电影《狗小的自行车》后,一个人生选择的沉重命题不时萦绕心头:我们是不是一群在现代物质与人生情感间迷失的狗小?
出租车的海天误把找自行车的狗小当成了自己走失多年儿子小天,而狗小的父母一对可怜的外来打工者在生活所逼下不得不把亲生儿子“归还”给了海天,一边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团圆,一边却是亲生母子的割袍断义,而左右这亲情走向的一切动力与内因却是四万块现金,而这四万元钱恰恰又是狗小父亲的救命钱。当困苦的人生被绝上生活的绝路后,狗小的父母还能有什么选择呢?人生没有多项选择题,这次单项选的结果是狗小成了海天叔的儿子。
转让了儿子,狗小的父亲终于没有残疾,而狗小终于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这终归是亲生父母所期望的,只要儿子过得好,即便狗小不再是自己的“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但狗小毕意是个孩子,就像我们年轻的心一样,总是在横流的物欲中迷失。影片的几个细节映照出了狗小的心理轨迹。从狗小起先拘谨地坐着海天的出租车去观光到欣然接受海天赠送的高级旅游鞋,从害怕被父母发现亲近海天到坦然受用小天的一切时,狗小已彻底转型为海天的儿子小天了。做了城里人的狗小偶尔来到父母的出租房时,虽然给家人带来了肯德基,却以高人一等的外人的眼光扫视着脏乱的家,冷冰冰地说出一句“这个家也该打扫打扫了”。而就在此前,狗小还叭在这破旧的阁楼上写作业,就在此前,狗小就是靠父亲给人修鞋母亲扫大街捡可乐瓶积攒的钱来生活和学习的。然后,当狗小穿上名牌服装成了“小天”之后,居然好像患了失忆症,全然不记得这个亲情温暖的“草窝”。可见,有时那怕是微薄的富贵也能令人瞬间忘本的。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表现了狗小的心理活动。狗小对他的亲生父亲脸不红心不跳地隐瞒了自己的放学后的活动去向,说还有事要忙呢,对父亲请他吃晚饭王顾左右。而事实上是狗小要去肯德基为班上的美女同学庆祝生日。这时候,在学校门口等了很长时间想请儿子回家吃红烧肉的狗小爹是何等的失望,他想用一碗自认为是美味佳肴的红烧肉把久未谋面的儿子请回家里聊叙团聚,结果还是请不到儿子共进晚餐。当狗小父母与弟弟守着那碗红烧肉直到菜凉夜深时,狗小爹妈还自言自语地为狗小辩解:也许狗小学习真的很忙呢。父母的心是博大而宽容的,从不会因为孩子的无知而嗔怪,有的只是善意的包容。这一个细节表明,狗小已经从形式的“易家”深入到心理上的“易家”,与父母的亲情天平已开始失衡。
故事发展到最后峰回路转,当狗小无意中发现自己丢失的自行车并不是海天家的那辆车时,海天夫妇也相继知道狗小其实并不是丢失多年的小天。事情发展至此,似乎一切又将回归到原来的层面。但是,生活还能回到从前么?被四万元钱改变了轨迹的生活已无法轮转到原来的轨道,狗小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宁愿稀里糊涂地做着小天也不愿再做回狗小了,狗小舍不得已经拥有的新车、新家、新衣、新鞋以及美女同学的嫣然回眸。这又是一道单项选择题,这也是每一位物质男女都在面对的问题,当然也有许多人都做出了狗小一样的选择。
被错觉改变了的生活,也改变了狗小的心态。爹妈还是原来的爹妈,血缘还是原来的血缘,但狗小已不再是原来的狗小,当狗小在错觉中完全融入城市并不再回家看望亲生父母后,狗小的爹妈依然不时地念叨:“我们家狗小真是有福气,总算做了城里人。”只是,这一种心酸的单向的亲情恐怕永远也得到不到回报了,狗小终于在亲情与物欲的较量下迷失了。
物质与利益左右着我们的情感,也在利诱着我们的方向,在越来越表象化的现代文明和物质化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都像狗小那样做着同样的选择题,我们也很难跳出狗小答题的范畴。这或许就是电影作者所要放大的人生命题。

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10c1d01000a9y.html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狗小的自行车》——边缘人群的辛酸


文哲/文


昨天晚上看了一个电影,《狗小的自行车》。影片讲的是一个在城市最低层打工的一对夫妇,因为生活所迫,又加上机缘巧合将自己的亲生儿子给别人认领了去的故事。
狗小后来改名小天,这也是狗小后来的父母——爸爸妈妈失的孩子的名字。小天爸爸妈妈是很好的人,他们不但不阻止孩子跟原来父母——狗小的爹娘的来往,相反,在节日甚至平常时候还带着孩子相互间两个家庭走动。小天的爹娘看到孩子生活的像在天堂里一样,很高兴。小天的爸爸妈妈也因为“孩子”的找到而重新融洽开始了幸福。小天感到自己有了两个爹娘。
这似乎是很感动人的、很圆满的故事,可是影片自始至终透彻着辛酸、无奈与迷茫。
“俺的狗小终于也成了城里人了。”
“多少人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啊。”
“俺的狗小也过上了幸福人的日子”
这是小天的爹娘的一段对话,再加上一副巨大的广告牌上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行大字,更增添了影片温和的批判的色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还是生活让城市更美好?这不是不是个命题,这是城市执法者、城市行政者、市民,乃至所有的城市元素内心的态度的反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似乎是在给予着外来人的极大施舍;“还是生活让城市更美好”则是现代城市应该拥有的和谐的心态。而正是这两种心态的错位,导致了所谓的城乡差别的几十年的悲剧。
房价过高持久不下,股市的火热场面,取消农业税的“新”农村建设,城市户籍制度的变革,航天的进步及外交错综复杂……等等这些大事件似乎正在掩饰着成效差别,可实际上,城乡差别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人去体现的尤为如此),由此带来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关乎农民身家性命的根本性的东西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和谐社会似乎又是优先了城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么?但愿这能够成为一种不落空的期待,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美好愿望!
网址:http://wenzhe7972.blog.sohu.com/69269794.html


