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良坤 邢良坤小老婆

饶中亮

邢良坤

邢良坤 邢良坤小老婆

2006年

茶道碗

高温色釉

直径 15.5厘米; 高 11厘米

手工拉坯. 在邢良坤的陶艺作品中,“茶道碗”是重要的一大体系,邢良坤几乎所有的陶艺专利都在他的碗上有所体现.就工艺层面而言,过去的珍珠釉、立体开片、网纹釉、拉丝等邢良坤的绝活依然保留在他的新作中,但这些工艺的组合产生了重要变化,这种组合产生了一种新的效果,不是加法的效果而是开平方的效果。“过去的碗主要是传统工艺结合我个人的发明专利,新倒是新,但以我个人的标准衡量艺术个性还不够强烈,现在的作品,大轮廓拉丝层次分明,视觉冲击力更强;过去的窑变丰富性有了,但有时显得杂乱无章,现在的作品‘杂’而不乱,复杂之中有秩序,这就是艺术性的加强。”

邢良坤

2005年

茶道碗

高温色釉

直径 15.5厘米; 高 11厘米

手工拉坯.邢良坤新作依然保有那种神秘、原始、荒野的冲击力,而符号性更强,造型符号细节也更趋立体化,这些细部和衔接方面的微妙之处正体现了邢良坤陶艺的一个新突破,他的作品更为耐看,文化内蕴也更为丰富厚重。

邢良坤

1955年出生于山东,成长于大连.他创作的陶艺精品被中国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院、旅顺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日本丸龟美术馆、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及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首脑、社会名流收藏;现为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客座教授。

自1994年10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及2000年在日本、英国相继举办邢良坤陶艺展引起轰动后,邢良坤已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代表。他取得的“立体开片”、“网釉”、“红天目”、“吊球”、“转心瓶”等十二项国际专利发明以及被列入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迎接香港的回归而创制的双塔回归砚等,陶艺作品栩栩如生,精美绝伦,釉色五彩缤纷、亮丽夺目,特别是他的茶道碗造型有的圆中见方、有的方中寓圆,有的碗壁上还施有或人体、或花叶、或波纹等浮雕,更是令人拍案叫绝,被海内外有识之士赞誉为“天下第一陶”。

他有26件陶艺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作为国宝收藏。他独创了“火焰定位”、“悬空陶塑”、“多层转心瓶”等高难度的现代制陶技艺。他在研究硅酸盐的陶瓷领域取得了20项发明专利,并应用这些专利创作出3万余件美轮美奂的陶艺精品,刷新了中国工艺陶瓷文化的新篇章。

5岁的他随父母家人从山东迁至大连。环境变了,困窘的生活没有变,他那富于想象的头脑没有变。幼小的他常为能赚2分钱去偷偷地帮人拉板车。“备战备荒”的年代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到部队做一个可以横刀立马的“将军”,到珍宝岛或什么地方为保卫祖国驰骋疆场。然而,这原本就渺茫得跟梦似的理想,因为他不慎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对立面被孤立和“批判”,以至后来被潜送农村,这个“将军”梦就再也没做。那一年邢良坤24岁,他当时还是一个助理木匠,说不好听了就是给老木匠打杂。然而,一次无意的闲逛、一次无心的碰撞,让他在破烂市场中找到了一生中的挚爱——陶。

在一堆“破烂”中,一只陶碗将邢良坤的整个世界“吸”了进去。它粗粗拉拉的伙在一堆“破烂”中很容易被当成“破烂”,但邢良坤独具慧眼地看到了它的光芒,他用3块钱买了这只别人不愿多瞧一眼的“破”碗,这可是他一个月的烟钱啊。这是邢良坤的第一件陶器藏品,从此他的陶艺世界大门被推开了,他开始专心陶器收藏。

改革开放后,大连第一家日资企业老板看上了邢良坤当初在破烂堆里淘来的陶碗。他说,这是日本江户时代乾山的作品,在日本可是国宝级文物,并执意以5万元人民币收购了该藏品。邢良坤说,这只陶碗要放在今天得值100多万。1988年,已经在陶器收藏圈里小有名气的他,将1300余件日本古陶瓷精品捐献给了辽宁省博物馆,转而研究陶瓷工艺,并开始亲自动手创作陶器。

