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翙先生生平简介 陶行知先生的生平

作为后人,每每回顾曾祖父当日的事迹总是感慨万千!在去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很多埋没的线索、资料又浮现出来。历史,真实的面容慢慢在我们这一代清晰起来。

张凤翙先生生平简介 陶行知先生的生平

今年,曾祖父力主、创办的西北大学建校110周年,应西北大学之邀,结合参考了诸位研究学者的成果及资料,我斗胆重新写了这篇《张凤翙先生生平简介》,考虑到是简介,便略去了很多事件的细节,在此感谢研究张凤翙先生的专家和学者!

张凤翙,字翔初,咸宁(今西安)人,1881年正月初七出生。少好读,19岁中秀才,废科后考入了陕西武备学堂,光绪30年(1904年)5月,未毕业即被选派日本士官学校留学深造,系陕西首批七名官费留学生之一,在日留学期间秘密加入了同盟会,并成为中坚组织“铁血丈夫团”核心成员。1909年毕业回陕。1910年3月陕西组建新军,张凤翙出任新军混成协(旅)司令部参谋官兼二标一营管带。其“相貌秀伟,态度严正,不滥交际,不轻然诺,但胸有城府,敢做敢为”,其间“长于治军、敬事公允”,在中下级军官中获得较高的威信。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辛亥革命首义震动全国,陕西也立即行动起来,积极筹划推翻满清统治,在10月22日的筹划会被一致推选为大统领。在先生与领导层的周密策划布置下,攻破满城,起义成功,同时成为“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兼民政长(省长)。西安成功举义,奠定了陕西为北方首个起义省份,全国最早响应武昌首义省份之一的历史地位。举义易,得胜难,起义虽得民众支持,但关中地处西北要冲,清廷布有重兵,当时便以甘、豫两地举兵反扑,企图“固守陕甘、收复东南”,这期间,内有帮派势力倾压争扰,外与清廷军队反复拉锯,在长达5个多月的艰苦对抗中,先生长袖善舞,尽显英雄本色,终以劣势兵力,坚持至最后胜利,有力地支持南方新建的革命政权之同时,又鼓舞和催生了北方各省革命的发动,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在辛亥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近代诸般落后的陕西争得了一份难得的荣耀。

12月南京临时政府正式任命张凤翙为中华民国陕西第一任都督。先生督陕期间,“对陕西推行新政,革除旧俗,提倡女子放足,男子剪发,兴办学校,改良戏曲,破除迷信和查禁鸦片,创办菊林小学,菊林中学等等……做了不少事。西安红十字会、西安易俗社均系先生督陕所遗德政,西安东大街、北大街两条开阔大街,亦先生督陕时平满城墙所得。这其中尤堪载入史册的,便是西北大学的创建。鉴于西北人才缺乏,考虑西北未来的发展大计,在战事不断的困难情况下,先生在指挥并亲自率军作战的同时,即全力筹划创办西北第一所大学---西北大学。先生认为创办西北大学,“关系于现时建设”、“关系将来之建设”和“关系于外部之防御”。在他的主导下,以原陕西法政学堂为基础,将三秦公学、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陕西高等学校等校并入,设大学预科和法、文、商、农各专科,并确定西北大学“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办学宗旨,并于1912年3月正式开学(此时战事未停),招收了来自陕西、新疆、甘肃的六七百名学生。张凤翙曾在“西北大学”学报《学丛》创刊号题词:“障百川而东之,挽狂澜于既倒”,表达了他对西北大学培养未来人才的殷切 希望,又表达了他在国家兴亡的关键时刻,能为中流砥柱,追求民主、自由的愿望。

1914年4月20日袁世凯调张凤翙入京,授任扬威将军实去其兵权。张凤翙先生闲居北京期间,一直为袁世凯所防范,险遭谋害。1917年张勋复辟,张凤翙先生只身回陕组织力量反击。1924年亦出面谋驱逐作恶军阀刘镇华在陕势力,被软禁,后迫于各界压力获释。张凤翙先生在京期间,不忘陕西的家乡父老,倡导并主持重新修缮了陕西在北京的办事机构“关中会馆”。1928年逢关中大旱,粮食绝收,先生发起组建了“陕西旅京同乡义赈救灾会”,组织大家捐钱捐物,所得钱物立刻交给救灾部门,尽心尽力为家乡解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先生第二天即乘飞机飞回西安,参加家乡的抗日组织。回陕后被国民政府陕西政府先后聘为顾问参议员、参政员等职务,积极从事抗战事宜,力主抗战到底,做了不少有益的抗战工作,1945年率领陕西各界代表团赴豫西各地慰劳抗日军队。

1949年解放前夕,张凤翙先生拒绝随国民党去台湾,会同几位陕西籍进步民主人士转到兰州。兰州解放,彭德怀元帅设宴欢迎张凤翙诸老,并请诸老回陕,安度晚年。张凤翙兴奋的说:“共产党是宣哲清明,其言无理之不道,其行无事之不当,确是挽救此殖民地危亡中国的大救星,回陕确以秋叶余生,贡献新中国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凤翙先生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等职,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并应邀在大会上发言。有人统计,辛亥革命各省都督中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人民政权者,仅先生一人。1958年7月29日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78岁,安葬于西安烈士陵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1118.html

更多阅读

读陶行知的教育诗有感 读陶行知文集有感

读陶行知的教育诗有感(餘飨参与中陶会分会2015年“三项征文”评选文稿)网上有不少陶研发烧友。其中有位陶研人士撰文说:“在现代教育史上,陶行知先生以他平民化的教育思想和扎实的实践精神为人称道,立下了一座丰碑。如果说这些是他留下

张凤翙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张凤翙河南省沁阳县人,字翔初,1881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02.考入陕西陆军武备学堂学习。1904.赴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学习。后改入日本士官学校骑兵科学习。1906.1.加入同盟会。1909.回国,

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

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即教育①今天我要讲的是“生活即教育”。中国从前有一个很流行的名词,我们也用得很多而且很熟的,就是“教育即生活”(Education of Life),教育即生活这句话,是从杜威先生那里来的,我们过去是常常用它,但是,从来没有

近代人物329 张凤翙(1881-1958) www.188199.com

张 凤翙张凤翙(1881-1958),字翔初。陕西咸宁灞桥镇(今属西安市灞桥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曾任“秦陇复汉军”大统领,“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  清光绪七年正月初七(1881年2月5日)生。祖籍河南沁阳,家开铁匠铺

观陶行知纪念馆有感 参观革命纪念馆有感

观陶行知纪念馆有感许村镇:曹小萍陶行知这位出生在徽州大地上的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既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他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我们全徽州人的骄傲。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陶行知,高瞻远瞩,他主张:一、少生小孩子;二、创造富的社会;三、建

声明:《张凤翙先生生平简介 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为网友回头不是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