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在那

【道家一脉】道家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除此之外,道教徒还崇拜五镇海渎、三十六靖庐、二十四治等,中国五岳则包括在洞天之内。洞天福地多系实指。历代道士多往其间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

0十大洞天部分
第一王屋山洞  
周回万里,号曰小有清虚之天。在洛阳、河阳两界,去王屋县六十里,属西城王君治之。
王屋山屋山主峰海拔1715.7米,主峰之巅有石坛,据说为轩辕黄帝祭天之所,“黄帝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自此天坛之始也”。故又称天坛山。
魏华存《清虚真人王君传》称其师王褒(字子登)得道后,被封为“太素清虚真人,领小有天王、三元四司、右保上公,治王屋山洞天之中”。故王屋山又称小有清虚之天,被列为十大洞天之首。杜光庭《天坛王屋山圣迹记》云:“元始天王曰:夫小有洞天者,是十大洞天之首,三十六小洞天之总首也。”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十大洞天》曰:“第一王屋山洞,周回万里,号曰小有清虚之天,在洛阳河阳两界,去王屋县六十里,属西城王君(王褒)治之。”
道教何时传入王屋山,已难稽考。南北朝以前,仅见若干道士居此山服丹成仙的传说,《真诰》卷五云:“毛伯道、刘道恭、谢稚坚、张兆期,皆后汉时人也。学道在王屋山中,积四十余年,共合神丹。毛伯道先服之而死,道恭服之又死,谢稚坚、张兆期见之如此,不敢服之,并捐山而归。去后,见伯道、道恭在山上。二人悲愕,遂就请道,与之茯苓持行方,服之皆数百岁。”
  唐代是王屋山道教的兴盛时期,有一大批道士居此修道。开元十二年(724)。司马承祯奉召入京师,旋命于王屋山置阳台观以居之,曾于此处著《修真秘旨》十二篇行于世。至开元二十三年卒,享年八十九,葬于王屋山西北之松台。
  王屋山在唐代还建有大批宫观。主要者有:上方院,传说轩辕黄帝曾于此处访寻四山,故原称**院。司马承祯初来王屋时,居紫霄峰,唐睿宗诏其居此,遂改名上方院。金末重修。奉仙观,在济源县城西北,唐垂拱二年(686)创建。白云道院,为纪念司马承祯(号白云子)而建,始建于唐,至明尚存。AH灵都观,唐玄宗于天宝二年(743)为玉真公主(睿宗之女)所建,御书灵都观额。金明昌三年(1192)升观为宫,蒙古海迷失后二年(1250),加灵都万寿宫。AI清虚观,创于唐,后升观为宫,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至大德五年(1301)间重修。此外,还有青罗仙人观,三清殿,山神庙,太山庙等,盖皆建于隋唐。
  宋代,王屋山道教续有发展,除原有宫观外,宋代又新建紫微宫。据雍正《河南通志》卷五十载,紫微宫在济源县西北一百里王屋山下,宋绍圣(1094~1097)初创建,元大德(1297~1307)间重修,明天顺元年(1457)再修。LB金元是王屋山道教又一兴盛期。先后有大批全真道士居此修道。王志佑,号栖神子。少业儒,长慕玄理。金正大四年(1227)至王屋山。时阳台观已遭贞佑二年(1214)兵火,尽为废墟,邑令请其主持重建。经十二年,工成而卒,年八十八。
  金元时期,对王屋山原有宫观进行重修,又增建有若干宫观。金正大四年(1227)至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道士王志佑重建阳台观,工成改观为宫,称阳台宫。LH金泰和、崇庆(1201~1212)间,又于阳台宫之左,新建通仙观。元好问《通仙观记》曰:“通仙观者,初为泰和道院,郝志朴实居之。崇庆癸酉(1213),以恩例得今名。始大为崇建,堂宇廊庑,斋厨库厩,以次而具。”LI蒙古太宗十三年(1241)宋德方去王屋山,见许多宫观残坏,乃选派弟子住此山,相继重修了天坛、三清殿、上方紫微宫,其再传弟子陈志忠又在其后重修了清虚宫。
  明清时期,住山道士不见记载。此后,经历道教衰落期,大部宫观废圮。至今仅存阳台宫、奉仙观若干建筑。阳台
  宫内有玉皇阁、三清殿等。奉仙观内有山门、玉皇殿、三清大殿等。