10年收藏、10年钻研,邢良坤对陶文化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他说,他对空气、水、土、火这些东西有一种天然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悟性,摆弄起它们,头脑中常会有突然冒出的让自己激动的想法。朋友说,邢良坤是为陶而生的。这话不错,出门在外,他最关注的就是土。见到不同的土,总要装回家一些烧一烧。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让火与土、与各种化学成分、金属等做出不同的组合,以惊人的速度学会了烧陶,完成了从鉴赏到研制的飞跃。

陶艺,是一门昂贵的艺术。常言道“十窑九不成”,尤其是搞研究更需要大量的金钱,每天仅开炉一项就得烧掉5000元人民币,除此还有大量的黏土、燃料、化学原料、黄金等贵重金属。邢良坤认为,搞陶艺,如果不重视科研和技术,仅单纯地追求艺术造型的变化,是很难实现本质上的超越的。于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他开始按照自己的设想、构思研究来创造作品。他像中了魔似的不顾一切买陶土、买釉料,很快便烧光了他所有的积蓄,烧光了祖上传下的几块金条,他不得不变卖饭店、杂货店和房子……妻子不能容忍他因烧一堆“泥巴”而倾家荡产,离他而去。

对邢良坤来说,生活中不能没有陶,“要把邢良坤写进陶艺史,让中国陶瓷回归到世界领先的地位”,已成为他继“将军梦”之后生命中最重要的追求。在他的苦撑下,陶窑的火焰始终没有灭。经过大量艰苦而危险的实验,他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在釉的配制与烧成方面有了独立的创造,如立体开片釉、套彩珍珠釉、红天目釉、多彩网釉、釉面开片等,他创造的多色立体开片打破了制陶史上千年的沉默,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获得20余项发明专利。邢良坤口出狂言、充满自信地说,“只有我才能把陶做到极致!”

陶艺史上关于“活心瓶”的传说,是令历代陶艺家们无限憧憬而又无人能够实现的一个“神话”,但邢良坤做到了!他的“活心瓶”多达12层,故宫博物院收藏他的“十层转心瓶”仅是其中的一件。这种转心瓶造型奇巧,层层相转的空心球结构在制陶工艺上是一大突破。但邢良坤说,这算不上真正的绝活!他真正的绝活是控制“窑变”!他可以将烧陶史上神秘而不可预知的“窑变”变得随心所欲,可以设计。那些有着鬼斧神工般或枝条形、或网络形、或菊花形、或瓜纹线形等等形态各异,细如游丝、多层叠加、纵横交错等等“窑变”出的图案,都是按他的构思随意控制的。

邢良坤的作品大致分三类:茶道碗系列,千姿百态,朴拙沉静;转心瓶与吊球系列,内动外静,暗藏玄机;变形人体、面具等,怪诞奇特,亦人亦兽。这些作品粗犷豪放、天真率意的风格体现了中国民间艺术及非洲和澳洲土著艺术的影子,部分作品的夸张与前卫又让人体味到毕加索似的抽象。

"第五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选择邢良坤的“邢陶”作为世界瑰宝赠给各国友人。来自50多个国家的高官们都为“中国陶王”作品的神奇魅力而惊叹不已。国内外博物馆、专业机构都争相收藏他的作品,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了5件,日本中津万象园丸龟美术馆收藏8件,南京博物院收藏10件,辽宁博物馆收藏16件……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社会名流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邢良坤为什么会成功?邢良坤说:“如果我生在景德镇或受过高等教育也许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功。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什么都没有。如果我什么都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就什么都有了。”走访邢良坤时,他会在言谈中不时闪现出这样有哲理的话。他只上过5年小学,但很多有“大文化”的人都说他很有文化。邢良坤说:“我的文化是陶,陶是一种大文化。”他先后被聘为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南京故宫博物院和四川济光东方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员,并著书立说写出《陶的起源》、《人类生命史、文化史上三大现象的推断》等颇有见树的论文。他的陶艺与论述令世界美术界为之关注。日本的陶艺教学机构要求派留学生赴大连学习;英国、法国、德国等民间团体邀他去办展;瑞典、挪威、荷兰等多国驻华使节商议要购买他的专利与作品……而邢良坤告诉笔者说,他的下一个愿望是将自己的作品摆到卢浮宫及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了解中国陶!

