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
解说:“知”,同“智”,智慧,聪明。这段话是孔子讲给学生子贡的,他认为仁、智、勇这三件事都是君子应该做到的。
为什么说“仁者不忧”呢?人有七情,忧为其一。难道仁者就例外地没有忧愁吗?当然不是。要正确理解这句话,首先要弄清楚“仁者不忧”的“忧”是什么意思。为柴米油盐的生计而忧,是一种忧;为谋求升官发财荣华富贵而忧,也是一种忧;当了大官儿,发了大财,害怕官保不住,财守不住,又是一种忧。这种种忧愁概括起来,无不是为私而忧。孔子说的“仁者不忧”的“忧”,应该指的是这种为私而忧,也就是说仁者不为私而忧。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意思是先帝(刘备)知道臣为人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使命以来,白天晚上忧愁叹息,恐怕托付给我的事业不能成功,而损伤先帝的英明。由此观之,诸葛亮也有忧,而且是“夙夜忧叹”,其忧很深。不过,他不是为私而忧,而是担心不能完成刘备临终所托付的“兴复汉室”的大业。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操也有忧,但也不是为私而忧。东汉末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篙里行》)从这些诗句里,可以了解曹操是在为平定天下,解除生民倒悬之苦而忧。
诸葛亮与曹操在政治上是对立的,都把对方视为统一国家的障碍与仇敌,他们都在为消灭对方而忧,却又都不是为私而忧。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更明白地写出他终年忧愁的是黎民百姓,而不是个人的富贵贫贱荣辱得失。杜甫,作为伟大的人民诗人,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也正表现在这里。范仲淹作为封建社会的士大夫,能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把自己的忧愁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实在可钦可敬。
我国近代的民主革命烈士秋瑾,在《黄海舟中》一诗中写道:“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她正是怀着忧国救国的伟大抱负,才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奔走于祖国大江南北,宣传革命,组织推翻满清王朝的起义,因失败而牺牲了年仅三十三岁的青春生命。秋瑾也不是为私而忧。……自古及今,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像这样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欲望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也不是没有私忧,而是不为私忧,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萦人民的苦乐于胸怀,他们的私忧已经被忧国忧民的伟大思想精神所溶解。孔子倡导“仁者不忧”,就是要人们都来做不为私忧而为公忧——为国为民而忧的仁者。
为什么说“智者不惑”呢?什么是智者?智者就是聪明人。人的聪明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习包括读书和实践,人们通过读书和生活劳动等实践,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一个人阅历多,见识广,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就会变得聪明起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世事人情通达透彻,是非清楚,善恶分明,一个人能够修养到这种境界,还有什么迷惑呢?孔子倡导“智者不惑”,就是要人们通过学习都变得聪明起来。所谓不惑,也不是绝对的,任何人包括“先知先觉”的圣贤,都不可能绝对的不惑。只是由于他们肯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有了迷惑能够通过学习加以解决,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所以能够相对地少有迷惑罢了。一个人要使自己变得聪明,相对地少有迷惑或者没有迷惑,除了学习之外别无他途。人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但如果不是大脑有毛病,只要肯于学习和善于学习,都能或快或慢、有迟有早地学会自己不懂的知识,掌握自己所需要的本领,成为聪明的人。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读孔子的书首先就要学习他热爱学习的精神,做个聪明人。
又为什么说“勇者不惧”呢?一说到勇敢,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不怕死,以为只有不怕死才是真正的勇敢。其实不然,孔子说的是勇者不惧怕,而没有说勇者不怕死。当然,不怕死是一种勇敢,但除了不怕死,还有种种的不怕。比如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怕失败,不怕怀疑,不怕误解,不怕羞辱等等;还有不怕成功,不怕胜利等等。能够做到这种种不怕,也许比不怕死更难忍耐更难承受。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他写的《指南录后序》中追叙了他出使元营九死一生的历险经过。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军逼近京城临安(今杭州),元军统帅伯颜要会见南宋的军政最高官员,名为修好实为迫降。满朝文武公推文天祥出使元营。文天祥为了挽救局势和侦察元军虚实,归而求国之策,慨然受命。到了元营后抗辞慷慨,“但欲求死而不复顾利害”,结果被拘北上。他曾产生过以匕首自决的念头,但当他想到使命在身还是隐忍活了下来。后来寻机逃跑,投奔真州南宋守将苗再成,又被误为元军奸细而不肯接纳,逼得他不得不再度逃亡。如果文天样一开始就以匕首自决,那当然很勇敢而且痛快,但是他没有,为了抗击元军拯救国家危亡,选择了更加艰难困苦的“非人世所堪”的斗争。谁能说这不需要比死更大的勇敢呢?所以司马迁说:“勇者不必死节。”意思是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保持气节而死,换句话说,为了保持气节不一定非选择死不可。司马迁就是为了保持气节而没有选择死的一个人。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三十八岁时继承父职任太史令。后来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得罪了至尊至贵的汉武帝,而被割掉生殖器,这是当时最残酷的一种刑罚,叫做“宫刑”。一个人受这样的刑罚,无疑是奇耻大辱,他在悲痛之余,本想引决自尽,可是他到底没有这样做,还是隐忍苟活下来。因为他“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意思是他因为想要做的事情尚未成功而遗憾,不能容许由于自己的死而不能把自己的好文章留给后人。司马迁在青年时代就立下宏愿,要继承父志完成《史记》的写作,所以他没有死,在狱中依然不停笔地写。被赦后,他被任为中书令,这个官职大多由宦官担任,司马迁自然深以为耻。即使这样,他仍然忍辱含垢笔耕不辍,终于在去世前不久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如果司马迁当初在悲愤之下一刀抹了脖子,当然这也算是一种勇敢,而他为了崇高的目的忍辱含冤地活了下来,应该说是更大的勇敢。他在《报任少卿书》一文中,列举了周文王姬发在被拘禁中推演八卦,著《周易》,孔子挨饿受窘写作《春秋》,屈原被流放写作《离骚》,左丘明瞎了眼睛写作《国语》,以及孙膑被断足而写作《兵法》等故事,称颂这些人都是“倜傥非常之人”,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不必死节”的勇者。所以不能认为只有不怕死才是勇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怕失败、不怕怀疑、不怕误解、不怕羞辱,还包括不怕胜利、不怕成功,都是勇敢。
仁、智、勇,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中庸》(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子思所作)中说:“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意思是:爱好学习距离聪明不远了,能够身体力行距离仁德不远了,知道羞耻距离勇敢不远了。这是因为一个人只有肯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才能变得聪明起来;学习了,懂得道理了,还要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把自己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一个人知道什么是羞耻,也就知道凡事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应该做的坚决做,不怕损害个人利益,甚至不怕危及生命,这就是勇敢。应该做的而不做,不应该做的却做了,这就是不知羞耻,因为他们害怕丧命,害怕丢官,害怕破财,所以也就害怕原则,害怕真理,害怕光明,所以任何寡廉鲜耻的事情也都能做得出来。那些在敌屠刀下怕死,投降变节,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败类不就是怯懦而又不知羞耻的人吗?《中庸》中又称仁、智、勇为“天下之德”,意思是仁、智、勇是普天下人都应该具有的美德。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从这三方面修养自己,做个聪明的人,仁爱的人,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