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发展,时间居然持续长达20年之久。即使今天日本依然经济发展缓慢。而在1990年以前,日本是世界上大国中发展最快的国家。怎么日本经济突然由长期持续的高速发展,变成了20年再也难以振作的经济体呢?如此大的反差,世所罕见。
1990年,日本GDP是3.03万亿美元,美国GDP是5.8万亿美元。是那时世界上唯一一个超过美国GDP50%的国家。当时,几乎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认为日本超过美国指日可待。而2012年,日本GDP为5.9万亿美元,美国GDP为15.5万亿美元。如果计算美元对日元汇率从1990年底的134贬值到2012年底的87的因素,日元在此期间升值幅度大约30%的因素,如果以日元计算,1990---2012年的22年期间日本GDP仅仅增长33%,年均增长大约1%(以年按复利计算)。
日本经济经济发展差别为何如此之大,为何1990年以后,日本经济20多年依然无法摆脱“失去”的命运呢?这几乎成为全世界各国经济学界人士都想解开的谜团。我个人认为原因主要如下:
1、日本泡沫破灭以后,个人债务增加和资产价格持续的下跌导致个人消费能力持续不振;
由于1990年以后,日本房价和股市等的持续下跌,导致日本很多人资产不断的缩水。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债务都是以货币形势存在的,财富却有很大部分是以资产的形势存在,债务不会因为资产价格或股市下跌而相应减少,但财富会。所以,在日本泡沫破灭以后,日本人的净资产因为资产和股市下跌而相对减少。资产价格和股市长期下滑,导致日本国民长期消费低迷。加上日本个人破产制度不完善,很多人不能通过破产很快恢复消费力。这点美国做的最好。
消费低迷导致日本内需长期不振,进而影响日本经济长期低迷。
2、日本企业之间相互持股导致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相对下滑;
日本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很多日本同行通过相互持股,变相达成价格联盟或利益共同体。甚至形成变相市场垄断。这些行为短期可以让日本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但长期却削弱了日本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最后导致日本企业创新动力相对减弱,国际竞争力相对下滑。
3、日本泡沫破灭以后包裹坏账,导致企业或金融机构长期被坏账困惑;
由于日本政府在泡沫破灭的时候大量印发货币救助金融或重要企业,导致这些企业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继续经营。而不是破产重组。这些企业长期负债发展。由于盈利中很大一部分要用于还债。加上资产价格的下跌,加剧了日本企业的债务。导致这些银行和企业再很长时间内再次投资或扩产能力相对下降。
4、由于日本生产成本和汇率上涨等因素逼迫日本企业大量外迁;
由于日本泡沫推高了日本的生活成本,进而倒逼日本人的工资上涨,加上1990年以后日本汇率总体还是在不断上涨。日本虽然经济增速虽然下滑,但日本内需下滑的更严重,很长的时间内日本依然是贸易顺差。所以日本企业面临成本上涨和汇率上升的双重压力。大量日本企业为了生存或更好的盈利,纷纷外迁。大量日本企业的外迁,导致日本国内生产产能相对下滑。进而影响了日本GDP的增长。
5、日本企业避免竞争的做法导致日本企业创新动力相对不足;
由于日本企业长期相互持股,和日本企业严重的本国主义思想。日本企业不仅在国内形成联盟,而且在国外也同样实行销售联盟。
比如:1990年前后,日本家电企业为了避免日本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日本家电企业在中国分片区销售,他们把中国划分成几个片区,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片区销售,其它企业不能在其它日本企业划分的区域销售,这样的做法虽然短期保护了日本企业在外国的最大利益,避免了日本企业相互竞争杀价,但也导致日本企业竞争意识的淡薄。进而导致日本企业国际整体竞争力相对下滑。1990年左右,日本家电企业在全世界优势还是非常明显,但现在,日本家电在世界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明显下跌。
6、日本“任人唯亲”的企业管理模式与美国的全球资源整合的管理模式相比是明显落后的;
日本企业管理侧重于人治,企业职工更崇尚终身在一个企业就职。而企业一般也不轻易开除或解聘员工。这样的做法虽然可以加强大家的企业主人翁意识,但是,却让企业失去了更新的功能,同时,也不能最大化的激发企业内部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日本高层管理员为了搞好和下属的关系,可以长期带下属去餐厅和舞厅联络感情。但美国不会,美国企业用的收入分配和淘汰机制激烈下属。很显然,美国的方法是更优越的。日本笼络下属的方法是人治,而美国是法制。
而且,日本高层管理上更相信日本本国人,导致日本企业不能做到高端人才的全球整合。比如:亚洲区域,美国很多企业的亚洲总裁都可以是亚洲人,但日本企业的高层基本是日本人,甚至中层也大部分是日本人。日本企业这种严重的本国主义思想导致日本在高端人才上的全球整合力相对变弱。而这点美国是做的最好的。
7、日本房地产为了消耗以前大量的过剩产品,导致日本房地产市场需求长期相对低迷;
1990年以前,日本为了刺激经济,大规模刺激房地产建设,日本在那几年修建了大量的房屋,导致日本房地产出现大量过剩。日本需要用漫长的时间消化房地产过剩房屋,加上日本老龄化来临,对房屋的需求相对低迷。导致房地产对经济的作用相对长期低迷。而房地产建设处于相对低位,必定影响日本经济增长。房地产超前建设对经济的提振作用有多大,房地产减速对经济的危害性就有多大,可惜很多人只强调刺激房地产建设对经济的作用有多大,却不提房地产疯狂以后崩溃对经济的危害有多深。
刺激需求不等于增加需求,刺激需求实际是透支未来需求。房屋的需求最终是人口增长或人口结构决定的,不会因为短期的刺激政策而出现长期需求的增加,透支的东西迟早要还的,这么简单的道理至今都有很多人不明白。可悲!