狗小的自行车


一碟盐/文


今天早上看了电影“狗小的自行车”很感人,拍的很真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可能常常发生,只是我们没在意而已!
网址:http://yidie-yan.blog.sohu.com/69267399.html


上海大都市


风一样的女子/文


上海啊!!@!!!!梦中的天堂,70年代的上海也是那样车水马龙的,梦中的天堂只差这遥遥的一步啊.我只要努力一小下,就可以享有这样的生活.我要排除一切诱惑,朝着那片天堂飞去~~~~~`灯火辉煌!!!!!!!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叫<狗小的自行车>感触也挺深,我一直是个多愁善感的女人,现在仍然是!!!~~~~~做父母的,哎!!!也许现在真的无法体会!!!这部片子写的是个一对外来民工夫妇带着两个男孩,其中的大孩子叫狗小,他们和其他的外来人口一样,住很破很脏的暂住房,日子过得很拮据,爸爸靠修鞋,打零工赚钱,妈妈靠打零工,发传单,捡破烂养家!!!!!生活很平静,可不平常的事却降临到这样一家人身上!!!就是因为一辆自行车,有人偷了一个叫海天的出租车司机的自行车,而这量自行车却到了狗小的手里,后来,海天发现了这辆被偷的自行车,也发现狗小,感觉狗小很象他丢了六年的儿子小天,于是去他们的家里证实狗小的身份,结果狗小的父母死活不承认,他们也没了办法.海天的妻子大海天两岁,海天的父母不同意他们的婚事,他们争取了好久,父母才同意他们的婚事,结婚之后总是不能怀孕,求医问药,总算有了孩子,可过四岁生日那天,妈妈带着买蛋糕的时候,孩子丢了,从此夫妻感情生疏,婆婆也不认这个儿媳了.可谁会想到,事情有了转折,狗小爹砸伤了腿,家里没钱治,狗小娘去找海天,承认狗小是他们的孩子小天,答应还给他们,海天给了他们4万块钱,狗小爹的病好了,狗小也变成了小天.海天这一家子,找回了曾经遗失的快乐生活....而最终的答案是海天的妻子发现狗小身上的胎记证明狗小并不是他的孩子小天,其实,海天很早的时候就发现狗小并不是小天了.......~~~~~~~~!!!!!!!
网址:http://hxl1984.blog.sohu.com/69268747.html

了解了才能理解


四喜丸子/文


今天回头看那天抢了同学的钱就跑的老太婆,对她更多了些同情.年纪那么大了,谁不想天天在家享清福?谁愿意晚上还跑出来到处卖花卖零食.还要厚脸皮的拉着人家买,甚至抢了钱就跑.生活所迫啊...拣空瓶子的,街边塞小广告的,一身土的建筑工人,大家靠自己的双手艰难的生活着,我凭什么对人家反感?工作,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看到了他爹的擦鞋摊旁边,一块很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可是看见那么多的并不美好的人们,心里不是个滋味.
一个孩子,老是被爹妈骂来打去,被同学笑话是老土,突然被城里的爸妈宠着爱着,再也不土了.他会是什么心情呢?开始是一星期两次回去看看,后来是两星期一次,再后来就基本不回了.孩子而已,他不理解原来那个破破烂烂家里的爹娘叫他回去吃红烧肉的那种爱.可那一小碗红烧肉是他们能给的最好的.一碗红烧肉所承载的爱真的就重不过一件NIKE的外套所承载的爱?
当城里的夫妇发现那孩子,其实不是他们的.他们的心情又会是怎样呢?希望被点燃又随即被浇灭以后更加的失落?对那不是自己的孩子,应该如何呢?孩子,对于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对于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婚姻来说到底有多重要?生活还能继续这样平静幸福下去么?
网址:http://www.douban.com/review/1233348


拥有的其实挺多


happydsz/文


一部平淡贴近现实而绝对深刻的电影
让我在周六的早上泪流
作为含蓄的中国人,不去表达似乎成为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带来的是我们80年代人的不懂情为何物。
当狗小娘盯着接走他儿子的蓝色出租车时,眼神告诉我们,这是多么伟大的感情,人类或许伟大的就是这个了吧。
狗小面对新环境的时候,开始讨厌以前的旧环境,这是诚实的,可是有点残酷。现在的那些年轻人在外闯荡,也在改变一些东西,不能说这是不好的,或许进步就源于此,可是,有些东西是不能改变的,就像信仰,改变了还是它吗?!
挺喜欢这部电影,很温暖,真的。
网址:http://www.douban.com/review/1233312


