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七纵——孟获 七擒七纵

孟获,是中国三国时期南中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先主崩,获随雍闿反。蜀相诸葛亮亲征,百战百捷。闻得有孟获,向为本地的夷、汉所服,与之战,擒之于盘东。亮纳参军马谡策,赦孟获以服南方。后南中平,获随亮归成都,任御史中丞。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三国志》本传中并未记载孟获其人,他的相关事迹仅在《汉晋春秋》和《襄阳记》等史籍中有记载,小说《三国演义》中也对“七擒孟获”的故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建兴元年【223年】蜀益州郡汉族豪强雍闿,煽动本郡夷帅孟获反蜀。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经过充分准备后,亲率大军南渡泸水,迅速平定了云、贵地区的叛乱,巩固了蜀国的后方。在这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南征中,诸葛亮为了达到“攻心为上”的目的,七次抓住孟获,又七次放走了他。如今,云南许多地方还保留着“七擒七纵”的地点。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篇章,历来广为流传。说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解除北伐曹魏的后顾之忧,亲自率军南征,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进入南中以后,连连取得胜利。他听说叛军首领孟获深被当地的夷、汉民众所敬服,便设法把他捉获。诸葛亮领他观看蜀军的营阵,问他:“此军如何?”孟获不服,说:“以前我不知道蜀军的虚实,所以败。今天你让我观看了营阵,再打我肯定能赢!”诸葛亮便把他放掉,让他回去组织人马再战。就这样一连七擒七纵,当诸葛亮最后一次释放孟获时,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再反叛了!”诸葛亮以这种攻心的战略,成功地平服了叛乱,稳定了南方,使他可以专注于北伐而无后顾之忧。

七擒七纵——孟获 七擒七纵

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史家裴松之、司马光等人对此极尽赞美之辞;文人如赵藩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七擒依算略,一战定蛮苗”等赞辞不胜枚举;小说《三国演义》更是汇集了各种传说故事,把“七纵七擒”这句话加以渲染,使之成为耳熟能详的长篇故事。其影响所及,以至于异国他乡,也是有口皆碑。不少来自东南亚缅甸、泰国一些地方的人,都不敢直呼诸葛亮之名,而尊称他为孔明。



但是,翻遍《三国志》这本权威的历史著作,也找不到任何地方提到过孟获、更没有关于“七擒孟获”的记载。部分史学家们也认为,对于一个叛乱领袖,抓住七次又放掉七次,既不符合诸葛亮谨慎小心的性格,也不符合战争的常规。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孟获其人?诸葛亮是否真的“七擒孟获”呢?


现在云南昭通第三中学内著名汉代“孟孝琚碑”是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昭通县县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该碑记载汉代孟性在历史上是南中的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除此之外,有关孟获祭祀的历史非常久远。据目前发现的实物资料显示,最早是唐代和宋代时期。至于建国前西南诸省,或建祠庙,或附祀土主庙以祠孟获者多处。仅西昌县石柱子土主庙、青龙寺、五显庙就都设像祭祀。民间所供五显埴神,其画轴左侧第三层排列中有一孟获像,俗称“扫坛蛮王”。据此,史学界大多倾向于认为,虽然孟获的生卒时间无法考证,但“孟获”这个人历史上应该是有的。


孟获确有其人,那么,诸葛亮是否对其“七擒七纵”呢?从时间上来看,据史书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遂至滇池”,时间正是这年秋天。从他“五月渡泸”,只用了大约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把“称兵倡乱”长达两、三年之久的反叛势力“其秋悉平”,或“秋,遂平四郡”了。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方务在北”的诸葛亮一方面要攻城克寨,安抚边民,筹集粮草,另一方面又要克服险峻恶劣的自然条件。用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那么多的事,这在当时科技交通都不发达的社会里,无论如何也是难以办到的。《通鉴辑览》也说,“七纵七擒为记载所艳称,无识已甚。荒蛮夷固当使之心服,然以缚渠屡遣,直同儿戏,一再为甚,又可七乎,即云几上之肉不足虑,而脱韝试鹰,发押尝虎,终非善策。且彼时亮之所急者,欲定南而伐北,岂宜屡纵屡擒,耽延时日之理,知其必不出此。”


