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于电子杂志《Clover Black》第二期(2011/02)】
无数个动荡不安的黑夜,无形的风咆哮过她的耳鼓,看不见的云软绵绵的压进她的胸口,她嘶喊却没有声音,她祷告却得不到回应。月亮冰冷的挂在上空,洒进窗口的却是满地的鲜红。她站在城市的制高点,宽敞的落地窗外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冰冷世界,她看着那些仪表光鲜的人类第一次笑了,抬手推开窗,她阖上明亮的眸子,轻轻地吟唱起早已遗失的歌谣。世界在一条巨大的闪电中重新被堆砌,高亢的黑色圣咏过后,她在胸口的烙印中重生,那里标记着,“Gothic”。
(以下言论仅代表撒拉魅夜个人观点,如有不妥,或与阁下持反义,请见谅。)
一、“哥特式”由来:
据历史文献记载,“哥特式”(Gothic)这个词来自“哥特”(Goths),而“哥特”是生活在罗马帝国东北边界的一个日耳曼部落。长期以来,“哥特”与罗马帝国边界纠纷不断。公元376年,该部落开始联合其他部落向罗马帝国大举进攻,并于410年攻克罗马,在城内大肆掠夺,无恶不作。从那以后,“哥特”便有了“掠夺、野蛮”的含义,虽说他们后来撤离了罗马,在法兰西和意大利建立了自己的王国。自公元6世纪起,“哥特”的含义逐步有了扩展,人们开始用它来泛指日耳曼所有部落,其中包括449年以后定居在英格兰的盎格鲁人、撤克逊人和朱特人,而“哥特式”也成为指代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一个术语。
二、“哥特式”分类:
哥特式文化存在于各个领域,比如文学、音乐、建筑、服饰、绘画、雕塑、影视等等。这里撒拉魅夜就在下浅显的见解仅为诸位对哥特式文学、音乐、建筑做简单的阐述。
哥特式文学
文艺复兴期间,欧洲内部动乱不断,宗教世界也不得安宁。人们不再满足于基督教义提供的虚幻愉悦和未来天堂,以被解放的感官,充分欣赏者自然,男女,艺术之美。这种新的自由在使人们陷入道德的混乱,个人主义的分崩离析以及国家的奴役之前,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惊奇的时代,并且同时孕育出偏向黑暗与疯狂的哥特式文学。
初生时期:
哥特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风格进入人们的视线是在1764年Horace Walpole发表他的小说《The Castle ofOrtanto》。对于小说所产生的轰动效应、戏剧性的情节以及超自然的神秘感觉论,当时的众多文学评论家给予了猛烈的批评。
哥特式文学,对于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以及唯美主义,有着一种天生的近乎偏执的极致追求,它总是表现出一种孤僻疏离,阴沉的精神气质。它总是去探讨那些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战争和仇恨。精神上对死亡的迷恋,驱使哥特文化不停地试图于去找寻对生活,痛苦,死亡的另一种思考。
这种与经典哲学观念格格不入的理念,使它久久徘徊于主流文化和严肃艺术的大门之外,它所流露出的阴郁的、黑暗的、伤感的、神秘的文学风格始终不能为大众所接受。1815年Charles Maturin的哥特小说《Melmoth the Wanderer》也是乎预示着这种文学风格的渐渐退去。
复兴时期:
桀骜不驯的哥特对社会与大众的态度并不以为意,颓废叛逆的地下气氛似乎更适合它发展。在黑暗中呜咽的风声,月影里的狼嗥和鲜血滴落在泥土里的声音,还有带有浓厚悲剧与宿命气质的神圣庄严大背景中,它把暗夜里的绝望挣扎表达得淋漓尽致。
十九世纪哥特文学进入复兴时期。哥特式小说作为半正统文学样式开始复兴,现实主义大师们也用哥特手法描述社会与现实。
转型时期: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哥特小说发展的中心移到了美国,特别是在南方。哥特开始积极在各个文化领域拓展疆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号称“垮掉的一代”的年轻人们,在反对党是美国政府所进行的侵略越南之战争中,用各种极端的方式,将心中得愤怒以叛逆的方式表达发泄出来。“垮掉的一代”无法改变现实,怀着苦闷与不被外人理解的心情,他们惟有以异常的反社会病态行为,来宣示自我存在。这股风潮的出现,本身就基于一种类似于哥特式的环境。因而朋克文化顺应形势,应运而生。从其精神本质上而言,朋克文化正是哥特式文化在后现代主义新时代空虚与苦闷,以及对现实的不满而产生的愤怒中成长起来的呐喊。