为了爱的选择


蓝天飞扬/文


前几日,看了央视六套一部电影。片名叫《狗小的自行车》。特生活的一部低成本电影。我只看了一段,大意是讲,有对生活较富裕的夫妇多年前丢了孩子。误认为狗小是他们走失的孩子。想问生活贫困的狗小父母要回孩子。狗小母亲告诉对方认错了,没给(事实也是认错了)。可之后,狗小父因车祸病危,急需钱~狗小母情急下,无奈想将错就错,把狗小“送还”给夫妇。看到这个可怜的母亲在思想斗争而落泪时,就没有再看了。把狗小送去?救了丈夫的命,孩子也不再受生活之苦。可怎么舍得?是把狗小留下?孩子留下了,丈夫腿没了,生活怎么过?我也不知道结果,也不愿知道。因为哪个选择都是那么让人心酸、心寒、心痛!我真想亲口问问狗小:“你愿意被送走吗?去了,生活不再穷,父亲也不会残,可母亲会失去你。留下,只能继续这样辛苦的生活,但可以和母亲在一起。”“狗小!你的选择,可以左右母亲的决定……”“狗小!你选择吧!选定了就不要后悔……”
网址:http://home.pica.com/1089-1564/cast.do


狗小们的世界


小舞/文


一,关于故事
按照卢兄的预告,今天早上8点03在中央电视台CCTV-6准时观看了由他的小说《狗小的自行车》改编的同名电影。
之前认识卢兄是在《2006年青春文学精选》这本书里看到的。当时我的小说《子彧》和卢兄的小说《一个会飞的孩子》同时被选中。之后发现原来卢兄也是在很著名的左岸会馆。跟卢兄认识不久,但神交已久。对其精湛的语言和跌宕的故事构建能力所折服。所以当他和我说电影什么时候播出的时候就想,一定要客服昼伏夜出的习性,一定要看。
故事发生在当今上海。民工孩子狗小丢了自行车。按说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里一辆自行车算不了什么,可对于狗小来说,前不久爹花了二百块钱给狗小买的那辆自行车那就是宝贝。然而,就在这两天,狗小的自行车在学校丢了。自行车丢了,从山东老家来到上海,靠修鞋、送水、散发小广告为生的狗小的爹娘再不可能给狗小买自行车了。但是某天一天上学的路上,一个中年男子骑车从狗小身边经过。要是放在别人,可能不太在意,但对于狗小来说,他那辆自行车就是烧成灰,狗小也能嗅出味。狗小尾随那个中年男子,趁中年男子放下自行车上楼的工夫,骑着自行车就跑。但狗小最终也没跑掉。就在狗小被中年男子抓到的那一刻,狗小发现抓的那个中年男子的眼神非常特别。除了眼神特别,中年男子还让狗小管他叫爸。让狗小管他叫爸的那个中年男子名叫海天。干出租车司机的海天六年前不慎将儿子小天丢失。之所以海天让狗小管他叫爸,是因为海天发现狗小太像他儿子了,不是像,那就是!既然这样,海天提着狗小跑掉时的一只鞋,从小区跟到学校,从学校跟到狗小位于一片拆迁废墟中的家。狗小的爹老实巴交,但狗小的娘可不是一般的战士。听说来人要带走自己的儿子,狗小娘差点扑上去跟海天干仗。就这样,故事开始一分为二。狗小为了找自行车,海天为了找自己丢失的儿子。
故事发展,狗小父母一直固执地不肯承认狗小就是海天的儿子小天,同时觉得海天的自行车一定是狗小的。而海天那边想法刚好相反。后来在购销娘拿出狗小的出生证明时海天夫妇才相信,也许狗小不是自己的小天。
人生难测,狗小的父亲在送水途中不幸出事。差点断送了自己的一条腿。医院说,要有两万块钱才能保住。这时故事就发生了奇妙的变化。狗小娘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把狗小送到海天家,海天给了狗小娘四万块钱。海天夫妇以为找会了儿子,夫妻感情从崩溃的边缘又走向春暖花明。

而狗小家则因为有了钱,保住了狗小爹的退。
本来两家人都走进了幸福。是个完美的结局。可是有一天海天幸福在给狗小洗澡的时候看见了狗小胳膊下面的胎记,才明白过来,原来狗小真的不是自己曾经丢失的孩子小天。而这个事实海天早已知道。但是始终没有人说出来。


乡下人的骊歌——电影《狗小的自行车》评论选(一)(转载) 公共自行车评论
这是一部现实题材风格浓郁的影片。影片通过讲述一对上海夫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儿子的痛苦经历,折射现实生活中家庭生活危机、婚姻情感维系、以及城乡地域之间巨大的差异等问题。
也就是说,是民工问题。自从上世纪,民工开始大批涌入经济发达的城市,为其发展做着巨大贡献。但他们的生活状况生命状态一直为大多数人所忽略。本片以一个民工家庭的细微故事进而构造出一系列的故事,向人们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民工的后代的问题。
从另外的角度看,值得关注的还有海天夫妇的感情问题。出租车司机海天与自己的老婆婚前很是相爱(海天老婆说,我比海天大三岁,之前他们家人一直反对我们两的婚事)他们经过了与家庭与世俗的斗争才走到一起,却被一个丢失了的儿子所击溃。孩子丢失了,两人的感情也到了边缘。当海天告诉爱人,我要告诉你一个消息,你一定不要激动,一定不要......当时海天的老婆还以为,终于海天要提出离婚了。从侧面探讨,也许,纯粹的爱情是会被用完的。或者是很容易就被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所影响。这不禁让人想起,现在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丁克家族。对于他们目前和以后的生活状态不禁让人思考。
故事的另外关注点是孩子。从狗小生活贫困到真正成了城里孩子之后的表现上的鲜明对比。说明孩子在不同环境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性格。但是狗小在变成小天之后好像依然有一些东西在困扰着他。究竟是什么,只能在他清澈的眼神中去洞悉了。


