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秒,32年 23.4.a.1.232

电视剧《唐山大地震》和冯小刚版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一样,同样改编自华裔女作家张羚的中篇小说《余震》,其实地震是引子,全是说余震。电影对小说进行了精心剪裁,改头换面中让这个故事十分温馨,而剧版的《唐山大地震》忠实于原著的地方更多一些。如果真要拿电视剧《唐山大地震》和电影相比,可能意义就非同一般,电影版虽然情节上设置不是百无一漏,但当年掀起的观潮也不小。电视剧套拍无非是华谊公司对电影的致敬,似乎还在回味曾经的辉煌。

电视剧比电影的优势就在于情节上更细腻,可以还原小说《余震》的全貌,这似乎也是吸引观众的条件之一。但做得更精细似乎电视剧就不如电影,尽管如此,看过电影的观众可能还会被那些自然灾难带来的伤害而落泪,但电视剧似乎无法再次带来催泪功效,可能感动一次就已经足够,重复的煽情关键还要看电视剧版本演员表演上的给力,如果无法超越电影,这感动就难免降级,变得麻木和司空见惯。当然对于没有看过电影的观众来说,也不失一次疗伤必修课。

电影和电视剧都用较大的篇幅表达了李元妮的女儿方登,在这个关键情节上,视不如影,电视剧的编导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用现代人的观点,放大了恋父情节的畸形。方登和母亲的对抗,似乎不是从地震之后,她一开始潜意识里就对母亲有敌意,那种眼光,让李元妮害怕。这个人物后来对养父的亲近,对养母的排斥,似乎都来自于这种非正常感觉。是畸形心理,孕育了她对母亲的排斥,地震仅是一个爆发点而已。

电视剧篇幅长、容量大的特点,让电影中的主线和副线,在电视剧中变成了平分秋色,张国立、吴越塑造的董桂兰、王德清夫妇,多了容纳养女心理上的磕磕绊绊,使故事更加丰富,人物更接地气,张国立的表演非常出色,恰到好处地揭示了养父的心态,点点滴滴和上了观众的心声。

对于《唐山大地震》来说,观众能明显感觉到姚晓峰导演对细节的追求和情感的雕琢,小登对王德清的感情、小达对小林的感情……尽管所用篇幅不多,但是这其中的感情挫伤和亲情修复却让人感同身受。细腻的拍摄手法,更注重于人物情感的铺垫,让我们更好的进入到震后人们的内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亲情之间断不了的纽带关系,真心让人感动。看了之后知晓真情可贵,更想要呵护自己的家人!这样给人力量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的片子真心推荐大家多去感 受一下。

电视剧版的《唐山大地震》如今正在各大电视台热播,很多人批评的说:这是趁火打劫,在伤口上撒把盐!我却不这么觉得,与电影版的《唐山大地震》一样,电视剧版的素材也是取源于小说《余震》,跟电影版不一样的是,电视剧版《唐山大地震》着重探讨的是震后如何治愈人心的作品。导演对于剧中人物的生活感情描写得更加细腻,也让更多人的了解到灾区需要的不仅是物资,更需要心灵的抚触,物质的满足并不是那么难,但精神的创伤一时还很难治愈!而当你看到电视剧版的《唐山大地震》的阵容,佟丽娅、张国立、陈小艺、张涵予、许亚军、吴越、袁文康、朱铁等一众实力明星的联合演出,就会让你感受到圈内人对此剧的认可与支持!

有一句略显冰冷却不无道理的话说“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这句话说着容易,可是对于每一个经历了地震灾难的人来说,都是一道绝大的难题。每次地震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看到所有人都在出钱出力的帮助灾区人民,又有谁能不为之震动;看到汶川地震出生的孩子又在雅安地震中丧生,又有谁能不为之遗憾;看到无私的母亲总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予孩子活下去的希望,又有谁能不为之感动。在这个“敏感”时候热播的电视剧《唐山大地震》,在平心静气的看过几集之后才真正发现,姚晓峰导演赋予这部剧集的是满篇鼓励人们坚强的正能量,而观众感受到的亦是真诚、温暖和对心灵深处的慰藉。

电视剧版的《唐山大地震》更加重视对原著小说的真实还原,也因为电视剧独有的优势,可以将震后人们的生活变化、心灵波动更加细致入微的娓娓道来,足够细致的剧情铺垫让剧集看起来更加完整、丰满。更难能可贵的是,导演用偏文艺的手段再现了这样一场旷世的灾难,讲述对于这样一段历经磨难的亲情故事。文艺的壳让演员的表达更细腻,让情感的爆发更震撼,对观众的回味经久不息。

四川雅安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天灾面前人类显得那么无能为力,那么渺小,那么脆弱……看着灾难过后,微博上人们彻夜难眠,各方人士出钱出力帮助受灾民众,你会觉得很感动,同时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的伟大与心暖。导演通过电视剧《唐山大地震》传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或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也在告诉经历了雅安地震的灾民,地震过后,也许有很大一部分人在今后的生活中会面临家庭的重组,人不能一味的生活在过去,活下去就有希望,活下来就要往前走。

23秒,32年 23.4.a.1.23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87611.html

更多阅读

声明:《23秒,32年 23.4.a.1.232》为网友蝉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