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世因果文 注定前世姻缘的几种人
欲知后世果 今生作者是
善男信女至誠听听念三世因果文三世因果非小可 佛言真语实非輕
今世做官为何因前世黃金裝佛身前世修來今世受 紫袍玉帶佛前求
黄金装佛裝自已遮盖如來盖自身莫说做官皆容易 前世不修何处来
骑马坐轿为何因前世修桥补路人穿绸穿缎为何因 前世施衣济穷人
有食有穿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无食无穿为何因 前世不舍半分文
高楼大厦为何因前世造庵起凉亭福祿具足为何因 前世施米寺庵门
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聪明智慧为何因 前世诵经念佛人
贤妻美妇为何因前世佛门多结缘夫妻长寿为何因 前世幢幡供佛前
父母双全为何因前世敬重孤独人无父无母为何因 前世都是打鸟人
多子多孙为何因前世幵笼放鸟人养子不成为何因 前世皆因溺嬰身
今生无子为何因前世填穴覆巢人今生長寿为何因 前世买物放生灵
今生短命为何因前世宰杀众生命今生无妻为何因 前世偷奸谋人妻
今生守寡为何因前世轻贱丈夫身今生奴婢为何因 前世忘恩負义人
今生眼明为何因前世舍油点佛灯今生瞎眼为何因 前世指路不分明
今生缺口为何因前世吹灭佛前灯今生聋哑为何因 前世惡口骂双亲
今生駝背为何因前世耻笑拜佛人今生拙手为何因 前世造业害旁人
今生跛脚为何因前世拦路打劫人今生牛馬为何因 前世欠債不还人
今生猪狗为何因前世皆因骗害人今生多病为何因 前世杀生害命人
今生无病为何因前世施药救病人今生囚牢为何因 前世作惡害別人
今生餓死为何因前世糟塌五谷人毒药死者为何因 前世药物毒众生
伶仃孤苦为何因前世惡心侵算人眷属欢笑为何因 前世扶助孤独人
今生瘋癲为何因前世酒肉逼僧人今生吊死为何因 前世劫索在山林
鳏寡孤独为何因前世狠心嫉妒人雷打火燒为何因 大秤小斗不公平
蛇咬虎伤为何因前世冤家对头人万般自作还自受 地狱受苦怨何人
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不信吃斋多修积 但看眼前受福人
前世修善今享福今生作恶后沉沦有人毁谤因果文 后世堕落失人身
有人受持因果文诸佛菩萨作证明有人书写因果文 世代儿孙家道兴
有人顶带因果文凶灾横祸不临身有人讲说因果文 生生世世得聪明
有人高唱因果文来生为人受恭敬有人印送因果文 富贵荣华报来生
有人顶礼因果文事事件件皆称心有人深信因果文 同生西方极乐人
三世因果说不尽龙天不亏善心人大众发心广劝他 印送此经吉星临
一人传十十传百明因识果做善人人人向善家家乐 移风易俗永太平
按:因果文,流传很广,难免错讹。兹参阅几种版本,就内容及文字作些调整。不妥之处,
尚祈指正!
十来偈
端正者忍辱中来 贫穷者悭贪中来
高位者礼拜中来 下贱者骄慢中来
喑哑者诽谤中来 盲聋者不信中来
长寿者慈悲中来 短命者杀生中来
愚痴者破戒中来 智慧者持戒中来
心地和命运
心好命又好 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 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 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 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 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 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 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 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 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 退让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 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 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谁替得 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 天自从容定主张
谗曲贪嗔堕地狱 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 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 两种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 死后空留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 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 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 不知何处是家乡
憨山大师费闲歌
讲道容易体道难 杂念不除总是闲
世事尘劳9野?深山静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难 信愿全无总是闲
净戒不持空费力 纵然落发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 不遇明师总是闲
自作聪明空费力 盲修瞎炼也徒然
染尘容易出尘难 不断尘劳总是闲
情性攀缘空费力 不成道果也徒然
听闻容易实心难 侮慢师尊总是闲
自大贡高空费力 聪明盖世也徒然
学道容易悟道难 不下功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 空空论说也徒然
闭关容易守关难 不肯修行总是闲
身在关中心在外 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难 心口不一总是闲
口念弥陀心散乱 喉咙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难 意不虔诚总是闲
五体虚悬空费力 骷髅嗑破也徒然
诵经容易解经难 口诵不解总是闲
能解不依空费力 日诵万卷也徒然
息得三福 息忍 息让 息气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的心中有主意。君子量大同天地,好坏事物包藏里。
小人量小不容人,常常气人气自己。世间万物般般有,岂能尽如我的意?