影片创作者关注现实社会的浓郁情结,在风趣又不乏感人,简洁又不乏深刻、既没有宣传炒作,又没有明星大腕的捧场中,“无情地”将观众带进共同的忧虑当中。尤其是“狗小娘”的扮演者顾艳的精湛演技,为本片获得“演得很有层次感”、“把人物演活了”的一致赞誉。(此段引自sina少儿影院)
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5ac4d01000byu.html


CCTV6>精彩播出>《狗小的自行车》

按理说,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里一辆自行车算不了什么,可对于狗小来说,前不久爹花了二百块钱给狗小买的那辆自行车那就是宝贝。然而,就在这两天,狗小的自行车在学校丢了。自行车丢了,从山东老家来到上海,靠修鞋、送水、散发小广告为生的狗小的爹娘再不可能给狗小买自行车了。从那一天起,狗小上学的十几里路就靠他跑,跑的过程中,狗小始终没有忘记找回自己那辆自行车。
一天上学的路上,一个中年男子骑车从狗小身边经过。要是放在别人,可能不太在意,但对于狗小来说,他那辆自行车就是烧成灰,狗小也能嗅出味。狗小尾随那个中年男子,趁中年男子放下自行车上楼的工夫,骑着自行车就跑。但狗小最终也没跑掉。就在狗小被中年男子抓到的那一刻,狗小发现抓的那个中年男子的眼神非常特别。除了眼神特别,中年男子还让狗小管他叫爸。让狗小管他叫爸的那个中年男子名叫海天。

干出租车司机的海天六年前不慎将儿子小天丢失。之所以海天让狗小管他叫爸,是因为海天发现狗小太像他儿子了,不是像,那就是!既然这样,海天提着狗小跑掉时的一只鞋,从小区跟到学校,从学校跟到狗小位于一片拆迁废墟中的家。狗小的爹老实巴交,但狗小的娘可不是一般的战士。听说来人要带走自己的儿子,狗小娘差点扑上去跟海天干仗。
狗小的爹娘不承认,海天再执着,也无法领回他认为就是自己六年前走失的儿子,就是海天搬来自儿子走失后已经行同陌路的妻子帼玲,也是束手无策无功而返。从那以后,海天只能天天看到狗小,带狗小兜风,生活在这种看得到却不能领回家的精神折磨中重新归于平静。可什么事,总有一个风水轮回。生活归于平静不久,狗小爹出事了,送水路上摔成骨折,没两万块钱绝对保不住那条退。除非……
除非承认狗小是海天的儿子,要点经济补偿。狗小娘忍痛割爱,用狗小从海天夫妇手上换来四万块钱的补偿。起初也不承认自己就是海天儿子的狗小,住到海天家,成为城里人时间长了,也就逐渐忘了还在废墟窝棚里的爹娘。直到有一天帼玲发现狗小身上的胎记,从而断定狗小确实不是自己丢失的儿子,已经归于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破。
精彩视点:这是一部现实题材风格浓郁的影片。影片通过讲述一对上海夫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儿子的痛苦经历,折射现实生活中家庭生活危机、婚姻情感维系、以及城乡地域之间巨大的差异等问题。影片创作者关注现实社会的浓郁情结,在风趣又不乏感人,简洁又不乏深刻、既没有宣传炒作,又没有明星大腕的捧场中,“无情地”将观众带进共同的忧虑当中。尤其是“狗小娘”的扮演者顾艳的精湛演技,为本片获得“演得很有层次感”、“把人物演活了”的一致赞誉。
本片根据卢江良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梁山先后参加过影片《开天辟地》、《画魂》、《青蛇》、《走出地平线》的摄制,1994年,梁山开始参与电影《走出西柏坡》和电视剧《孽债》、《我要结婚》的导演工作。影片《父亲》是梁山独立导演的处女作,该片获得埃及开罗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大奖。
网址:http://www.m1905.com/cctv6/content_dsjc.asp?tid=11&bid=88&nid=86419&rid=2322


bazi:下午看了西班牙的《我的秘密花园》,挺好的片子。昨天下午看梁山的高清电视电影《狗小的自行车》,研讨会后与他交流,觉得音乐做得不好(错)。今下午这部片子音乐就很不错,结构完整,风格统一,带有室内乐风格的配乐与影片融为一体,十分洽切。最让我喜欢的是那些间或穿插于情节中的踢踏舞强烈而极富魅力的节奏律动,让我想起前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观赏佛朗明哥时的情景……晚上看的巴西喜剧片《连环骗》也挺不错,编剧技巧十分精湛,演员的表演夸张适度,令人信服。
网址:http://www.grassy.org/bbs/BrowTheme.asp?ThemeID=39546


