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真--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


冯真,1984年照片

冯真继承了其父冯乃超的人生哲学,对待生活的乐观、对待名利地位的淡然、对待生死的豁达以及十分地乐于助人,这些使她超脱了狭隘的小我,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崇高境界。无论是朋友、同事、学生,凡接触过她的人,都对她赞誉有加,无不认为她是一个善良、助人、温和、乐观的老人,你根本不可能听到任何对她抱怨和指责的声音,做人到如此程度是十分罕见的。另外,冯真是我的导师,冯老师还是当年中央美院公认的第一美女哦。请需要冯真艺术年表的朋友以此表为参考。

冯真简历

冯真(1931——),女,广东南海人,生于上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早年致力于年画连环画,后转攻油画,并涉足民间美术教学与研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年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常务理事、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为繁荣新中国美术创作、推动我国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与研究作出巨大贡献。享受国务院“艺术上有突出贡献者”津贴。

冯真早年在上海读初中时,受到进步学生和父亲冯乃超革命思想的启蒙,参加反蒋、反内战运动。15岁赴晋察冀解放区,先后在华北联合大学政治学院和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1948年创作了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娃娃戏》,建国初期创作了一些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成为有广泛影响的美术作品,并有不少获国家奖。

1949年,冯真作为解放军北平军管会文管会美术工作队成员进入北平。1950年参加了中央美术学院的成立,随后在该院美术干部训练班、徐悲鸿指导的研究班进修。1951年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执教。

1956年,冯真被国家派往苏联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196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归国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并创作了一些油画作品。1980年她到新成立的年画连环画系(后改为民间美术系)任教,期间不断到全国各地农村调查、采风,搜集各种民间美术品,撰写多篇考察报告与研究文章,并不断尝试富于本土特色的新艺术创作。她的代表作品有年画《娃娃戏》、《解放军和儿童是好朋友》、《我们的老英雄回来了》、《伟大的会见》(合作)、《同欢共乐》《娃娃欢》、《瑞雪丰年》,连环画《争红旗》、《新儿女英雄传》,油画《白求恩在唐县》、《艰苦岁月》、《花》等。

冯真年表

【1931年】7月生于上海。小名冯小韵。父冯乃超为革命文学家、教育家,母李声韵为辛亥革命先驱李书城之女。

【1932年】一岁多,因母亲生病,被送到武汉外公家。

【1933年】冬,回老家广东省南海县(今佛山市南海区)盐步镇东秀乡高村。

【1937年】在广东省南海县盐步镇东秀乡高村大祠堂的小学校读一年级。秋,日本军队将打到广东,与家人逃难到澳门投亲靠友。

【1938年】冬,随祖母到上海,住叔叔家,至1939年秋。

【1939年】夏,在上海广肇公学小学上学。

【1942年】秋,到上海崇德女子中学上学,遵父命使用学名“冯真”。

【1944年秋】未收到父母寄来的生活费而辍学,到上海新亚药厂药物研究所做工谋生,直至1945年夏。

【1945年】秋,父母从重庆到上海,得以在崇德女中续读初三,期间参加反内战请愿游行。

【1946年】暑假,在父母住的上海群益出版社(中共地下党机关)义务帮忙。秋,从上海坐船到天津,再乘火车到北平,与中共地下党取得联系,赴华北解放区张家口,入华北联合大学。随校行军至冀中解放区。冬,在华北联大政治学院政治三班学习,听何干之等老师讲《社会科学概论》等课。

【1947年】初夏,在华北联合大学(简称“华北联大”,后改为华北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师从延安鲁艺来的胡一川、彦涵、王朝闻等。参加土改、大生产,参与创建“冀中年画研究社”以及“大众美术社“的艺术创作活动,其中木版水印年画《娃娃戏》(又名“活捉蒋介石”)、《解放军和儿童是好朋友》成为这个时期新年画创作的经典作品。


1948年,冯真在华北联合大学

【1948年】冬,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军管会文管会美术工作队成员进入北平,为解放军进入北平作准备工作。

