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次生命的诞生,一次是肉体的出生,一次是灵魂的觉醒。
当你觉醒时,你不再去寻找爱,而是成为爱,创造爱;
当你觉醒时,你开始真实的、真正的生活。
内容简介:
“大家丛书”记录了我国科、教、文、卫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大师级人物,对他们进行深度挖掘,完整、客观、深入、生动地塑造大师的形象,追溯大师的历史贡献,探寻大师的心路历程,以达到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的双重目的。
社会影响:
“大家丛书”于2009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丛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并被推荐为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项目和重大选题,获第23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奖一等奖,并入选全国“农家书屋”。本丛书出版后,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成为很多学校阅读课的必读书。
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联合打造
“大家丛书”
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刘先银著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印 次:1书号:ISBN978-7-214-12121-9页 数:178开 本:大32开纸 张:胶版纸字 数:117000千字定价:16.00元引子
第一章真爱:开启事业的源泉
1.安徽人在天津
2.南京的童年时光
3.抗日战争爆发,回到安庆
4.一本书,一个人,一辈子的事业
5.与世界园林之母的情感
6.和国家图书馆老馆长任继愈的情谊
7.拳拳赤子心,铸我中华魂
8.百年春秋,最为欣慰的三件事
9.祖国,真爱的源泉
第二章勤奋:情系梅花创奇迹
1.一个梦想,一份夙愿
2.十年风霜枝劲花犹俏
3.梅花欢喜漫天雪
4.梅花抗寒品种之选育
5.为有源头活水来,姊妹花二梅飘香
6.探梅与识梅
7.梅品种国际登录权
8.双国花的构想
9.情系梅花,奋斗终生
第三章自信:创建观赏园艺与园林学科教育
1.我国观赏园艺与园林教育学科的创建人
2.桃李溢香,满园芬芳泽世长
3.潜心育人,重视兴趣和情感
4.春风好雨,温润而泽
5.德高为范,师爱无私
第四章致用:创意观赏园艺与园林新面貌
1.从城市园林化走向“大地园林化”
2.园林行业发展与创新
3.创立中国花卉品种分类新体系
4.选育地被菊及剌玫月季新品种
5.探明菊花起源
6.建立金花茶基因库进行繁殖
7.提倡多用国产花材
花絮:亲情健康幸福的向往
后记:古来万事贵天生
参考文献
他以花铭志,潜心传统名花研究七十载,
创造了中华梅花北移之奇迹,创建了观赏园艺与园林学科教育,
开创了中国植物品种国际登录之先河。实现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人生梦想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陈俊愉。
陈俊愉1917.9.21-2012.6.8生于天津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他是中国观赏园艺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创造了中华梅花北移之奇迹,创立了进化兼顾实用的花卉品种二元分类法,开创了中国植物品种国际登录之先河,从而,树立了梅品种在国际植物登录的权威。这意味着规范梅品种的合法名称将由中国人来完成。他以花铭志,七十载潜心传统名花研究,弘扬中华灿烂文化,为评选中国国花不遗余力。
他荣获中国观赏园艺终身成就奖,中国梅花研究终身成就奖,是一位倍受尊敬的园林教育家。
引 子
人生是一本大书,童年是浸满淡淡清香的扉页;
花儿是美丽的使者,新叶谦逊而专心地展着绿荫。
梅花,中国传统名花,是陈俊愉一生痴迷的挚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耄耋之年的梅菊斋主人这样评说自己,“我就是梅,梅就是我。”
老人喜欢把自己比作梅花。
……
中国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尊重,不仅缘于其非同一般的气质与寓意,更因为梅花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如此普遍,甚至还赋予哲学意义。在所有美丽的、芬芳的、能引发象征性共鸣的中国植物中,梅花已经占据了这种特殊的地位。
早在孩提时代,陈俊愉就很喜欢南京自家院子里的花卉,在金陵大学学园艺是他的兴趣所在。1940年,陈俊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取得金陵大学学士学位,并获裴多菲金钥匙奖,毕业后继续留校读硕士研究生。1942年,他看到我国著名园艺专家、时任重庆中央大学教授曾勉先生的《梅花,中国的国花》,当中优美的文字和生动的内容深深吸引着他,于是他壮着胆写信向曾先生求教,曾先生见陈俊愉如此好学,即回信并附赠他索要的文献。陈俊愉对梅花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梅花那种朴素无华、清淡雅致的品格在他心里悄悄地扎了根。
