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标准的内涵

“课程标准”在我国并非一个新的词汇。在清朝末年兴办新型学堂的改革潮流中,清政府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章程,有关课程标准的规定就成为这些章程的重要内容,如《功课教法》或《学科程度及编制》章,列有课程门类表和课程分年表,可以说是“课程标准”的雏形。1912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课程标准”作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从此,课程标准作为规范学校教育的基本文件在我国沿用了40年。那么,到底什么是课程标准呢?有必要对课程标准的涵义作一番解释,这样对于教师理解《纲要》中有关课程标准的规定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会有帮助。

1、明确学科课程标准的内涵      

要理解分学科的课程标准内涵,我们首先从大处着眼,明确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是:第一,课程标准规定了一定学习阶段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说,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后,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等方面应发生的一些变化;第二,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一定的教学内容及其安排,就是说,通过对课时数的规定而合理安排学生的一系列学习经验。这种理解在国内比较典型,也普遍受到学者的认可。在这个定义中,还提到了“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说法,五十年代我国以二者取代课程标准,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1952年后,我国在教育领域全面移植苏联教育模式,根据苏联的做法启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概念,以其取代“课程标准”。此后50年来,我国教育界一直使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作为指导学校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至于“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哪一个词好,国际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主要视各个国家的教育传统与理论背景而定。为什么在新课程中倡导使用“课程标准”呢?我国课程论学者认为,考虑到理论背景的转型、教育政策的变化、改革的推广与传播,以及教师的理解与接受等多方面的原因,有必要采用“课程标准”一词,来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新课程重新以“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的提法,恢复课程标准的概念,应该说对于统一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的话语体系的差别、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是非常有意义的。

要深入理解课标的内涵,认识课程标准的如下几点是重要的。第一,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并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深层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替、教育视角的切换。“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第二,“课程标准”是关照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的要求。“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习阶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第三,“课程标准”做出的规定应具体明确。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可望不可及的。第四,“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也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消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的积极设计者即大家经常谈到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目前,我国课程标准已初步形成了一种尝试性的框架。根据已经颁布的各科课程标准,其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该部分具体阐述各学科课程的内容目标,就是用明确的行为动词阐述学生在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后应达到的目标。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为了确保国家课程标准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学生身上实现,需要在国家课程标准中附带提供推广或实施这一标准的建议,主要包括教与学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以及教材编写建议等。

基于以上的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它是按门类制定的;

B 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C 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D 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由此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内涵可以广义的概括为:品 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为品德与社会这门德育课程制定的,它规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的性质,明确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目标内容和框架;是本学科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小学中高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社会后,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要达到的的基本要求。这种规定对于课程标准的功能作了很好的定位,便于我们在实践中理解应用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国家解放以来,编写教材、管理和评价教学的依据一直采用的是教学大纲,值得骄傲的是到了1997年我们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首先改用了课程标准,充分证明德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2002年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各门学科都纷纷制定了课程标准,取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为什么我国要用课程标准取代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呢?我们要理解和把握好教材,首先应对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二者的区别有所了解。

(1)二者的体例、结构、内容不同。教学大纲是按学科以纲要形式规定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它与课程标准比,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比较简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能够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而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而且内容更加丰富。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审查的要求等。

(2)二者的课程目标不同。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由于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工作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改变。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也都充分认识到方法决定效果,听说俄罗斯人特爱喝叫伏特加的一种烈性酒,某人酒后手舞足蹈忘乎所以,他的妻子好言相劝或大打出手效果都不佳,后来从某杂志看见一句话很受启发,就把这句话写成条幅挂在餐厅的墙上,这句话是这么写的:从猴子变成人需要几十万年,从人变成猴子只需一瓶酒。丈夫看了也觉得好笑,再加上男人的自尊,以后节制多了,当然这种方法并不是对所有女士的丈夫都适用,但是我们能得到这样的结论,方法对了,效果就好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3)二者对教与学的关注点不同。以往教学大纲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如今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学,对每一个阶段学生发展应达到的目标都提出具体的要求,做出详尽的规定。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各学科课程标准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二者对教学与评价要求的上下限不同。教学大纲规定了教材、教学和评价的最高要求,无论是教材、教学还是评价都不能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则被视为超纲。美国的一位教育家说:是小草就让他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他成为栋梁之材。因此,课程标准提出的是合格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即100分和60分的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大纲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严格控制的、硬性的。课程标准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所提出的要求是基本的,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做出规定,因此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编写和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另外,课程标准淡化了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筛选评判功能,强化了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当然,这种淡化也有负面影响,我们葫芦岛市新课标贯彻得不错,可是在以终结性评价和筛选评价为主的高考中我们吃了大败仗尝到了苦头。