【1949年】2月,解放军入城后,美术工作队从良乡迁北京市中心北池子草垛胡同,成立“美术供应社”。5月,木版水印年画《娃娃戏》由北平荣宝斋重新制版,收入新美术社编印的《新年画选集》。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创作连环画《刘胡兰》(与邓澍合作),由大众图画出版社初版,之后由民族出版社译成哈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于1953年6月出版发行。

【1950年】年初,与一批来自解放区的美术工作者进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参与组建中央美术学院。2月17日大年初一,中国美协、新华书店总店举办“1950年全国年画展会”在中山公园水榭开幕。作品《娃娃戏》参加展览并受广泛好评。创作年画《我们的老英雄回来了》,该作品收入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编《1950年新年画选集》,1950年8月由“荣宝斋新记”雕版水印出版。画《争红旗》连环画(草田词),工人出版社1950年2月初版。4月1日,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的成立。先后在中央美院美术干部训练班、徐悲鸿指导的研究班进修。4月《人民美术》第二期“年画专号”出版,发表冯真文章《我怎样创作“娃娃戏”》。本期杂志中另有王朝闻的文章《关于学习旧年画形式》,开头就谈到:在新年画创作里,不论内容与形式,都有很多可贵的作品。仅就学习旧形式这一点而论,也有不少成绩。像冯真的《娃娃戏》,就是最引人入胜的一例。它具备着“五子登科”等等以儿童为题材的那种逗人喜爱的旧年画的特点,但到底又不是“五子登科”这种旧格式的套用。它也是讲究构图上的装饰趣味,但比那些旧年画更活泼,更有生活气息。巧妙地把严肃的内容和儿童游戏相结合,这种结合无损于它的浓烈的生活气息。或者说,这游戏中奔了就具备有严肃内容,无非被作者敏锐地感到,并适当的用装饰的样式介绍出来。
为什么作者能够超过公式主义的“五子登科”呢?这原因不仅由于作者在儿童心理上有其独到的体察,不仅由于她喜爱并比较熟悉革命的儿童,不仅由于她有明确的宣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严肃的创作态度,也由于她没有忽略接受遗产的原则——是借鉴而不是替代,是吸取而不是抄袭,是发展而不是保守。这张年画在装饰趣味上没有拒绝旧年画的影响,但它到底是一幅反映现实的新年画,没有被旧格式所拘束,没有在形式上作肤浅的模仿而忽略新内容。正相反,她是在为了新内容而利用了集体的创作方式以研究适当的形式才达到现有的水平。

本期杂志载有艾中信的文章《北京郊区看年画的农民教育了我们》,其中谈到:可以着重提出的是《娃娃戏》、《公审卖国贼》、《新中国儿童》这三幅画,好多孩子围住了不肯走,有个孩子特地拉我去看,要我把他们的意见写下。孩子们这么兴奋的原因,正因为它们适应了新儿童的欣赏要求,大大的胜过了那些打着红灯笼、扭起秧歌的所谓普天同庆的单纯歌颂胜利的作品。

4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颁发“一九五零年新年画创作奖金”,冯真凭《我们的老英雄回来了》获乙等奖排名第三,获奖金二十五万元。

8月,连环画《工人张飞虎》(与林岗、侯一民合作),此书由大众图画出版社初版,1951年4月再版。

始画连环画《新儿女英雄传》,故事根据孔厥、袁静同名小说改编,描述了河北省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寇及汉奸走狗进行的英勇斗争。其中以牛大水、杨小梅为代表的抗日自卫队队员,都是些平凡质朴的农民,他们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学会了打仗;从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增长了才干;从从艰苦的生活中锻炼了毅力和勇气,最终成为顶天立地、坚贞不屈的英雄儿女。全部作品共四集,第一集绘画:顾群、邓澍、伍必端;第二集绘画:冯真、李琦、林岗、伍必端;第三集绘画:伍必端、邓澍、顾群;第四集:冯真、李琦、林岗。

与齐白石、徐悲鸿、古元等四位艺术家被摄入由苏联导演格拉西莫夫(С.A. Герасимов)在华拍摄的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