当年走马锦城西,
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
青羊宫到浣花溪。
1943年,陈俊愉正是沿着当年陆游走过的梅花飘香之路,吟咏着放翁的诗句,和汪菊渊老师一起调查成都的梅花……
1946年,29岁的陈俊愉成为复旦大学的副教授。这一年,他获得政府选派的出国学习的机会。
1947年7月,陈俊愉远赴丹麦哥本哈根农业大学园艺系研究部攻读科学硕士学位。在丹麦留学的日子里,他不卑不亢,“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引领着他不懈努力。是啊,心怀对国家和民族的大爱,你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充足的发展空间。
他时常听到祖国母亲的召唤,也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临近毕业,他的心儿早已飞回了祖国。他谢绝了许多单位的高薪聘请,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连毕业典礼都未参加,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克服重重困难,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28年后收到校方寄来的那份优异荣誉级科学硕士证书。
陈俊愉,新中国最早的“海归”。
留学欧洲的3年里,他曾多次航运梅花到丹麦进行移植试验,未能如愿。而南梅北移,这一从元代就有人往北方引种梅花的先例,千年以来从来没有成果。
这一切,成为他研究的动力,事业的追求……
是的!人应该要有点精神的,精神就是力量的源泉,有了它,世界就有了许多美丽的追求。
他,1957年开始致力于把梅花从江南引到北方,引到塞外的科研项目,此年,他调往北京林学院任教,开始在北京进行“南梅北植”的研究和实践,要改变“自古梅花不能过黄河”的旧律。
他与北京植物园合作,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和同事们把从湖南‘沅江骨’[1]和南京梅花山的梅树上采集来的种子在北京大面积播种,并对所生长的梅苗进行自然选择,终于使这一批梅苗在1962年至1963年露地开花结果。他又从几千株梅苗中选育出‘北京玉蝶'、‘北京小梅’两个能抗-19℃的梅花新品种,迈出了南梅北植的第一步。之后他开始指导研究生锲而不舍地通过种间杂交,培育更抗寒的梅花新品种。通过梅与杏、山桃的杂交,新品种获得杂交优势,进一步提高了抗寒能力。有些品种可抗-30℃至-35℃的低温,从而迈出了第二步。之后研究者们开始进行栽培区域试验,将北京抗寒梅苗分批种植到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有些品种不仅突破北方冬季低温又干旱等越冬成活的瓶颈,而且还在春季开花。这样,梅花从江南跨越1300公里至北京,再跨越700公里向三北地区挺进。
[1]植物品种名称用单引号表示,如‘沅江骨’。
这些成果的完成历时49载,向北伸进2000公里。梅花从原产地长江流域逐步向北拓展,在北纬50度地区“安家”,实现了元代以来人们致力于“引梅过黄河”的夙愿。
他在梅花品种分类上创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二元分类法”,进而形成了花卉品种分类的中国学派。他和他领导的中国梅花蜡梅分会,被国际园艺学会授权为梅花及果梅的国际植物(品种)登录权威,开创了中国植物品种国际登录之先河。
作为一名花卉专家,每一种花他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梅花是他的最爱。陈先生自1943年开始梅花的培育和移栽,历经70个春秋,记录了中国梅花研究的足迹,成为近百年来中国梅花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他家中,几乎处处可以捕捉到梅的踪迹:画框里花枝绽放的新梅,花瓶中枝桠疏落的老梅,书房则名曰“梅菊斋”……
先生与梅花缘源悠长,梅花,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与陈先生交谈,你会感受到,一种传统文化的韵味,流自他的心田……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节操凝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他从陆游的那首《卜算子·咏梅》诗的意境中体会梅花的传统意象,它既有自然的观赏和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上的审美价值,也有伦理道德的比附意义,是民族精神之魂的象征。古往今来,钟情梅花、“曾为梅花醉似泥”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除陆游、范成大、宋伯仁、白居易、陆凯、王冕等“梅道人”、“梅居士”和“梅屋主人”之外,最为脍炙人口的佳话当数“梅妻鹤子”的北宋隐士林和靖!这些历史上的“梅痴”与我们当代的梅花院士陈俊愉教授,一远一近,相映成趣,熠熠生辉!