二、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

1.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和理念

课程性质

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他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可见,它是在中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科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同时,还有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类型看,具有综合性。课程标准在这部分第二段进一步说明了本课程的特性:

(1)综合性。

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别于过去分科课程的特性。《品德与社会》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人文)地理环境等教育作了有机的融合。

这种综合是一种内在的有机整合,这种综合产生的是一种“化合物”,一种“合金”,而不是拼盘。表现在教材中,要求以主题单元的方式构建,实现各种相关教育的整合,而不是各种教育的拼盘。

(2)经验性。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等。这里阐明了学生是在活动中,在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的,是主动参与式的学习,它不再是灌输式的,被动式接受的教和学

(3)基础性。

本课程要求学生的都是基本的,初步的知识能力,只是为了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应是区别于初中的《品德与社会》和《历史与社会》课的特性。

(4)整体性

整体性指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与整体建构。

在以往的课程中,或是片面强调认知,割裂了它与情感它与情感、态度的连结,在课程教学中只有认知而无体验;或是片面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分离其与一定认知、情感倾向之间的关系,使本应具有完整生命表现和统一心理结构的儿童被人为“肢解”。

新课程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是认知、情感、行为整体建构的过程。学习的结果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也包括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本门课程的性质而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养成。

(5)活动性。

新课程倡导活动化教学。课程的实施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活动,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转变。“活动”是增强品德与社会学科针对性的实效方法,但我们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因此,小学品德课活动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考虑如何使学生得到自主发展,品德活动教学必须坚持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而不是停留在活动本身。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真正使“活动”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最佳途径,真正让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

(6)主体性

《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倡导主体参与和自主学习。要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主体性过程,要求教师要担负起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责任,那么首先就要更新观念,从知识论转向主体论。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来说,要树立两种意识。

一是“学生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意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就是强调教学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二是树立“注重客体主体化转变”的意识。换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促进道德内化。虽然品德与社会课不能承担全部德育的责任,但真正教学效果的好坏要看内化程度如何。为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认真研究道德形成的规律,研究道德与人的心理机制的制约关系,千方百计使自己的教学内容经过“外部刺激”,使受者产生情感体验,为其所接受,并能做出评价;“引起动机”,使学生经过自主思考与选择、自主吸收,在头脑中产生认同,愿意去学去实践;然后产生自己的“行动纲要”,确定适合自己的行为方式;并经过“反复行为实践”形成习惯;最后内化“形成品质”。这一全过程若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参与,是不能实现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注重这一过程,就必须强化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按主体的观点,学生只有获得了大量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才能获得“积极主动学习”的条件。

首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思想品德课每周才40分钟,容量有限,只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才有全员参与的可能性,才便于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想品德课最容易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地方,是联系实际运用观点的部分,但往往由于教学结构安排不当,最后只剩三五分钟,匆匆而过,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都不能得以很好的发挥。成功的经验表明,思想品德课的开头要简洁、明快、巧妙,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主题上来,切忌拖拉或绕远。结尾要精练,这时,学生已对本课内容十分熟悉,教师只要画龙点睛、突出重点或提出希望即可,切忌冗长。其次,在教学全过程中要多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如适当安排学生自己操示投影资料、演示小品、即兴表演、收集名言、讨论辨析、课前课后调查等等,这样使学生多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

第三,要提高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质量,即在各环节都要注意学生实质上的学习自主。教学方法多形式是考虑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经验表明,学生印象最深的思想品德课,往往是教法多样,使人耳目一新的课。因为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同“浓厚的兴趣”有关的。教学设计多层面,是考虑不同学生参与的可能性。由于学生生活经历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在接受能力、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都会表现出细微的差别或暂时较大的差异,因而要达到全员积极参与,还要注意教学设计的多层面。

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的过程,而交往是个人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因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从另一个角度为发挥学生主体性创设条件。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情感因素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改变“美德袋”式的被动接受,就要强调“感悟”,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悟出做人的道理,选择自己的行为。其次,对学生要有高度的信任,相信他们对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第三,对学生要有适度宽容。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不能“只叫举手的学生,只训练会做的孩子”,大多数学生愿意在思想品德课上表达自己的思想,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

