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的历史溯源与文化考究

春节习俗的历史溯源与文化考究

文/乐奀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传统节日--腊八节。民谣曰:“腊八,腊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了,正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这是我国汉族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另外,我国瑶、壮、白、高山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及东亚、东南亚多个国家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和地区特色。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习俗,时至如今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节日享受和文化体验。在此,乐奀与大家共同分享春节相关习俗的历史溯源和文化考究,伴随冬日的瑞雪与清凉,迎接辛卯兔年的到来。

腊八粥

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腊”是我国远古时代一种祭礼的名称,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为:“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从先秦起,腊月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

腊八节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其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其来历与佛教传说有关。据《中国年节食食俗》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从此每年到“腊七”这天,寺院的僧侣们都要取清新干果,放入洗净的器皿中终夜熬至天明。将熬成的粥用以供奉佛祖,届时,寺院僧侣诵经演法,尔后喝粥以示纪念。这就是腊八粥的来源,而且腊八粥又叫“佛粥”。宋代大诗人陆游有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十二月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至于腊八粥用料,北宋以杏仁、桃仁、果脯、江米、黄豆、豆子等;南宋时以胡桃、松子、柿栗之类;元代粥色则是殷红的,亦称红糟粥、朱砂粥,可能用赤豆、莲子、花生、红枣之类致红的原料。此后,元、明、清沿袭这一食俗,清代最为盛行。有诗云:“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

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腊八粥。现又称“八宝粥”,用料以桂圆、苡米、麦片、糯米、绿豆、红豆、芸豆、花生等八物(也可选自己喜爱的如芡实、栗子等)。

祭灶接神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其实,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礼记·月令》云:“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那时祀守被列为五祀之一。《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战国策·赵策》云:“复涤侦谓卫君日:臣尝梦见灶君。”唐罗隐送灶诗亦有“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的名句。可见两千多年前已有祭灶之礼,且历代相沿成习。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祭灶分为送灶和迎灶两个部分。所谓送灶,就是恭送灶王爷上天,一般在腊月廿三或廿四这一天,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小年”,家家要将灶台、几案打扫干净,在灶神像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因为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言善恶,如果说了哪家的坏话,哪家就必定倒霉遭厄运,所以民间把送灶活动看得很重,有的家庭还会在灶前供上一盘糖瓜,希望灶神吃后不说他们的坏话。

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迎灶”。迎灶一般在除夕晚上,换上新灶灯,燃上香烛,摆好供品,把新买的灶神像贴在灶上神龛里,上头写着“保佑”两字,两边贴对联,如“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而且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据传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掸尘扫房

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习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

“扫房”古称扫年,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吕览注》中写到:“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亦曰木难。”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挂年画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由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而真正史书记载的,不是神茶、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

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

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又此后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发展成至今风靡全国的挂历。

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贴春联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过年的时候,人们在桃符上题词,称为题桃符。上面刻着一些灭灾降福的咒语,比如说“姜太公在此,百无忌禁”或“有令在此,诸恶远避”等。

直到五代十国,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称为桃木剑),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到宋朝,题桃符开始流行起来。据说苏东坡访王文甫,就曾赠王一副“门大要容千骑人,堂深不觉百男欢”的对联。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并逐门观看,以为乐趣,并乘兴亲笔题联。比如他题给大才子陶安的是这样写的:“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古时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常见的神联有:“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天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土地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财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井神联)。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在民间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挂千

挂千又称为“门笺”、“挂签”、“挂钱”等。一般用红纸剪成,呈长方形,上部为各种剪纸图案和吉祥话,底部为流苏式。在南北朝时成书的《荆楚岁时记》曾提到了“剪彩”,就是“挂千”的做法;这种风俗在北宋时已经流行。今天,它又演变成了新时尚,即那些大红的“中国结”是也!

