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皮肤瘢痕的组织学特点正常皮肤瘢痕表层[]为菲薄的上皮结构,仅由几层上皮细胞组成。深层为增厚的结締组织,主要为胶原纤维,无弹力纤维以及真皮乳头、毛囊和腺体等皮肤附属结构。早期,细胞和血管成分较多,胶原纤维排列无一定的顺序。后期,细胞和血管成分较少,胶原纤维呈互相平行较有规律的束状排列。
病理性瘢痕的组织学特点
光镜特点: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都是皮肤瘢痕组织的过度增生性病变,临床医生可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将两者区分,但在组织病理学方面鉴别则较难。光镜下观察,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表面为数层上皮细胞,其下真皮层为胶原纤维所替代,表现为真皮内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呈漩涡状或结节状分布形成胶原小结节,胶原小结节中的胶原纤维较细,分布有数量不等的成纤维细胞和小血管等,各胶原小结节之间由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将其分隔,病变中大多数胶原均有不同程度的玻璃样变性,表现为明显宽大的、嗜伊红的、折光的均质性片状胶原蛋白纤维束。部分病理学家认为,瘢痕疙瘩中的胶原纤维常发生玻璃样变性,而增生性瘢痕则很少出现,但多数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两者在组织病理学上难以区别。Ghzizdeh等研究比较了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gNORs (核仁形成区嗜银染色)计数,其平均gNORs 数目分别为1.79、3.18和5.10,三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QgNORs是细胞活性与 增殖能力的标志,gNORs计数对于评价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的活力及对于病理性瘢痕的鉴别可能具有潜在的价值。
增生
电镜特点:电镜下观察,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均可见到不同时期的成纤维细胞,微血管较丰富,大多数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导致微血管部分或全部阻塞,分布于细胞间质中的胶原微纤维疏密不等。在成纤维细胞较集中的区域,其纤维较纤细,排列紊乱;而在细胞成分较少的区域,纤维较致密,往往呈束状排列,并可见清晰的横纹。光镜下所见的漩涡状结节,电镜下是由大量高密度聚集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呈高度压缩状排列而成的,漩涡状结节周围有微血管包绕,但结节内部却没有血管,这些血管大部分被过度增生的内皮细胞阻塞,血管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在超微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兼有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特征,故称之为肌成纤维细胞,这种细胞在瘢痕疙瘩组织中更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