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的特点:(1)是容量大、密度高、效果强,体现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新的探索;(2)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一次“觉醒”,充分利用教材的“课眼”组构、建构、整构教材,自然高效地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最大化,在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时,关注学生阅读质量;(3)是教师既当“设计师”,又当“建筑师”,有效地充当了母语课程资源的实施者和开发者的双重角色。
这样,“主题教学”对于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些不适应也就暴露出来:(1)“主题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角”,学生配合演出的形式呈现,学生学习的权利仍然没能有效回归;(2)“主题教学”的课堂教学容量如此之大,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面提出了太高的要求(大家看一看窦桂梅的《清平乐·村居》和《晏子使楚》这两节教学视频就不难发现,她在教学中融入了多少课外文章的解读与教学。其中《清平乐·村居》的教学就达到了102分钟)。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这无疑能够放宽学生的知识面,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学生能否学会也是很大的问题。这样的课堂,从学生的表现,我们能够感受到教师在那里表演,学生在台下遭罪。我知道窦桂梅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她也为了教育事业付出了很多。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她的课堂一定适合我们。我们相信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文本的把握,备课的负责任,以及教师美好的向往,但是这样的公开课,谁能保证这样的教学设计,她考虑到了学情?教师对学生具体情况了解多少?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说是依据学生情况设计的吗?没有依据学情,这样的课还是教师的课,还是教师的表演,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只不过比普通教师给他们的压力更大一些,给他们的折磨更多一些而已。我是一个农村教师,我不知道城市里的孩子能力有多高,也不知道他们的课外知识量有多大,更不了解他们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有多强,也许是因为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小学语文教员,窦桂梅老师的课,就算我是学生,我都理解不了多少。我不知道当前教育形势下,有多少教师打着“课改”的旗号在玩弄学生的童心;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嘴上在说“减轻学生负担”--,而实际上却在无休止的加重学生负担。如此轮回,学生的美好童年去了哪里?要知道,也许只有“无用”才是学生的“大用”。孩子们的快乐童年,生活阅历,只是消化与积累,一定来自生活。而这样的教学容量和课余消化,还有大量的所谓“高效课堂”嘴上说没有作业,却让学生在没有教师引领之下去依据自身现有能力,预习所有的新知识,这些算不算作业?如果算,这样的作业量还说没作业?如果不算,那这些算什么?休闲?娱乐?小孩子才没有那闲工夫娱乐这些内容呢!相反,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学生自学,教师说话就不是正规教育,要教师干嘛?教师只需要会设计“导学案”不就完了吗?我倒是觉得,王崧舟老师的引导能给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全靠学生自学,或者查阅资料(我们暂且先想象孩子们的自觉性很高,教师布置多少预习作业,他们都能积极完成),他们学习知识的深度怎样?理解宽度怎样?象王崧舟老师这样,课堂上不讲内容,依靠自身修养来设计教学,挖掘教材内容,课堂上纯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文本,这样不是比学生自学效果更好吗?主要问题是,这样的教学不是教师讲的,而是教师在环环相扣的引导下,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到的。这里有教的“诗意”,当然也有学的“诗意”——学生的理解、感悟、情感都会达到一个高潮,这要比学生自己理解好很多。我们看看“杜郎口”教学模式,学生是自学了,教师是没讲,但是他们把中国的一首首好诗词都“糟蹋”了。这就是学习效果?我们国家就需要这样的人才?哀矣!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