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教研工作
计划要点
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为载体,以提升教师素质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品德、学业、身心发展和习惯、兴趣、特长养成为中心任务,以强化农村小学(教学点)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打造全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优质均衡新常态。
一、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办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学校要构建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学校课程体系,使学校课程建设由碎片思维走向顶层设计。每所学校都要在分析传统、分析资源的基础上确立鲜明的办学理念,并分析如何用课程来承载办学理念。
1、规划学校课程体系。我们需要审视和追问几个课程现象:(1)课程的安排适合学生们吗?(2)孩子们喜欢吗?(3)教师们自己信奉、喜欢所开设的课程吗?(4)课程就是编一本教材吗?(应至少包括四个要素: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包含教材)、学习方法(包含教的方法)、教学评价。)
历城区已申报山东省课程改革综合试验区。各单位要积极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努力探索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路径;加强课程整合研究,努力实现学校课程效益的最大化;在对需要评估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学校课程资源,构建多样化、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各所学校都应制定并落实学校课程方案,规划本单位的学校课程体系。新学期落实每周至少半天学生自选课程。区教研室将在视导中关注此项目,教研室将在学期末举行优秀校本课程展示活动。
2、尊重教师课程创造。教师不完全是课程的附庸,教师是课程进入学生生活领域的设计主体。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完全有可能也有必要对预设的课程进行“再生产”,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优化、拓展、补充、增删,对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要尊重教师专业自主权,支持、鼓励教师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开发,建设适合学生实际、富有特色的优质课程。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课程永远存在“师本化”的倾向,教师的智慧直接影响课程的开发程度与效果,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生成者。
3、提高三级课程实施质量。认真落实《历城区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确保开齐开全课程,每校每学科至少有一名学科专职教师,不得以任何名义增加或缩减规定的课程、课时。教研室将通过组织专题论坛交流、课例展示、案例评选、论文评选、骨干教师点评(讲座)、理论考核等活动,切实推进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视导中将抽取本单位3—4科全体任课教师的新课标测试,并查阅相关资料,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对各单位的考核。2018年起,中考的语文、数学、英语分值将均调整为150分,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引领师生的努力方向。
4、打造经典传统活动。以办学理念为统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全科育人为原则,以行为习惯养成、公民素养、“读好书写好字”等活动为重点,打造各学科、各单位的经典传统活动。各单位要按照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特色生成的 原则,坚持组织具有本单位特色的传统活动,结合重大节庆活动为孩子搭建更多和更高水平的展示舞台,充分挖掘并展示更多孩子的优势与潜能,以名校、名师、名生、名社团、名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学校特色建设。11月,市教研院将组织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成果的专项展示,我区将推荐一批特色学校参加。
5、关注艺体课程:体育、艺术是立德树人的载体,应切实发挥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在全面育人中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功能。在西方发达国家里,体育、艺术都是“核心”课程。张伯苓(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创始人)曾强调:“关于体育的关键词,健康、规则、竞争、团队、公平、公正、失败、胜利等等,对于青少年形成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学期,青岛版书法教材正式进入小学书法课程,教研室将组织书法教师专项培训。2016年起,艺术教育将成为学生中考学业水平测试项目,要引起高度关注。