当哥特式风格与朋克文化两种新时代与旧时代一脉相承的文学形式相互结合时,后现代意义上的黑暗奇幻,就此宣告诞生。
哥特式音乐
哥特音乐从诞生之日起,其文化背景就决定了它与摇滚其它分支的明显差异。作为根植于浪漫戏剧艺术和十八世纪哥特式文学的音乐风格,它对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和对唯美主义近乎邪恶的追求,使得很多人避而远之。而相应的,也有许多对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敏感的人欣喜若狂地接受它。相比较其他的音乐形式,哥特更容易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不局限在音乐方面,可以上升到艺术观念甚至价值体系的层面。哥特音乐往往取材于挖掘和放大的人类感情世界,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了这种自发的感性体验,所以当它再作用于受众(借用新闻学的概念,指接受群体)时,常会引发进一步的审美感情和思考空间。
哥特音乐具备天生的悲剧性。尼采认为“肯定生命,连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和毁灭,与痛苦相嬉戏,从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快感”,他的悲剧理论是给悲剧和死亡赋予美的少数几种悲剧理论之一,它把悲剧看成是灿烂辉煌的,一种“形而上的安慰的艺术”。为了阐述“悲剧性”的实质,叔本华和尼采都转向了音乐。哥特音乐的死亡美学不仅表现在音乐风格上,也体现在其视觉效果和行为艺术上。惨白的面孔,夸张的五官,麻木的表情,凌乱的长发,复古的着装和冰冷的金属装饰,这些都已是哥特族的经典特征。从哥特乐队的演出可以看到,他们对生命的绝望和对死亡的迷恋已经深入骨髓,沉郁压抑与自我毁灭的情绪展露无遗。即使是激烈的吼叫也绝不同于朋克、金属的怒吼,他们根本就不准备抗争、颠覆什么。那只是歇斯底里的吼叫,是人在窒息前最后的嘶吼。不是运用声带,而是用肢体在吼叫,在挣扎,在呻吟。这种极端的表现手法极具视觉震撼力,连同阴暗神秘的舞台设计一起传达了一种强烈的理念——死亡之美凌空出世,震撼一切。
对于哥特音乐的分类,网络之上有很多说法。在下未曾有过深入的探索,仅将几年前看到的一个网友个人的归类放置于此:
哥特(纯哥特):
主要以早中期的哥特风格为主。主要代表乐队有:苏西与冥妖(SiouxsieandtheBanshees)、包豪丝(Bauhaus,第一个打上哥特标签的始祖级哥特乐队)、喜悦割离(JoyDivision)、Christian Death(基督之死)、Southern DeathCult(南方死亡崇拜,后改名为TheCult)、Joy Division(快乐分裂)、Sisters ofMercy(仁慈姐妹)、Dead CanDance(死亡之舞)、XmalDeutschland、DanielleDax等等。
主流哥特或者哥特金属(gothic rock):
以哥特金属为首的现在很多人所称的哥特。代表风格主要有:金属/工业/实验/民谣化/神秘/歌剧/前卫/厄运/死亡/吸血鬼/黑死/黑金等等风格的哥特乐队;代表乐队有:Creaming Jesus、lacrimosa、HIM、withintemptation、nightwish、cradleof filth、evanescence、Moonspell、Xandria、Dead candance、Theatre OfTragedy、Stream OfPassion、Blackmore'sNight、Angelzoom、Ataraxia、Elend、Epica、Anathema等等。
黑暗音乐或黑暗浪潮(dark wave):
很多黑暗音乐都可以归类为哥特的范畴。主要代表风格有:Gothic Wave/EBM,Neo-Classic(新古典),Neo Gothic(新歌特),Gothic Folk(民谣与歌特的融合),Dark Ambient(黑暗氛围)等等。代表乐队有:Girls Under Glass、Cocteau Twins、Sopor Aeternus、Ikon、Faith& The Muse、Human Drama、TheMuse、Dead CanDance、L'ameImmortelle、Arcana、OrdoEquilibrio、SoporAeternus。
哥特式建筑
起源:
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特点:
