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些朋友问我关于填词的事,天枢便整理了一下我以前用的资料,便是下面的东西了。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诗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词的变化很多,有能力玩转诗词的人可以随意变化,不过这样的人古今罕有,所以我们普通人填词按部就班就行了。
填词只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字数,二是平仄,三是用韵,四是对仗。这四点都比格律诗宽松的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用韵之处也是固定的。对仗可严可宽。规定这些的叫做词谱,因此我们填词的时候严格按照词谱填就不会错了。
例:(下划线表示可平可仄,加重为韵)
菩萨蛮(四十四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后阙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
一、字数与平仄 依照词谱即可。有些词谱有多种变格。
二、词韵分十九部:(“贿1”等表示贿韵的第一部分,有些韵目是分两部分的)
词韵十九部,每一部包含诗韵(平水韵)中的若干个韵。
第一部:平声 东、冬;上声 董、肿;去声 送、宋;
第二部:平声 江、阳;上声 讲、养;去声 绛、漾;
第三部:平声 支、微、齐、灰;上声 纸、尾、荠 、贿1;去声寘、未、霁、泰1、队1;
第四部:平声 鱼、虞;;上声 语、麌;去声 御、遇;
第五部:平声 佳2、灰2;上声蟹、贿2;去声泰2、卦2、队2;
第六部:平声 真、文、元2;上声轸、吻、阮2;去声震、问、愿2;
第七部:平声 元1、寒、删、先;上声阮1、早、潸、铣;去声愿1、翰、谏、霰;
第八部:平声 萧、肴、豪;上声 筱、巧、皓;去声 啸、效、号;
第九部:平声 歌;上声 哿;去声 箇;
第十部:平声 佳1、麻;上声马;去声 卦1、祃;
第十一部:平声 庚、青、蒸;上声 梗、迥;去声 敬、径;
第十二部:平声 尤;上声 有;去声 宥;
第十三部:平声 侵;上声 寝;去声 沁;
第十四部:平声覃、盐、咸;上声 感、俭、豏;去声 勘、艳、陷;
第十五部:入声 屋、沃;
第十六部:入声 觉、药;
第十七部:入声 质、陌、锡、职、缉;
第十八部:入声 物、曷、黠、屑、叶;
第十九部:入声 合、洽。
可以看出,词韵里入声是不能跟平、上、入通押的。
三、对仗
一、词需要对仗的地方依照词谱,词谱上会标明,有的必须对仗,有的通常对仗但也可以不对仗。
二、两句对两句。跟一般对仗不同,词以两句对两句的对仗,称为扇面对。如“惜秦皇汉武,略轮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三、词的对仗不一定要以平对仄,以仄对平。如“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四、词的对仗可以允许同字相对。如“千里冰封”对“万里雪飘”。
总之,词的对仗比诗的对仗要宽松的多,甚至也可以不用词性相对,大体上对仗也可以。词的对仗是律诗对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的,因此要掌握律诗的对仗。
四、断句
词的句子是从格律诗发展来的,因此多律句,但字数上却与格律诗不同,因此需要断句。
六字句:上二下四、上四下二、若是上三下三词谱一般标明。
八字以上的句子,词谱一般给断开。但不同的作者有时也可能作不同的处理,有不同的断法。
如八字句:上三下五(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上四下四(定知我今 无魂可消)、上一下七(但 长江无语东流去)、上二下六(应是 良辰美景虚设);
九字句:上三下六、上四下五、上五下四、上六下三;
十字句一般上三下七。
词谱中的断句一般会用顿号隔开。
词谱可以参考:http://www.ziyexing.com/files-2/scgl.htm
相关博文:格律诗平仄
诗韵依平水
律诗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