6、关注课程资源建设。从学生发展意义上讲,一切有助于学生成长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和素材都应成为学生的学习领域,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各单位应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合作,为孩子们的课外学习提供场所、资源等方面的帮助,发挥各种社会机构、场所、单位等的教育价值,建设社会大课堂,为孩子们的业余生活注入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要积极关注家长团队建设,挖掘家长资源,凝聚家校合力。家长团队藏龙卧虎,家长是教师最可靠的同盟军、同行者,是最可信赖的同伴、同事,为孩子健康成长这个共同的目标与教师同心、同德、同力、同行。建议通过校报等家校合作平台,明确学校的要求、渗透育人的技巧、展示优秀的经验和师生的风采。
二、落实教学基本规范,建立健全教学常规
教学基本规范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评估学校办学水平、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要认真学习《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新学期将选取部分学校,进行教学常规建设的推进现场会。(开学第一周,请每乡镇推荐一所学校,写明常规工作的亮点环节,初评后确定承办单位。)
1、加强教学管理。绝大部分学校已经按照要求设立了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师评价委员会,要借助新一轮教学通用基本功等各种活动积极开展工作。要进一步健全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教学督查视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教育教学公开制度,健全教师业务档案。推进作业改革,鼓励、支持教师为学生布置可选择的作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
在学校网站、公示栏等实行年度或学期教学工作九大公开:教学管理制度公开、学校课程方案公开、学科教学计划公开、学科评价方案公开、课外活动方案公开、教师教学研究和学科研究情况公开、教师教学活动评价方案公开、学校考试安排公开、教师布置学生的作业公开。
2、科学实施教学。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任务,要认真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并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转变备课方式,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备课要备课标,实现心中有纲;备目标,实现全面渗透;备学生,实现以学定教;备问题,实现活动推进;备达标题,实现学有所成。要求教师备课各环节中加强对目标的设计,并优化当堂测试环节。当堂测试不要求深求难,可以设置基本题和发展题,在达标基础上追求更大发展。
教学设计应向教育教学设计转变,要遵循各学段特点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进一步转变,不断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和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建议各单位推行每日优质课展评活动。区教研室在教学视导中也将认定部分区级优质课,进一步关注“常态课堂”效率与质量问题。借鉴市、区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各学科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基本范式,通过教学视导、优质课评选、基本功展示、送课等方式落实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推进各学科的教学规范。
在原有范式的基础上,本学期各科继续结合学科特点和实际,推进课前3分钟环节的设计、研究与实践。各学科、各单位要制定出较为详细的标准和实施办法。计划11月份组织一次现场展示活动。(各单位也请第一周上报一所学校候选。)
加强对学生作业设计的研究,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认真检查和评改学生的书面作业。按照教研室提供的模板,期末组织优秀作业展评。
进一步强化资源意识,充分利用教育局网络教研平台,及时进行电子集体备课并按时按要求上传,各学科要及早规划优秀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向上级单位提供优秀课程资源。开学前提交至少一周的备课。各单位领导尤其是业务领导要进一步关注电子集体备课,建议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对工作未满三年的青年教师,要求手写备课。建议校内听课、集体备课、区级及以上优质课等活动采用手写备课。
3、加强教学评价研究。教育质量的核心就是全面素质的发展。每一位学生不求一样的发展,但都要发展;每一位学生不是同步提高,但都要提高;每一位学生不必相同的规格,但都要合格。素质教育追求的质量体现为教育全过程的质量。教育质量也应当以提升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为主要追求,学习力则是促进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在6月份已经完成了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的试测工作,我区的部分指标不够理想。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市教研院将组织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科质量诊断与评价及课业负担的新一轮监测,且每学期组织一次,结果将向社会公布。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设置9项指标:品德水平、学业水平、身心发展水平、艺术素养、劳动技能素养、学校课程管理、教学水平、课业负担水平和家校合作水平。学生课业负担主要包括:课业任务、课业压力、学习能力、教学支持和身心反应等。核心的监测导向是: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并进一步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及时了解相关的要求与导向,在教师和学生中提前渗透,明确程序,做好细节准备。计划9月按照市监测相关程序、内容等,组织一次试测活动。