(7)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的内在结合

尊重儿童指的是,要尊重和关注儿童的内心所存在的期待、愿望,关注儿童个体发展的需求,从儿童发展的心理规律和特征出发。要反对无效的强行灌输和机械训练。积极引导指的是,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具有接受教育引导的需要。因为儿童只有在教育引导下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在多元价值的社会里,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作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容许”的价值中立和片面的相对主义。德育课程应该力求做到、而且能够做到积极引导与尊重儿童的内在结合。这是一个既不同与中国传统德育、又不同与现代西方德育的新的指导思想。

基本理念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德育课程整体系列中的一个阶段。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展开。

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有人提出这样一种现象,来反映国人的环境意识及做人参与社会的素质低下:非洲的动物在草原上奔跑,欧美的动物在动物园里享福,中国的动物在餐桌上任人宰割!这就需要积极引导儿童发展,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根本目标(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而且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作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理念之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品德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们常常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德育课程的学科化倾向,即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德育课程,反映在教材上是知识化的倾向,反映在教学上是“德育智育化”的倾向。其实,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存在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发展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实现,脱离了生活去培养品德,肯定是无效的。因此我们发现国家大力提倡发出号召学习什么什么精神,恰恰证明我们国人缺少这种精神,可以这么说正在提倡什么德,就是正在缺什么德!不缺不提,按需要来的!同样,人的社会性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生活,离开生活去发展人的社会性必定是空洞的、无效的。因此,课程遵循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理念之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程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基阶段.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他们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就餐一般先上凉菜,再上热菜;,婚姻一般先上热菜,再上凉菜;教学先上啥菜,要考虑学生的口味,不能一概而论。

2、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

  本课程贯串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标准的许多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从学科的概念出发。如过去小学《品德与社会》以德目构成课程标准的框架,现在《品德与社会》以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范围为课程标准的框架。

  点面结合

  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我们以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在每个生活领域里,都包含有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主要因素,这些主要因素还可分解为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日常生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人际关系、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具体要素。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如“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和路线图”,就是儿童与社会环境;“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儿童与社会活动;“感受与同学的友爱之情”,就是儿童与社会关系等等。以社会生活领域为“方面”而设立的主题也是反映了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关系。每个“面”上都会涉及到各种社会要素,当然,不是每个领域所涉及的要素都相等。我们按“面”选择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点”,即在每个主题下面分列了数量不等的若干要点,构成了整个内容标准的框架。

综合交叉

  综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综合;一是社会生活各要素的综合。前一个综合在课程性质部分已有分析,后一个综合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各社会要素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如社会环境是工业城市,则工厂劳动成为主要的社会活动,严格的劳动纪律和团结合作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儿童在某一社会生活中涉及的社会要素也不是单一的,只是由于研究需要才把它分为不同的要素。所以在安排内容要点时,不明显地按社会要素归类,只是把要素综合隐含在内容里面。如“我是中国人”部分第7条“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一内容里综合包含了几个社会要素,它既有社会环境的知识,又有社会活动的情况,还有人们之间应有的态度和规范。同时,我们虽然按社会生活领域分成了若干主题,但各主题所含内容之间也存在着交叉。如“我的成长”中有“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这个内容与“我与学校”中的“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交叉。“我的成长”中关于“抵制不良生活方式,远离毒品”的内容与“我与家庭”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交叉。“我与学校”关于“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的内容,既可以了解自己学校的发展变化,还可以了解中国和世界学校的发展变化,这样就从“学校”这个领域扩展到祖国与世界,出现了3个领域的交叉。这就是本课程综合性特点的明显表现。它打破了原来品德与社会、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等学科的界限,成为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