在谈到自己对花卉园艺学的理解时,他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人与环境,贵在融汇。应该把科学的精神放进人文,人文的精神放进艺术,艺术的精神放进科学。”
他的成果正是缘于他的追求、他的创造和他的信念;他的成就源于他的学术思想和他的为人处世态度;他的思考成就了他的事业,推动了一个时代的文明的进程。
2012年6月8日,陈先生仙逝,他的生命历经95个春秋,学术生命70多年,始终不脱梅花。他那音容笑貌依然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独爱陆游的那首《卜算子·咏梅》[2]的意境总是回味悠长……
[2]《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尔后,毛泽东又作一首,当成赞颂中国名族的精神,同时也赞颂了梅花的精神。
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当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走东南西北,度春夏秋冬,桃李满天下,院士千古浩气长存;
品诗词歌赋,著梅兰竹菊,芬芳溢神州,先生一生高风亮节。
这正是对先生一生的事业和风范的精辟概括。
回首思量,概括陈先生人生感悟为:爱心、修身、哲思、舍得、谦虚。
爱心。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爱心就是奉献。人要立得正,想得宽,严以律己,与人为善。教书先要教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教学、科研中去。
修身。修身是对一个有德之人的人生价值的最高、最完美的概括。要达到“治国”、“平天下”的至高境界,自然非常人所能及,但在自己的事业范围内,我们应当把它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而“修身”,则是做人的基本追求。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三是锻炼身体,健康太重要了。在健康基础上的长寿,心态素养极为关键。
哲思。学哲学、用哲学;既要综合,又要分析。最好是有分析的综合,越老越感觉综合研究之特殊重要性。
舍得。抓住重点,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必有大得。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谦虚。有容乃大,与时俱进;虚怀若谷,谦逊虚心。
先生仙逝,陈老学生的悼词写道:
我们以聆听过您的教诲而自豪;
我们以热爱着您的事业而自立;
我们以想念着您的一生而自勉;
您挚爱的事业,有所有的园林人继续努力......
让我们一起循着这位学界泰斗的人生足迹讲述那近百年的故事吧!
目录
引言
第一章真爱:开启事业的源泉
爱,像一颗轻盈的种子,
聚集阳光与雨露,
萌芽,茁壮;
……
爱,驱除心灵的阴影,
迎来精神的力量,
生根,展叶,
结出丰硕的果实;
……
1.安徽人在天津
天津[3],是安徽人朱棣所赐。“天”是天子之意,而“津”指渡口之意。
[3]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王朝权利,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王,分别驻守各地。第四个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1398年,朱元璋病逝,因为太子朱标盛年(37岁时)夭折,所以由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21岁的建文帝温文尔雅,孝顺善良,书生气十足。燕王朱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诸王中实力最强,朱棣以“靖难”为名,在谋士姚广孝的策划下,建文元年七月起兵造反,率兵从天津的前身——直沽出发,偷袭沧州,历经3年战争,攻陷南京,1402年7月17日夺位登基,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为“直沽”这个曾经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之意,“津”指渡口。