要加强命题研究,将命题设计与使用作为校(镇)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加强开放题的设计与研究,要求各单位按照进度定期上传本单位优秀命题。各学科要在期中左右结合上学期的部分单位的期末检测情况,有针对性地至少组织1次命题培训。加强质量检测题库建设,不断充实优秀设计,定期公布并在期末进行评比。每学科每年级组建50—100项的情境题库。语、数、英每科期末各提供至少三套期末参考样题,挂到教研室网站上。
各单位要进一步优化无分数评价方案,加强学科测验无分数评价研究。积极尝试开卷考试、实验操作、听力测试、辩论、情景测验、成果展示、小论文以及面试答辩等多种评价方式。
4、深化教学研究。进一步完善校(镇)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结合区域特点,开展片区教研,计划将各乡镇、学校按照就近原则,划分为7个片区(见附件),通过增加片区选拔等办法,推进片区内资源共享、合力共进。基本功实施过程中,要特别强化片区研讨力度。
推进教研方式转变,全面推进校本教研的研修主题化、主题系列化、研修课程化。各学科启动问题库建设,搜集整理一线学科教师的真实教学、教研问题,形成问题解决清单,逐项逐步解决。在此基础上,每学期至少确定三个研究主题,并进行科学分解、实施。
坚持开展主题式网上研修,各个学科每月组织一次。要求参与的教师必须原创,严禁抄袭,对发现抄袭者将取消其本学期所有区级教研成绩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启动第二批“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展评活动,再完成30%左右的录制任务。第二批“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展评不以完成录制任务为目标,要加大研讨力度,使某课能真正成为某师的得意之作,并结合省远程研修开展相关研讨活动。成熟一节录制一节,12月份集中上交评选。
发挥科研引领作用。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特色行为,结合区、市、省等各级“十二五”课题以及教研员自身课题的开展,通过研究的方式不断提高教研和教学水平。各科至少选择一项课题进行跟踪指导和推进,并在本学期以适当的活动至少进行1次展示。
三、启动新一轮教学基本功工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树立并落实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放弃每一位教师,并努力提高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素养。
1、开展新一轮小学教师基本功提升工程。各单位、各学科要结合相关实施方案和办法,积极开展以即兴演讲、课堂教学、课件制作、作业与试卷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小学教师基本功提升工程,分项按计划科学推进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建设工作。
按照区教育局实施方案,10月组织即兴演讲培训活动,12月组织课堂教学培训活动。各学科尽快组建各项目的资源库,提供部分优秀范例。各项目每学期组织一次区级评选,及时用身边的优秀案例丰富资源库。对各单项的优秀获奖选手,建议组织巡演活动,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即兴演讲项目可以开展教师演讲征文比赛(指定题、自定题),也可以组织现场展评活动。
2、注重发挥各级名师作用。结合区名师工程,积极发挥各级名师的引领作用,每学科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培训和展示活动。要求校长参与听课、研讨等日常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听课40节(业务校长每学期至少听课50节,教导主任每学期至少听课60节)。继续组织小学校长讲堂活动,10月和12月各组织一次。每学科推荐一名教师,开展名师讲堂活动。市教研院本学期组织是学科带头人和中心组成员换届工作,我们将推荐优秀教师参加。
3、开展课改优秀案例、教师读书故事、教育科研故事征集等活动。加大对身边优秀教师、优秀经验的推荐和推广工作。发动教师们进行我的教学小技巧、小妙招等的搜集、展示。
4、推进教师社团建设。兼顾研究性和趣味性,搭建有意思、有意义、有研究的大舞台,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氛围与帮助。计划11月组织全区“优秀教师社团”的展评活动。
四、关注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创新视导方式,提高教学视导质量。各单位在开学一周内认真组织老师研究区教研室下发的各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使每一位教师都熟知各项要求。各学科反思调整部分教学视导指标,每学期围绕一个主要问题展开,以更符合教师发展需要,期末要完成调研报告,尽量多用令人信服的数据说话。教研室视导除听评课以外,将结合学科特点设计观测点,进行学科专项检测,以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为中心,切实提高视导活动质量。
