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起承转合(汇) 律诗的起承转合

文无定法,但却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诗亦然。律诗常见的章法有以下几种:

一`起承转合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黛玉之口论诗,对香菱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起、承、转、合,即起始、承接、转折、收合。这是律诗最常见的章法。例如: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起,写环境)远景,cheng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承,写该环境出现的事件)当下,zheng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转,写情怀)情,qing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合,瞻前顾后)情入当前景,ming


杜甫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起)地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承)近景,yin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转)事, xin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合)jin

起、承、转、合在五律和七律中一般一联承担一项功能,但也有例外。比如

杨万里  过杨村

石桥两岸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起)远,全貌,chuan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承)近,细节,chuan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水际天。(再承)近,细节,tian
政尔清和还在道,(转)为谁辛苦不归田。(合)tian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使环境更加丰满迷人,用以突出重点。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则一句承担一项功能,例如:

杜甫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起)名成八阵图。(承)guo,tu,zhuan,wu
江流石不转,(转)遗恨失吞吴。(合)

杜牧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起)夜泊秦淮近酒家。(承)天,地,人,sha,jia,hen,hua
商女不知亡国恨,(转)隔江犹唱后庭花。(合)

以上的感觉是先远景(起),再近景(承),再是事情(转),合里再有一个动词(合,就感情入物入景)。有一点电影里拉镜头的感觉。很合人的视觉感觉。先整体,再细节,然后是人与事,交融。动词很重要,一下就把静景变活了。

其他类型:

(一) 并列式:句句并列,内容不分高下。

杜甫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tian,景,由近渐远。二__二__一__二。数对数,名对名,动对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huan,景,近景。一__一__二__二__一。对联式。

杜甫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xiang,景,由远至近。二__二__一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yang,景,由近及远。二__一__二

白居易  遗爱寺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xing,有人入景 zuo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shengyu

一句一个画面。这种写法一般见于整首绝句和五七律的局部。

(二)、承接式:李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连贯动作。由景生出动作,先举后望。shuang。二__一__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xiang,二__一__二

     (句句顺承)

刘禹锡  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由景生情,比拟呼应。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隔句承接:三承一,四承二)

(三)转折式: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行程)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船速)对比

(内容的转折)

白居易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欢愉)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粱州。(惆怅)

(情感的转折)
(四)因果式:

王昌龄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因)春日凝妆上翠楼。(果)人,事,景,情,顺叙
忽见陌头杨柳色,(因)悔教夫婿觅————封侯。(果)

(前因后果)

李陟 登山
终日昏昏睡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人,事,情,顺叙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多重因果)

金昌绪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果)事,起因,倒叙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因)

         (前果后因)

章法的划分是相对的。有的作品,分析者站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归属,另外,有的作品并非单纯地运用某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从而表现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例如: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一句与第二句是并列关系;第三句和第四句则是因果关系了。有的作品,总体看是按起承转合安排的,细类又杂以并列、因果、承接等,这里不一一举例说明了。总之,如何布局谋篇,要看如何更有利于题材的组织和主题的表达,变化之妙,存乎于心,分析人家的作品和自己创作,都切忌拘泥。