古时的挂千,就是用吉祥语(如“连年有余”、“辛卯大吉”等等)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世家大族用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燃放鞭炮

鞭炮又叫爆竹,过年燃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没有鞭炮就感觉年味不足。放鞭炮贺新春的历史,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诗经·小雅·庭燎》篇中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把竹竿放到大火里烧,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就会膨胀,竹腔爆裂而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这也是“爆竹”称呼的由来。爆竹最早和桃符、春联一样,都是用来去除邪魔鬼怪的。南朝梁人宗懔在《荆梦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

到了唐朝,发明了用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北宋时,爆竹在制作技术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出现了用纸卷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炮仗”,后又改为“鞭炮”。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除夕守岁

除夕就是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不论小年廿九还是大年三十,人们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本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据《吕氏春秋·季冬季》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它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除”的本义是“去”,延伸为“易”,即交替;“夕”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有关除夕这一名称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吃年夜饭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因为一年中大家都很忙,只有过年才团聚,所以特别重视除夕的团圆;古人用餐往往男女不同席,只有吃年夜饭时,男女老幼都在一起吃,表示全家永远欢乐团聚;古时吃年夜饭时,桌上会放一个烧得很旺的火炉,全家人围着吃年夜饭,因此也叫“围炉”,表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而年夜饭的饭菜也有讲究并含有美好祝愿的意愿,比如说要一定有盘鱼,“鱼”与“余”谐音,取“年年有余”之意;吃年夜饭时家家户户要关起大门,吃完后待桌上碗筷收拾干净后方可打开大门,这叫做“闭门生财,开门大吉”。

古时有“除夕不空锅”的说法,也就是说:除夕夜里,人们要在饭锅里放上些干粮或其他食品(一般放在箅子上面),称为“压锅”。它表示:去年的余粮能够存放到今年,也是“年年有余”之意,依此祈盼来年生活富裕安康,温饱无虞。

压岁果子和贺年柑

除夕之夜,在古时有“扔愁帽”的习俗。夜深人静之际,人们将自己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街上。此习俗含有“扔掉一年的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之意。

除夕之夜,将橘子、荔枝等果品置于床畔,称之为“压岁果子”。“橘”、“荔”取其谐音,含有“吉利”之意。唯压岁果子当夜不食,需等到大年初一时才取而食之。

新春到亲友家贺年时,有的地区要带上柑子,称之为“贺年柑”。“柑”,又称“大橘”,取其谐音,有“大吉”之意。主人收下大橘后,又以自己的大橘回赠,意为“互相吉利”。

年糕饺子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晚清有诗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音“审”,意为劝告)”。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据说在早年,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之物。汉朝时,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而年糕据说就是从米糕发展而来的。公元6世纪,在当时的《食次》一书中就载有米糕“白茧糖”的做法。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拜年贺年

春节习俗的历史溯源与文化考究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拜年的最初意思是《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载:“慧所以除旧布新也!”真正意义上的拜年出现在宋代(多是贺年的形式),盛行于明代。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帖,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来,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贺年卡”。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有史料记载,在宋朝的上层社会,倘若亲朋好友坊邻太多,无法登门造访,就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个红纸袋,上书“接福”两字,即为承接飞帖之用的。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有古人贺年的记载:“正月溯日,为之元旦……士兵皆交相贺,民男女,也皆鲜服往来拜节。”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 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附:各国新年习俗

古巴——泼水去旧。古巴人有泼水除旧岁的风俗,每逢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男女老幼尽情地玩耍歌舞,每人都准备好一碗水,等午夜的钟声敲过十二响后,大家便端着自己的一碗水,泼到屋外去,以示去旧迎新。

