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尔陆 赵尔陆的子女

赵尔陆

赵尔陆,1905年6月4日出生于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县)北三泉村。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兼第二、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共中央国防工业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赵尔陆1926年加入西北革命同志同盟会。1927年初进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教导团,后随部队开赴江西,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二十八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央苏区红一纵队教导队党代表、第二支队支队长,红四军第二十九团团长,红四军军需处处长,红一军团供给部部长,前敌指挥部供给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赵尔陆先后任八路军总供给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晋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晋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驻张家口第五小组中共代表,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后勤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二参谋长。

新中国成立后,赵尔陆历任中南军区第二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国家经委副主任,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兼国防工业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67年2月2日,赵尔陆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




1936年,赵尔陆(后排左一)与毛泽东、林彪、罗荣桓等在陕西保安。



抗战时期的赵尔陆。



1939年,赵尔陆(右二)与王平、关向应、舒同、朱良才在河北阜平,



赵尔陆 赵尔陆的子女
赵尔陆陪同毛泽东视察国产的武器装备。



1957年,赵尔陆为七三八厂建成投产剪裁。



赵尔陆与夫人郭志瑞、女儿赵珈珈合影。

赵尔陆将军二三事

1、共和国第一任军工部长。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中国人民志愿军武器装备的保障急迫而繁重,国内军工生产、维修能力都远不能适应前线需求。这年6月,毛泽东同赵尔陆谈话,让他负责组建第二机械工业部,统一领导原来分散管理的军事工业,迅速组织人员开创国防工业,生产并修复抗美援朝前线急需的弹药和武器装备。尽管赵尔陆清楚地知道,当时新中国只有战争年代建设起来的一些设备简陋的兵工厂和国民党留下来的受到严重破坏的军工烂摊子,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国防工业谈何容易,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服从了组织决定,成为共和国第一任军工部长兼党组书记。1958年2月,第二机械工业部与第一机械工业部合并,称第一机械工业部,由赵尔陆任部长兼党组书记。

2、狠抓“两弹一星”。1958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研制、试验核武器的任务。当年,导弹试验基地靶场在大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开始动工;1959年,核武器试验基地在新疆罗布泊地区开始建设。但苏联政府于1960年7月单方面决定撤回全部在华专家,撕毁所有合同和技术合作项目,并且带走了重要的图纸资料。鉴于中苏公开分裂,国际环境恶化,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确定,中国科技力量包括财力、物力主要集中用在攻克战略武器等军事尖端技术上:我们必须在既无外援而基础又很薄弱的条件下,发愤图强,进行“两弹一星”的研制。1961年1月赵尔陆出任国防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同年11月,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协助罗瑞卿主持国防工办的日常工作。自此,赵尔陆带领同志们拟定了《关于自力更生建设原子能事业情况的报告》,提出了争取在1964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两年规划。他抱病亲自带领工作组奔波于北京、甘肃和青海的核武器研制单位,在研究试验现场风餐露宿,帮助科研人员解决问题。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中国大西北的罗布泊上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毛泽东在看这次爆炸成功的资料片时,不时向身旁的赵尔陆提出一些技术问题,他都作了比较准确的回答,毛泽东赞扬说:“你现在也是导弹内行了!”赵尔陆汇报说:“下一个爆炸的将是氢弹。”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啊!”

3、严于律己的普通一兵。赵尔陆和妻子郭志瑞情深意笃,在1938年曾育有一个男孩,但因当时无法带孩子行军打仗,就寄放在老百姓家里抚养,不久就病死了。后来,他们收养了一个女孩,取名赵珈珈。赵尔陆非常疼爱这个养女,可是对她也决不溺爱。六十年代初,国家正逢三年困难时期,他们家的餐桌上也几乎断了肉,每顿只有一个素菜:砂锅烩萝卜片。有一次,年幼的赵珈珈嘴里嚷着:“我不喜欢吃萝卜。”赵尔陆重重地把筷子拍在桌上,严厉地说:“你不知道国家现在困难吗?毛主席和周总理每天都吃一顿粗粮。你到乡下看看,我们吃的是人家农民的年饭。像你这样只知自己享受,又这么任性,你哭鼻子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事后,赵尔陆把女儿叫到身边,逐字逐句地为她讲文天祥的《正气歌》,他让女儿把这首诗抄在白纸上,压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每天默诵一遍。1958年,他的家乡山西原平县委书记在他大哥的陪同下到北京来找他,想请他为县里批几台汽车和拖拉机。他设家宴热情招待来自家乡的客人。饭桌上,赵尔陆和蔼地对他们说:“我的权力确实不小,但是我不能用这个权力给自己的家乡开后门。要是大家都这么干,那就乱套了,共产党就不是共产党了。我劝你们回去,把你们的情况和要求写个材料,报到专区和省工业厅,按照组织系统来办。”几十年来,原平人虽然为他们的家乡出了一位解放军上将而感到自豪,可是却没有从这位当大官的老乡手里得到过一点“实惠”。