**********************************************************************************


其实只要我们抓住古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从诗句之间的联系上去理解诗意,关节处往往会迎刃而解,正所谓起承转合皆关“情”。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绝句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起”即一首诗的起句,“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下面分别说说四个部分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彼此之间伪关联,以及这个规律在帮助我们鉴赏古诗方面的作用。
  一、“起”定基调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杜甫《登高》诗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湖州歌(其六)(南宋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这道题抓住首句的“望”字设问,可谓抓住了关键。无尽的烟云,悠悠江水,夕阳下的寒鸦,还有南宋统治下四百州的土地和人民,全诗之景均为诗人“望”中所见,故“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一个“望”字也写出了诗人不胜依恋与痛惜之情,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这一题直接向“起”句发问,如果我们了解“起”句在全诗中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对这首诗的具体理解,就能够得出这样的答案:“这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当然诗人心境的澄明,结合最后两句看就更加明朗。此外,“起”句还常常是埋伏在前面的“密电码”,和最后的“合”句遥相呼应,“首尾贯注”,共同彰显诗歌主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写景语,实际上是情蕴景中。所以读诗解诗,“起”句是不可不重视的。
  二、“承”“起”而续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还以杜甫《登高》为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地点、时间、场景、心情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此题直接向“承”句发问。“起”句为叙事,交代诗人当时境况:羁旅异乡,又逢佳节(冬至是古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承”句接续“起”句而下,进一步描写佳节思念亲人的情形,将抽象的思念之情寄托在具体可感的诗人形象之中,通过细节的描摹,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回答扣住关键词语对塑造诗人想家的形象以及表现思乡之情的作用具体分析就可以了。答案如下:“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从结构来看,“聚散匆匆”一句为全词第二句,相当于绝句中的“承”句。“承”首句“聚”意(“同在京城”),启下句“散”情,并进一步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两个意象表现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答案如下:“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见,“起”“承”看似写景叙事,实际上皆关乎情。而关注它们之间以及它们和主旨的关联,又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诗意。
  三、“转”开生面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如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好夸张的说法,这就是诗词不需写实的地方)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元人杨载在谈到绝句的结构安排时说:“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之舟矣。”所以诗歌的“转”句最为关键,而诗歌命题也常在“转”句上做文章。
  再如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联想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
  这是一道鉴赏题,由于诗句有省略,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那么我们不妨利用“转”联与“合”联的密切关系,先向“合”联寻求破解线索,以求得对“转”联诗意的理解,再进一步鉴赏。“合”联“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诗意显阔,是诗人在殷勤邀请好友登临江楼消暑,因为这里非常清凉。由此不难推测“转”联该是转向此意,这时再看诗句“晴天雨…‘夏夜霜”就有了清凉的感觉,原来两句是诗人为江楼做的“广告词”:“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
  “转”,古人也称为“跳转”,就是要尽量使转折之笔荡开,造就波澜,给人“峰回路转”之感。这一“转”避免了诗歌的平直,让诗意一下子鲜活生动起来,同时也转向了诗歌主旨的揭示,所以理解和鉴赏诗歌,抓住“转’’句是关键。
  四、妙“合”主旨
  “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杜甫《登高》尾联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
  “妙合”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是直接点题,于篇末或抒发感情,或议论明理,直接揭示主旨。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感人”之处首先在于揭示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词的这最后两句好比是诗歌的“合”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也使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感情抒发得更加强烈。这种直接的结尾方式,是我们阅读起来相对容易把握的。
  第二种收束方式是暗中寄托,即用暗示的方法表现作者的感情、阐述的事理。最常见的是寄情于景,以景语作结。这种方式蕴不尽之情于景物中,表达含蓄深婉,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颇能引起人的回味。但正因为其含蓄,也为我们阅读带来了比较大的障碍。这需要我们能够从结句本身的个别关键词捕捉一些有效信息,或者结合诗词的前半部分,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寻求突破。
  把握起来难度较大的是纯粹写景的结句,尤其是理解加鉴赏相结合的考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诗歌的起承转合(汇) 律诗的起承转合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诗人前三句都在叙事抒情,到最后一句却忽然宕开一笔,离情人景:秋月高高照在古老雄伟莽莽苍苍的长城之上,景象何其壮阔苍凉!也许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才以“不尽尽之”。这奇绝的结句留给读者无尽的联想:是无边的乡愁,是杀敌立功的雄心,还是对于战事的忧虑?难怪诗评家评价此句为“绝处生姿的一笔”,而这一句也让我们领教了有“七绝圣手”之称的王昌龄的写诗功力。此题答案为:“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概括起来说,古诗讲究章法,就是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每一部分,又都关乎主旨,关乎作者的情感。掌握了这个规律,也就握住了一把打开古诗鉴赏之门的钥匙。

感想:诗用简练的语言画了一幅让人想象的场景,要素还是天、地、人、事、情。相呼应或相反差。

遵循的方式,是按人的视觉习惯,就好象电影镜头的感觉。

从远景----近景----细节----人----事----用动词达到景与人的互动与融合。

从近景----远景----人----事----融合。

时间----地点----人物----心情。

绝句,两副对联。

诗句妙在修饰词的使用。

平仄简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两平对三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三平对三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感想:五、七都是单数,总有个落单的,好麻烦,古代需要那么麻烦,现代还需要那么麻烦吗?

五律把三个放开头,七绝是放在中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86033.html

更多阅读

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赋、比、兴 诗歌写景手法

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赋、比、兴诗歌有自己的表现手法。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赋、比、兴的观念早在春秋时代就有,《周礼·春官·大师》上说:“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

古典诗词鉴赏: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一、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长于议论精辟。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

英美诗歌的押韵 诗歌押韵的规则分析

英美诗歌的押韵  押韵(rhyme)是指一个音节的读音在以后音节读音中的重复,或是一个单词的最后一个音节或几个音节的读音在以后音节相应位置的读音重复。  从押韵的位置看,押韵主要有头韵(alliteration)、尾韵(end rhyme)和中间韵或腹韵(in

泡泡诗歌的桑拿吧 泡泡战士吧

如果你家里的婆娘唠叨啰嗦你想活又不敢跟她交火就让她热爱诗歌诗歌是药是鹤顶红在嘴里噙着 宝剑在心口上搁着在距离你脑门最近的地方一把手枪抵着如果你不担心老房子着火任由火势蔓延最后眉毛胡子也点着给火葬场省去一把火去泡

声明:《诗歌的起承转合(汇) 律诗的起承转合》为网友向日葵的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