看《狗小的自行车》


毛庞伟/文


根据卢江良同名小说改编;本片导演梁山;李亦中参与编导。
《狗小的自行车》讲述了一个穷人家的儿子因寻找丢失的自行车,而与一个终日寻找丢失儿子的父亲相逢。父亲开始误以为狗小是自己丢失的儿子,而不断地造访狗小贫穷的家。后来,几经协商、各怀鬼胎,狗小的父母同意将狗小让给这位父亲当儿子。一段时间之后,大家都各得其所,尽管彼此心知肚明。而狗小沉浸在富裕的物质世界中,再也不绕道去看贫穷的父母和弟弟……
刚看这个片在的时候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躺在床上,看了名字就想起了维托里奥?德?西卡那部充满感伤现实批判讽刺的《偷自行车的人》,因此索性继续躺在床上想把它看完!
看完以后导演并没有给予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狗小将继续是狗小,还是将会是小天?我接着在网上搜索了这个片子,导演老半天也没有查到,后来知道是梁山,也没有查到他的任何信息,名不见经传,可是我就喜欢他淡淡笔调,自然的道白很有纪录片的风格。
这是个伤感的调子,不是《花样年华》的那个风格,而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向生活所做出的妥协,当然这根本不像影片介绍所说的“各怀鬼胎”的父母,我觉得这样不公平。
影片中狗小被送人后,狗小父亲出院,他开始以往的生活轨迹,修鞋子,下棋,而导演却将这个置于巨大的城市标语“城市生活更美好”下面,他那落寞的木讷的神情占据了画面的左面,右下角,那巨大的标语没有改变,我直觉的看到了两个字“讽刺”!城市在如火如荼中建设,一天一天美好起来,可是这些不属于他们——这些民工,不然也不会为了2万块的医疗费把自己孩子给了人。
这本来是社会的责任!可是有社会来承担这个吗?
影片最后小天父母发现自己领回的小天并不是自己失散6年的小天,而本就是狗小,他们默默的吃着饭,狗小乞丐变王子的几个月的幸福生活似乎预示着终结,狗小的忧郁又回到他的那双并不好看的眼睛上面,他在天桥上面做倒立,旁边就是他新父母给买的新自行车,然后是颠倒的骑自行车的人流!这镜头预示着狗小被命运颠倒而无能为力呢,还是在说这个社会颠倒是非呢?恐怕都有吧!
电影结束在一个一个不停劳作而神情漠然的民工身上,镜头慢悠悠的,我的心却也跟着慢悠悠的震荡!
网址:http://bbs.woku.com/thread-103363-1-1.html

对城市边缘人群的人文关怀

——评《狗小的自行车》


赵建中/文


电影史上,有多部电影与自行车有关,而且大都成了经典。其中为电影观众所熟知的有意大利导演柴伐第尼与德·西卡联合拍摄的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中国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拍摄的影片《十七岁的单车》。最近刚由青年导演梁山拍摄导演的《狗小的自行车》也是一部与自行车有关的故事片。《狗小的自行车》讲述的是城市边缘人群—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生活遭际。影片的主人公狗小一家是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西部农村来到城市谋生的。他们是城市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落,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最边缘。狗小的父亲是修鞋匠,母亲是打零……(《电影新作》2007年05期)
网址: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YSZ200705009.htm


扬州时报:这是一部现实题材风格浓郁的影片。影片通过讲述一对上海夫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儿子的痛苦经历,折射现实生活中家庭生活危机、婚姻情感维系、以及城乡地域之间巨大的差异等问题。影片创作者关注现实社会的浓郁情结,在风趣又不乏感人,简洁又不乏深刻。
网址:http://www.yznews.com.cn/yzsbs/html/2007-11/02/content_2855377.htm

有人看过《狗小的自行车》这部电影吗?

哈利波特与疯子/文

很感人,又很发人深省!昨晚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抱怨着这个、那个的。陌名的孤独和无奈,打开电视正好有这么一部电影,平常很少看电视的我,居然把这部叫做《狗小的自行车》的电影看完了。然后被深深的打动,随着故事的情节,亦喜亦悲。最后无法自己,这个故事反映的是一群社会地层人们生活的故事,真实的写照,凭良知孤独写作,关注人性,关注命运,关注社会最底层”的写作基点和“到黑暗里去”的信念完成的,关于社会最底层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命运的展示,犹如一组精彩而真实的短镜头,透射出宝贵的现实关怀性。其中几个镜头让人看了心酸,但看了心酸的不仅仅是你我,而是整个社会,整个世界……