弥勒菩萨笑哈哈,大着肚皮装天地。他人辱骂我,我当小儿戏。
高骂上了天,低骂入了地。我若真该骂,给我好教意。我若无那事,他是骂自己。
吃亏天赐福,让人懂道理。若不学忍让,气上又加气。因气得了病,罪苦无人替。
多少英雄汉,因气亡了命,想到死亡时,其事过得去。他人来气我,我偏不生气。
一句阿弥陀,万病皆化去。学佛忍辱波罗蜜,念佛往生极乐去。
念佛好,念佛好,念佛戒烦恼。念佛得长寿,念佛罪业消,
念佛开智慧,念佛得解脱,念佛成佛道,持戒修佛道。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品德高。爱国家,爱佛教,利乐有情类,不堕三恶道。
念佛好,念佛好,念佛就是随身宝,若不学念佛,难免三恶道。
任有金银如山高,死去难带一分毫。若不学念佛,死生何日了。
一人能念佛,一人成佛道,一家能念佛,一家能和好。
念佛功夫深,品位登的高,念佛要观想,佛光头上照。
念念不忘阿弥陀,一定往生极乐去。南无阿弥陀佛。
浅谈因果规律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缘。果”就是结果,也叫果报。“业”就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所导致的后果。因就是业,果就是报。
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动一个念头都是种因;随其善恶的性质和分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结果在后面,迟早总要由自已受到的。概括说,种善因得福果,种恶因得苦果。其实,怎样的善得怎样的福报;怎样的恶得怎样的苦报,也有恰如其分的“因果律”。佛说:
“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做人,下品十善者做阿修罗;犯上品十恶者落地狱,中品十恶者墮饿鬼,下品十恶者沦畜道。”说明十善十恶是六道轮回形成的业因,六道轮回则是十善十恶应得的果报。人生本是业果的相续,而“来先去后作主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便是因果业报的主体。它把一个人前世所作的善恶业带到现世来,又把今世所造作的善恶业带到后世去。阿赖耶识,意译藏识,它含藏诸法的种子,好像储存各种信息一样。由业因到果报,由果报到业因,生灭流转,轮迴不息。人生的苦乐,世运的盛衰,都是业力所招感。所以佛说:“自作自受,共作共受。”《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意思是‘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造作业因,也不会得相应的结果。由此可知,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不虚弃,果无浪得。正如《涅槃经**矫陈品》所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世间法是如此,出世间法也是如此。
因果规律并不是佛陀所规定或制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佛陀只不过把它揭示出来罢了。印光法师说:“如来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可见连诸佛菩萨,尚不能超出因果之外。何况我们凡夫,不管你信与不信都要受因果规律的制约。
因果贯通三世:有些人认为,人生一切都是偶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人死后,躯体便消灭,神识也飘散;有些人看见好人受恶报,恶人得善报,便怀疑因果,怀疑佛法。这是由于不明白因果贯通三世的道理。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说明我们今生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自已前世所种的业因,是自种因,自受果。而现前身口意三业时时造作的业因?又正是自己未来应受的果报,前因后果,循环不断,也没有丝毫差错.经中又说:“假使百千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百千劫’是很遥远的时候,“所作业”是自己所种的远因。远在百千劫前种的业因,并不会自行消失。“因缘会遇时”指现在因缘成熟,“果报还自受”还得自食其果,关于果报的早迟,大体有三种情况:1现报.即现在做善事,现在享福报;现在做坏事,现在受恶报。2生报:即今生作善作恶,来世受福报受苦报。3后报:即现在作善作恶,到第二世、第三世,乃至百千万亿劫后,才受善报恶报。后报虽然早迟不定,但只要种下业因,没有不受果报的。所以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为什么恶人会获福报呢?这是由于他过去生中培植的善根深厚,现在因缘又成熟,因此享福报,如果他今生不作恶事.福报就更好。至于他今生所种的恶因,也不会自行消失,将来因缘会遇时,必然会受应得的恶报。如像富贵人家的子弟,吃喝嫖赌,任意挥霍;可是他并没受饥寒,这是因为家底很厚的原故。不过如果照这样乱花下去,纵有百万财产,终有一天会倾家荡产的。至於,善人遭受恶报,这是由于他过去所造的罪业深重,而现在因缘(条件)已成熟,所以先受恶报。如果他今生不行善,恶报会更重;另一方面,他今生所种的善因,也并没有消失,未来必定会受相应的福根。如像一个重罪犯人,没有被立即处死,他有悔改,立了功;但是功小罪大,不能完全赦免,只是将重刑改判轻刑。如能继续立功,积累的功劳又多又大,则不仅全部赦免其旧罪,而且还会受到奖赏,受到重用,获富致贵。
唐代玄奘三藏的皈依师父、印度高僧戒贤法师,是那烂陀寺住持,戒行精严,徳望很高。他一次患很痛苦的病.甚至无法忍受,准备绝食而死。这时得到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开示说:因为你在过去生中,曾经多次做国王,作过不少危害人民的罪恶,本来应该长期堕地狱受恶报。由于你今生努力弘法度生,所以才受这点世间的小苦,来抵捎长劫堕落地狱的大苦。你应当忍受,并恳切忏悔.病苦自能消除。戒贤法师依照办理,后来疾病全愈。这种事假使不明白是过去种的因,人们可能会说戒贤并不是得道高僧,或者说这种大修行人,还患这么痛苦的病,佛法有什么灵验和利益呢?其实三世因果,错综复杂。有的是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有的则是转现报、轻报为后报、重报。这点必须了解。
转变全由心念.因果是活泼泼的贯串一切事理的,决不是庸俗的「宿命论」和死板的定命论。例如,现在是过去的果」,同时又是未来的远因」。业因既随时变迁,果报自然也能随时转变。人们所常说的r命运」,实际就是业因果报.弄清因果的道理,才明白‘命’、[相」之所以然。从十二因缘的道理解释,我们的身体就是由果报所生的,也是来受善恶业报的,所以叫做‘报身’。一个人相貌的好坏,寿命的长短,命运的穷通,属于正报。家庭环境的好坏,亲属子女的优劣,生活享用的厚薄,属于依报。正报有福,依报自然也丰富满足;正报无福,依报也是困窘恶劣。我们今生所受用的正报和依报,都是过去种的‘因’,现世结的‘果’;并不是从外来,全是作自受。一个人的‘命‘和‘相’正是这些业因果报的体现。佛法从根本上揭示了;‘命’和‘相’的原因及由来,却不教人去算命、看相、求签、问卜。因为这是舍本逐末,徒劳无益的。‘命’和‘相’算也是这样,不算也是这样。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因’,才能转变未来的‘果’。转变的关键又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心念。因为一切唯心造。心既能造业,也能转业。即是‘转变由心’的道理。如果只是“知命”、“安命”,还是消极的;无益的;必须改造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未来才是积极的,有益的。所谓‘相随心转’、‘境随心转’、‘命自已立’、‘福自己求’,以及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都是说明这个道理。六祖慧能大师也曾说:“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去寻找,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古今来许多事实以及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都反复证明这些道理是真实不虚的。明代人袁了凡被云南孔先生推算终身命运,某年考试中第几名,某年当贡生,某年做知县,都一一应验。因此能确信,人生一切遭遇,全是命中注定,自己丝毫无能为力。后来,遇见高僧云谷禅师告诉他,方才懂得命运既是有一定的,又是能够改造的。便从此立志造命,广积阴德!每天记「功过格」,严格检查言行心念;并诵持经咒,以求感通。从这以后,孔先生所算的命,全不验了。孔 先生算他寿命只有五十三岁,没有儿子。结果他活到了七十多岁,不但有儿子,并且很成才。晚年他将自己一生改造命运的经验和体会,写成了《了凡家训》(现名《命运的选择》),来教育后人。我们要想创造未来的幸福,掌握自己的命运,首先必须深信因果。(《观无量寿经》语)!因为世尊在顿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之后,到各处说法度生,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总括说一句:不外因果报应四字而已。所以,修学佛法的人,要深信善恶的因果律,知见才算正确;否则,若不深信佛语的善恶因果律,那就叫做邪知邪见了。(定因老法师讲述:《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第一七六页)只有在深信因果的基础上,才能自觉地止恶行善,戒杀盗淫,不种恶因;勤修十善,广种善因。这样即能转变并消除过去的罪业,又能培植现在和未来的福德。这是一条正确的做人处事之道,也是自利利他有益于社会国家之道。就从更高的要求来讲,我们修行佛法的人,真要了生死,生净土,度众生,成佛道,也必须从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做起。
地藏菩萨本愿经 (摘录)
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
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
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
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
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
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
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
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
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
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
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
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
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
若遇毁滂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
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
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
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
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
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
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缺绝报
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
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
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自己做到了哪条?望大家仔细阅读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十七、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二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二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二五、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二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三一、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三三、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三五、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三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三八、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四一、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
