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儒王阳明的修行心得 王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一代大儒王阳明的修行心得 王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导读:王阳明的学说,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自成一个系统,具有原创性与生命力,造成广泛的影响。但是从阳明弟子开始,他的哲学分支分派、众说纷纭,引生许多流弊。因此,若要学习儒家,上上之策还是回归孔子与孟子的原典。]

王阳明(1472-1528)是明朝中叶的学者,自幼好学深思,十二岁念私塾时就请教老师什么是第一等事。老师说“读书登第”,就是考取功名,成就一番事业。但王阳明却别有所见,他认为“读书学圣贤”才是第一等事。阳明的父亲与老师都甚为惊讶,知道他将来必有作为。

他十八岁时,遍读朱熹的书,看到朱氏说“格物”是要做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于是每日清晨在庭院中格竹子,研究竹节里面的结构,结果一星期就劳思致疾,病倒了。格竹子已让他生病,又如何格万物呢?他觉悟此种向外穷理之路不通,于是改循陆象山的途径,向内探求本心,发展心学系统。

阳明一生有“五溺三变”的经历。他顺着生命的自然趋势,以真诚而专注的心思,学习他认为重要的能力,希望活得充实并且达成人生的最高目标。

一,五溺三变

五溺是指他依序沉迷于五个领域,亦即: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与佛氏。前三项较为容易修成。他一生富于侠义精神,带兵作战极有效率,提笔为文挥洒自如,是哲学家中罕见的文武全才。至于接触道教的神仙术,则始于他十七岁成婚之日,偶然经过道教铁柱宫,见道士趺坐一榻,便叩问养生之事,终夜忘归。他后来常与道士谈仙,有遗世入山之意;他学习静坐默观,偶有先知之明,能预知友人来访。然后,关于佛教,他的语录与文集中,引用多种佛典,其中以《六祖坛经》与《传灯录》最为常见。他说:“吾亦自幼笃志二氏,……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传习录》上)意即他有三十年之久沉迷于佛道二教。

他觉悟之后,劝人不要迷信道教的神仙术,他说:“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他也对佛教表示质疑,他说:“佛氏不着相,其实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不着相。”

其次,“三变”是说他在教育学生时,所用的方法与内容经过三次变化。他三十七岁时,在贵州龙场悟得“知行合一”;四十二岁时教人“静坐澄思”,以收回放纵散乱的心思;到四十九岁时由百死千难之中悟得“致良知”之旨。这三变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是如何使人成圣。

二,成圣的理论与实践

儒家主张人人皆可成圣。这种观点如果成立,必须说明成圣的前提、修练的过程,与最后的验证。

简单说来,成圣的前提是“心即理”。阳明被贬谪到龙场时,沉思圣人处此困境应当如何;他面对当地夷人,又想到如何教化夷人。如果采取“道问学”之途,须穷究万物之理,则将无法回答这一类问题。若是采取“尊德性”之途,则须肯定人人内在即有此理,只是如何使之呈现而已。阳明设立龙冈书院,揭示四点教条: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些都是要人收摄精神,建立道德行为的主体性。他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意即:一切都要看自己的心能否自觉,若是离开了这个心,什么都是幻象。并且,只有心可以领悟万事万物之理,这种领悟使理不可能离心而独存。专就人所特有的道德行为来说,则道德的基础在内不在外,是吾心把已有的善应用于相关的人与物上。

大体说来,自宋朝至明朝,“去人欲,存天理”一语已成为儒者修养的标准口号。问题只在于这个天理落在何处。落在“性”上,则说“性即理”;落在心上,则说“心即理”。阳明主张心即理,肯定人只要觉悟本心,使本心无私欲之蔽,则本心即是天理,直接显示至善,所以说“至善是心之本体”。理是不待外求的,亦即人人心中有天理,有个至善的准则。如此说来,成圣的可能性就不容置疑了。

其次,成圣的功夫是什么?这期间的修练过程即是“知行合一”。既然在谈成圣,那么所谓的“知”,当然是指有关道德的知,如孝悌忠信;而所谓的“行”,则是指道德实践而言。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譬如,某人说他知道孝顺,但未能实践。这种知不是真知。若是真知其为善,则必有随着此知而来的、发自内心的行善要求,并且非要实践不可。知与行像是循环互动的两股力量,在相互印证的过程中趋于至善之境。他指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总之,“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事实上,明白道德行为必须出于真诚,并由内而发,亦即明白行善必有自觉与自主,就自然会同意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