4、生命的最后篇章。“文革”初期,兼任国防工办主任的罗瑞卿被逼跳楼,主持常务工作的副主任赵尔陆便成了“替罪羊”。“彭黄漏网分子”、“破坏国防工业”的大帽子压在赵尔陆头上,造反派高喊打倒的口号声每天在高音喇叭里震耳欲聋。一天深夜,他对妻子和女儿说:“我从南昌起义到现在快四十年,自信对党和毛泽东是忠诚的,没半点私心,可现在,怎么到了没鬼也怕鬼的程度……”年逾花甲的将军流下了两行热泪。赵尔陆的身体每况愈下,肺气肿使他几乎不能成眠,心脏病不断发作。可是,在逼迫之下,还不得不背着氧气袋看大字报,参加批斗会。为了保护他,赵尔陆被周恩来安排在西山“疗养”。离开了工作,他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经常与几位老帅联系,请求自己能早日回到机关工作。1967年1月22日晚,聂荣臻和叶剑英终于同意赵尔陆回去抓工作,他神采飞扬地对前来看望的妻子和女儿说:“两位老帅让我因势利导,作好群众工作,争取早点取得群众谅解。”他还嘱咐女儿珈珈:“你回家后要积极到学校去。不上课了还可以学习毛泽东著作嘛。一寸光阴一寸金,不要总是晃来晃去。”这天深夜,赵尔陆从西山乘吉普车悄悄地回到办公大楼。当他得知除了氢弹研制和极少数项目还在运转外,大部分国防工业的研究和生产几乎处于瘫痪,他心急如焚,夜不能眠。但心脏病和哮喘病一起折磨着他。1967年2月2日上午8时,周恩来办公室打来电话:周总理让赵尔陆立即去中南海休息——这是周恩来对赵尔陆的又一次保护。可是,当工作人员推开他办公室的门,吃惊地发现,赵尔陆坐在平时加班用的小床上,已经停止了呼吸!曾经驰骋疆场的骁将,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远去了。而有些人却说他是自杀,是叛徒,要打倒他。周总理立即命令尸检。确定赵尔陆因心脏病突发死于凌晨2点,澄清了对这位殉职将军的污蔑。周恩来对造反派代表们说:“赵尔陆同志死了,有人还要打倒他。说句公道话,这个同志一直在后勤战线工作,勤勤恳恳。活的要保,死的也要保。”毛泽东从女儿李敏口中得知赵尔陆的死讯,气愤地说:“赵尔陆是个好同志,是上过井冈山的人。为什么要整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89469.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埃菲尔铁塔的故事_marui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简介

终于稍微有些时间可以更新博了。今天要说的是关于埃菲尔铁塔的故事,或许很多人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埃菲尔铁塔是为1889年巴黎世博会而建的标志性建筑。现在提到巴黎,人们脑海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铁塔的造型,它已成为与凯旋门、卢浮

汉成帝与赵飞燕、赵合德的传说 赵飞燕和赵合德谁更美

汉成帝与赵飞燕、赵合德的传说http://baike.baidu.com/view/53864.htm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西汉第12位皇帝,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死后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庙号统宗。在中国古代昏君的排行榜上,汉成帝是“赫赫

转机—韩国首尔机场的感受 在首尔转机能出机场吗

2011年年初,上海还没有直达美国夏威夷的航班,必须绕行1000多公里,在韩国首尔仁川或日本东京、大阪转机,说白了就是旅客不够数量,在某个航空枢纽配载,保证乘客人数。我们乘坐的航班是大韩航空从浦东机场去首尔机场的。机型是B777-200,飞机

借鸡生蛋:李如成暗吞雅戈尔集团的新工具——上海凯石!

外界一直认为,雅戈尔集团的服装、房地产和金融投资三项主营业务是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我们想知道的是,上海凯石这家投资公司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上海凯石进入我们视野,从2008年12月3日雅戈尔董事会公告开始。“关于聘请上海凯石投资

声明:《赵尔陆 赵尔陆的子女》为网友等数载海棠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