六十、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六一、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六二、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六三、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六四、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六五、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六六、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六七、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六八、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六九、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七十、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七一、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七二、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七三、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七四、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七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七六、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七七、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七八、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七九、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八十、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八一、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八二、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八三、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八四、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八五、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八六、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八七、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八八、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八九、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九十、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九一、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九二、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九三、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九四、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九五、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九六、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九七、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九八、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九九、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一00、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一0一、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一0二、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一0三、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一0四、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一0五、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一0六、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一0七、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一0八、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一0九、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一一0、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一一一、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一一二、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一一三、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一一四、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一一五、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一一六、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一一七、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一一八、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一一九、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一二0、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一二一、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一二二、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一二三、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一二四、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一二五、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一二六、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一二七、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一二八、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一二九、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一三0、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一三一、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一三二、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一三三、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一三四、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一三五、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一三六、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一三七、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一三八、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一三九、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一四0、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四一、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一四二、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一四三、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一四四、坏孩子,父母总是比较操心。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一四五、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一四六、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一四七、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一四八、人家怕你,并不是一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一种辱。
一四九、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一五0、不要刻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一五一、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一五二、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一五三、吃了就一定要拉,人一定要学会随缘放下,否则就会?便秘。
一五四、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一五五、我能为你煮东西,但我不能为你吃东西。各人吃饭是各人饱,各人生死是个人了。
一五六、看轻别人很容易,要摆平自己却很困难。
一五七、人类最大的错误,在于不敢承担圣人的心。
一五八、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一五九、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一六0、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一六一、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一六二、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一六三、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一六四、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一六五、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一六六、当你明天开始生活的时候,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都只是文字的观念罢了。当你让对方赢,你并没有损失什么。所谓的赢,他有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到什么?失去什么?
