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第四子,在位13年,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由于电影电视因剧情需要擅自改编,造成了人们对雍正存在很多的误解。相比康熙、乾隆而言,人们觉得雍正的功绩不值一提,又说雍正薄情寡恩,历史眼中的雍正是这样的吗?
雍正王朝可以说是在“康乾盛世”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是因为在中间就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当年从康熙手中接过的是一堆烂摊子,康熙末年财政亏空十分严重,多年的征战加上酷吏的中饱私囊,库中库银仅700万两,雍正13年间就骤增到5000万两,整治贪官污吏赃银入库,给乾隆盛世留下了深厚的家底,也留下了一个相对清明的吏治环境。
人们对于雍正的继位有着很多的疑问,关于雍正是否是篡改遗诏,至今悬而未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时的权力争夺 十分激烈,雍正无疑使用了各种谋求帝位的手段。一直以来人们对雍正的诟病就是对自己的兄弟毫不留情,不是逼死就是下狱,除此之外雍正对自己的生母感情极差,清朝规定皇子不得有亲母抚养,造成雍正与生母产生隔阂,彼此猜忌,感情不睦,关系漠然等如此尴尬的境况。但古代有名的帝王谁不是性情冷漠、工于心计之人。
雍正在位13年虽然短暂,但功绩可谓突出,从库银的数目就可以看出,其实,雍正与隋炀帝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都是从上代手中接过一堆烂摊子,都推崇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可惜两者的做法南辕北辙。雍正在位时已45岁,比较了解世情,加上常年在康熙身边学到很多丰富的统治经验,使中央集权制达到鼎盛。
雍正的功绩众多且利国利民,加强集权制的创立军机处、清查亏空的整顿吏治、避免死后争权的秘密立储、最重要的功绩就是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和改土归流。中国自古就有人丁税,成年男子不论贫富,均须缴纳人头税。雍正实行改革,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这项赋税改革对百姓而言意义重大。
耗羡是一种附加税,地方官吏可通过增加田赋来增加俸禄,在清初属合法性质,这种任意加赋的做法,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助长了官吏的腐败。雍正令各省实行耗羡归公,火耗一分为三:一份给地方官养廉,一份弥补地方亏空,一份留地方公用。
改土归流的意思是全国实行一致的州县制度,少数民族实行土司制度,职务为世袭,名义上接受清朝的册封,但土司们生杀予夺、骄恣专擅。改土归流打击和限制了土司的割据和特权,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极为有利。
雍正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无人能及。他在位12年8个月里头,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一年之中只有在他生日那天才会休息,每天的睡眠不够4个小时。仅仅在数万件奏折中所写下的批语,就多达1000多万字。平均下来每天光看奏折批阅的字数就达4000,即使是有着计算机的今天,也是不敢想象的。
雍正的死因一直以来是个谜,流传下来影响最大的说法是雍正死于吕四娘之手,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孙女。当年,吕留良因文字狱被死后戮尸,于是吕四娘决定为父报仇。我们知道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在清朝,民间小说十分流行,雍正被吕四娘斩首之说在我看来纯属荒谬,极有可能是一些作者为了小说的畅销而杜撰的,查吕留良后人便可得知。
是什么原因导致雍正的死亡,史料没有记载,只是说雍正突然暴毙。雍正长期劳累成疾,晚年纵欲过度,痴迷丹药,其实以前的丹药以现代的春药成分居多。在我看来,长期服用春药,加上劳累过度是导致雍正七窍流血而亡的真正死因,而乾隆未登基就驱逐宫中道士印证了此项说法。
雍正对清朝所做的贡献是无法否认的,雍正的智慧也是不言而喻的。请还原一个历史真正的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