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药: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3. 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4.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结合在一起
5.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6.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
7.方剂:在辨证、辨病,确定立法的基础上,根据组方原则和结构,选择适宜药物组合而成的药方和制剂
8.归经:药物对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
9.理气药:凡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
10.汗法:通过开泄理,宣发肺气,促使发汗的作用,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11.药物的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 相杀 相恶 相反
12.四性:寒热温凉
13.五味:辛甘酸苦 咸
14.大黄的炮制方法及功效:
生大黄:泻下,后下酒大黄:活血化瘀,淤血症碳大黄:止血
15.清热药的分类: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燥湿和清虚热
16.当归的功效:活血,补血,调经,止痛,润肠
17.六味地黄丸哪三补:补血,补气,滋肾养肝
18.藿香正气散的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19.桃仁的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选择题
半夏,秦艽,白虎汤,四逆汤,大承气汤,伤寒论,小青龙汤,山楂,表实证,祛风解表,葛根,姜,疏散风热,白芷,金银花,威灵仙,抹药,四物汤。
简答题
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这是十八反。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注意半夏包括生半夏 法半夏)蒌(瓜蒌)(注意还包括天花粉!!)贝(贝母)(包括川贝 浙贝)蔹(白蔹)芨(白芨)与乌(乌头)相对 (注意 乌头是指乌头类 包括川乌草乌附子)
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诸参(人参、党参、沙参、元参等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叛
20 、1答案:
解表剂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分类: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代表方:麻黄汤、银翘散、败毒散
清热剂定义: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
分类:清气分热、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热祛暑、清虚热
代表方:白虎汤、清营汤、黄连解毒汤、导赤散、新加香薷饮、青蒿鳖甲汤
理气剂定义: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分类:行气与降气代表方:越鞠丸、苏子降气汤
理血剂定义: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以治疗瘀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
分类:活血祛瘀、止血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十灰散
祛痰剂定义: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涎作用,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祛痰剂。
分类: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治风化痰、
代表方:二陈汤、清气化痰丸、贝母瓜蒌散、苓甘五味姜辛汤、半夏白术天麻汤、
2、答:痰随气而并降,气壅则痰滞,气顺则痰消,故祛痰剂中配伍理气药。
4、答:四物汤主治:血虚月经不调
归脾汤主治:脾不摄血,出现崩漏
八珍汤主治:气血两虚,冲任不固
温经汤主治:肝脾不和,肝气郁结
逍遥散主治:血少虚寒,瘀血阻碍证
6、答:⑴麻黄汤与桂枝汤:麻黄汤与桂枝汤都是辛温解表剂,同能发汗解表,均用治外感风寒表证。但麻黄汤以麻黄配桂枝为方剂核心,发汗散寒之力强,佐以杏仁宣肺平喘,既为辛温发汗之重剂,又为止咳平喘之基础方,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⑵五苓散与猪苓汤:五苓散与猪苓汤同为利水之剂,皆治小便不利,口渴,身热,其症相似,但病因病机,迥然有别。五苓散证系表邪未尽,内传太阳之府,膀胱气化不利,故用泽泻、二苓利水,配伍桂枝外散表邪,内以温阳化气,组成温阳化气利水。猪苓汤证乃邪入里化热,水热呼结,热伤阴津,故用猪苓、泽泻、茯苓之利水,佐以滑石清热,阿胶养阴,合成利水清热养阴之方。
⑶银翘散与桑菊饮:银翘散与桑菊饮均能疏散风热,治疗温病初起之证,且均有连翘、桔梗、薄荷、芦根、甘草五味药,这是两方的相同点,但银翘散有银花、荆芥穗、淡豆、牛蒡子竹叶,以银花配连翘为君,重在解表清热,适用于温病初期,卫表证重,发热明显者;桑菊饮有桑叶、菊花、杏仁,以桑叶配菊花为君,重在宣肺止咳,适用于温病初起,肺气失宣,咳嗽明显而发热不甚者,故吴鞠通称桑菊饮为“辛凉轻剂”,银翘散为“清凉平剂”。