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经典建筑:
法国:亚眠主教堂、兰斯主教堂、沙特尔主教堂、博韦主教堂。英国:索尔兹伯里主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乌尔姆主教堂(哥特式教堂代表作)。意大利:锡耶纳主教堂、米兰大教堂。
三、“哥特式”误区:
许多人以为“哥特式”是残暴的、血腥的、无理智的,甚至脑残的,更有甚者以为“哥特式”的人会和“不良”挂钩,比如毒、赌等。其实不然。
在一些相对开放的城市,你走在宽阔的马路上,或许会看到这样的装扮“黑发、漂白过的极浅的金发、红发或紫发。黑白化妆。白色粉底。黑唇膏,黑眼影,细眉。皮革、中世纪束腰、宽领带或逞钉子的项圈或紧紧系在脖子上的丝绒绳、T形十字章(古埃及关于永恒生命的标志)、五角星(这是异教徒关于火、土地、空气、水、灵魂的符号)、十字架(基督教的象征)、歌剧风格的披肩、斗篷和长手套”。可能你的第一印象是,朋克,又或者你的第一反应是远离。但是,在下请你淡然,那是哥特族。在下以为可能是受哥特历史的影响,毕竟哥特文化的盛兴于维多利亚时代,所以哥特族习惯如此的装扮。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哥特族并不如误区中理解那般极端,事实上,他们比较注重品味。
哥特族们与其他同年龄的社会团体一样聚集在一起交流彼此的思想与心声,一起探讨人生的意义。当然,不能否认,哥特族们亦与其他同年龄的社会团体一样同样存在社会倾向。你会发现哥特族中最大的倾向实际上是对政治的极度冷漠(由于“河蟹”原因,这里【哗……】掉几句话,你懂的)。可试问,非哥特族就没有此种思想吗?只不过哥特族“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哥特式”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精神疗法。如果你对一个属于主流社会的白领仔细谈起你上次自杀未遂的经过,那么他可能会带着一种奇异的眼光躲你躲得远远的。而在哥特族中,你手腕上的伤痕会得到认真的尊重,所有感到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都会在哥特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由上段内容,就必须谈到一点:哥特式文化不可否认的弥漫着黑暗与死亡。但这并不代表哥特族向往死亡。死亡是一种艺术,在下以为,哥特族对于“死亡”是类似于大众对于大众所能接受的文化的一种审美观念,俗称“美学”,就如同颜翔林先生在《死亡美学》中所述观点“生命个体的物质与精神的最高最终极的美”。哥特式文化通过犀利的笔锋、阴郁的渲染,所要表达的生存与毁灭无非是一种心灵的探求。
诸如上述,在下以为“哥特式”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不是宗教、不是政治、与种族、性别也无关,仅是一种简单的信仰或选择。
四、结束语:
在哥特文化中,对人性本身的崇尚和内在探讨,早已远远超过了表面上单纯对恐怖与血腥的描写。那种对生命轮回和死亡真正意义的探索,贯穿于其始终。那些抑郁,那些失落低调的情绪,实际上正是现代人渴望对自身认同,渴望人性回归,希望用极端浪漫手法对抗功利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强烈呼喊声。
所以说,哥特文化最有魅力的地方便是对生命意义的反思,是与黑暗中微弱却不根绝的光芒,更是于不屈不挠,永不认输,在逆境中依旧保持纯正良心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无论成败,这种挣扎与奋斗的本身,已足以使人为之陷入迷恋。
撒拉魅夜(雪裂子)
2011-1-28
附,哥特式文学经典作品一览表:
经典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
1747《克拉丽莎》 Clarissa赛缪尔·理查森开创了“女郎—恶棍”这一经典的对立模式
1764《奥特朗拖城堡》 The Castle ofOtranto霍勒斯·沃波尔 哥特小说的开山鼻祖,创立了早期古典哥特式小说的模式
1790《朱莉埃特》 H istoire deJulitte 萨德
1794《凯莱布·威廉斯》 CalebWilliams威廉·戈德温
1794《尤道弗的奥秘》 The Mystenies ofUdolpho安·莱德克利夫 确立哥特式小说标准样式,使哥特式恶人(villain-hero)进入文学领域
