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文化软实力重要性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简述文化软实力重要性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世界文明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崛起。国家民族不仅要有实力,而且要有魅力。这种魅力是文化的魅力,精神的魅力。  关于文化在国家实力中的作用,最早见于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思想,即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中“综合国力”的概念就包括了文化的内涵。自“三个代表”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来,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逐渐为全党所认识。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充分肯定了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则进一步提出了“文化软实力”重要概念。如何认识和理解“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价值,对于构建和谐文化与和谐国防,从根本上维护国家安全意义十分重大。  关于文化,最早的解释见于《易经·贲卦》中的阐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天文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的“人文化成”就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内涵。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与“agriculture(农业)”同源,同含有“栽培”、“培养”、“培育”的意思。这就是说,如果农业的目的是培育植物,那么文化的目的就是培育人。这一观点,与《周易》中的“人文化成”有异曲同工之妙。  《辞海》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定义认为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定义则“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按照辞海的解释,整个世界可以分成两大块:文化和自然。凡是由人创造的均归于文化范畴;凡是没有人参与其中的均归于自然。同时,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既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一定社会和经济予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  “认同”(identity)一词来自于拉丁文idem,原意为“相同”或“同一”(thesame),在社会学领域,认同主要描述一种特殊的集体现象,包含群体特性和群体意识两个层面。心理学家则认为,“认同”是人类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某种深刻的、基础的、持久的或根本的东西。“认同”是人们对于相同和差别的观察结果和主观意识。所以,费孝通把民族认同的发生看作是一种“人己之别”形成的过程,而梁启超则把它看作是与异族相接触,“对他而自觉为我”的过程。文化认同意味着接受并归属一种文化。文化认同对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持亲近态度。文化认同一旦形成,便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内聚性、亲和性和排异性。它可以不受地域、环境、语言、经济生活的限制而独立存在。这就使我们明白了为什么犹太民族分散于世界各地仍自以为同一民族,为什么许多民族操同一语言却仍会保持各自的民族特性,为什么中华民族海外侨胞远离家乡仍自称为炎黄子孙,仍牵挂着黄钟大吕、长江黄河。海内外华人同宗同文。同宗,是指我们都属于同一个民族:同文,是指我们都崇尚和认--同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优秀成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成为各民族国家凝聚力的强大成因与内在动力。  文化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和极强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必然会持久地支配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同一民族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精神结构、价值系统、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人们正是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中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文化认同始终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粘合剂”,是培育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国家安全统一固然取决于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但文化认同却是物质力量无法替代的“软实力”,是一种更为基础性、稳定性、深层次的战略要素。  在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中,国家安全往往依托“两道铜墙铁壁”:一是以军事力量为主的铜墙铁壁,它以物质力量为基础,是国家“硬实力”的重要体现;二是以文化力量组成的铜墙铁壁,它以精神力量为基础,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家的国防实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刚性指标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要素所体现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是国家实力的重要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哲学中的“内因”与“外因”,计算机中的“硬件”与“软件”,经济学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学中的“物质”与“精神”等等。“文化软实力”是与国家硬实力相对应的国防力量,既是一个民族的软性力量,又是国防实力的重要内容。  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魅力。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优势在于文化本身具有的潜在性和柔韧性,它的威慑力和刚性的内涵丝毫不亚于硬实力。文化力量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一种强制性的力量,它的发挥根本上是靠文化的吸引、精神的感召,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引人入胜的特点,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超越性,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等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一旦与硬实力有机结合,将刚柔相济,形成坚不可摧的综合力量。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最高领导人在党的最重要的会议上首次使用的概念,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新的注解,表明我们党一方面与时俱进,展示了与国际通行发展规则相一致的视野,另一方面又开拓创新,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心。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推动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核心价值始终是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周易》早就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认知,南朝萧统提出过“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治国方略,龚自珍发出了“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的警告,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注重“文化立国”的历史传统。正是这种以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核心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使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兴、民族兴,国家兴;文化衰、民族衰,国家衰;文化灭、民族灭,国家灭。政治治国,经济兴国,文化立国己成为人们的共识。纵观历史,当统一形成共识然而阻力重重之时,当两国硬实力对等或者接近因而相持不下的时候,文化认同的力量更能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力的基础。要加快发展国家软实力,关键就在于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这个意义理解,文化是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而从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价值而言,文化就是以柔克钢的“军队”,文化就是坚固的“国防”。