【1951年】1月,连环画《新儿女英雄传》由大众图画出版社(后改称“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始在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任教,担任创作课教学。2月,与李琦合作新年画《伟大的会见》,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初版。月1日,全国新年画展览会在北京举办,作品《伟大的会见》参加展览。12月,与李琦合作新年画《民族大家庭》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初版。

1952年,冯真在阿拉木图


【1952年】春,作为以康克清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维也纳“国际保卫儿童大会”。途中在苏联参观访问。9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央文化部1951至1952年度——即“第二届全国年画创作评奖”获奖名单,冯真与李琦合作年画《伟大的友谊(伟大的会见)》获二等奖。9月,创作宣传画《和平代表欢迎你》(与郁风合作),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初版,后数次再版,并由朝花美术出版社1955年出版画片、明信片等。10月1日,与李琦结婚。

【1953年】3月,为柳青著《沙家店战斗》作插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夏,与李琦合画《井冈山会师》(白描)。11月,生女儿丹丹。

【1954年】5月,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举办“第一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31日在北京公布评选结果,与郁风合作的《和平代表欢迎你》获(1949—1953)三等奖。

1952年4月,冯真与陶淑范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国际保卫儿童大会


冯真--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
【1956年】春,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秋,在苏联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进入在苏联画坛以富有表现力的现实主义画家著称的莫伊谢延科(Е.Е.Моисеенко)画室学习油画。当时莫伊谢延科的助教弗明(П.Т.Фомин)后来成为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人民艺术家以及该学院院长。

【1961年】暑假回国期间与石鲁、何海霞、李琦等到秦岭、延安写生。

【1962年】夏,苏联列宾美术学院毕业,获“艺术家”称号。9月,始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冬,与李琦到天津杨柳青年画社参观。

【1963年】假期到北京郊区房山县班各庄劳动,晚上看农民制作窗花。

【1964年】与庞涛合作画《丁佑君》,此作品作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青年英雄挂图》十四条屏之一在全国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停课搞“四清”运动。

【1965年】夏,作为四清工作队队员到怀柔县搞“四清”。秋,到江西井冈山体验生活,准备创作革命历史画。9月,创作宣传画《发扬大庆自力更生精神》,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66年】春,到河南兰考县体验生活,为画焦裕禄题材的作品准备素材。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返回美院参加运动。

【1969年】下放到河北磁县、获鹿县的军队农场劳动改造,期间被禁止画画至1973年。

【1973年】借调到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期间画《人体解剖图谱》。为白求恩纪念馆创作油画《白求恩在唐县》。

【1974年】回北京,创作以国际主义者柯棣华医生为题材的油画《艰苦岁月》。11月,中央美术学院改称“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文革后首次招收37名“工农兵学员”,被批准为学员授课。12月,与古元等带学生到户县开门办学,学习农民画。

【1975年】画《群英会》、《毛主席送毛岸英上“大学”》画稿。

【1976年】创作油画《红旗渠》、《孟力肖像》等作品。

【1977年】中央美术学院恢复高考招生,继续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创作悼念周恩来总理题材的水粉画《松柏开花满树白》,作品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热烈庆祝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篡党夺权的伟大胜利美术作品选》。5月,与李准等参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35周年”纪念活动。9月,参与集体创作连环画《周恩来的故事》,与庞涛、苏高礼共同完成第三个小故事“周副主席和警卫员”的绘画,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初版,印数五十万册,本书2009年11月再版。

【1978年】与钟涵合作反映“四五”事件的巨幅油画《动地歌吟》。夏,到敦煌石窟临摹壁画。常书鸿先生在他和池田大作的对话录《敦煌的光彩》一书中记有一段记述冯真目睹“三危山上的金光”的情景,“1978年,画家冯真告诉我,她看到了金光由三危山向四方投射的景色。她说,当时觉得美丽异常,大为震惊,可一瞬间金光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回北京后,据临摹体会再创作《微笑的观音》作品。

