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很久很久以前了,很喜欢郑智化的歌,他的悲天悯人而又垂垂自怜的歌一度成为城市里的一种声音。当然,那时候只是觉得好听,听得出旋律却不太听得懂其中的人生。前些天偶尔路过街边的一个小店,忽然又听见了他的歌,忽然有一种久违了的感动,接下来是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了,那时候在听歌,今天在听同一首歌,竟然已经时隔二十多年!
小店里播放的是郑智化的《中产阶级》:“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眼光很高我的力量很小,我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我的床铺很大,我却从没睡好,我害怕过了一夜就被世界遗忘,我的欲望很多我的薪水很少,我在台北的马路上迷失了我的脚,没有人在乎我这些烦恼,每个人只在乎他的荷包,我常常喝着可乐我吃着汉堡,只是心中的空虚饥渴无法填饱,是不是就这样平凡到老,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坏不好,是不是学会了放弃思考,这样的我才能够活得很好,头壳坏掉才能够活得很好……”
那时候听这首歌,倒没觉得有特别的感触,多年以后,又再相逢,不由停下脚步完完整整听完了,待要挪动脚步离开的时候,才发现眼睛里居然有了泪水,原来那里面唱得其实就是后来的我们,只不过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所谓的中产阶级,更加想不到过了一些年头自己竟然也不知不觉被人划入了这个行列。
中产阶级在一定时期曾经是个头戴光环的称谓,我相信今天仍然还是。在不少正在试图成为中产的人看来,这个称谓是理想目标,也是动力源泉,不管真正成为所谓的中产以后是如何光景,它终究是甘愿紧紧抓住了不放的梦想。
以前跟朋友们讨论过这个问题:中国究竟有没有中产阶级,有多少中产阶级?客观地说哪个国家都会有中产阶级,不过数量上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就中国而言,不同的人不同的机构对中产阶级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和界定,也就注定了数量绝不会相同。有中国学者认为年收入超过1万元的中国家庭就可以成为中产阶级,倘若如此,全中国的家庭几乎都已经早早步入了中产,这显然缺乏说服力;印度曾宣称的中产阶级年收入只有1000元人民币,家里买辆自行车甚至都要计划好几年,这显然也不是真正的中产阶级。
什么是中产阶级呢?有些人认为中产阶级主要依据经济收入和经济地位来界定,而另一些人主张用社会和文化地位来界定,莫衷一是,也就注定了中产阶级不会有确定的定义和标准,只要符合当政者的大致需要,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中产阶级而不必太强调地位和收入。
中国眼下比较热衷中产阶级这个词,因为绝大部分的社会工作、税收、生活压力等等全都压在这一批人身上,有关房子、车子、股市等等的政策也会由一举一动最先影响这些人的生活和利益,所以令人羡慕的是中产,最令人忧心的是中产,未来可能境遇最差的也是中产。
中国的所谓中产阶级被认为大多集中在比较大的城市,他们通常从事脑力劳动,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比较强,生活意识也强,因为收入比较多,所以具备消费能力。这个阶层的人不但生活稳定,注重生活质量,对生存以外的休闲娱乐、旅游、读书学习、人际交往都比较看重,而且也具有较高的公德意识和修养,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占据主导地位,就像一个橄榄球的中间部分,数量比较大,经济和社会地位比较重要,最明确的一点是,他们的生活状态正好居于社会各阶层的中间水平,不高不低。
按照这样的理解,大城市里的大多数中青年都属于中产,但如果随便抓来一个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人,将其视为中产,恐怕还是会招来不满,因为即便符合了上述条件中的某一些,要想真的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中产阶级无法避讳的问题是收入,这也是界定中产阶级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我曾经问过美国朋友,在当地什么样的家庭算得上中产。朋友介绍说,如果不是在纽约那样的大城市,诸如底特律这样的地区的家庭如果年收入10万美元,假设是三口之家,人均收入约为3万多美元,如此收入就算是跨入了中产阶级,只不过属于中产的底部水平。假如以此衡量中国,那就相当于一个三口之家年收入达到60万以上才算得上中产阶级,这对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显然遥不可及,所以所谓中产,还要依据国情区别对待了。
中国学者中主张年均收入达到1万元即可划入中产的,显然有点降低了中产的门槛,因为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年均收入1万元,别说是中产,就连吃饭都无法维系,租房都成为空想,至于休闲娱乐和旅行则根本想都不敢想,所以这样的标准显然不合实际。年收入一万元要在北京买套六环外的两居室,至少也要不吃不喝一百多年,这样的经济地位和水平非但够不上中产,恐怕连温饱都会成为问题,又如何去奢求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呢?
有人认为界定中国的中产阶级的比较合理的收入标准是年收入能达到5万美元,也就是说一个三口之家如果年收入能够达到30万元,才能买得起房子,养得起车子,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才能够注重休闲娱乐,才会有计划地外出旅行,才能享受有质量的生活。
中国的中产大部分集中在城市里,尤其是比较发达的大城市,而且多数集中在居于领导地位的公务员、企业主、生意人、职业经理人、高级技术人员、演艺明星、律师或医生、有实力的海龟等群体。他们基本上拥有中产阶级的全部或大部分要素,从经济到社会地位都相对比较高,而更多在城市里辛苦奔波、用一辈子换一套房子或夜以继日工作却养不起一辆私家车的人虽然被称为中产,其实更像是刚刚解决温饱的脱贫户,绝非中产。
中产始终是个带光环但又光怪陆离的称谓,其中的甘苦滋味也许只有被视为中产的人知道。就像前面那首歌里写的一样,包袱很重,肩膀很痛,偷偷跌倒了还得悄悄爬起来扛着面子继续流浪。不高不低有时候的确有点尴尬,但如果想开了看问题,居于中间位置,往前看不如别人,往后看却又领先于人,如此也许更懂得知足和珍惜。倘若肯再努力一点,也许就更进一步;居于中间位置,也是一种鞭策,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保全所谓“中产”,奋斗的脚步不能停下。
在中国究竟什么样的标准才符合所谓“中产”呢?我想,如果年收入能够达到20万,除了养活一家人之外还能有点投资,有一套宽敞的房子,一辆看得过眼的车,收入不必全部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能够时常去看看电影听听音乐,能静下心来看看书研究研究文化而不必每天早出晚归疲于生计,再有一点比较好的修养,思想健康而有公德心,偶尔讲点小情调,这也就算得上中产了。
我想,即便是按照这样的标准,多数年轻人还是够不上中产,但它未尝不是目标,也可以是一种鼓舞自己的动力源泉。不一定人人都要追求中产,但积极的人生总是需要一个比眼下更高的目标,所以,无论够不够得上中产,不放弃信念,努力奋斗仍然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