螺旋上升

  由于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虽然是按照由近及远的规律展开,但又不是绝对的。如个人生活虽然离得最近,而对自己深层次的认识却并不容易;相反,世界虽然离学生较远,但由于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对国外现象的了解反而变得容易起来。所以,我们认为内容标准虽然是按主题组织的,教材的编写却不应按照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的顺序安排内容,而应根据各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相应内容重新组织。如“我与家庭”的第5条“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民主平等,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前半段讲道德、有责任感等在中年段就可以学习,而后半段处理家庭成员的矛盾就应在高年段掌握了。再如“走近世界”的第4条“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看上去谈世界经济是很深奥的,但在学习社区的商业网点和购物时,看看商品的产地,就可以体会世界经济的联系,这样在中年段也是可以学习的。所以,课程标准的同一内容可以在不同年级(或年段)重复出现,但要求应该有区别,逐步提高。譬如三四年级侧重家庭、学校和家乡(社区)的内容,但又兼顾个人、祖国与世界;五六年级则侧重祖国与世界,兼顾其他。这6个主题可以是分年级出现2次循环,也可以分年段(三四年级中年段、五六年级高年段)出现2次循环。

三、课程目标

1、理解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

课程目标不仅是课程设计的首要问题,而且是课程实施的首要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极为重要,它关系到本学科所要达到的质量规范和标准。下面从以下几方面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逐一加以解析。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的解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是本课程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由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总目标作为一个结构体,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了规定:

(1)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学习做人的道理,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和适应社会发展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本课程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处在价值多元化社会,应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的矛盾和冲突中,善于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品德与社会课程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旨在使学生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2)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在新的世纪里,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现代科技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人的品德与社会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使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公民。并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和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

(3)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我们说,这个社会正在大力极其提倡的往往是这个社会正缺少的,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西方思想的消极影响,爱心和责任心当属中国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都很需要。另外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的小皇帝小公主越来越多,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我们在座的和所有从事德育工作的同人真是任重而道远呀。

上述三个方面,整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时代要求。

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解析

品德与社会的分目标,在总目标的统领下,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为核心,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层面。(1)“情感与态度”层面目标解析

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教学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因素和情感、态度因素相统一的过程,它们在学习过程中交互作用。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课程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没有情感、态度因素的参与,课程学习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以往的课程实施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圈定在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中,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从传统课程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必须给予情感、态度应有的地位。积极的情感、态度给学习提供动力,为课程实施营造保障机制,具有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生活、孕育审美愉悦体验的作用。因此,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本身就是优良品德建构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按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重视情感、态度,还因为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与他人、自然和谐的人生态度。因此,品德与生活课堂把情感、态度列在了课程分目标的首位。

“情感与态度”目标,共含5个目标因子,现分述如下: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陶冶爱心,自立自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2)“知识”层面目标解析

尽管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生活为基础,不刻意追求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学习,但这决不意味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学生是可有可无的事。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知识是人类在经验基础上的系统概括;而技能则是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方式。事实上,任何课程都不可能脱离知识,世上也从来没有无知识、无技能的课程。就品德与社会课程而言,学生需要在现实生活的亲历中,汲取、积累、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相关知识、经验和技能。因此,本课程一方面摒弃把知识技能作为唯一目标或核心目标的建构模式;另一方面又重视知识技能的价值,并将其作为目标结构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品德与社会课堂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包括三5个目标因子,现分述如下: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3)能力目标层面解析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以往的课程教学,只关注学习的结果,观念的总结,知识的再认、再现,而将“过程与方法”拒之于目标框架之外,这不能不说是目标建构中的一种缺失,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标没有体现,但与其它学科的要求应是一致的,事实上,学习结果同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具有对应关系。如果将课程负载的知识网络比做“肌体”,而课程教学所经历的过程及其所采用的方法,则是课程的“灵魂”,过程方法同知识结论相比,前者比后者更重要,我们强调“方法”,是因为“点石成金”的指头,比大块大块的金子更重要。由此不难看出,“过程与方法”的价值就在于能让学生从适应性学习转向创新学习。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课程,建构了包括总目标、分目标及其目标因子在内的目标系统。各个层次的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依托。上一层级的目标统领下一层级的目标,下一层级目标为实现上一层目标奠定基础。

2、依据学科内容标准制定具体教学内容

(1)以儿童生活为轴心来选择。

鲁洁教授在2001年8月27日课程标准研制组会上曾提出:“以往无论什么课程都要努力建构一种科学体系,这种体系是要在逻辑上站得住脚的,是严密的。但在科学上站得住脚的体系,却经常与儿童的生活脱离,许多内容在儿童生活中是感受不到的,儿童找不到感觉,体验不到,也用不到。这样的内容对儿童的认识发展虽有一定意义,但对其人格的发展意义不大。如果学习没有意义,学生就会产生厌倦。”这段精辟的论述提示课标组成员在选择内容时,一定要从儿童的生活情境出发,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必须是儿童需要并乐于学习的内容。尤其城乡的差别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2).按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框架来选择。