孟获确有其人,那么,诸葛亮是否对其“七擒七纵”呢?从时间上来看,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遂至滇池”,时间正是这年秋天。从他“五月渡泸”,只用了大约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把“称兵倡乱”长达两、三年之久的反叛势力“其秋悉平”,或“秋,遂平四郡”了。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方务在北”的诸葛亮一方面要攻城克寨,安抚边民,筹集粮草,另一方面又要克服险峻恶劣的自然条件。用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那么多的事,这在当时科技交通都不发达的社会里,无论如何也是难以办到的。《通鉴辑览》也说,“七纵七擒为记载所艳称,无识已甚。荒蛮夷固当使之心服,然以缚渠屡遣,直同儿戏,一再为甚,又可七乎,即云几上之肉不足虑,而脱韝试鹰,发押尝虎,终非善策。且彼时亮之所急者,欲定南而伐北,岂宜屡纵屡擒,耽延时日之理,知其必不出此。”


诸葛亮是建兴三年三月从成都出发,四月平越隽,五月渡泸,至秋,四郡俱平,取道滇东北,冬至汉阳,十二月回到成都的。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诸葛亮安定南中时显然没有到过滇西。然而,非常奇怪的是,在滇西却留下了许多有关诸葛亮南征的“遗迹”和民间传说。如《滇云纪略》称:“七擒孟获:一擒于白崖,今赵州定西岭。一擒于邓赊豪猪洞,今邓川州。一擒于佛光寨,今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一擒于治渠山。一擒于爱甸,今顺宁府地。一擒于怒江边,今保山县腾越州之间。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从这些地点的分布来看,几乎全都在今天云南西部大理、保山一带地区。诸葛亮怎么会在一个自己没到过的地方“七擒孟获”呢?


“七擒七纵”的故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民间传说诸葛亮“七擒孟获”是因为诸葛亮“南抚夷越”的政策已经深入了人心,当地百姓对诸葛亮极为崇尚,难免会将一些其他人物的事迹,都牵强附会到诸葛亮身上,甚至有些好事者编出一些故事附加到诸葛亮身上,这些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讹传讹,使得史志家也不得不信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0365.html

更多阅读

三国杀孟获实力分析 三国杀孟获技能

三国杀孟获实力分析——简介武将称号:南蛮王所属势力:蜀体力上限:4技能:祸首——锁定技,【南蛮入侵】对你无效;锁定技,每当其他角色使用【南蛮入侵】指定目标后,你成为此【南蛮入侵】造成伤害的来源。再起——摸牌阶段开始时,若你已受伤

中印边界的西段地图 中印边界

中印边界争端的现状是:东段(藏南)中方吃大亏!深刻的历史教训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极不靠谱地想照搬诸葛孔明“七擒孟获青史留名”;可惜风云际会,留下的仅仅是乡儒书生意气的一厢情愿!西段(阿克赛钦)中方占绝对军事优势!印度永远都不能指望重操

《三国演义》人物读音、出现回数、基本情况大全 新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人物读音、出现回数、基本情况大全A阿会喃nán:八十七回,孟获管下第三洞洞主,蜀军南征被张翼所擒,释后为获所杀。B鲍信:三回,初为济北相。剿青州黄巾军,被害。鲍忠:五回,鲍信之弟。为华雄斩。鲍隆:五十二回,桂阳管军校尉,猎户出身,为

花关索传 花关索传电影

  《三国演义》里有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这个人叫关索,是关羽的儿子。  关索是在诸葛亮南征孟获的路上出现的。大军刚刚出发,关索突然出现在诸葛亮面前,说是关羽第三子,于荆州失陷后逃到鲍家庄养病,现在病好了,前来军前效力。诸葛

申凤梅《诸葛亮系列》七部13本 申凤梅诸葛亮吊孝mp3

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晚年自费拍摄的7部13集越调电视艺术系列片《诸葛亮》(包括《孔明出山》、《舌战群儒》、《华容放曹》、《卧龙奔丧》、《七擒孟获》、《收姜维》和《失空斩》)为后人留下弥足珍贵的艺术资料,在越调艺术发展史

声明:《七擒七纵——孟获 七擒七纵》为网友岌岌可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