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作意】
通过我和云,远和近的对比,写人与人间的隔膜。
【鉴赏】
顾城的诗是一个矛盾,一方面取自童话世界的天真和单纯,另一方面是对现实世界的孤独感和感伤。
本诗把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化成为我、你、云三者的关系。我和你相对而坐或相对而立,距离感应该是很近的。然而却相对无言,你只是一会看我,一会看云。两个“一会”,说明时间并不短,然而却无话可说。云在天边,应是距离很远的,而你我之间的距离比云还要远得多,相比之下,云反而很近了。我和你,可能是诗人和他的友伴,但也可能是抽象化了的“人”。人和人是隔膜的,人只能和云亲近,人是多么的孤独。
本诗在形式上用半格律体,语言简洁朴实,但在内容上却流露出深沉的感伤情绪。
【诗人简介】
顾城(1956—1993),中国当代诗人,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
1956年出生于北京,1962年开始写诗,1987年应邀出国访问讲学,1993年离世。
顾城的哲学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作品《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中,他认为哲学使人自在,并不使人存在。“自然”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没有预设目的的和顺状态。美是顾城的终身信仰,贯穿在他所有的作品和整个的人生道路中。
顾城曾将自己的诗创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的我( —1974)作者以《生命幻想曲》为代表作;文化的我(1977—1982)作者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代表作;反文化的我(1982—1986)作者以《布林的档案》为代表作;无我(1986—1993)作者以《颂歌世界》《水银》为代表作。诗风自然纯净,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不仅为中国诗歌指明诗之本质,更重要的在于让人体味到生命纯净的气息,读之忘我。
顾城的小说《英儿》以开放型的结构,诗化的语言,展现了人世间的真性情,令人震撼。
留世有大量诗、文、画、字作品。
链接:顾城之城
学生作文两篇
读顾城的《远和近》
时间: 2003-11-08 15:38:13
--------------------------------------------------------------------------------
扣问心灵的距离
——读顾城的《远和近》
以前读过顾城前期的几首很纯美的小诗,像“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绿阴在石头缝里露出善良的牙齿”,这些诗句给我留下了一个可爱、纯真的形象。后来的顾城,不断地思考人生,思考生命,把诗也写得更为沉重了。写于“文革”时期的《远和近》就是这样给我以心灵撞击的短诗。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是的,你在看我,也在看云。就空间而言,云在天空,和你的距离实在很大,而我就在你的眼前,理应我与你比你与云要近得多,但“你看我很远/你看云很近”。为什么?你为什么和我的距离比云还要远?这是种什么距离?是人与人心里的隔膜——你和我彼此猜忌,你和我互相隔离,没有交流,你宁可把云看作亲人,也不愿把我作为朋友!而这里的“你”“我”恐怕不只是单个的形象吧,这应当是当时社会状态下人群的一个缩影。哦,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作者的精妙之处还在于诗的的内容安排。前三句,提出这个现象,后两句却引出与现象不相符合的事实。如此一个反差,形成一种冲击,引读者深入理解。而作者对人与人的距离之大感叹——一种无奈,一种可悲,思考人生的拳拳之情溢出文面。
寥寥数笔,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思考竟如此深刻!
看似简单,看似平淡,但对心灵的扣问却真是不简单,不平凡!
(502字)
距离
——读顾城的《远和近》
“我”就在“你”的眼前,而“云”距“你”有万尺之遥,可“你”却觉得“我”比“云”更远。作者把“你”与“我”之间的虚存的距离与“你”与“云”之间的实际距离作比较,反衬出“我们”人和人之间心灵的距离正是天涯海角。这个强烈的矛盾对比,震撼心灵,激人思考。
“无缘对面不相识。”“你”与“我”近在咫尺,却心隔万里,身体离得很近,心灵却拉得很远。这是为什么?不禁让人想到社会,在那个勾心斗角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心墙越造越厚,不是怀疑哪个人要害我,就是传闻谁在说我的坏话,这样的生活,是苦闷,是陷阱,更是一把血淋淋的刀,它把“你”“我”隔绝了,把“你”与“我”的心绞碎了,把“你”与“我”的思想用猜疑填满了,把一个美好的社会毒害了。
所以,“你”开始对天产生了信任,“你”甚至可以对“云”敞开心扉,却不愿对我吐露一点信任。因为“你”不相信人类,“你”孤独————寂寞,“你”四处观望,“你”尽管看见了“我”,可“你”还是选择与“云”交往,这样扭曲的人际难道不是很令人悲伤的吗?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云层到地面,而是你对我的冷漠和猜忌。
这股寒冷彻骨的冷漠之风,不要再肆虐,不然甚至连“云”和人的距离也会拉得很大!
(487字)
【点评】没有一点艺术欣赏基础的时候读顾城的《远与近》,真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而这两位同学却在考场上写下了上述文字,其艺术感受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不能不让人佩服。两篇文章对《远与近》的主旨感悟是一致的,但表述自己的见解时各有特色。前文揭示主旨,要言不繁,简明扼要,由意象想到人,由个体的人想到群体的人,进一步想到社会,触到了诗歌的社会意义,最后还谈了对其艺术手法的分析。后文则钻进一点,广泛联想,深入感悟,层层推进,显示了思想的深度。其语句也是很有文采的,对诗歌意象所包孕的深意概括也是非常准确的。文章思路也清晰可嘉。第一段讲出诗歌表现了人与人的隔阂,第二段讲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这样的隔阂及这种隔阂的坏处,第三、四段讲对这种隔阂的态度和对人们的警告,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两文欣赏诗歌,都用到了联想想象的思维方法,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放进去,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仔细体味,得出感悟。这在将来的学习、高考和提高生活品位中都是不可少的。(纪勇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