明代天津的商业活跃,吸引了许多外地商人来津经商,徽商主要从事盐、茶、文房四宝等行业,并在天津建立了安徽会馆。安徽会馆原址在今三马路与李公祠大街交口处,其前门面对潞河及河边的“午炮台”。会馆是庙堂式建筑,高墙券门,门前一对高大石狮,两扇朱红大门,入门是宽阔的大厅,一堵影壁式的后墙,有左、右两门、影壁后是大戏场。戏台包括后台,设在左右两门的中间,戏台前场地开阔宽敞,周围是楼廊,楼上楼下都有房间。这座会馆在天津,无论占地面积和建筑之雄伟,当时都是居首的。安徽会馆的会员曾达500人,会馆的组织领导一直沿用董事制,董事由同乡大会推举。不设董事长,各董事轮流负责。会馆前期的董事陈尧斋就是陈俊愉的曾祖父。
从李鸿章到曾任南开大学代理校长的安徽怀宁人杨石先,以及周馥,段祺瑞等。总之,天津有诸多安徽人,近代的天津为他们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广阔空间,这些安徽人也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推动着天津的近代化建设,许多变革、创新都是从天津起步的,安徽人在其中充当了先行者、试验者。1917年2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挥动起文学革命大旗声援胡适。3月初段祺瑞辞职出走天津,使府院之争愈演愈烈。3月8日俄国二月革命。王室被推翻。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列宁和托洛茨基等人的领导下,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士兵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其中有1500余名华工参加革命,编为“中国团”。
正是在这个动荡的年代,1917年9月21日,天津日租界一个安徽人,一个官僚大户人家添了长房长曾孙——陈俊愉。曾祖父陈尧斋是清朝的布政使,相当于今天的副省长兼财政厅长。祖父也是个官员——安徽淮寺道的道尹,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在这个大家庭中,陈俊愉的九爷陈邃衡,1915出生在天津,1951年3月加入民建,历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名誉副主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南京的童年时光
陈俊愉与花卉结缘,正是在童年,在南京的大家庭中,那时家中的花园,美丽的天使播洒着他童年的梦,让他幼小的心灵就对花儿这美的使者产生了兴趣。
3.抗日战争爆发,回到安庆
安徽最平安、吉庆的地--方叫“安庆”——那儿的青天白日叫“枞阳”,比黄山内秀的叫“潜山”,比西湖更萌的叫“太湖”,比迎客松好看的叫“宿松”,五岳俱全的叫“岳西”,春江水暖的叫“望江”,宁静的致远叫“怀宁”,满眼探花的当然叫“桐城”……
陈先生,祖籍安徽安庆怀宁县,这里是皖西南交通要塞,东临安庆,南枕长江,境内独秀山与大龙山遥相竞奇;这是祖辈们生活的地方,这里有祖先洒下的热血、写下的光荣、播下的梦想……安庆旧称怀宁,是“安徽之源”、“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方苞(1668~1749),清代著名文学家,桐城派创始人。邓石如(1743~1805),清代碑学开拓者和奠基人。邓派创始人。陈独秀(1879~194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赵朴初(1907~2000),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宋明清时期,安庆地区12个县有书院近49所。学风昌盛,人才辈出。仅安庆府桐城县就出了236名进士。张氏一门,在康雍乾三朝,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两代帝师,前后出了十二位翰林,二十四位进士。据《科举奇闻》一书记载清代桐城张英一门就出了举人、进士80余人。明清时,“安庆进士半安徽,桐城三年两状元”。清代安徽出10位以上进士的家族共三府五家,安庆府独占三家,另宁国府、徽州府各一家。
4.一本书一个人 一辈子的事业
一本书:曾勉的《梅花,中国的国花》
一个人:汪菊渊
一辈子的事业:观赏园艺花卉事业
良师益友:曾勉,汪菊渊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良师益友是你生活中的阳光,他们的一些言行会潜移默化影响着你。
当你迷茫的时候,他会给你适当的点拨与鼓励。
良师益友是人生路上不可多得的财富,就像一丝丝雨露,滋润着,呵护着,沐浴着……
5.与世界园林母亲的情感
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读到这部书,
陈俊愉,一个中国观赏园艺学家和爱国学子,
他的心被该书的自序深深地打动着……
6.和国家图书馆老馆长任继愈的情谊
1987年,怀仁堂开会商议国花之事。
问:确定国花到底该谁说了算?