【1980年】文化部批准在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年画连环画系。由油画系转入该系,参与创办与教学工作,任年画创作和色彩技法等课程。9月,“年画专业研究班”入学,学生有硕士研究生韩喜增、黄素宁、李振球,本科生章德明等四人,由冯真、顾群、杨先让组成得导师组集体指导教学。到河北获鹿县纸房头村作民间对年画需求情况调查。撰写《年画调查记》,刊于《河北教育》、《美术研究》1980年4期。对新年画创作深入探索,创作《瑞雪丰年》。

【1982年】为充实教学内容,到陕西延安、安塞、洛川、榆林、米脂,等地了解陕西文化,搜集拓片、民间剪纸、刺绣、纹样等。7月,“年画专业研究班”毕业,指导研究生完成毕业创作,黄素宁的《娃娃喜鱼》、《宝宝周岁图》,韩喜增的《虎子》、李振球的《蔬菜姑娘》得到好评,曾先后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或“全国年画作品展”,并被广泛发表。9月,“年画专业进修班”入学,学生有吕胜中、苏耕、南运生、姬国强、孙忠会等五人,担任该班的创作课教学。

【1983年】到山西新绛、平遥、临汾等地采风。回京后创作炕围画《娃娃欢》。首届年画专业本科班入学,学生有张彤、祖天丽、凌麦青、安蓼葭、莫保平等五人,负责年画专业全面教学工作以及民间采风考察与创作课教学。指导“年画专业进修班”学员结业创作,并与学员一起实验丝网印刷年画。其中吕胜中的年画《童趣》、《吉庆有余》、《丰收奏鸣》以及苏耕的《拜师学艺》曾先后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或“全国年画作品展”,并获奖或广泛发表。

【1984年】5月,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及展览在杭州举行,出任评委会副主任。9月,研究生吕胜中、吴棣入学。指导吕胜中进行传统民间年画的田野调查计划,首先对四川绵竹、夹江、梁平,陕西凤翔,河南朱仙镇等地展开考察。冬,到陕西宝鸡地区的凤翔、千阳、陇县采风。归来后筹备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宝鸡地区民间美术展览”,并为展览声像片《宝鸡民间美术》撰写脚本。9月,炕围画《娃娃欢》获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三等奖,并由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

【1985年】5-6月,吸收民间布堆绣、布画的艺术语言特色,创作三联画《喜帐——同欢共乐》(又名《娃娃欢》)。7月,为研究生吕胜中安排赴陕西宜君、黄陵、洛川、延安、安塞的民间美术采风考察计划,为期三个月。9月,四川绵竹年画社刘竹梅进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进修,指导刘竹梅完成年画创作《回娘家》、《赶场》、《我的同学》等作品。秋,到甘肃庆阳拜访民间艺人,并在长庆油田讲学。10月,指导研究生吕胜中完成陕北民间美术的考察报告《采风札记》,以及大型剪纸创作《天地和万物生》与《醒幻梦》。12月,年画连环画系聘请陕北民间巧手王兰畔、曹佃祥、高金爱、胡凤兰以及甘肃镇原民间巧手祁秀梅来京,到学校进行剪纸表演,为期一周。冯真作为主持这一开门办学的教师之一,不但参与指导学生向民间学习的全程教学,还对这几位西北老人嘘寒问暖、百般照顾,请她们到自己家里做客。是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正式成立年画艺术委员会,冯真出任委员长(后改称主任)。

冯真与陕西“剪花娘子”库淑兰

【1986年】2-4月,安排研究生吕胜中制定与实施再度赴陕北民间美术采风考察计划,为期三个月。是年,年画连环画系改为“民间美术系”,分连环画与民间美术两个专业,续任民间美术系教授。

