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 教室转角处 轻轻道别惆怅满天
2008年 重逢在深圳 千言万语 从何说起
十八年,不多不少,正是张爱玲的《十八春》。改编成影视,叫《半生缘》。那时在上海,读张爱玲的小说,看得心情更加清冷忧郁。我问小蓉为何改名叫《半生缘》,她说为了迎合老外,老外哪懂什么叫十八春呀。
张爱玲的小说我没有全部读完,《十八春》是认认真真读了的,心愈悲凉。所以,不爱张爱玲,宁愿看琼瑶,纵然知道书好假,很好笑,但我宁愿相信爱情的美好纯真。快快乐乐的大团圆结局,合上书的一霎那心情舒畅。
人世间的遭遇,总是充满了惊奇。万万没想到,我也上演了一场十八春。
林来看我,十八年中,我只见过他一次,正好在十年前,1998。
我的初恋,一生的记忆和惆怅。
单纯的岁月 最美的时光
十八年的疏离,你走过多少路,我又走过多少路,这半生,过去了。
张爱玲的小说写得太好,评论也写得好,写尽了我所有情怀~~ ~~~
张爱玲,基调通常是苍凉、太过清醒、叹息般刻薄的。其中《十八春》作为她后期最有力度的一部长篇,被人称之为“一个完满的弧线”般的著作,给人的姿态依然是有如“一个苍凉的手势”。张爱玲的《十八春》对于爱情变得不再刻薄,爱在这部小说中才真正成为温暖我们,刺伤我们的利器。
“十八春”,如何理解呢?“十八年”亦或半生、一辈子的等待、变幻、情缘、逝水流年?十八岁(青春)岁月的停留、蔓延?(那年,林正好十八岁。)
《十八春》写了三十年代上海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顾曼桢与许世钧……十八年在天才作家张爱玲的笔下一晃就过去了,曼桢和世钧又在上海相遇,而岁月变迁绿树早已成荫……
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老了许多。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象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彷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
读到这样的句子,心灵微微的抖动。在叙述这样一个注定承受着苦难、屈辱、哀痛的故事时,小说的语调却是这样的平静。在读完小说合上书页的刹那,才明白那平静语气背后那份深深的苍凉。命运跌宕的无情、时光流逝的悲哀、浮生若梦的嘲讽,把这苍凉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人心赤裸裸的看透和呈现,不留情面,张爱玲阴冷的近乎巫婆似的眼光着实令人胆寒。从张爱玲的小说里读出了自己的卑微、渺小、脆弱。
张爱玲笔下的爱情再也真实不过,没有什么生生死死的誓言。当再次有人提起曼桢时,张爱玲只是把暗淡的语调赋给了世钧:“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没有了爱情,人依然要生活,世钧就是。他还有家乡的一大口人要养活,还有父亲的事业要继承。茫然、心痛在时间中一点一滴退去。何况,家乡的日子里有翠芝的陪伴。不到一年,世钧和翠芝在南京结婚。他们并不相爱,但自然而然。
光阴如梭,年少的浪漫已恍如隔世。
十八年。
“他有妻子,有儿女,还有一种责任心。”这是世钧再次想起曼桢时对自己的约束。
只是没有人可以预料十八年后的相守与相遇。
但在十八年后,真像大白后,对他们来说也就感到一种凄凉的满足,至少她知道了他那时是一心一意爱着她的,他也知道她对他是一心一意的。
十八年之后的重逢,仇恨已云淡风轻了,感情也是。纵然他们心中还有不舍的余味,却也是再也回不去了。这种相逢犹如老杜的“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情景。他们知道那时侯他们是一心一意爱着对方的,就也感到一种凄凉的满足。最后还是慕瑾填补曼桢生命,这似乎是给读者的一点安慰吧~~~~
当一切归于平静后,唯一的感觉就是岁月~~~~岁月在流动,像日光透过树荫洒在庭院里,慢慢地摇摆摇摆。
世均因为“第一次喜欢别人,刚巧对方也喜欢自己”而喜悦的难以言表。
小说在平静的叙述中涌动着无法排解的悲伤。十八个春天过去之后,世均在自家阁楼里无意找到曼桢当时未写完的那封信,在隔着十八年的时空里与曼桢劈头相遇时——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十八年匆匆而过,命运巨大的苍凉感在此时訇然而降,只能让人唏嘘不已。
整篇小说笼罩在淡淡的伤感氛围中。曼桢的结局虽不是很悲惨,但她辗转零落的命运让人读来却是满心悲凉。隐隐之中不由得令人发出许多对命运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