陈俊愉在国家图书馆找到了答案。
7.拳拳赤子心铸我中华魂
人有两次生命的诞生,一次是肉体出生,一次是灵魂觉醒。
当你觉醒时,你不再去寻找爱,而是成为爱,创造爱;
当你觉醒时,你才开始真实的、真正的生活着。
8.百年春秋,最为欣慰三件事
第一件事出国留学并回国;
第二件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三件事获得了国际梅品种登录权威的称号。
9.祖国,真爱的源泉
他的爱国之情,融进了他的骨子里,
化在了他的血液中,落在了他的行动上。
第二章勤奋:情系梅花创奇迹
勤奋成就梦想:南梅北移。
二元分类是从梅花开始,
辐射到牡丹、荷花、桂花等许多名花,
进一步到国际品种登录,
是陈先生对观赏园艺的主要贡献。
2007年6月,99岁的汪振儒先生这样评述:
陈俊愉教授,是我国观赏园艺的开拓者,研究梅花60年以上,
他的最大贡献是基本摸清了梅之家底(含野梅种质资源和栽培品种),
并通过南梅北移的长期研究,使一批抗寒品种能抗-19℃~-35℃低温,
可在塞外和关外直至大庆、乌鲁木齐露地生长、开花。
1.一个梦想,一份夙愿
一个梦想只是为了一个夙愿,为了一个信念!
2.十年风雪枝劲花犹俏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梅花欢喜漫天雪
《中国梅花品种图志》问世
4.梅花抗寒品种之选育
斯巴达教育的成功
调查整理中国梅花种质资源并培育出在三北地区越冬的梅花抗寒品种
5.为有源头活水来姊妹花二梅香飘
海峡两岸梅花和蜡梅资源:梅花和蜡梅从孤芳自赏到万里飘香
6.探梅与识梅
1992,黄岩探梅
‘南京红’,先生的灵感
情有独钟的‘别角晚水’
7.梅花品种国际登录
“科学+诗意”的想法
中国为桂花申请"国际身份"
注:花卉的国际登录权是一种鉴别、判定花卉知识产权的“母权”,是现代花卉园艺产业中最重要的基石之一。新发现或新培育的观赏花卉品种要经过国际园艺协会下属的“命名与登录委员会”批准,通过它的“国际登录权威”审定和履行登录手续以后方能成为国际承认的新品种,这被看作花卉的“国际身份证”。
8.双国花的构想
2006年4月15日,北京植物园春意盎然,千顷梅花争奇斗艳,馨香袭人。沐浴着春风,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亲切晤面,兴致勃勃地聊起了国花问题。连战对他提出的“一国两花”主张深表赞同,希望共同促进国花评选的圆满解决。
9.情系梅花,奋斗终生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
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
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
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一日清晨,陈先生上山伐木,熟悉的山林,清脆的鸟语,总能给这位铮铮男儿些许慰藉,忽然之间见到山中一枝野梅迎风怒放,呈现眼前,陈先生见到了挚爱,感慨万千,他的爱梅之心由此受到了强烈地震撼,梅花传达出来的气息和力量深深地感染着他,顿时引发激情……这最艰难的时刻,那株傲霜拒冰的山中梅花的风骨与形象,在他的情感世界与哲思领域中激起点滴浪花,于是,他抒发内心真挚感情并悄悄填写这首咏梅。
卜算子•咏梅
村外小石桥,
冰雪红梅傲;
已是隆冬腊月时,
枝劲花犹俏!
山野百花凋,
只有梅花笑;
敢以铁骨拒霜天,
真金何畏燎!
是啊,敢以铁骨拒霜天,真金何畏燎!