网址:http://post.baidu.com/f?kz=283527033

她缘何会把亲生子送给别人?
——观《狗小的自行车》

蔡理/文

根据卢江良同名小说改编摄制的电视电影《狗小的自行车》,即将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映,这部已经亮相于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小电影叙述了一个看来有点离奇但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影片讲述农民工子弟由“乡下人”变成“城里人”的故事,在平实的结构中演绎戏剧性情节,关注底层民众现实生活,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意蕴。
上海的出租汽车司机海天出乎意料之外地找到了丢失六年之久的独生子小天。可这小孩实际上是叫狗小,随进城打工的父母亲生活在都市的边缘。海天夫妇多次上门“讨”儿子,被狗小爹妈加以拒绝。但数月后,狗小娘却突然来海天家,主动承认狗小不是亲生子,海天大喜过望,真诚地返还四万元抚养费。其实内中另有隐情,狗小爹干重活跌断腿,急需二万元医疗费,狗小娘迫不得已,出此下策。而“让子”也是为了狗小转换身份,从此当个“城里人”。狗小改名小天,住进海天家了,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身穿名牌衣服,骑着自行车……班里同学对他也是另眼相看,不再视他为“乡下人”了。不料,有一天,海天妻子发现了孩子身上一个不应有的标记……
这是一个类似“灰姑娘”的童话故事,似乎很可笑,这狗小娘作为一个母亲竟会忍痛“让子”好像不大可信。但细细想来,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数以千万来自农村的务工者涌入城市,他们和城里人之间的文化和贫富的差距而产生的不平等状况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这正如影片中狗小爹说的那样:“许多人做梦都想当城里人呀!”而狗小娘看到儿子过上了舒适的生活,欣慰地说:“我家的狗小终于成为城里人了!”
狗小变成城里人后,与原先家里关系逐渐疏远了,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还看不惯生父母和他们的生活习惯。类似的情况,我们见到的就太多了。
当狗小身世真相大白后,他是否会离开海天家?回生父母家去呢?这是影片留下的悬念。影片将结束时,影片却出现了狗小在立交桥上竖起了蜻蜓的镜头,透过他的视角,一切事物都给颠倒过来了……这个悬念和那个镜头使观众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这部片子尽管故事规模很小,但触及了大时代的脉搏,接触到相当尖锐的社会问题,编导在基调把握上拿捏得恰到好处。失子与得子这样大的感情冲突,在两家人身上却看不到什么阴暗龌龊的思想,几个当事人的心态都表现得光明正大,尽管当中有很多辛酸和无奈,结局却是双方宽容谅解和谐相处。
在该片中,给观众印象颇深的无疑是那位粗俗、泼辣又很精明的狗小娘了。为了向狗小娘靠拢,著名演员顾艳不惜将自己的形象作了一番“脱胎换骨”的彻底改造,头发不梳理,整天就是乱糟糟的,还把向卖菜摊贩买来的旧棉袄洗也不洗,套上就穿,对此,顾艳还嫌不够,就往自己身上垫东西,要让苗条的身材变得臃肿起来……而在短短的几天里,她这位杭州人竟然能说一口流利的山东话。更令人赞叹的是顾艳的精湛演技将狗小娘忍痛让子的内心痛苦感受刻划得淋漓尽致,而受到了广电部电影局领导的赞扬:顾艳把这个进城打工的农妇演活了!
今天,在武打、涉案、古装等题材充斥影视剧时,象《狗小的自行车》这样的反映现实生活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却是太少了。
这部电影是上影厂素有“平民导演”之称的梁山摄制的。他从影十多年来,一直把镜头对准着寻常百姓,并以人物的真情实感拨动了千万观众的心弦。他拍摄的电视剧《夺子战争》、《错爱一生》就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影片《父亲》在开罗国际电影节获得评委会的好评,并荣获最佳导演奖,这也是上海第一位在国际十大A类电影节上获得这殊荣的导演,梁山还荣获2006年上海文艺人才特别奖。

《狗小的自行车》赏析

——从电影编剧和故事情节的角度赏析

刘颜/文

一辆自行车引发的主次矛盾

狗小爱自行车,骑在车上,他的笑容是单纯而快乐的,就像他的生活——简单而幸福。每天上学放学,每天骑车穿梭在学校和家之间。这种简单快乐的生活却因为自行车被偷而改变了。但是没有关系,他又爱上了跑的感觉,他没————有好的运动鞋,但是他跑起的时候照样轻快如燕。真正改变他生活的是他忽然找到了自己的车,而车的主人不但不承认偷了他的自行车还神经病似的硬说狗小是小天,是他自己的儿子。于是一场关于所有权的纷争开始了。这其中当然是关于狗小的所有权闹得最厉害。

影片用很简单的篇幅把两位关键人物——狗小和海天引出了场并建立联系:海天偷了狗小的自行车,狗小是海天的儿子(至少他们各自在心里坚定的认为是这样的)。之后的故事情节都是按照这两种误解的发展、高潮和结尾展开的。影片比较有意思的就是用自行车故事的发展很形象地突出了狗小故事的发展和他之后的种种变化。如海天把自行车“还”给了狗小,而狗小父母也把狗小“还”给了海天。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狗小就是他所热爱着的那辆自行车,而海天就是热爱自行车的狗小。这种人物关系的建立,为叙述影片的宗旨,推动情节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一个关于所有权的纷争

海天认定狗小就是小天,是他六年前丢了的孩子。但是狗小父母却不承认,就像狗小认定那两自行车是海天偷去的而海天也不承认一样。于是一场战争爆发。其结果是,警察过来(公关能力真强)并宣布:“车子是海天自己的,因为狗小没有证据,狗小是狗小爹娘的,因为海天没有证据。”公安局办事永远都是最有效率而最没效益的。他们关于权力的纷争继续着,而公安的决定无效也说明有些矛盾不是靠社会制度能够解决的,这就需要诉诸内部协调。

影片中通过这一段,告诉了观众这两个矛盾对立体各自的背景。狗小父母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面临的是挣钱、养活家庭还有孩子读书的问题,海天是一个出租车司机,他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找孩子,而孩子能不能找到也关系着他与老婆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庭能不能维持下去的问题。

影片中一直在强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在大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后,又有多少的社会问题出现或者尚待解决。我想影片到了这里已经把它想要用故事阐述的宗旨告诉我们了。

次要矛盾的内部化

海天最终把自行车还给了狗小,不管他有没有承认自行车是他偷的,这对矛盾在内部解决了,孩子不比自行车,不是说是谁的就是谁的。所以在这之后故事主要围绕海天讨孩子来进行。并且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几乎要和海天离婚的帼玲。

自行车所有权的转换似乎预示着狗小也要有一段新的生活了。观众带着的是一种很明了的思想看下去的,但是到底是什么让这位坚决地把儿子看得比命还重要的母亲改变观念,决定出让所有权呢?这才是悬念所在。

转折

狗小爹摔断了腿。狗小娘说:“你残了,我可以养你,但是咱家狗小谁养,他就读不上书了。”

于是矛盾解决的转机来了。

这是顺其自然的转折,如果没有这个转折,故事就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所以应该说这是整个影片比较高潮的部分。而通过这个转折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母亲的形象——整个影片中最感人的人物。她虽然是个什么都不懂只知道生气了就拿孩子撒气的暴躁的农村妇女,但是家庭和亲情却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当她看到狗小被接走,听到她的小儿子说我也要去的时候,那一刻,她内心的爆发表现在小儿子挨打时的哭声中,而那黑暗中的哭声掩盖不了她对自己的自责和对狗小的不舍。