作为一门国家课程,它承担国家赋予的任务,并将之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内容标准”既然是课程标准的一部分,它的选择就要体现课程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的有效落实,就要按课程的基本框架来组织内容。这也渗透着逻辑。

(3).要符合本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

生活是广泛的,题材是无限的,我们以生活为轴心,但又不能将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部纳入本课程。因为儿童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选定内容时,要尊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注意本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接受能力,要注意与一至二年级课程的衔接,准确反映本年龄段的层次要求,而且还要注意年龄段内的不同水平要求。

(4).要充分考虑普适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国家课程标准是面向全国的,基本适应各类地域和学校,课程目标要使绝大多数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要强调基础性,即选择“做人最基本的”和“终身学习必备的”内容。同时强调发展性,适度超前,时代性强。

(5).对综合进来的原有学科内容适当兼顾,有机整合。

品德与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在新课程标准形成后,内容已不是原有各科内容的简单相加或拼盘,在选定过程中要考虑适当兼顾,使整合后的新内容能在各科原有基础上有所加强。

(6).考虑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体验等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们提倡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就要尽可能地为其提供机会和指导,如果课程标准确定的内容非常便于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必然会加速这种转变。如:“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等。这些内容的选择和表述,会对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7).考虑分量适中,相对均衡。

虽然在具体课时上是有弹性的,但由于课时总量是有限的,儿童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同时还要给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开发、创新留有时空,因而分量要适中,不宜过满。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持,因实施新课程以来,除了知识与技能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成了课程目标的重要诉求,这样的目标,光靠教材的概念很难涵盖,仅有“教教材”的做法很难达到。课程目标的变化导致对教育教学的理解需要不断丰富,也导致教材体制、教育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以及课程评价与管理等都要发生变化。课程资源的提出反映了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的新的理解和认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时代对人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对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使得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发生着变化,迫使教育界必须采用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行为。课程资源的提出及其深化,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使我们对现实中的教育教学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办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直接导致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

1、理解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原则

(1)课程资源定义: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2)、课程资源的分类:

按性质分: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按空间分布分: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按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分:文字资源、事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按存在方式分:显形资源和隐形资源.

(3)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原则

①从教材出发走出教材

②手段服从于目标,形式服从于内容

③从班级学校和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④适合小学低段儿童的特点

⑤注意利用隐形资源和人力资源

⑥儿童参与选择课程资源

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是课程资源建设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是课程事实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性资源.即使其他资源缺乏,教师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实现课程资源的超水平发挥.

按类别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有以下几种

①收集信息类活动资源收集

信息类活动包括资料调查、现场调查、参观访问、欣赏等形式。例如,认识自己的成长需要收集婴儿时的照片,认识自己的身高、体重需要相应的计量器,弄懂自己的姓名的来历需要询问父母或爷爷奶奶。

②操作实践类活动资源

操作实践类活动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模拟情景和角色扮演、操作实践、教学游戏、练习等形式。例如,模拟看红绿灯过十字路口需要事先到大街上现场观察,需要事先制作可以用手举起来的“红绿灯”,需要制作扮演司机的儿童的头饰。

③交流表达类活动资源交流表达类活动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讨论、欣赏、讲故事等形式。例如,参观校园前可以先讨论“我们去先那里,后去哪里”;在讲故事和交流前可以先去观察,去收集可以利用事物资源和文字、图象资源

按照教师和学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可分为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和适应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等。

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教师、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做到:

⒈ 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把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强迫学生或把学生束缚在书本、课堂的圈子里。