咏梅之中,梅花的生物学特性浮现,而视野逐渐转向开阔,从由近及远又由远而近,最终又落到眼前的梅花。视野的一放一收,使空间景物、植物色彩、明暗变化产生了强烈对比,表现了作者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因外在景物而产生的变化过程。最后一句通过眼前情景所产生对往事的瞬间联想,在这里产生的爆发力量,“敢以铁骨拒霜天,真金何畏燎。”充分表现了梅花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社会学特性。最后一个“燎”字,既点明了1967年3月作者的梅花成果被强令用火焚烧这件事情,又表明真金不怕火炼的坚定信念。而这正是作者一生爱国爱梅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第三章 自信:创建观赏园艺与园林学科教育
自信是创新的起点,自信是对自己的肯定与赞美。有许多事情之所以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太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太远;确切的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放弃而失败!相信自己!它会让你明白自己的闪光点。
自信能起到一个巨大的心理暗示作用,
它会像一块巨型磁铁般的不断吸引人朝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方面发展,
在成功的轨道上继续前进,
为自己找到自信的支点。
1.我国观赏园艺与园林教育学科的创建人
其实,我们的未来,正是我们心愿、我们的期待和我们的创造。
2.科学的春天
相信生活,相信爱。
3.桃李溢香,满园芬芳泽世长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4.潜心育人,重视兴趣和情感
聚天下之英才而育之,乃人生最大的乐事。
5.春风好雨,温润而泽
每个人的头脑里都贮藏着一部历史,以各自的方式活动着。
6.德高为范,师爱无私
源于爱,基于德。
第四章致用:创意观赏园艺与园林的新面貌
信息化时代的后现代性意义上的创意,
更多是打破心物二元论后科技与人文结合意义上的创新。
致用致美创新创意是艺术设计的永恒追求...
从植物材料到园林绿化。
陈先生一直强调的花卉抗性育种和大地园林化,
是本章的主线。
人世间最美妙绝伦的东西就是人活跃的思维与思考。
智慧之花盛开在创意的沃土上。
生命力的所在,
就是源源不断的新鲜的血液,
给人类注入了成功的元素。
1.从城市园林化走向大地园林化
“大地园林化”是当年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绿化目标,
是绿化的更高阶段。
2.园林行业发展与创新
武汉中山公园规划设计构思,
庐山植物园造园设计分析和建议,
广州棕榈园林的发展引领,
观光采摘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鼓励与推进。
3.创立中国花卉品种分类新体系
1962年起,“二元分类”在很多名花中逐渐推广应用,收到良效,
而逐渐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国花卉品种分类新学派。
4.选育出地被菊及刺玫月季新品种
以“宏观绿化”和“粗线条彩化”,迅速扩大绿化面积,
解决城市绿化中的二次扬尘,提高绿化植物的抗逆性与适应性
5.探明菊花起源
菊花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名花,切花产量名列前茅,现为世界各国广泛栽培,
但对这样一种重要花卉的起源,各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6.建立金花茶基因库并进行繁殖
1989年11月,陈俊愉先生主持的这项研究成果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7.提倡多用国产花材
提倡多用国产花材,发扬民族精神和地方特色。
富于民族和地方特点的艺术创作,为国人所喜闻乐见,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花絮:亲情 健康 幸福的向往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而亲情是世界上最珍贵的。
亲情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着爱,爱让我们在幸福的旅途中享受着、快乐着。
如果没有亲情的包围,我们将会孤单;如果没有友情的滋润,我们的心田将会涸干。
亲情无影无踪,那是人世间最有价值、最难得可贵的财富。
亲情像美丽的花儿一样,遍布各地,装饰着每个角落,净化着每个灵魂;亲情向暖流一样,在我们寒冷时,带给我们温暖;亲情像夏日里的一杯龙井茶,当我们口渴时,它来滋润。
后记:古来万事贵天生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书撰写 得到了刘青林、王彩云,赵世伟,金荷仙,刘秀晨,吴斌,王秉洛,陈晓丽,吴桂昌,铁铮,陈发棣,苏雪痕,程金水,杨赉丽,梁永基,马玉,陈秀中,沈登峰,俞孔坚,俞善福,包满珠,李旻,包志毅,尤传楷,蒋晔,孙美萍,黄国振,赵鸣,盘燕玲,彭少辉,许联瑛等陈先生的弟子和好友的帮助和指点。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杨乃琴先生、陈瑞丹副教授等,他们为本书提供了精彩的照片。杨乃琴是陈先生的夫人,陈瑞丹副教授是陈先生的外孙女。陈瑞丹女士对提纲提出细致的修改意见。陈俊愉的大弟子、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启翔教授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谨对上列各位鼎力支持和帮助深表诚挚谢意!并对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领导及书系的策划者戴宁宁副编审,丁嫣霞主任所付出的勤劳和智慧表示衷心的感谢!