视导方式主要内容与步骤:汇报(上学期重点解决了什么问题,本学期要解决的问题,围绕问题计划开展的主要特色教科研工作等,每学期致力于一项教学常规的创新,15分钟以内,上交)听(课,所有单位、上午或下午都由各单位安排一节课,另一节采用巡视听课的方式完成)看(资料)访(骨干教师和学生)查(教师基本功开展情况)测(新课标问卷与闭卷检测)和评(教研员点评、反馈)。特色教研活动展示和教师社团展示等列为选择项目,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组织或不组织。视导以规范常规为重点,提高教育教学短板,促进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视导时请各单位尽量协调各学校业务主任、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陪同参加,至少参加点评与反馈环节,以不断提高实际活动效益。
教学视导一周内教研室反馈视导纪要,提出优点、问题和改进建议,各单位要在此基础上撰写改进方案,在1个月内就改进举措和效果进行跟进反馈。
注意做好日常工作中亮点、经验的发现和提升,筹备好下半年的小学教学工作会议。(上学期因各种原因,未能普遍视导,期末汇总的各单位业务活动,数量、质量差异较大,少部分区直小学和镇办为0次。)
2、组织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送教、送课活动,推动区域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策划形成部分协作组进行活动,积极开拓市、省等更丰富的优质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应部分单位的要求,将组织一批省、市名师进行送课,每学期每学科完成10节送课任务。各单位应提前计划,设计好活动的主题与内容,确保活动实效,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承办高层次专家的课例、报告、会议等活动,引领教师的发展。
3、建设教学教研发展共同体。借鉴重点推进学校的工作经验,推进学校教学教研发展共同体建设。各镇办可以根据校长的发展意愿,每学年确定一所重点帮助学校,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确定指导学校。上学期该项工作开展很不理想。
五、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提高教研服务水平
1、加强历城区教研室网站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充实网站资源,加快网站内容更新,各学科制定计划,按照进度和内容,安排各单位骨干人员搜集、上报学科研究素材,完善各学科资源库。充分利用网站开展网上教研,为教师备课、教学等提供丰富、优质的素材。每学期组织小学重大教研活动新闻的评选工作。
2、创造性地开展教研工作。创新实践形式,继续推行教研员实践活动(重点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调研某一个主题),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约请教研员到校实践。
3、提高教研队伍素质。教研员要坚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听课和调查研究,帮助和指导一线教师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不断提出教研新思路、拿出教研新举措。教研员每学期每人听课不少于60节,每人每学期在区级培训活动中至少担任主讲不少于一次。每学期完成至少1篇专题调研和1篇视导报告。期末完成本学科教科研大事记。
4、加强学习,加强在新课标、教材等方面的深入解读。积极尝试用证据支持教研,用项目组织教研,学习证据获得的方法,重视证据的积累,使教研真正产生“教育生产力”。关注本学科教学经验的提升,每学年发表1篇具有一定价值的学术论文。
5、组织好教学类课题的研究,应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规范研究过程,规范研究资料,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以实际行动推进教科研一体化进程。
片区教研分组情况
组长单位 | 成员单位 | 友好单位 | 协调人员 |
董家教办 | 遥墙、唐王、临港、郭店 | 鲍山学校 | 冯光国 |
鲍山学校 | 王舍人、鲍山、工北小学、里仁学校 万象新天学校、文华小学 | 洪小 | 孙秀芹 |
六中 | 华山、全福、工北二小、荷花 | 洪三小 | 朱晓燕 |
仲宫教办 | 柳埠、西营、高而、绣川 | 实小 | 钱凤芹 |
港沟教办 | 唐冶、易安学校、彩石 | 洪二小 | 王如美 |
实小 | 洪小、洪二小 | 谢兆水 | |
洪三小 | 双语、文苑、七里河 | 张述霞 |
主要教育教学活动配档表
月份 | 主要活动 |
9月 | 1.制定、传达教研计划 2.开展第二批“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3.教学视导 4.组织基本功培训(即兴演讲) 5.区质量监测 |
10月 | 1.小学校长讲堂 2.各学科“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 3.教学视导 4.教研员教学实践 |
11月 | 1.组织基本功培训 2.各学科“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 3.学科(片区)特色教研活动展示 4.教学视导 5.课前3分钟研究展示 6.教师社团展评 |
12月 | 1.各学科“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 2.小学校长讲堂 3.教学视导 4.学校特色课程展示 5.各学科命题研讨、分析会 6.第二批“一师一优课”评选 7.组织基本功培训(课堂教学) |
1月 | 1.学生素质评价成果展示 2.优秀作业展评 3.期末测试、总结 4.征集我的教育科研故事 |
参考资料
课程,如何留住儿童易逝的好奇心