简述文化软实力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表示人类本质和社会文明的概念。《易经•贲卦》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用人文教化百姓、治理天下。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是构成民族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软实力”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文化软实力则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的一种软实力,这种软实力不是强制施加的影响,而是受动者主动接受或者说是主动分享而产生的一种影响力,是一种柔性力量。文化软实力概念既源于奈的软实力概念,又有中国特色,是中国话语中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正是因为有了文化软实力,从出使西域,到丝绸之路,再到郑和下西洋,中国在历史上从未输出武力。西方学者早就指出:“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中国历史也曾出现外族入侵和分裂的时候,但中华文化从未出现断层,文化认同始终是维护统一的坚固国防。

  虽然中国拥有雄厚的文化资源,但中国文化在当今国际文化竞争中却并不占据优势。相反,中国在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中一直就存在着巨大的逆差。这种现象与中国巨大的经济贸易顺差形成巨大的反差。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非常有必要提升本国的文化竞争力,以抵御西方的文化霸权。更重要的是,这一现象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即世界文化传播格局仍然处于“西强我弱”的境地,西方仍然掌握着世界的绝对信息权。在这种情形下,增强中国文化竞争力非常紧迫。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正式吹响了文化振兴的号角。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党的十七大则强调: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党的十八大把文化软实力在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当中的地位又进一步强化了。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对文化强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把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到又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既反映了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迫切愿望,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必然选择。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文化软实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水乳交融。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的斗争主要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2、文化软实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历史和现实都说明,大国崛起的过程,不只是经济力、军事力不断兴起的过程,更是文化软实力不断成长的过程。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未来格局的排序。

  3、文化软实力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的表面是经济之争,深层次是文化之争。从过去流行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到当前盛行的“市场搭台,文化唱戏”,这是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由配角陪衬向主角登临的一次重大转变。

  4、文化软实力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处于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进步的同时,也遭遇到失控、失衡、失序、失范所带来的精神之痛。事实上,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正在重塑民族的精神家园,丰富民族的精神库存。

  由此可见,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必争之地,越来越成为民族复兴的核心基因。

  根据十八大精神的指导,我们进一步思考,如果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一旦失落,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中断了,其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也就彻底丧失了。

  十八大报告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整个文化要求的一个总领性的要求。如果不能够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那么我们就无法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这一切表明,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至关重要,中国需要文化软实力,中国也势必重视软实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82117.html

更多阅读

文化帝国主义批判与现代性审理 审美现代性批判

文化帝国主义批判与现代性审理 “地理大发现”和东西航路的开通,使得西方人对东方的神奇氛围十分倾倒,同时也开始进行东方殖民和文化传教。而一百年多来的中国文化却在一直不停寻找并确认自己的身份,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形成了“

福清市少数民族文化情况调查与建议 大班少数民族调查表

福清市少数民族文化情况调查与建议最近,我们对于福清市少数民族文化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别走访了七个最有代表性的民族村,听取了民族村领导、群众的介绍,特别是重点查看了少数民族的祠堂建筑、祖谱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

软装饰与室内陈设的区别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

软装饰与室内陈设  说起“软装饰”,也许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窗帘、家具、布艺、沙发等饰物,在当前这个“重装饰,轻装修”的年代,“软装饰”越来越被人们挂在嘴边,它的功能也得到了突显,甚至有专家预言,未来10年“软装饰”将独领风骚。但

“狼性文化”的得与失原创,不得转载 狼性文化ppt

“狼性文化”的得与失近年来,“狼性文化”在企业界广为流传。究竟何为“狼性文化”?为什么将凶狠残忍的“狼”喻为一种文化?从字面上理解,这种文化就是表达要不择手段地达到目标。具体到企业,“狼性文化”就是刚性文化,就是以无情的制度

转载 软交换与硬交换的区别 软交换协议终端

原文地址:软交换与硬交换的区别<转>作者:fatbeans引言经常有人问我,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我是通讯公司的。但是我到底干什么呢,特别是我父母,姐姐。我很难解释。但是我觉得这个与生活习习相关的东西从简单原理上没有什么难的,我试着说明一下我

声明:《简述文化软实力重要性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为网友挡你风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