刘先银 2012年10月
“观赏园艺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陈俊愉
“大家丛书”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张大千梅花作品欣赏
许嘉璐看望著名梅花专家陈俊愉院士并考察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领导介绍学校发展情况
许嘉璐与北京林业大学领导座谈
2008年6月23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原主席许嘉璐同志专程来到北京林业大学,看望我国著名梅花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教授,考察北京林业大学工作。
上午10时,许嘉璐来到陈俊愉院士家中,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并与陈老亲切交谈。陈院士年届九旬,满面红光。他向许嘉璐介绍了自己多年来倡导将梅花和牡丹定为国花所作的努力,提出,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定梅花、牡丹为双国花最合适。许嘉璐认真地倾听陈老的意见,对陈老几十年如一日这种执著的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学校和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梅花、支持梅花,学习和发扬梅花居安思危、在逆境中前进的精神。许嘉璐还与陈院士相约,一同为国花的最终确定而努力。
随后,许嘉璐来到北京林业大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并与学校领导进行了座谈。
在听取了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斌关于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定位等问题的汇报后,许嘉璐就高校如何加快改革步伐做了讲话。
许嘉璐充分肯定了北京林业大学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他说,北京林业大学精英荟萃,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等方面取得很多成绩,特别是近年来有了可喜的进步,为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学校发展得非常好,有准确的定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特别是学校提出的引领绿色文化的理念,更是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前瞻性,赋予了林业这个行业新的思路。他希望学校在今后改革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创新,作出更大的成绩。
许嘉璐指出,高校发展不仅面临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未来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包括在管理体制、管理机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各方面的改革。改革任务很艰巨,但必须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关阅读:我会做得更好: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
有许多事情之所以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太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太远;
确切的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放弃而失败!
就人的解放与人的发展问题,探讨中国林业建设的新思路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失之,得之
花开花落又花开
有信有望就有爱
关于未来美国的预测:积爱成福刘先银作品“月是故乡明”刘先银,安徽无为人。1978年始就读于无为一中、安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等,1992年获生态学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于黄山学院任教。现为中国林业出版社编审,中国生态书画院理事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林业文联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名家网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总策划的江泽慧主编的《中国名花专著系列》在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奖评比中荣获金奖。总策划的“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出版工程”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书画作品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光荣的使命书画展,荣获优秀奖。1996年刘先银在中国林业报撰文提出汇源果汁的发展思路:“山区绿化,农民致富,国家创汇”的发展战略。成为汇源果汁的发展的理论基础。
1996年,与杨京岛先生共同组织策划当代十六位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的杰作《春风百汇》《万壑同源》。朱新礼——北京汇源果汁集团总裁,得知这一创意,毅然拍板,出巨资资助,巨画的创作进入了具体的实施。迎接香港回归祖国。两幅画面上分别签有:何海霞、梁树年、白雪石、宗其香、马振声、李春海、徐义生、李黎;胡絜青、萧淑芳、梅阡、郭怡宗、金鸿钧、王成喜、李涵、詹庚西。这些名字将随着这有着纪念意义的画卷载入史册。
1998年9月经刘先银推荐人天书店经理邹进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一楼开店成功,提出配送资料室、图书馆及个人书架的服务理念,为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99年,荣获国家林业局“首届梁希林业宣传突出贡献奖”。
1998年,刘先银在组织策划的《中国兰花专著系列》的基础上,2003年,组织策划方案,通过不懈努力,在原来的深圳梧桐山苗圃场的基础上,中国首个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成立,2006年01月10日,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在深圳挂牌,并由企业转为事业单位,获得中编办的编制批准,定为司局级单位。主任:刘仲健(原为深圳市园林集团董事长),名誉主任:赵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