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姓孔的民办老师,对他的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他的学生们把这段话记录下来,并收录在《论语·为政》篇中。于是,这段话便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并且人们带着延袭祖先遗训的崇敬,把这段话作为阶段化人生设计的生活模式固定了下来。人们也习惯以“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来代称其年龄。 在林林总总的年龄别称中,五十岁算是最多的。一曰“知非之年”,二曰“知命之年”,三曰“艾服之年”,四曰“大衍之年”。男人到了五十,毁誉兼俱,褒贬融会,顺逆相错,悲喜交集,感慨颇多…… 何为“知天命”?于丹女士作出了这样的解释:“知天命是说一个人终于洞悉了自己的规则,能够让他不冲突,不较劲。知天命就是在生活中有了一个大目标,不会像年轻时仅表现为壮士情怀,而能够在五十岁表现出举重若轻。”于丹女士的解释不无道理,可我总觉得还没有说出一个五十岁的男人的全部心声,或许因为于丹女士没有进入知天命之年。当然,我不是妄疑未到一定年龄便不能奢谈此命题,而是说没有经过某一年龄段的人是绝难敏感地体察到这个年龄段的人的真实感受。就像让一个聪颖绝顶的孩子很难描叙孤独老人的心态一样。 进入五十岁,便进入了一个令人感叹的年龄,这个年龄的人很难定位。在老人面前,你还年轻,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在儿女面前,你已青春不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有时候,总以为自己青春犹在,至少说还没有衰老。浑然不觉斗转星 移,岁月已偷偷地流逝。“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对镜自揽,发现已是“川字加纹两鬓霜,一处玄苦两处寒”了。岁月的痕迹已悄然爬上头顶,贴在脸上,白发在青丝之间是那么地显而易见,又那么地光亮洁白,那么地黑白分明。这才想起,已与自己比肩的儿女,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记得小时候写作文,喜欢用的一句话是“有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大爷,……”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五十多岁的老大爷”应该是手拄拐杖,留着胡须,脸上有着刀刻一样的皱纹。然而,今天我也有幸加入了这个群体,虽然尚不至那么萎缩。 五十多岁的这个群体,可以说命运多舛——他们需要长身体时,遭遇了自然灾害;他们需要读书时,经历了文革;他们应该工作了,赶上了“下乡”的大潮;本该结婚生子了,生育政策又严格了;人到中年迎来了“市场经济”,却又认识了市场的无情,许多提前离岗的人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被组织和单位安排,失去了组织和单位,他们像离群的孤雁一样迷失。但是,他们有着这一代人的本色——吃苦、俭朴、孝顺、敬业。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将辛苦积攒下来微薄的收入买一台“双卡”收录机,去慰藉家人寂寞的心灵;他们为了买一块“的确良”布料要省吃俭用几个月;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在那个年代的他们看来是颇为奢侈的“三大件”……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豪情满怀。曾几何时,他们高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曲,咏叹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实践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政治理想。然而,尚未从壮志凌云的梦里醒来,岁月迅速地把他们推进了中年,历史正在将他们的人生大幕徐徐拉下,他们只能高唱“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了。
五十岁,本该是收获的年龄,是开始享福的年龄。但这些“50后”的人们啊,哪一个不像是“人生纤夫”在继续拉纤,继续耕耘,继续忙碌呢?孩子们曾说过,你们这一代就是一生的辛苦命,就是新世纪的苦行僧,看看我们“80后”、“90后”活得多么洒脱。是啊!我们一生都在拉着生活的纤绳,跋涉在生活的海滩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几曾停歇过?在我们生命的年轮里,哪一圈不浸透着我们的汗水与泪水?哪一圈不凝聚着我们无尽的操劳与奉献?谁不想活得轻松一些、洒脱一些、前卫一些呢?但是,我们这些上有老下有小、内有家庭负担外有工作压力的“知天命”的一代,注定了与潇洒无缘、与轻松无缘。只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牵挂与期盼之中继续我们的远征,只有等到“春风作伴好还乡”的时节,再去打点行囊,重温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港湾之梦。 其实,人到知天命之年,也自有他的优势。因为他经历了春的耕耘、夏的辛劳,到了人生的秋天,这应该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不是吗?这个时候,你会把或深或浅的记忆放进日记,把或多或少的往事交给岁月,不再因外界的风声鹤唳而瑟瑟发抖,更不会因世间的荣辱得失而锱铢必较。他们深知祸福相依、荣辱相随、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的道理。因而多了几分淡定、几分从容、几分闲适。从纯真到成熟,几十年的风雨洗涤,对人生的认识越来越清醒了。其实,人生只是一个过程,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感受。不管你喜不喜欢,人生四季的顺序是不会变的,生老病死、困难挫折都是必然的。所以不必为人生的春天而过分喜悦,也不必为人生的冬天而过分伤感,今天的夏就是明天的秋。这样看来,便又多了一份坦然,一份踏实。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叫马斯洛,提出了一个“希望层次论”。他从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了希望的五个层次理论。第一层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从第二层到第五层依次为“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可不?生理需要自不必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一个人二十岁时要刻苦学习,努力奋斗,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是“安全的需要”。三十岁后,参加了工作,有了单位,就要适应这个社会,适应这个单位的文化,这是“归属的需要”。四十岁后,多多少少有了些成就,便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尊重的需要”。然而,一脚迈进五十岁的门槛,便恍然大悟。噢,一切都快结束了,希望不再有,辉煌不再现。其实,一切不都是个经历吗?经历过、反思过,还在乎别人怎么看吗?剩下的就是自我实现、自我的感觉。——这当是人生最高的思想境界啊!自我实现是理性的思考,是经历过后的反思与顿悟,是冰消雪融后的轻松心态。这时候,你也许会自嘲自己曾经的奋斗、曾经的荣耀、曾经的困惑是多么的无聊与贬值。然而,“知天命”恰就贵在一个“知”字。知命运之穷与达、知世间之冷与暖、知生活之贫与富、知人生之贱与贵;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宠辱不惊,物我而忘,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固守着那一份定力。这岂是那些“80后”甚或“70后”、“60后”所能体味到的? 五十而知天命,当知生命之有限。生命就像一个存折,用一笔就少一笔。也不知命运之神给我存下了多少时光。但我确信,这存折上可供我挥霍的,恐怕是越来越少了。那么,就让有限的生命活得洒脱一些、活得充实一些吧!大胆迎接一切要来的,坦然相送一切该送的,顺乎天命,尽乎人事,以求魂归而心安,心归而神定。五十而知天命,当知生命之可贵。天地造化、风雨磨难,父母生养、老师教诲,祸福相依、荣辱相随,人的一生真的好辛苦。生命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这生命,也就短短几十年,不可为几个蝇头小利而过度消耗,也不可为一时义气之举而肆意挥霍。我们必须慎重地使用生命,使之用于最值得投入的地方,以实现心之想,梦之求,以获得人生价值。五十而知天命,当知生命之易逝。记不清哪位诗人说过,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五十个春去秋来,转眼就成了昨天,今天自不必说,明天还有多少个春去秋来呢? 五十是人生的分水岭。过去,我爱看喷勃而出的旭日,如今我更关注从容安详的夕阳;过去我喜欢郁郁葱葱的绿草,因为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今我更偏爱挺拔苍劲的青松,因为我会有“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感慨。如果我愿意,从现在开始,就可以省却每天刮脸的程序,蓄起花白的胡须;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在年轻人面前倚老卖老,对年轻人说我当年如何如何,即使这“如何”中有明显的虚构和太多的水分,也不会有人和我计较。 五十岁了,老了。这不重要,吾喻矣!明白了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