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数学知识生活化是现代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长期以来,课本一直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然而,当前的课程改革使得现在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相对滞后。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有许多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以至于在学生的头脑中数学与实际生活构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认知空间,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思想,不受现有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体系的影响,改变为学数学而学习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成为枯燥的数学知识课堂的现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所以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如学习完“圆的定义”后,思考讨论如何选择圆规:圆心一端要尖些,扎在纸上可固定位置(圆心确定位置),圆规支架上的螺丝松紧适度,太紧使用不方便,太松半径在画的过程中大小容易改变,画不成一个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定点定长确定一个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练习、作业中,尽量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数学概念的运用则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个阶段。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善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概念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概念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如学习“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后,我就让学生收集家人手机的收费方式,根据学生收集的不同收费方式,选择几种典型的例子,利用所学知识比较哪种收费更适合自己的家人,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离得很近,就在自己的身边。  
  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让数学知识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要培养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老师首先应该运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梳理知识形成过程的脉络,然后叫学生写下这一共同发现过程,包括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回忆、归纳、总结、提高、反思、创新等。如在学习“四边形”这一章节时,我就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四边形,从事物名称、形状名称(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对角线、边、角等不同方面做记录,写日记。然后逐步让学生写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记录,写下他们的想法,如规律的运用、归纳方法的过程、实践中的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等,让他们更多地从数学思考、数学发现方面写出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记录,记录他们心灵闪动的美丽火花,在心灵深处留下更多的数学烙印,学会生活中的数学思考。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初中数学教学更紧密的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了,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说教模式,更注重让学生在生产实践的大背景中学习数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形式也变得灵活多样,尤其是数学活动课的开展,给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使数学的教与学变成了一种乐趣,教、学的效果明显增强。

数学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或参与下,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实践的过程,它是一种培养学生兴趣、发展能力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与学科教学一样,它也有明确的目的性,不同与简单的游戏与玩乐。数学活动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教室进行的课堂动手、讨论、同学之间互动学习,有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常用的数学软件有几何画板、PowerPoint、Excel等;另一类是在教室外,可以依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在操场、工厂、野外等地方进行,我认为初中数学活动课应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前提,以应用问题为中心内容进行研究设计。

实施新课程标准后,新的初中数学教材更加注重了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绝大多数章节知识的引入都是以生活原型的姿态出现的,而且有些章节内容就必须要求学生进行活动。初中数学活动课应与生活实际牵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以前,不少高中数学教师抱怨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不够,上了高中后,学生在解决应用型数学问题时力不从心,空间想象能力也不强。这其中原因虽很多,但初中数学教学的“空对空”,即未将所学知识放入生活的大环境中是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很难学得透,或不懂得“学”与“用”的结合。《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实践经验”,这说明数学的教学要求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动态进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实践,最终又作用于生产实践,它是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进行数学活动课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数学的知识特点,重视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内在联系,进行教学各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内动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广泛的数学能力和全面的数学文化素养的养成。我们必须要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源和流,用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喜爱数学,要让学生感觉数学可亲、可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84788.html

更多阅读

海南“残忍刺激”民俗---穿杖 ( 胆小的别看!) 胆小鬼歌词

海南“残忍刺激”民俗---穿杖 (请勿模仿)胆小的别看!2009年农历正月初九,是道教最高尊神玉皇大帝圣诞,这一天,文笔峰玉蟾宫举行了2009民俗文化联谊会,为海南人民祈福,为中国人民祈福,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全岛各市县特色民族,民俗文化表

还有这样的女人!看完了不流泪,我服你 这样的女人才叫女人

还有这样的女人!看完了不流泪,我服你——访为郭建新免费打官司的中国政法大学裴广川教授 我们在北京市广川律师事务所访问了该所主任,中国政法大学裴广川教授。作为一名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四十多年的法学工作者,目睹过人间数不清的人情冷

声明:《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为网友夏有乔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