2011年,清华附小构建了“1+X”课程体系。“1”代表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则是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学校的主要课程被整合为五大板块: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五大领域的划分,使彼此教学内容差异性很大的学科,开始走向“共和”。同时,每个门类当中,既要开好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又要办好特色化课程。特色化课程又分为学校个性课程与学生个性课程,既满足不同学生成长的需要,又使学校特色能够更好服务于学生发展。
差异课时,让教学尽情舒展。通常40分钟的一节课被调整为长短不一的大、小课时:
“基础课时”35分钟,主要安排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这些学科减少5分钟的教学时间,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学生课上的疲劳,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带领学生精学精练。
“大课时”60分钟,大课时主要安排语文、美术、书法、音乐、科学等学科。大课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
“小课时”10或15分钟,比如每天清晨10分钟的晨诵,每天中午15分钟的习字等,使这些零散的时间也能够作用于学生发展。
长短课时交错,张弛有度。表面上看,不过是课时的长短发生了变化。实际上,这正是整合理念的一个显现:课程、教学更加立体、“丰满”,更加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生学习觉得更轻松,教师们体会到了课堂久违的“舒展”。
整合后的课堂,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出“儿童站在正中央”的理念。无论是学科内整合,还是跨学科整合、课内外整合,课程整合最终的落脚点还在推动课堂学习生产力。
创客教育:当“创客”精神遇到教育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在2015年5月4日给清华大学的学生创客们的回信中,更直接表达着自己的欣赏。“在创客的时代,创造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业,而是多数人的机会”。
“创客”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了一间个人制造实验室,为创新提供平台,使得发明创造不再受地点(如具有昂贵设备的实验室)和人群(如专业科研人员)的限制。它的发展掀起了个人设计和制造的浪潮,创客由此涌现。
当创客精神与教育相遇,“创客教育”便诞生了。可以说,创客教育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它主要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欧美国家的很多学校都设置有创客课程,开设创客空间,为学生基于创造的学习提供了环境、资源和机会。而在中国的校园里,也逐渐出现了创客教育的身影。温州中学建设了“温州中学DF创客空间”,并将Arduino作为创客课程的主要实施平台。作为温州第一个青少年创客基地,自2012年起,陆续开设了《Scratch多媒体编程》《机器人》《我做主编》等创客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创客社团活动。
在《2014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里,“创客空间”入选未来5年内影响基础教育12项关键技术名单,是促进基础教育学习变革的数字策略之一。这场创客与教育碰撞的火花,正在中国教育的天空里蔓延。
芬兰引领现象教学新潮流:用主题代替学科
2016年,芬兰将开始该国“有史以来最激进的教育改革计划”,废除传统学科教学,开展“主题教学”。
这是一堂英语课,但白板上挂着色彩斑斓的欧洲大陆地图,孩子们需要在上面展示不同国家的天气状态,比如,芬兰今天阳光明媚,丹麦是雾蒙蒙的。这意味着,学生将学习英语和地理结合了起来。
在赫尔辛基Siltamaki小学,240名7岁至12岁的孩子已经接受了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校长玛丽告诉英国《独立报》:“我们想让学生在安全、快乐、放松、充满启发的氛围中学习。”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对16岁的芬兰中学生来说,上午一小时的历史课和下午一小时的地理课已被彻底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芬兰人口中的“主题教学”或“现象教学”。学生在老师面前排排坐、被动听讲的传统形式,将被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取代。
选择“自助餐厅服务”课题的职业学校学生,可以通过为外国顾客服务锻炼数学、语言、写作和沟通能力;选择模特课题的学生将学习化妆、设计等艺术技能;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可以选择将历史、经济和外语等元素揉合起来的欧盟课题。就连说唱、游戏等也将走进芬兰课堂。
按照规定,芬兰的学校必须每年进行至少一次持续数周的“现象教学”,走在改革前沿的首都学校则被鼓励进行两次。至2020年,所有的芬兰学校都会完成改革。
“我们需要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帮人们为工作、生活做好准备。”赫尔辛基市官员帕斯·希兰德尔解释道,教育系统必须被重新设计,以适应21世纪的生活方式,确保孩子拥有未来需要的技能。
其实,即使在芬兰,过于激进的改革也遭到了不少教师和校长的反对,他们中的许多人一生专注于研究某一特定学科,在目前的教学中拥有很强的自主性,大幅度改革被他们视为“威胁”。不过,美国雅虎新闻网报道称,赫尔辛基市已有70%的中学教师被训练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虽然迈出第一步很难,但适应新教学方式的教师表现出了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