1989年,邢良坤毅然将自己收藏多年的1300余件精美的日本古陶瓷,捐赠给辽宁省博物馆。然后潜心研究陶艺,至今已取得“立体开片”、“网釉”、“红天目”、“吊球”、“转心瓶”等20项国际发明专利,获得了吉尼斯“国家发明专利之最”证书。

1994年10月,邢良坤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从事制陶以来的头一次大型个人陶艺展,立时引来多方的关注和赞赏。著名书画家关山月先生兴奋之余,挥笔题写了“绝世天珍”四个大字;陶艺界权威人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李砚祖博士观后,连夜赶写了《当惊世界殊》的评论文章。他写到:“前所未有的作品展示着前所未有的创造。无疑,中国因为邢良坤的出现,重新站在了世界陶艺大国的位置;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会同其他几位专家,决定收藏11件,而此前一百年未曾收藏近现代陶艺作品。2000年5月,故宫博物院又收藏了15件,两次共26件,永久性视为国宝。

让邢良坤震惊陶艺界的是他以“立体开片”为代表的釉彩上的突破。李砚祖先生认为,一部中国陶瓷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釉的发明、利用、创新的历史。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单色釉系列,包括青瓷、白瓷、钧瓷;一是通过绘饰、纹样图案表现的多彩釉系列,如三彩、五彩、粉彩、斗彩等等。2000多年来,上述两种传统釉色呈一种连续的、渐进的、发展的态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展序列和一种前后相续而统一的面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陶艺界创新出一些釉色,但其路子仍然是传统釉色的一种延续,不过是增加了一些新花色而已。通过这种对于历史的回溯,李砚祖认为,邢陶中的立体开片是最具发明意义的创制,从而独步当代。釉在邢良坤的陶艺创作中,成为了一种主体的,有个性的、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不仅在当代独树一帜,也是对中国传统陶瓷釉色工艺的一个重要创造和发展。

邢良坤的窑炉是自己设计的,他的“火焰力学”说就是他的成果之一,他要求人工对于窑火的控制达到极致,他通过对于风口的设计控制炉内气体旋转的方向和力度。动态的热气流在人目力不及的空间里涡旋流转,火、泥土和某种灵性旋腾、翻滚最后合为一体,火焰之手按着人的意志将陶坯和釉彩塑造定型。“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古训被他完全颠覆。窑变的过程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一种期待的心情,既是发现又是寻求,技术与艺术乃至人生的关系在这里完全溶合了。

温润如玉,青白似雪,红艳似火的釉彩上飞舞着幽峭跃动的花纹,如水塘里的波纹涟漪,崇山中的沟壑流泉,明月下的斑驳树影,春河上的青冰乍裂……明亮者如晴空荡云,令人顿起悠然天外之想;暗沉者如山林夕照,仿佛是要逸出红尘的心绪。

邢陶传达给人们土的温暖、仁和与至真,一人手印、一道指纹,无不记录着创作者自由奔放的情感和泥土本身的旷远深沉。这种强烈的个人品格和生命意蕴的呈现,正是邢陶在美学观念上对古典的突破。

邢良坤认为,当代中国陶艺界最为可恶的是在野派的仿古守旧和学院派的美术陶瓷。前者实际上是造假的源头混乱了市场;后者因为掌握了官方话语权混乱了学术。以“美术陶瓷”为例,它们的特点是:雕塑的造型(绝对以圆雕为主,因为解决不了力学的难题)+低温黑釉(低温不易变形易于掌控,而釉彩当中没有比黑釉更好烧的了)+玄乎其玄的所谓哲学理念。这其中关键在“造型”,若干年来,很多专家、朋友苦口婆心地劝邢良坤“加强造型能力”。实际上这是一种对陶艺本体的肤浅认识所致。陶艺的造型绝不是简单的美术造型,既然你能做圆雕,为什么不去雕塑圈混?原因很简单,雕塑界对于造型自有其严格的要求和衡量标准,这个难度和风险太大,而挂上简单的釉彩再简单一烧,对传统匠人可以用“美术造型”来压他一头,面对严苛的“美术造型”则又可以用“我是陶艺”来遮羞,总之,“美术陶瓷”规避了陶艺上的一切难点,成为“美术”与“陶艺”两个领域中悠闲飘荡、左右逢源的蝙蝠。

而作品的现代意识,又远不是贴上理念的标签就可奏效的。一件好的陶艺作品必定是一件技艺精湛的作品,而技术精湛的作品不一定就好作品,它的品格和境界更为关键。这有类于“修辞”和“主题”的关系,邢良坤在技巧方面的全面突破就是为了“无拘无束地表达”作准备。早期的转心瓶、吊球表现了邢良坤独具的匠心和鬼才,人们更多地会为作品巧妙的构思和高难度的技艺喝彩!如果仅此而已的话,邢良坤思维和创造力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可能被掩盖,他离“现代”便还有一步之遥。