1795《修道士》 The Monk马修·刘易斯恐怖型哥特式小说的开创者
1797《科林斯的未婚妻》 Fiancee ofCollins歌德开辟了正统文学中“吸血鬼”形象的先河
1798《威兰》 Wieland查尔斯·布朗恐怖型哥特式小说的代表,具有独创性的浮渣恐怖心理描写影响了后世的一些著名小说家
1797《克里斯特贝尔》Christable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1799《睡谷》The Legend ofSleeping华盛顿·欧文以桃花源式的乌托邦主题、哥特式风格以及叙述真实性,成为美国短篇小说的经典
1800《朱莉娅》 Julia萨利·伍德感伤型哥特式小说的代表
1804《庇护所》 TheAsylum伊萨克·米契尔
1813《麦布女王》 Queen Mab雪莱
1817《黑色故事集》 Tale ofNights霍夫曼
1818《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玛丽·雪莱哥特式小说在其经典时代的巅峰之作,科幻小说的鼻祖
1819《圣艾格尼斯之夜》 Eve ofSt.Agnes济慈
复兴期(19世纪):
1819《吸血鬼传奇》The Vampyre威廉姆·波利多里吸血鬼小说的鼻祖
1819《艾凡赫》 Ivanhoe瓦尔特·司各特把哥特式的手法完美运用于中世纪历史小说中
1827《拉·古兹拉》 La Gusla梅里美
1840《怪诞故事集》 Tales of theGrotesque and Arabesque爱伦·坡把心里探索与道德探索完美的结合,表现人物灵魂深处善恶冲突的哥特小说大师
1843《古宅青苔》 Moseses from an OldManse纳撒你尔·霍桑
1847《呼啸山庄》 WutheringHeights艾米莉·勃朗蒂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哥特的经典之作
1847《简·爱》Eyre夏洛特·勃朗蒂为哥特注入显示的内容和激烈的情感
1852《荒凉山庄》 BlackHouse狄更斯惯用哥特式恐怖氛围描写现实,哥特恐怖小说体裁同社会谴责小说体裁结合起来
1866《吸血鬼变形》 Incarnaion of theVampyre波德莱尔
1872《卡米拉》 Camilla雪莉登·勒法努第一部吧女性吸血鬼写作主角的哥特小说
1891《道连格雷的画像》 The Picture of DorianGray奥斯卡·王尔德
1895《空中骑士》 A Horseman in theSky安布罗斯·比尔斯继承爱伦·坡、霍桑哥特传统的同时,有开创了“邪恶灵异”的超自然成分
1897《德拉库拉》 Dracula布拉姆·斯多克塑造了哥特史上最著名的“恶棍英雄”吸血鬼伯爵德拉库拉
1898《拧紧的螺丝钉》 The Turn of theScrew亨利·詹姆斯
1904《古董商灵异故事集》 Ghost Stories of anAntiquary蒙塔古·詹姆斯 开创考古学式的哥特小说风格
1908《螺旋楼梯》 The CircularStaircase玛丽·罗伯茨·莱因哈特连结起了哥特小说与推理小说间的血统关系
转型期(20世纪20年代):
1924《通向印度之路》 A Passage toIndia福斯特
1936《押沙龙,押沙龙!》Absalom,Absalom!威廉·福克纳美国南方哥特小说开始真正繁荣
1938《鬼魂出没》 Haunted tales of thegrotesque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新哥特式代表,现代人哥特情怀的极端演绎
1940《土生子》Native Son莱特运用哥特式恐怖来表现种族主义造成的可怕后果
1943《伤心咖啡馆之歌》 The Ballad of SadCaff麦卡勒斯
1952《慧血》 WiseBolld奥康纳具有强烈的南方气息和独特的“哥特式”艺术特色
1954《蝇王》Lord of the Flies威廉·戈尔丁运用了哥特式小说的手法对人性作了深刻的探索
1959《马尔科姆》 Malcolm珀迪
1966《冷血》 In ColdBlood杜鲁门·卡波特
1976《夜访吸血鬼》 Interview with theVampire安妮·赖斯 以其非凡的想象力构建起一个吸血鬼族的史诗
1987《宝贝儿》 Be loved莫里森
1995《衰落的城堡》 CastleFreak洛夫克拉夫特使哥特的影响遍及文学电影音乐等各种艺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