8、危机爆发以后,日本经济调整不到位,优胜劣汰机制作用发挥不彻底,导致日本企业整体管理和效率提高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更落后。
1990年日本泡沫破灭以后,日本政府为了防止经济大幅下滑,采取了很多政策保护那些濒 临破产的日本企业,比如:政府出钱救助部分濒临倒闭的企业、鼓励企业相互持股而不是破产收购、政府大量规模减税。这种做法看起来避免了日本很多企业倒闭,但却阻碍了日本企业优胜劣汰淘汰过程。企业优胜劣汰实质是社会的先进管理和科技代替落后管理和科技的方式。人为的阻碍这种淘汰机制,实质就是在阻碍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当然也是在阻碍生产率的提高。
当今世界科技和管理日新月异,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后就需要淘汰那些落后的产能和落后的生产力,而经济危机是最好的手段。所以,美国最近100年,几乎每次都是经济危机的发起国,而且每次都感觉美国经济危机好像最严重。但结果却是美国经济最先复苏,并继续领跑全世界。美国一直保持强劲的科技创新活力。就是因为美国利用每次经济危机对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大手术,美国也是利用危机提高整个国家科技和管理、生产率最彻底国家。(对于这个问题,后面我会专门单独写一篇文章深入分析)
中国人常常说危机是“危”中有“机”。结果我们自己没有做到,美国人却早就运用自如了。看来美国人对中国古人智慧的理解甚至超过了中国现代人。
1990年以后,日本在低端产业上被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中国取代,在高端却因为淘汰不彻底、本国主义思想妨碍人才引进、人事制度导致企业职工缺乏创新积极性等因素而难以超越其它发达国家,更明显落后与美国。再加上,日本企业大量外迁和日本内部消费力长期低迷的情况下,日本经济出现放缓就很正常了。日本经济失去20年,主要是因为1990年以后日本政府和企业处理危机的方式所致。因为日本政府和企业为了避免短期的危机,放弃了长期的改革机会所致。日本人的小聪明(企业之间的联盟代替了企业的竞争)让他们失去了大机会。
贪小利者终究难成大器。政府出台政策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只考虑短期得失,必定失去长期战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将贻害无穷。
由于日本内需提高乏力、企业竞争力下降。日本政府为了增强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和消费力,不得不长期通过增加政府债务的方式变相对国内企业和个人减税,结果导致日本政府债务不断攀升,导致日本成为当今世界国债GDP之比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又酝酿了另一场经济危机。
今天,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已经失去人力成本优势,环境污染也无法再继续了,出口税收优惠也到极点了,土地成本越来越高。我们剩下的还有集群产业化优势和熟练劳动力等优势。但是这些优势我们迟早会逐渐丧失的。因为腐败、分配和淘汰机制等问题,导致整个社会创新力相对迟缓,进而延缓中国产品迟迟无法大规模进入中高端领域。
日本的教训对今天的中国应该有什么启示呢?我们今天对经济的“溺爱”还厉害比当年的日本严重的多,一个国企改革几十年了不能落实,一个分配改革10年多年无法出台。我们还有多少时间来等待呢?断臂求生已经是唯一的出路了。
(下一篇:中国房地产泡沫即将开始崩溃)
(再下一篇:摩天大楼的经济魔咒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