我们要得到一些东西就必定得失去另一些东西——这是哲理,也是人生中的无奈。

主要矛盾的解决

狗小娘承认狗小就是小天,是他们一直在骗狗小和海天。于是,狗小爹得到钱治了病。而海天与老婆也因为走丢的儿子失而复得而重归于好。狗小娘搀着狗小爹过红绿灯的时候,他们笑得很开心,而后景中是出租车里同样笑的很开心的小天和小天爸妈。

双方的利益得到了均衡,海天用钱买到了他们一直缺失的家庭完整,而狗小父母用家庭的完整换到了他们一直都缺的钱。这似乎是一个很完美的结局。然而狗小毕竟是狗小。

矛盾再次出现与解决

狗小发现自行车确实是海天的,而海天夫妇也发现狗小并不是他们的小天。原来一切都只是表象,最能骗人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眼睛。但是,那又怎么样?既然都达到了利益最优化,为什么要破坏这种平衡呢。于是他们都选择了沉默。

这是最完美的终结还是另外一种悲哀?

城市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城市里我们有单车,我们有汽车,我们也有速度最快的磁悬浮。我们是生活在不同层次的人,我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梦想——狗小想追上磁悬浮,海天想家庭团聚,狗小爹娘想狗小能够好好读书,但毫无疑问的是,不管我们坐的是单车还是汽车或者磁悬浮,无论我们住的是贫民窟还是高楼,我们的生活都在无线电低沉的广播和人们的脚或是慵懒或是匆忙的脚步中一天天好起来。但是,似乎有些东西正在城市的发展中离我们远去。

狗小站在立交桥上,旁边是他的单车。他一个跟头,整个世界都颠倒过来,就像他离开自己家做起了小天一样。他的整个世界都变了样。而他自己呢?从一个没有了单车就每天跑步去学校的穷狗小,变成了一个整天能坐上出租车的小天;从一个红烧肉掉到地上都舍不得丢的狗小,变成了一个嫌家里脏的小天。他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他从一个礼拜回一次家,到两个礼拜回一次家,再到没有必要不回家的转变,似乎告诉我们他内心中的某些情感正在遗失,这种情感的遗失并不仅仅存在于他狗小,也并不是因为像他娘说的“狗小真是个幸运的孩子”,所以他能够改变,生活中不管我们是否经历过狗小这样的故事,扪心自问,我们是否都面临着狗小的状况——亲情的遗失。现代社会中离婚率的升高,父母与孩子间代沟的加深难道真的是因为现代人人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并不是因为人自身在改变,而是我们的环境在促使我们改变,如果狗小不变成电影中扔掉旧车买新车的小天,那他也就不是生活中我们自己的缩影。

电影中最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就是,海天家与狗小家不停的对比,还有小天在肯德基跟同学过生日被涂得到处都是的蛋糕,和狗小爹娘等狗小回家时桌上唯一一盘舍不得动的红烧肉。

虽然电影主题并不是城市有关穷人和富人生活差距如何大的问题。但是在这种真实而又对比强烈的背景下,我们是否应该思考,城市带来了发展,让有钱的人坐上了磁悬浮,让吃不起红烧肉的人吃上了肯德基,但是这种利益的分配均衡吗?这种分配的不均衡造成了多少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引发了多少类似狗小的故事。影片最后以一组镜头结尾:城市里,有人在为别人擦皮鞋,有人在马路上清扫垃圾,有人在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中工作,也有人像狗小的爹一样载大桶大桶的水匆匆而去。狗小只是他们中的一个,类似狗小的故事在他们之中发生了太多。

结语

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故事,简单在于它的逻辑线和内部结构清晰;复杂在于它所表现的宗旨和主题。以上所述均是从它的故事和编剧的角度讲,电影语言中的其他因素并没有一一阐述。但是,单从它到故事和故事所表达的主题来看,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片子。更何况,画面确实处理得很唯美,音乐也很感人,演员的表演也很出色(特别是狗小娘),并且使用了解说词,使整个片子听上去就像是一篇散文。唯一不足的就是狗小的声音有点做作,不知是不是后期加上去的。

城市,美好生活的象征
——观《狗小的自行车》

杨大军/文

《狗小的自行车》讲述的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变成城里孩子的故事,在他转变前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截然不同,从而揭示了现在中国城乡差别巨大的现实问题。

电影本身就是由同名小说改编,并且采用了旁白辅助叙事的手法,使电影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全篇通过狗小的自行车作为线索,从丢车、找车、遇车、还车再到买新车讲述了狗小变成小天、农村孩子变成城里孩子的故事。

整部影片的全部思想就在于表现城乡的差别,农村人到城里生活的艰辛。导演从各个方面不遗余力的表现了这一点。

首先是“住”,狗小一家四口挤在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屋内拥挤、肮脏。他们住的那条街根本就可以称得上是贫民窟,周围瓦砾一片,与四周的高楼大厦显得格格不入;反观小天的家里,虽说不上富丽堂皇,但一家三口人有如此宽敞的房子,有客厅有浴室,狗小变成小天后可以一个人住一间屋子。两相对比,差距明显。

其次是“衣”,狗小除了校服以外,也就只有那件灰色的土了吧唧的衣服了,连鞋子都是娘捡来的那双不合脚的“名牌鞋”;但是变成小天后,海天夫妇带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街给他买衣服,因为觉得他打扮得实在是太土了,之后小天浑身上下全是名牌,就连后来他爹去学校看他时见他的一身打扮也不禁有些发楞。