【1987年】6月,指导研究生吕胜中完成毕业论文《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与毕业创作《生命——瞬间与永恒》大型绘画。7月,参与以杨先让为队长以及部分教师与学生组成的“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队”。任副队长。首次历时近三个月,去陕西华县、渭南、绥德、府谷、神木,山西大同、介休、芮城,河南洛阳、陕县、渑池、灵宝、巩县等地,对黄河沿岸各地进行历史文化与传统民间艺术的田野调查。8月,为王光普编《陇东民俗剪纸》撰写“后记”,该书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9月,“民间美术专业进修班”入学,学生有宫林、李红军、黄闪夜、梁礼清、胡蓉、门小勇等六人,担任创作课教学。10月,第四届全国年画评奖及展览在成都举行,出任评委会副主任。冬,按当时中央美术学院规定的离退休条例办理离休手续。被返聘,继续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1988年】1-2月,继续参与“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队”的田野调查,考察山东大汶口文化,曲阜、嘉祥、滕县、临沂汉画像石及民俗文化与艺术。5月,再去陕甘一带采风,向孟于等老艺术家力荐陕西安塞腰鼓参加亚运会开幕式,并协同前往考察观摩。是年9月,安塞腰鼓在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秋,撰写《来自华夏始祖发祥地的民间美术》,刊于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民间艺术瑰宝》一书。冬,到陕西旬邑开剪纸现场会,看望民间剪纸老婆婆库淑兰。

【1989年】9月,硕士研究生姜吉安入学,作为导师指导学生进行“民间美术研究”以及“传统语言转换”的创作研究课题。

【1991年】元宵节,与李琦去山西吕梁山区采风。

【1992年】3月,带研究生姜吉安赴贵州六盘水参加“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年会”,并考察当地苗俗“跳花节”。7月,指导研究生姜吉安完成毕业论文与毕业创作,通过答辩并获硕士学位。冬,在炎黄艺术馆举办“冯真民间木版年画收藏展”。是年,撰写《姥姥的礼物》,发表于台湾《汉声》杂志1992年第5期。

【1994年】9月,在英国参加“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上的地位”国际研讨会,同与会者进行学术交流。是年,与李琦到欧洲、亚洲、非洲十余国家参观、访问,进行文化考察。

【1996年】5月,去山西河津铝厂采风,为工人画像。

【1997年】春节期间,与李琦到延安采风。

【1998年】秋,去贵州黔南都匀考察苗族刺绣花样、剪纸。

【2001年】10月,先后在广州和北京参加“冯乃超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

【2002年】5月,到陕西延川参观文化馆,拜访剪纸艺人。6月20日,在广东南海举办“李琦、冯真回乡画展”。7月,在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举办“冯真剪纸收藏展”,与日本同行交流。

【2004年】6月,赴香港、澳门、深圳、珠海四地,举办“李琦、冯真、邵华泽作品巡回展”。11月,在古巴举办“李琦、冯真书画艺术展”,并与古巴画家交流。是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连环画《新儿女英雄传》。

【2006年】12月,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留俄(苏)画家绘画作品联展”。

【2007年】8月,出任第三届(山西广灵)国际剪纸艺术展评委顾问。

【2008年】9月,出任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剪纸艺术展评委顾问。

2009年,冯真秋季写生

【2012年】1月,郑州博物馆举办“中央美院冯真教授收藏年画、剪纸作品展”。

【2013年】4月,作品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留学到苏联”展览。6月,为“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丛书”之《祁秀梅》撰写前言。7月,赴俄旅游,曾踏访列宾美术学院。

【2013年】8月17日,炎黄艺术馆举办“绵绵瓜瓞—冯真教授和她的民间美术收藏”展览开幕。开幕仪式由馆长崔晓东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北京大学教授、民俗学家段宝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民间美术系系主任杨先让、冯真先生的学生吕胜中等作开幕致词。冯真先生也在开幕式结束时发表感言。展览展出冯真多年来收藏的民间年画、剪纸、刺绣、泥塑等一千余件,另有冯真学习民间而进行的艺术创作十余件。展览于9月1日结束。

是日,“冯真民间美术收藏与艺术创作研讨会”在炎黄艺术馆举行。由王宏建主持,常莎娜、庞涛、钱绍武、薄松年、曹春生、杜键、杨先让、靳之林等学者、专家作了发言。

《绵绵瓜瓞——冯真教授和她的民间美术收藏》画册由炎黄艺术馆编印刊行,画册图版有民间美术收藏、个人作品与手稿两个部分。其中有冯真撰写《黄河民间美术启示》与《冯真访谈》两篇,吕胜中、王光普等撰写的专文四篇,及冯真简历与年表等。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在画册前言中说:“绵绵瓜瓞”有双重含义,其一,护生与繁衍是民间美术的永恒主题,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变的文化基因……其二,民间美术作品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长久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甚至已经消失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有些艺术家很早就把目光投向了民间这方沃土,对民间美术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保护及推广的工作,将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带到世人面前,让当下的我们可以享受福泽。冯真先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挖掘整理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让这份文化遗产得以延续,瓜瓞绵绵,泽被后世。


