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蕴涵”还是“蕴含”?
杨新安
下面句子里的“蕴涵”和“蕴含”,哪个对?
但反过来看,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的过程,蕴涵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巨大潜力。
但反过来看,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的过程,蕴含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巨大潜力。
该句出自习近平《结构调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2006年2月7日刊登在《浙江日报》上,用“蕴含”。
2013年编辑到《之江新语》里,改为“蕴涵”。
我们认为,还是用原来的《浙江日报》里的“蕴含”为好。因为“蕴涵”是属于形式逻辑学和哲学中的专用语。此词出现在习著里,只是普通用语,所以,还是用普通的朴素的词语“蕴含”为宜。
试比较2006年2月24日刊登在《浙江日报》上的习近平《乐在人和》里的一句话:“我们所说的“人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善、祥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和谐和美、政通人和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
该文编入《之江新语》,也用“蕴涵”。我们认为,也应改成普通的词语“蕴含”为宜。
《现代汉语词典》对“蕴涵”和“蕴含”这两个词的释义有变动:旧版一律推荐笔画多一点儿的“蕴涵”;新版根据实际语用情况,把“蕴涵”限于“逻辑学”的用语(比较“逻辑学”的另一个术语词“内涵”,而不是“内含”;按,作为一般词语,“内含”不存在)里,而把“蕴含”作为一般的词语来对待。
我们认同新 《现汉》的修改意见。如此,出现在《之江新语》里的2处“蕴涵”,因为不属于“逻辑学”,都应改作普通的词语“蕴含”。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蕴含】yùnhán同“蕴涵”①。
【蕴涵】yùnhán动①包含:这段文字不长,却~着丰富的内容。也作蕴含。②判断中前后两个命题间存在的某一种条件关系叫做蕴涵,表现形式是“如果…则…”。例如“如果温度增高则寒暑表的水银柱上升”。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蕴含】yùnhán动包含:这段文字不长,却~着丰富的内容。也作蕴含。
【蕴涵】yùnhán动①判断中前后两个命题间存在的某一种条件关系叫作蕴涵,表现形式是“如果…则…”。例如“如果温度增高则寒暑表的水银柱上升”。②同“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