⑷清胃散与玉女煎:二方均有清热作用,用于脾胃火热所致诸证。清胃散主清胃火,具有清胃凉血之功效。主治胃火循经上攻之牙痛牙宣出血,齿龈颊腮肿痛等,苦寒凉降胃中之积热,辛寒升散上攻之郁火,气血并治,升降并用,属苦寒泻火凉血之剂,用于胃火实证。玉女煎清胃热而滋肾阴,主治胃火盛而肾阴亏所致火热上攻之证,虚实并治,以治实为主,清养共进,以清胃热为主,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为清补之剂。
7、答:使用活血祛瘀剂时,常配伍行气药,因“气为血之师”,气具有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因为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每见有气滞,故在使用活血血瘀剂时,配伍适宜的行气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8、答:五苓散治疗:膀胱蓄水证防己、黄芪汤治疗:风夹水湿证
五皮散治疗:气虚水肿证真武汤治疗:阳虚之水肿
实脾散治疗:脾阳虚水肿
9、答:实脾散的组成:厚朴、姜制、炒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炮、白茯苓、干姜、甘草炙
功效: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之阴水证
逍遥散的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桑菊饮的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
归脾汤的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耆、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甘草、人参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统血两虚证,脾不统血证
六味地黄丸的组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半夏泻心汤的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
功效: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
藿香正气散的组成: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炙甘草、荆芥、防风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10、答:补阳还五汤主治:中风后遗症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普济消毒饮主治:大头瘟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天王补心丹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功效: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11、答:肾气丸主治肾阳不足证,具有补肾助阳的功用。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故小便不利;肾阳不足,膀胱失于约束,水液失于蒸化,津不上承,则小便反多。
12、答:
气:香附血:川芎痰、湿:苍术火:栀子食:神曲
13、答:
清燥救肺汤:肺为华盖,不耐寒热,治疗肺燥证,肺阴虚热咳喘证以口干、口渴、舌尖红、干咳。
定喘汤:由属有痰热而又外感风寒所致引起以喘咳气急,痰多色黄者,舌尖黄腻,脉滑数。
泻白散:肺热热咳喘
麻黄汤:外感束表,致肺失宣降而咳喘,以恶寒发热,无汗咳喘、舌尖薄白、脉浮。
苏子降气汤: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喘嗽短气、胸膈痞闷、咽喉不利,或腰痛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
14、答: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疗脾胃气虚的基本方,参苓白术散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具有渗湿止泻的山药、白扁豆、莲子等,因而兼有渗湿止泻之功,用于治疗脾虚夹湿证。
15、答:三仁汤中,用杏仁之苦辛以宣利上焦肺气,通调水道,使气化则湿亦化;用白蔻仁之芳香以调畅中焦脾气,醒脾和胃,使气行则湿亦行,脾运复常则湿邪白化;用生薏苡仁之淡渗以疏导下焦,渗利湿热而健脾,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三药合用,三焦并治,共奏宣上、畅中、渗下之功而调畅三焦气机,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
16、答:归脾汤主治心脾气血两虚的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朱砂安神丸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的惊悸、失眠、舌红、脉细数;天王补心丹主治阴虚血少、虚火内扰的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酸枣仁汤主治肝血不足的虚烦不眠、脉弦细;温胆汤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胆怯易惊失眠、舌苔腻、脉弦滑。
17、答:柴胡在这些方中都有疏肝退热疏肝解郁的作用,在小柴胡汤中主要以疏肝解郁为主要作用,在四逆散、逍遥散中以疏肝解郁为主要作用。
18、答:四逆散所主“四逆“,为邪气内传,抑制阳气,阳郁不伸所致,为热厥。其症见冷不过膝,兼见身热,脉弦等症。治宜疏肝理脾,透解郁热。
四逆汤所主“四逆”,乃肾中阳气衰微,寒邪深入少阳,阳郁不伸所致,为寒厥。其症见肢冷严重,冷过膝,并见一身虚寒之象。治宜温肾逐寒,回阳救逆。
当归四逆汤所主“四逆”是因阳气外虚。阴血内弱,寒客经脉,气血凝滞所致,其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伪轻,并见血虚之象。故治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