而邢良坤通过他的作品表明,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匠人。“他的人体作品的造型夸张与前卫性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毕加索;其粗犷恣肆、天真简率的造型品格又使人联想到原始初民的艺术和非洲、澳洲土著艺术;其造型的神秘和色彩的强烈艳丽,又能让人明显地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的淳朴之风……”(李砚祖)

事实上,仅有小学5年文化的邢良坤在艺术起步之初是无缘了解毕加索是何许人也。而出身平民,来自民间的邢良坤,他丰富而曲折的人生阅历以及他天性当中对于人性深刻的洞察力,他对于艺术体超人的领悟力和表现力,使得他的作品表现出惊人的“世界性”,并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产生某种暗合。也许这又是一个值得历史学家、美学理论家们大大探讨的一个现象。与生命相连接的创造永远有一种神秘感。

贯穿着生命主题的邢陶,交织着种种复杂的文化形态、文化传统与艺术灵性之间的撞击。神性与人性,理想与幻觉的聚合之间,山水与鸟兽,鬼怪与神祗、天堂与地域同在一一身,它们挟带着窑炉里烈焰的熊熊,照亮了观者的面庞、眼睛与胸膛,照射着人们肺腑里潜藏着的悲苦与欢喜……这是与生命有关的一种辛酸的燃烧,它也是一种欢乐的燃烧。

古人告诫术业专攻者:一心不可搏二兔。这句话似乎已被证明是真理,而邢良坤的所作所为却证明这是谬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时间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决定了一个人只能瞄准一个目标点射。邢良坤则认为,目力所及范围内,只要是兔子都应该打来别在腰上,万万不可放走一只!这种野心和实绩让人目瞪口呆之余只能感叹生命和创造力无限和无穷,人类历史上的这种人因为难以归类,大家只好含糊其辞地称为“鬼才”。

邢良坤的釉彩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他的釉彩最为与众不同之处就是艳丽异常,这与传统陶艺釉彩的暗沉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在邢良坤对于传统制陶工艺的诸多颠覆性革命中,釉彩的烧制是重要的一环。他的釉彩鲜艳到了很多人不相信是烧出来的,一位欧洲人看见了邢良坤的“瀑布红”大为诧异,拿出一把水果刀又刻又划鼓弄了半天,他以为是刷上去的油漆呢!

邢良坤认为,人们的异议和惊讶就是最好的肯定。“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对艳丽色彩的喜爱和追求也是人的天性,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想办法搞出鲜艳夺目的色彩来,古人为了好看,用一些石质颜料调合在一起画在俑和古陶上,后来瓷出现了,瓷上烧制出的色彩达到了很艳的程度,后来出现的刻漆、雕漆都是以瓷的色彩为参照发明出来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社会出现了油漆,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艳丽的色彩”。邢良坤从人性美学心理角度分析了色彩的发展史,在他看来,艺术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永恒的法则,但艺术发展变化的最重要的根据是人的天性。艺术需要发展就是因为人需要新的东西,陶艺也是如此,没有创造就没有生命力。“而人性对色彩一方面要求艳丽,另一方面又希望鲜艳的色彩能永恒,目前最好的油漆5年之后也就灰了。我用硅酸盐加上火烧出的陶,再艳的釉彩一万年也不会变,还有比这更有价值的创新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88554.html

更多阅读

美景组之:黄山南大门牌坊和花山迷窟探秘邢峰绮

由于天气的原因,邢峰绮上周六没有去探家乡美,而是加入了美食组,进茶厂,做豆腐,喂肥猪,吃土菜。不务正业之后,还是要把作业按时交上滴。十月份我们去了黄山和花山谜窟,黄山风景区和花山谜窟景区都是黄山美景的重要代表,作为家乡人,小朋友们先

曲家魏良辅是乐籍中人说程晖晖 京师乐籍说

刊于《中国音乐学》2013年第3期(未删减版)——兼谈乐籍群体、教坊体制对昆曲和传统曲牌的意义程晖晖摘要:魏良辅,一位在戏曲史和音乐史上功勋卓著、彪炳千秋的人物,其身份、生平和其对昆曲的贡献一直是学界研究热点。笔者在此综合多

声明:《邢良坤 邢良坤小老婆》为网友一切是否安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