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乐即: “云门”、“大咸”、“大韶”、“大夏”、 “大濩”、 “大武”等古乐名。
黄帝,尧,舜,禹等人以文德服天下,以禅让得天下,所以他们的《云门》、《咸池》、《大韶》,《大夏》等四舞被尊为文舞。
商汤王,周武王两位君王是以武功征服天下,所以他们的《大濩》、《大武》等二舞被尊为武舞。
黄帝之“云门”:周 六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 黄帝 时所作。
尧之“咸池”:大咸,又名大章传说中国古代帝王尧时的乐舞,是所谓的六乐(又称作六代乐舞)之一,一种说法是大咸是尧增修黄帝之乐咸池而成,用以祭祀土地神。
舜之“大韶”:这一套是舜时乐官夔所作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曲,有钟、磐、琴、瑟、管、笙、箫、鼗、鼓、柷、敔、镛等乐器。有人唱其辞,有人扮演鸟兽、凤凰而起舞,作为雅乐舞蹈主要内容的六大舞之一的舜乐《大韶》,简称《韶》;亦作《韶箫》、《箫韶》、《韶虞》、《昭虞》或《招》。是六乐中最著名的一部,孔子在春秋末年还曾见过。传说这个乐舞的创制者 是一只脚的怪兽“夔”,内容是歌颂舜帝能继承并发扬光大尧的功德,而它的表现形式则是“击石拊石”,是“凤凰来仪,百兽率舞”,可见它原来也是氏族社会中的原始舞蹈。
禹之“大夏”:
汤之“大濩”:简称《濩》,又称《韶濩》或《大护》。周代“六舞”之一。相传是伊尹所作,用以歌颂商汤伐桀,天下安宁。周代用以祭祀始祖姜嫄或泛祭先妣。
武王之“大武”:周乐《大武》,是武王伐纣胜利后由周公创编的,内容就是表现武王克商的丰功伟业。据春秋时孔子所见,这个乐舞开始先有一段长长的鼓声作引子,舞者(战士)持兵器屹立待命。接着是六段舞蹈:第一段舞队由北边上场,这是描写出兵的情形,第二段表现灭了商朝,第三段继续向南进军,第四段表现平定南部边疆,第五段舞队分列,表示周公、召公的分疆治理,第六段舞队重新集合,列队向武王致敬。舞蹈虽然是用的象征性手法,并不象舞剧那样描绘人物和矛盾过程,但无疑这是一部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叙事性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