2013年8月17日-9月1日,《绵绵瓜瓞--冯真教授和她的民间美术收藏》展,与炎黄艺术馆举行。

冯真部分作品:
冯真的艺术创作种类丰富,这源于她探索新艺术的天性,就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禀赋那样,探索不会由于名利的羁绊而停止。冯真不论所画何种题材,不论所用何种工具,其作品都洋溢着一种真挚朴素的美,这是艺术界的共评。

年画和宣传画:

《娃娃戏》1947年。

《解放军和儿童是好朋友》1947年。

《我们的老英雄回来了》1950年。

《伟大的会见》(与李琦合作)1951年。

《民族大家庭》(与李琦合作)1951年。

《井冈山会师》(白描与李琦合作)1953年。

《丁佑君》(与庞涛合作)1964年。

《和平代表欢迎你》(与郁风合作)1952年。

《发扬大庆自力更生精神》1965年。

《瑞雪丰年》1980年。

《娃娃欢》1984年。

《喜帐——同欢共乐》1985年。

连环画:

《刘胡兰》(与邓澍合作),1949年。

《争红旗》(草田词),1950年。

《工人张飞虎》(与林岗、侯一民合作)1950年。

《新儿女英雄传》1951年。

《沙家店战斗》(柳青著)1953年。

《周恩来的故事》(与庞涛、苏高礼等共同完成),1977年。

油画:

《白求恩在唐县》1973年。

《艰苦岁月》1974年。

《群英会》、《毛主席送毛岸英上“大学”》画稿,1975年。

《红旗渠》、《孟力肖像》1976年。

《松柏开花满树白》1977年

《微笑的观音》1978年。

《动地歌吟》(与钟涵合作)1978年

《花》1986年

《春到周庄--泡桐开花》1986

《菇妞--菇稔儿》1987

《瓶菊》1987

《西山脚下的金秋》1988

《向日葵》1988

著作和论文:

《人体解剖图谱》1973年。

《年画调查记》1980年

《来自华夏始祖发祥地的民间美术》1988年。

《姥姥的礼物》1992年

《黄河民间美术启示》2013年

《绵绵瓜瓞——冯真教授和她的民间美术收藏》2013年

冯真《娃娃戏》1947年


冯真 《解放军和儿童是好朋友》1948年


冯真 《我们的老英雄回来了》画稿 1950年


冯真 李琦合作 《伟大的会见》年画 1951年


冯真 《争红旗》连环画 草田 词 1950年


冯真《沙家店战斗》插图柳青著 1953年


冯真《沙家店战斗》插图柳青著 1953年


冯真《工人张飞虎》连环画


冯真《新儿女英雄传》 连环画 1988年


冯真 《白求恩在唐县》布上油画 1973年 100×70cm


冯真 《艰苦岁月》布上油画 1979年 100×70cm


冯真 《花》 布上油画 1986年 100×85cm


冯真 《月季》 布上油画 1988年 100×60cm


冯真 《敦煌写真》 布面油画 1987年
冯真《娃娃欢》之一、之二布上粉彩 1986年 200×90cm×2

说明:以上资料有待进一步添加,请需要冯真艺术年表的朋友以此表为参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076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 博客里转载的真实历史

原文地址: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作者:尚律师的博客第一部分:研究篇  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  一、关于对联  1、作为国粹的对联  对联,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之所以说其是国粹,系因为它仅仅为中国文化

谁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 历史上杀人最多的皇帝

感谢“草根名博”的重点推荐!谁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作者/乐奀  年号,是中国封建制度一大“发明”,系古代皇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标志。不同的皇帝需有不同的年号,一般不用另一个皇帝的年号,否则会被认

声明:《冯真--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为网友想和沵吹吹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