阳明早期受佛道二氏影响颇深,后来在立学宗旨上回归儒家,但并不排斥以“静坐”为方法。静坐使人集中心思,收敛心神,目的在于“去私”,所以不可光是静坐,还须勤用克己功夫,“在事上磨练”。动者未必能静,久之忘了本心;静者还须能动,修养才可落实。

阳明晚期对于成圣提出一个扼要但全面涵盖的观点,就是“致良知”。

三,“致良知”是心法

阳明以“致良知”一语统摄自己的修行法门。“良知”一词出于《孟子‧尽心上》原文是良能与良知并举,前者是不学而能,后者是不虑而知。“良”代表天生本有,而没有道德意义,但是以此为基础,才可能推出亲亲之“仁”与敬长之“义”。阳明善于读书,依此提出新解,他说:“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这个新解并非他的创见,而是突显孟子心之四端的一种。在孟子,是以“是非之心”为“智之端也”。良知与智有关,若是少了是非之心,则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皆无由展现,而仁、义、礼也谈不上实践了。

其次,“致知”一词出自《大学》,原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八目之一。阳明反对朱熹以致知为向外格物穷理,于是转而以致知为向内要求正心。致知加上正心,心即是良知,如此一来,就成了“致良知”。阳明是一元论者,他研究《大学》,喜欢强调“身心意知物者,……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其实只是一事。”一个人只要“致吾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天下尚须何思何虑?

因此,人人皆有良知,也皆有成圣的可能性。但是为何世间圣人极少?这就涉及修练了。良知有如明月,私欲则如云雾,私欲遮蔽良知,人生一片漆黑。他说:“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良知有精明与粗昏之别,若是精明到阳明本人的程度,其效果令人惊讶。他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传习录》)这是唯心一元论的观点。这种观点放在“知识论”上,亦即主张离开主体便无认知活动,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放在“本体论”上,要说明万物之真实存在,则难以让人信服。阳明早已过世,而万物依然存在;若使人人皆成阳明,则谁所见之物为真?这种观点放在“伦理学”上,则困难更大。

譬如,二人对同一件事的态度或同一个行为的判断针锋相对,但二人皆宣称自己“致良知”。那么,我们要如何裁定是非?由此可以了解,何以阳明的弟子与后学会提出许多奇怪的说法,如“满街都是圣人”等。

总之,程朱理学受到的批评是“支离”,由向外格物变成逐物不反;陆王心学受到的批评是“近禅”,由于致良知而接近明心见性。相同的一点是,他们都肯定自己是儒家,其目的都是要使人成圣,并且为了成圣都需要努力修养德行。但是,无可奈何的是,在帝王专制的政治环境中,是不可能真正发扬孔子与孟子的人文理念的。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他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仍值得我们效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83163.html

更多阅读

禅宗人生哲学的演进:王阳明心学与禅宗思想发展4

心学有三大命题: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细细品味,这三大命题与禅学没有二别。心即理:“心”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禅学认为:万物万理的根源是心。有了心才能认知世间万物。致良知:是非之心,不滤而知,不待

王守仁心学觅踪 王守仁以心学为本

一、向内心开拓的成圣之路1.少有凌云志一心成圣贤京城,一个深深的宅院里,一丛挺拔的翠竹前,只见一位青年正对着竹子凝神静思。这几天,他每天一早就来到这里做这个“功夫”,整整是第七天了。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像是非要从这不会说话的竹

品茶论道十二) 一代大儒朱熹品茶论道

太极茶道上海味道渐渐浓今年春节期间,杭州河坊街的太极茶道茶馆如同他们祖辈在上海当年做茶馆那样,被上海茶客包围,满屋的上海话、满屋的上海人,好在郑家茶人后代还有几个会上海话的,主人与客人相濡以沫,相谈甚欢,把个春节的年味调得很开心

声明:《一代大儒王阳明的修行心得 王阳明心学心得体会》为网友呐些伤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