再次是“食”,作为狗小的时候,他们家吃得最好的就是红烧肉,是狗小和弟弟“最上等的美味”,狗小的弟弟为了先偿一口肉而把一盘肉给弄到了地上,使这顿饭变得顿觉无味。变成小天以后,虽然没有专门涉及他们家吃什么,但从狗小爹娘来做客的那次来看,吃的是什么样的饭菜就可见一斑了。弄得狗小弟弟回家以后都对家里的饭难以下咽了。还有一次,小天带着肯德基回家看爹娘,弟弟是一直闷头猛吃,爹娘则一个劲儿的说“好吃好吃”,这是他作为狗小的时候所无法触及的美味。

然后就是“用”,狗小的全部家当,除了那辆狗小的自行车,也许就只有一只书包和里面的教科书了吧,他被接走的那晚,他所带的行李也就只有那只书包而已;成为小天后,他不但有了一辆自己的山地自行车,还添置了手机、手表、MP3等装备,连洗澡都有洗头水、沐浴液,毛巾还分擦脸、擦脚巾,我想如果是狗小,顶多一块肥皂而已吧。

以上所说的都是些物质上的差别,俗话说“人穷不能志短”,但农村人不光是在物质上远远落后城市,在精神上更是低出一等,始终觉得和城里人有差距,低人一等。

狗小的弟弟曾经两次因为流露出对哥哥改变后生活的羡慕之情而被爹娘责打,一次是狗小被接走的时候,嚷着要坐汽车,被娘打;一次是从小天家做客回来,忿忿不平哥哥的优越生活,吵着也要给海天做儿子,被爹打。其实这都是小孩不懂事所说的话,充满了最原始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观狗小的爹娘,他们又如何呢?还不是一样吗?

海天第一次来狗小家的时候,他的爹娘开口第一个词就是“老板”,充满了卑微和恭敬之情。还有就是狗小娘去海天家寻求钱的帮助的时候,进门见到如此一尘不染的地板,都不敢走进去,只好缩在门口的椅子上不敢动弹,想进去帮忙缝针的时候还把鞋子脱了拎在手里才敢进去。处处体现了农村人在城里人面前的自卑感,先不说物质上的差距,精神上的这种差距就是他们在城市里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大障碍。对于其他人姑且不说,就是对于狗小和小天的态度也是不同的:以前狗小做错了事,不管是丢车还是丢鞋,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是又打又骂;而小天那次带着肯德基回家,他的一句:“屋里改打扫打扫了”,他爹娘两个人唯唯诺诺得不敢反驳,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到一阵心酸,不管怎样他是你们的儿子啊,怎么他变成城里人就比你们高出一等了吗?

对于狗小变成城里人这点,他爹娘还是相当高兴的,在他们感叹“狗小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狗小终于成为城里人了”的时候,真不知该为他们感到高兴还是悲哀。

除了狗小的爹娘,他身边的人在他变成小天后都开始对他刮目相看,就连以前从不和他说话的漂亮女同学娜娜在生日会的时候也邀请他一起去。其实其他人的改变都不重要,最要命的是狗小自己的改变。

刚开始也只是庆幸同学们再也不会叫他乡巴佬了,可是却逐渐演变成,从他略带哭声得对娘大喊“我是狗小,我不是小天!”到后来的叫爹不要再叫他“狗小”叫他“小天”,他已经摆脱了农村人的心理状态而成为一个城里人了。从他那次回家对爹娘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了,竟然开始闲家里脏,骂弟弟不讲卫生,可以说一句“我要走了”就大摇大摆得背着手走了出去,已经完全不顾爹娘的感受了。在原著中,狗小到后面完全就不理睬自己的亲生爹娘了,对他们行同陌路,而在影片中导演却让狗小还是回去看了爹娘,并表现出对他们深深的思念之情。我想导演这么做也是为影片拖了一个光明的尾巴,人性不会如此冷漠的。

一直以来,农村里都认为城市里生活好,总想要到城市里生活,可是现实又是怎么样的呢?农村人到了城市里,做着城里人不肯干的事情,勤勤恳恳,却依然贫困。片中有一个小细节,就是狗小的爷爷生病,要狗小他们家给寄钱去,但是他哪里知道,狗小他们在城市里生活得有多艰辛,每个月根本余不下钱,在他们的心中,到了城市里工作就应该有很多钱。他们总是认为城里人都很有钱,生活得都很好,总梦想着有一天成为城里人,生活就可以变得很美好,在他们心中,城市,就是一个美好生活的象征。可是事实又是怎样呢?像海天他们家算生活得不错了,但是他们真的快乐吗?夫妻一个礼拜碰不得几次面,说不得几句话,家庭的局面已经快维持不下去了,狗小的到来总算把这个家维持了下来,这个也是他们知道狗小不是小天后不挑明的原因。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在本部影片中却成为导演影射城乡差距的问题,农村人来到城市里,生活在城市的底层,城市并没有给他们更美好的生活,而是更艰辛的生活。狗小的爹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大牌子下孤独、无助的身影就是本片最具冲击力和代表性的画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1128.html

更多阅读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影评 大红灯笼高高挂电视剧

一身女学生装束的颂莲来到了一个古堡式的大院乔宅。颂莲是被财迷的继母嫁给了这里做第四房太太。几位太太和丫鬟们争风吃醋,这乔宅里就生出了许多争风吃醋、是是非非来。三太太与乔府医生高先生偷情,被二太太告发,在楼台上的小屋里被害

声明:《乡下人的骊歌——电影《狗小的自行车》评论选一 转载 公共自行车评论》为网友酒畅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