一六七、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一六八、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曲,你应该要想,他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一六九、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一七0、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一七一、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事,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
一七二、信佛,学佛,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一切苦海中的众生。
一七三、佛不渡无缘的人,不能渡的人,我们就把他当做菩萨来看。
一七四、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一七五、一般人在遇到对方的权势大,财富大,气力大,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而忍,这算什么忍耐呢?真正的忍是,就算他欺负了你,对不住你,但他什么都不及你,你有足够的力量对付他,而你却能容忍他,认为他的本性和我一样,只是一时糊涂,或在恶劣的环境中受到熏染罢了,你不必与他计较,能在这样的情况及心境之下容忍那才是真正的忍耐。
一七六、如果我们放眼从累生历劫去看,那么一切的众生,谁不曾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姊妹、亲戚眷属?谁不曾做过我的仇敌冤家?如果说有恩,个个与我有恩;如果说有冤,个个与我有冤。这样子我们还有什么恩怨亲疏之别呢?再就智慧愚笨来说,人人有聪明的时候,也有愚痴的时候,聪明的人可能变愚痴,愚痴的人也可能变聪明。最坏的人,也曾做过许多好事,而且不会永远坏;好人也曾做过许多坏事,将来也不一定会好。如此我们反覆思索,所谓的冤亲、贤愚,这许多差别的概念,自然就会渐渐淡了。这绝对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坏,而是要将我们无始以来的偏私差别之见,以一视同仁的平等观念罢了!
一七七、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一七八、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一七九、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一八0、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一八一、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谢谢大家能仔细的阅读完
更多阅读
文旦和柚子的区别 姑娘果的功效与作用
文旦和柚子的区别——简介文旦和柚子是属于关系,文旦是柚子的一种文旦和柚子的区别——工具/原料文旦和柚子是属于关系,文旦是柚子的一种文旦和柚子的区别——方法/步骤文旦和柚子的区别 1、文旦 名称:文旦 产地:浙江台州玉环 别名
化解男女各种婚姻劫数,化解婚外情,测算两人的三世因果关系,看 三世因果 六道轮回
化解各种婚姻劫数,化解婚外情,测算两人的三世因果关系,看两人还有没有缘分,出现了什么问题,,关系还有没有解救和延续,并做家中的风水调理,催旺桃花缘,和斩断婚外情的步局,并告知您们的缘份的深浅,还有没有必要往来等。现有很多的全国各地的我
转载 离婚后,我做了前夫的小三,其实恨只不过是爱的 离婚后还和前夫联系吗
原文地址:离婚后,我做了前夫的小三,其实恨只不过是爱的一种延续2(转)作者: zicoqixinqx哭完舒服多了,平复下心情,开车到了医院。婆婆看到我哭肿的双眼,泪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过来抱着我:这是造的什么孽哦!我强忍住眼泪,跟公公婆婆说:爸,妈,我刚刚和X
三世佛介绍大雄宝殿供的三佛像 首都博物馆佛像介绍
三 世 佛 介 绍大雄宝殿供奉的神像为佛祖释迦牟尼、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与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释迦牟尼--释迦,原是一个部落的名称,中心意思是“能”;牟尼,则是“仁”与“寂”,合起来便是“能仁”与“能寂”,也可以理解成“释迦族
三世因果歌 歌词 三世因果歌简谱
三世因果歌善男信女听言因听念三世因果歌因果报应非小可佛言真语莫看轻今生做官为何因三世黄金妆佛身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施衣济僧人有食有穿为何因前世衣食施贫人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不肯舍分文相貌端严为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