智利——通宵歌舞。智利人在除夕彻夜不眠,男女老少都穿上华丽的服装,参加节日的各种庆祝活动。午夜的钟声一响,人们便喜笑颜开地涌向公园和广场,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尽情地歌舞。一边跳舞,一边燃鞭炮放焰火,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埃塞俄比亚——燃篝火庆丰收。埃塞俄比亚人的新年是在每年的9月11日或12日。这正是雨季即将结束,收获就要开始的季节。除夕之夜,人们身着鲜艳的节日服装,各带一捆干柴兴高采烈地聚集在一起,在广场上燃起熊熊篝火。大家围着篝火欢歌狂舞,欢庆新年。在农村,节日里,男男女女都穿着用手工织成的柔软白布做的民族服装,挨门逐户,互相祝贺,迎接一年一度的收获季节。

尼日利亚——洗澡戏水。尼日利亚除夕夜晚,在农村的一些部落里,人们点燃火 把,迎接新年。小伙子和姑娘们都到小河里洗澡戏水,谈情说爱,直到清晨。新年这天,大家可以尽情欢乐,不受部落戒律的约束。

坦桑尼亚——驱散妖魔,祈求幸福。坦桑尼亚新年前夕,沿海的斯瓦希里族人家家户户要用木炭爆玉米花撒在物内的各个角落,以示驱散妖魔,祈求幸福;用玉米和菜豆煮饭盛于碗盘放在门前,供串亲的过路人随便食用。元旦那天,人们鸡鸣即起,姑娘们身着彩裙,走门串户唱民歌;早餐后,鼓乐齐鸣,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到海滩洗澡,以示洗去污秽,健康欢乐地迎接新年。

喀麦隆——除垃圾,吃美餐。喀麦隆除夕夜晚,人们通宵不眠。第二天一清早,各家把屋里垃圾清除掉,然后吃上一顿美餐,表示进入新的一年。

苏丹——老年跳舞,青年唱歌。苏丹人在元旦尽情玩乐一天,举办各种文艺、游戏、跳舞等项庆祝活动,与平日不同的是老年人跳舞,青年人唱歌。

加纳——节日桌上烧公鸡。加纳在元旦时,人们用棕榈叶建成各式各样的房子,在房子里放着节日桌,桌上摆着诱人的新年菜肴——烧公鸡,全家老小都围坐在桌旁,那些在过去争吵过的人,借此机会和解。

(以上内容由博爱慎行—乐奀根据相关网络与文字资料整理而成)

感谢您的造访,祝各位博友朋友来年更美好!

延伸阅读:

你知道老北京是怎么过小年的吗?

话说老北京是咋过年的?除夕夜要守岁熬夜的古老传说吃年夜饭要闭门的传说故事为什么女儿女婿不能在娘家过大年呢?

描写冬景的十首古诗佳句描写春节的古诗佳句16首

人生四大法则:改变适应回避放弃节食则无疾慎言则无祸

中国十大名花经典描绘诗句欣赏(中英文对照)什么是狼性文化

盘点:穷人与富人之差异谁才是中国娱乐圈的第一美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88068.html

更多阅读

近代中国机制币的历史命运及其文化传承 钱币中国近代机制币

百年回顾:近代中国机制币的历史命运及其文化传承机制币(用现代机器冲压制造的各种金属货币)于1949年退出流通领域仅仅30年后,从1980年前后开始,它再次引起了全国人民关注。这次的关注是以另一种方式出现的:收藏品。这时的机制币已经不再是

汉服的色彩搭配与清洁保养 汉服颜色搭配

【形制篇】汉族:全世界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绚灿的民族。上溯炎黄二帝,族称华夏,五千年文明由此展开,历至汉朝,因其强盛一时,异族始称中原华夏人为汉人,从此“汉”成为这个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名号。同时,这个民族的传统服装被广泛称为—

“索马里现状”的历史背景与轨迹 历史轨迹

2011-09-21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面积:637,657.00 平方公里;人口:(1997年)977.2万人,索马里人占98.3%,阿拉伯人占1.2%,班图人占0.4%,其它民族占0.1%;索马里语和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伊斯兰教为国教,伊斯兰教逊尼派占99.8%,基督

声明:《春节习俗的历史溯源与文化考究》为网友顶尖意识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