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H型江湖Ⅰ级护卫舰—516号九江舰改装 053型护卫舰

053H型江湖Ⅰ级护卫舰

一、概况:

053H型导弹护卫舰是利用053K型对空型导弹护卫舰舰型研制的对海型导弹护卫舰,主要任务是在近、中海执行护航、护渔、巡逻警戒和支援鱼雷艇、导弹艇作战,并可在港湾的航道上进行布雷。

1973年4、5月间,沪东造船厂提出设计一型简易型护卫舰,主机选用43/82低速柴油机。经初步论证,决定采用12E390V中速柴油机,导弹系统选用SY—1型双联回转式发射装置,主炮选用双57或双100炮,副炮选用老双37炮或双25炮。据此,提出了排水量为1100吨和1300吨两个方案,航速25—26节,主要区别是配一座还是两座导弹发射装置,以及配双57炮还是双100炮。

1974年4月30日,林真向海军呈报了《关于建造一批对海导弹火炮护卫舰的建议》,同年5月16日六机部又函送了《关于建造一批对海导弹护卫舰的建议》,9月2日海军以(74)海装字345号文向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对海军杂、旧护卫舰更新的请示》,9月14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对海军的《请示》作了批示:请总后党委牵头研究报批。据此,总后牵头召开了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建议中央军委尽快批准海军杂、旧护卫舰更新计划。1974年10月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1974〕99号文件《关于更新杂、旧式护卫舰的批复》,同意将部队现装备的杂、旧式护卫舰更新为053H型舰对舰导弹护卫舰。1974年11月,六机部、海军在上海召开了“053H导弹护卫舰扩大初步设计审查会议”。

1975年2月首舰“九江”号(舷号516)在沪东造船厂开工建造,同年12月下旬进行试验鉴定,12月31日,1号舰、2号舰交付服役,1981年停产。同级舰共建成14艘,(不包括出口型2艘)。

053H型列装情况:
516九江 1975年02月02日开工1975年06月28日下水1975年12月31日服役
515厦门 1975年04月06日开工1975年10月27日下水 1975年12月31日服役
517南平 1975年05月24日开工1976年04月16日下水 1976年10月31日服役
511南通 1976年02月23日开工1976年11月09日下水 1977年03月31日服役
513淮安 1976年03月22日开工1977年04月19日下水 1977年12月31日服役
512无锡 1976年08月21日开工1977年07月27日下水1978年12月14日服役
514镇江 1976年12月13日开工1978年02月11日下水 1979年01月25日服役
518吉安 1977年04月22日开工1978年07月10日下水 1979年03月31日服役
510绍兴 1977年10月23日开工1979年01月26日下水 1979年06月30日服役
509常德 1978年01月13日开工1979年04月29日下水 1979年09月30日服役
519长治 1978年03月04日开工1979年07月24日下水 1979年12月16日服役
520开封 1978年10月03日开工1979年10月07日下水 1980年06月28日服役
551茂名 1978年11月17日开工1980年04月10日下水 1980年09月30日服役
552宜宾 1978年12月25日开工1980年07月17日下水 1980年12月19日服役

二.结构尺度:
高干舷通长平甲板型,艏柱前倾,舰艏有较大舷弧和短舷墙。主舰体结构为纵骨架式高强度合金钢,内部部分结构和上层建筑采用铝合金。分12个水密舱,舯部有减摇鳍,舰桥顶部设露天指挥台。舰长103.2米,设计水线长98米,型宽10.8米,型深6.3米,吃水2.98米;正常排水量1457吨,满载排水量1702吨。
三.主要性能:
最大航速26节,巡航航速18节,续航力4000海里/18节;自持力15昼夜,抗风力12级,舰员198人(其中军官30人)。

四.动力装置:
2台12E390VA型中速柴油机,功率2×7200马力;4套柴油发电机组,电站功率400千瓦×3套,120千瓦×1套=1320千瓦,双桨双舵。动力系统可实行集控室、舰桥、机旁应急三级控制。

五.电子设备:
1.雷达系统:1部H/LJQ—354型对海/低空搜索雷达(I波段)
1部H/LJQ—352型对海搜索/导弹攻击雷达(E/F波段)

1部752型导航雷达(I波段)
2.光电设备:1部光学测距指挥仪
3.水声系统:1部SJD—3(303)型中频舰壳声呐
1部SJX—4(109)型通信声呐
4.敌我识别:2部651A7型敌我识别器
5.通信系统:1部型数字式甚高频电台
1部乙系列短波单边带电台
1部短波对空电台
1部超短波对空电台
1部宽频段超短波电台
6.导航系统:
7.火控系统;1套SY—1型舰对舰导弹指挥仪
8.电子对抗:1部922型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

六.武器装备:

火炮系统:2座100mm单管舰炮,6座61型37mm双联半自动舰炮
导弹系统:2座SY—1型舰对舰导弹双联发射器(7226型)
深弹系统:2座65型1200火箭式深弹5管发射器(备弹40枚)
4座64式大型深弹发射炮,2座深弹投放架(备弹48枚)
2条布雷轨道(最大携雷量:锚雷28枚或沉底雷20枚)

七.其它系统:
纵向综合补给系统(后来加装)

关于江湖级及其改进型

516号九江舰

516号“九江”舰,曾命名“长沙”舰,1978年1月舷号由526改为516,1981年8月1日命名为“九江”舰。是053H型(江湖I级)导弹护卫舰的首舰,1975年2月2日根据“订字75—160号”合同开工在沪东造船厂开工建造,1975年6月28日下水,1975年9月17日—10月10日试航,1975年12月31日交船,列装东海舰队护卫舰六支队。1985年516舰换装712型双100毫米舰炮加装 343炮瞄雷达,2002年4月改火力支援舰,其舯部和尾部装有50管火箭炮系统。

改装前装备反舰导弹的516舰

改装成火力支援舰后的516舰

火力支援舰简单的说就是进行火力支援用的战舰,一般在两栖作战或登陆作战时使用,主要是为己军和友军进行登陆作战时提供相应的火力掩护,有时也可以用来火力压制。

为了提升水面舰艇对岸打击火力的强度和射程,中国军工却独辟蹊径:运用中国成熟的火箭炮技术,发挥火箭炮射程远、火力密度大的特点,把火箭炮移植上舰,把现役的老护卫舰改造成专司火力支援任务的舰艇—516号火力支援舰。516舰共有5座50管火箭炮,口径应该是122毫米,一次齐射可在极短的时间内把250枚火箭弹抛向敌岸上目标,火力之猛、密度之大超乎想象,能够对敌产生强大的心理震憾。舰上设有专门的火控系统,可自动回转发射,并带有稳定器,可以在较低的海况下对敌岸上目标实施火力打击,大大提高了打击的精确度。在每座火箭发射器的下方还设有弹库和再装填装置,弹库里至少存有两个基数的火箭弹,有多种弹药可供选择且可与陆上火箭炮通用,效费比较好,某些弹种的最大有效射程远在40千米以上;再装填装置可以自动完成火箭弹的装填任务,使发起新一轮火力打击的准备时间大为缩短,能够提供持续的远程对岸打击火力。

主要经历:

1977年打捞日本沉船“阿波丸”号。
1980年11月侦照苏联巡洋舰。
1982年执行潜艇发射导弹任务。
053H型江湖Ⅰ级护卫舰—516号九江舰(改装) 053型护卫舰
1984年10月执行侦照苏联“056”护卫舰。
1988年10月执行潜艇发射火箭任务。
1996年3月执行台湾海峡联合演习任务。

战斗性能:

排水量:标准1425吨,满载1661.5吨
主尺度:长103.2米,宽10.8米,吃水3.19米
动 力:2台12E390VA型中速柴油机,功率2×7200马力;
    4套柴油发电机组,电站功率400千瓦×3套,120千瓦×1套=1320千瓦,双桨双舵
航 速:26节
航 程:7200公里
编 制:190人
武 器:5座50管火箭炮系统
    2座79A式双100MM自动炮
    2座双联装37毫米炮
    2座250毫米5管反潜火箭发射器(65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84087.html

更多阅读

053H1-715型江湖Ⅱ级护卫舰—555号昭通舰 053h3型护卫舰

555号昭通舰555昭通舰于1985年8月3日开工,1986年9月7日下水,1987年3月24日服役于南海舰队。1988年8月20日,广州造船厂与海军共同签订改装053型护卫舰的合同。12月8日,海军555舰进广州造船厂维修、改装。555号昭通舰改装,主要改装

054A型江凯Ⅱ级护卫舰—571号运城舰 24艘054a护卫舰全家福

571号运城舰571号运城舰,054A型护卫舰,黄埔造船厂制造,2008年8月命名,2009年2月8日下水,2010年服役于南海舰队。鉴于从此舰开始舰首重新修改为054型护卫舰的舰首式样,前甲板舷墙内折以及一些细节修改,一般又将此舰开始的后续批次舰称为054

053H1G型江湖Ⅴ级护卫舰—559号佛山舰 053h1g

559号佛山舰1993年12月29日在黄埔造船厂下水,1994年5月军委命令“559舰”为“佛山舰”,1994年5月21日“佛山舰”在珠海市举行了首航仪式。现服役于南海舰队。改装:79型100mm舰炮已改为隐形79A型100mm舰炮、上游-2(SY-2)舰对舰导弹

声明:《053H型江湖Ⅰ级护卫舰—516号九江舰改装 053型护卫舰》为网友呐伤已黯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