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的基本分类

元认知策略

  学习时,学习者要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解决问题。例如,假如你读一本书,遇到一段读不懂,你该怎么办呢?你或许会慢慢再读一遍;你或许会寻找其他线索,如图、表、索引等来帮助理解;或许你还会知道这一章更前面的部分,这意味着你要学会如何知道你什么地方不懂,以及如何去改正你自己。此外,你还要能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或者能说出什么是明智的,什么不是明智的。所有这些都属元认知策略。

概括起来,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1.计划策略
  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给学习作计划就好比是足球教练在比赛前针对对方球队的特点与出场情况提出对策。不论是完成作业,还是为了应付测验,学生在每一节课都应当有一个一般的“对策”。成功的学生并不只是听课、作笔记和等待教师布置测查的材料。他们会预测完成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在写作前获取相关信息,在考试前复习笔记,在必要时组织学习小组,以及使用其他各种方法。换句话说,成功的学生是一个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者。
2.监控策略
  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这些策略使学习者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找出来,并加以修改。当你为了应考而学习时,你会向自己提出问题,并且会意识到某些章节你并不懂、你的阅读和记笔记方法对这些章节行不通,你需要尝试其他的学习策略。下面说说两种具体的监控策略——领会监控和集中注意  (1)领会监控   一种具体的监控策略就是领会监控。熟练的读者在阅读时自始至终都持续着这一过程。熟练的读者在头脑里有一个领会的目标,诸如发现某个细节,找出要点等,于是,为了该目标而浏览课文。随着这一策略的执行,如果找出了这个重要细节,或抓住了课文的要点,熟练的读者会因达到目标而体验到一种满意感。但是,如果没有找到这个细节,或者不懂课文,则会产生一种挫折感。如果领会监控最终显示目标没有达到,就会采取补救措施,比————如重新浏览材料,或者更仔细地阅读课文。  一些研究表明,从幼儿到大学生有许多人都缺乏这种领会监控技能,好多学生总是把重复(如再读、抄笔记等)作为他们的主要策略,从课本或讲演中学习新知识,为了帮助这样的学生,德文(Devine,1987)建议他们使用以下策略以监视并提高他们的领会:  ①变化阅读的速度。以适应对不同课文领会能力的差异。对于比较容易的章节读快点,抓住作者的整体观点;对于较难的章节,则要放慢速度。  ②中止判断。如果某些事不太明白,继续读下去。作者可能会在后面填补这一空隙、增加更多的信息、或在后文中会有明确说明。  ③猜测。当所读的某些事不明白时,养成猜测的习惯。猜测不清楚段落的含义,并且读下去,看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④重读较难的段落。重新阅读较难的段落,尤其是当信息仿佛自相矛盾或模棱两可时。最简单的策略往往是最有效的。   (2)集中注意   注意和金钱、能源一样,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在某时刻,只能注意有限的事物。当教师要求学生将他们有限的注意能量全都花在他所说的每一件事上,学生只得放弃对其他刺激的积极注意,只得变换优先度,将其他刺激全部清除出去。  例如,当人们全心注意一个有趣的谈话者时,他们就意识不到细微的身体感觉(如饥饿),甚至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其他刺激。有经验的讲演家知道,听众一旦心不在焉时,他们已经不再集中注意听讲了,可能已经转向注意午餐或其他活动了,因此就要重新抓回他们的注意力。
3.调节策略
  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  例如,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他们就会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复习他们不懂的课程材料;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等。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  元认知策略总是和认知策略一道起作用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使用认知策略的技能和愿望,他就不可能成功地进行计划、监视和自我调节。元认知过程对于帮助我们估计学习的程度和决定如何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认知策略则帮助我们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整合在一起,并且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因此,我们的元认知和认知必须一道发生作用。认知策略(如划线、口头复述等)是学习内容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元认知策略则监控和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也就是说,可以教学生使用许多不同的策略,但如果他们没有必要的元认知技能来帮助他们决定在某种情况下使用哪种策略、或改变策略,那么他们就不是成功的学习者。
编辑本段策略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如何使学生学得更省时、省力且高效,无疑地,这便涉及到一系列的学习策略问题。然而,任何一个有效的策略背后,必然有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予以着支持。元认知的相关理论即是学习策略最适宜的支持理论。相反,任何一个理论也必须由相应的实践活动来展示它的生命力及魅力。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编辑本段类型
复述策略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的基本分类
  复述策略师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 认知策略
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它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其要旨在于建立信息间的联系。联系越多,能回忆出信息原貌的途径就越多,即提取的线索就越多。精加工越深入越细致,回忆就越容易。对于比较复杂的课文学习,精细加工策略有说出大意、总结、建立类比、用自己的话做笔记、解释、提问以及回答问题等。
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
编辑本段内容
  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学习者首先要对自己或他人作为学习着或思维着的认知加工者的一切特征的认识。具体来说,可分为三个方面:①关于个体内差异的认识,例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能力及其限度以及如何克服自己在认知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认识自己的学习观和知识观等;②关于个体间差异的认识,例如,知道人与人之间在认知方面以及其它方面存在种种差异;③关于主体认知水平和影响认知活动的各种主体因素的认识,例如,知道记忆、理解有不同的水平、知道注意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性、知道人的认知能力可以改变。
对任务的认识
  在有关认知材料方面,学习者应当认识到,材料的性质(如图形材料与文字材料)、材料的长度(如一段短文与一篇长文)、材料的熟悉性(如熟悉的材料与不熟悉的材料)、材料的结构特点(如论说文与叙述文)、材料的呈现方式(如听觉呈现与书面呈现)、材料的逻辑性(如有组织的材料与无组织的材料)等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的认知活动的进行和结果;在有关认知目标和任务方面,学习者应当知道,不同认知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能是不同的,有的认知活动可能有更多、更高、更难的要求。例如,要求回忆一篇文章的大意要比要求回忆该文章的准确词序的任务困难得多。
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这方面涉及到的内容很多,例如,进行认知活动有哪些策略、各种认知策略的优点和不足是什么、它们应用的条件和情境如何、对于不同的认知活动和不同的认知任务,什么样的策略可能是有效的等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88538.html

更多阅读

整合营销策略的主要实施流程 营销策略及实施方案

  整合营销是一种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整合营销是一种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目标的双赢营销模式。以下是整合营销策略的主要实施流程:  一、建立数据库  整合营销规划的起点是建立数据库。数据

元认知与培养元认知能力的方法 什么是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是美国社会认知心理学创始人、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弗拉维尔在对儿童的思维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他指出,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所以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

论新经济时代服装营销策略的新模式 新经济 新模式

论新经济时代服装营销策略的新模式摘要:21世纪信息化时代,是消费者在不断的创造财富,锁定更多的消费者将有可能锁定更多的财富,而体验经济的到来又将我们带入了感觉和参与的营销模式中。因此,在这个时代的服装商品,它的商业价值最终是要

“月租77元”风波带来的灾难 七天新会员77元

“月租77元”风波带来的灾难去年12月29日,胡 总 书记在北京考察民生工作时,特意前往朝阳区管庄路保障性住房常营项目建设区,看望丽景园小区廉租房住户郭春平。这期间,胡总 书记问她的家庭情况,包括房租多少钱,郭春平如实回答说一个月77块

声明:《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的基本分类》为网友撕裂你的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