⒉ 课内外结合,用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根据实际大胆调整教材顺序,活用教材。灵活的实用教材,不能把教材当《圣经》来教,可以灵活变通。结合我们当地气候特点、风土人情以及学生的学习准备等情况灵活、大胆地筛选和补充、调整教材。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对教材我们要吃透编者的意图,唯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主阵地作用;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独创性和见解,唯有这样,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材施教。补充教材,扩大阅读量,叶老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课外阅读和收集信息是教学联系社会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选取那些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素材,包括剪报和音像资料等,供学生课内外学习。如:在教学四年级《家乡人生活的变化》这一课时,课前教师让学生搜集过去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各种资料,课上组内交流整理,学生在看完教材,增强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将搜集的资料在全班展示,加以讲解,丰富了教材内容,学生通过鲜明的对比,深刻地认识到人们生活发生的变化,体会到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⒊ 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主人。教学实践中有大量的、丰富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开发。这种课程资源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愉悦的情境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所以,当一个孩子表现的与众不同时,我们宁可先把这看成是孩子的特点,而不要轻易的看成是缺点,也许孩子看似荒唐的举动,便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如:教学三年级《变化中的社区》一课,教师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到村委会调查,了解了近几年镇、村两级政府在基础建设中的投入,观看了旧村庄的图片等相关资料,接着带领学生到村里参观,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了破旧的民房变成了一座座高大宽敞的居民楼。坑洼不平的泥道,变成了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新建的街心花园,各种文化娱乐场所等设施。鲜明的对比,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 学校、家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学校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主要包括实验室,科学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及其配备资料,学校建筑、走廊的环境布置,花草树木、生物角、科技景点等等。

  学校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

⒈ 注意校藏书刊的结构(增添科技藏书),更新科学教育设备,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为学生资料的搜集、调查提供服务。

⒉ 充分利用校内的土地,开辟科技、劳技教育基地(如百草园、气象站、饲养园地等)。

⒊ 利用少先队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各项活动。

⒋ 利用有特长的教师,积极开发有关的校本课程。

如在教学四年级《学校的变化真大呀》一课,在指导学生充分认识过去学校的校容校貌以及教学设备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现今学校的变化,带领学生参观各个专业教室,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他们感受到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努力地学习。

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

  家庭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

1. 丰富家庭的科普读物,关注科技资讯信息,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小小图书馆,并提高其利用率。

2. 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

3. 家长尽可能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家长多购置孩子喜爱的文艺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

⒋ 利用家庭的音像设备,可举行小型的家庭演唱会、舞会,自娱自乐。

⒌ 与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家长和亲友建立联系,使之积极配合学校进行艺术教育。

三、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可从事艺术教育的人才资源(如高等院校的教师、文艺团体的演员、书画院的书画家、青少年中心、少年宫的教师、文化馆的研究员、社区离退休的专业艺术工作者以及热爱艺术的非专业人员等)、社区文化艺术组织机构、社区的文化艺术场馆、社区的艺术环境(如小区的雕塑、建筑等)、社区的文娱演出活动、民族歌舞活动、农村民俗活动等。教师要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地处农村的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城市学校的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资源等。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校外活动基地,或若干学校联合建立种植、养殖园等劳动基地,或与学校周围的工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

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与方式:

⒈ 与社区内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采用讲座、开课、展演、座谈、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之参与学校的教育。

⒉ 学校与社区的艺术组织、机构相互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

⒊ 参观社区的艺术展览,参与社区的艺术活动(电影、文娱晚会、庆典活动等),使课内外的艺术教育有机结合。

⒋ 充分利用社区的雕塑、建筑、市民广场、绿化等资源,丰富艺术教学的内容。

⒌ 少数民族地区可利用传统民族艺术,农村可利用民俗活动进行艺术教育。

如在四年级的上册教材中《走进美丽的家乡》、《家乡的故事》、《家乡,我为你骄傲》三个单元的教学中的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对社区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家乡的建设、变化。新课程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场所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社区,学习内容的载体也必须从教科书转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社区实际。因此,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外的,蕴藏与社会、社区生活之中的课程资源,直接影响到这一课程的有效实施,这对教师课堂讲授的传统角色提出了挑战。教师是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实质上的开发者,没有教师创造性的利用和开发,社会生活这一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就会枯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就会流于形式。这一角色是教师的全新体验,也是一种考验。开发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

正如前文提到的,课程资源存在于我们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总会发现对教学有用的资源,我们在使用现有的资源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发现、利用教学过程中存在资源,并创造新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使用、发现和创造资源的能力。新课程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高素质的教师提供了展翅翱翔的天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84707.html

更多阅读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教案一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第一单元1、暑假中的一天学情分析:《暑假中的一天》是二上年级第一单元《难忘的假期》第一课,本课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学会从不同的事件中认识每一天的意义,启发学生反思自己的假期生活质量,学会评点自己的假期生活

声明:《《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为网友北岛旅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