第二委羽山洞  
周回万里,号曰大有空明之天。在台州黄岩区,去县三十里,青童君治之。“昔人乘鹤玉京游,翩遗仙洞何幽幽”。委羽山座落在台州市黄岩城南,相传汉高祖刘邦三子刘奉林在此修行,得道后控鹤飞升,鹤坠翩(羽毛)而得名“委羽山”。委羽山以一座绿色孤峰从平川隆起,状如虎蹲龟伏,又名龟兹山。
委羽山有被道家称为天下“第二洞天”的羽山洞,洞深不可测,旧传“有道士负烛一筐,燃入洞中,行数日不能尽,闻橹声而返,疑与东海相通云”。羽山洞自从与道家牵上关系后,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认为是神仙们所居住的地方,声名远播。南朝诗人谢灵运、唐代诗人顾况、南宋教育家朱熹、状元王十朋以及清代的袁枚、康有为等文人墨客均曾到此探奇揽秀,并题诗留念。南宋黄岩籍诗人戴复古以诗负名江湖五十载,漂泊一生,受尽人间苦难,晚年定居委羽山,面对这里林木森森、古柏参天、澄江如带,曾写下“秋老山容瘦,云闲自去来。野人相对比,尘念倏忽间”的诗句。故乡秀丽的景色给漂泊一生的游子疲惫的心灵以温暖与抚慰。
委羽山还有始建于晋代的大有宫,据大有宫住持诚鹤道长介绍:大有宫原建于山南端脚下,千年沧桑,数度劫难,多次修复重建,最后移到山的北边脚下,现存大有宫为清中叶建筑,虽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仍保存完好。沿永宁街向南走,穿104复线数百米可见“天下第二洞天”石牌坊,向左沿神道行百余米便是大有宫,大有宫背贴委羽山,面朝北偏东,宫门两旁古柏成荫,参天蔽日。西有古塘,二扇宫门上书有8米见方的龙虎二字,为四川叶公辅用大扇笔所书。进入宫门是个院子,院右首有一口“瑞井”,井水清澈甘甜,舀满一碗井水慢慢投入硬币水向上形成球面,可与杭州虎跑泉水相媲美。
委羽山人杰地灵,人文自然景观极为丰富。山岗皆绿竹,茂密凌霄故名淇园,山顶建有元末来鹤亭,山之西有被朱子誉为“道学传千古,东瓯说二徐,门清一壶水,家富五本书”的宋代名儒徐子行、徐庭筠父子的二徐宅,这二处胜境因年代久远、世事沧桑而毁坏。第二洞前有丹井,系群仙取水炼丹所用而得名,离洞前百步是道书中所记“七十二福地”的东仙源,羽山洞前还有薜萝深处,为乾隆十九年(1754年)邑令杨廷芳建亭于羽山洞前所立。其它还有凭虚亭、赤鲤岩、凤竹、古樵隐居、云中生草庐、六先生祠等胜景。
你如果到委羽山还可拾到方石。方石如骰子,皆有菱角,方正光泽,天成琢削,有诗云:“棱棱有方石,拾得遇仙灵”,也算是一种吉祥之物。




第三西城山洞  
周回三千里,号曰太玄总真之天。未详在所,《登真隐诀》云,疑终南太一山是,属上宰王君治之。
西倾山地处青海省东南部,位于青藏高东南部边缘,属于昆仑山系东端的支脉。在地质构造上,西倾山为东昆仑山与西秦岭两地槽褶皱系的连接地段;而在地理上,它又是黄土高远同青藏高远的过渡地带。因其地势从东南向西北略有倾斜,故称西倾山。其西部和西南部以黄河为界与阿尼玛卿山平行;北部以散布的低山丘陵及黄河谷地与脊山隔河相望;东部和东南部延伸至甘肃省的碌曲县和玛曲县境内。还有一说在重庆。


第四西玄山洞  
周回三千里,号三元极真洞天。恐非人迹所及,莫知其所在。
西城山和西玄山一个在蜀州一个在金州确实没错。按陶弘景说西城山在终南山附近,那西玄山就是在蜀州。但是杜光庭说西城山在蜀州,西玄山在金州(金州在终南山附近)。估计是其中的一个搞反了。我觉得当时的长安是在金州西边的。所以金州的应该是西城山。而蜀州的那个远在成都平原的最西端,有可能叫西玄山。
那么现在的这两座山叫什么呢?我的结论是西城山应该就在现在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而西玄山在现在的四川省绵竹市安县境内。现在的西玄山叫罗浮山。至于西城山委实不知具体叫啥,因为那边没有出名的山。
西玄山桃花谷,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王平镇韭园村,与京西古道牛角岭关城相邻。距北京市中心30公里。(此条估计是当地人自己所说,不可信)

第五青城山洞  
周回二千里,名曰宝仙九室之洞天。在蜀州青城县,属青城丈人治之。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内,东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古称丈人山。为邛来山脉的分支。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自古以来,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堪称青城山特色的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其中圣灯(又称神灯)尤为奇特。上清宫是观赏圣灯的最佳观景处。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后,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传说是"神仙都会"青城山的神仙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称为圣灯。实际上,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


第六赤城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上清玉平之洞天。在台州唐兴县,属玄洲仙伯治之。
赤城山又称烧山,在浙江天台西北,为天台山南门。海拔306.5米,为丹霞地貌,是历代高僧名道的修身之处,济公活佛故里。因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名。山有石洞十二以紫云洞和玉京洞最著。山顶有赤城塔,为南朝梁岳阳王妃所建。  
今“赤城栖霞起而建标”,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大清一统志.台州府一.山川》:“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六里。’支遁《天台山铭序》:‘住天台者,当由赤城山为道径。孔灵符《会稽记》:‘赤城山,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如雉堞。’......旧志,一名烧山,西有玉京洞。道书以为第六洞天,名上玉清平之夭,即天台之南门。”  
唐司马承祯《上清天地宫府图经》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等道书所据:  第六赤城山洞,号“上玉清平山”(《天地宫府图》作“上清玉平之洞天),在唐兴县(今浙江天台)。   
赤城山古称道教十大洞天之六,为一天然洞穴,洞深10米,宽7米。洞内随岩构造三开间楼房,周围植有松柏,凿有古井。相传晋代魏华存夫人于此栖养修真,得黄庭内外景二册自古号曰黄庭经,为丹经绝品。


第七罗浮山洞  
周回五百里,名曰朱明辉真之洞天。在循州博罗县,属青精先生治之。
罗山万仞云中起,浮岛一峰天外来”的楹联,形象地概括了罗浮山的气势和“浮山嫁罗山的神话故事”。
朱明洞天,是罗浮山十八洞天之首,是道教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洞天是道教的称谓,朱明洞天原意为“朱明耀真之天”。
  朱明洞天由象山、狮山、梅花山、马山环抱。前临溪涧,背依青山,林木参天,环境幽雅,仿如世外桃源,是罗浮山风光精华所在。
  朱明洞天有呈拱形的洞门,坐北向南。门楣有楷书“朱明洞天”四字。洞内大洞套小洞,有桃源洞、蓬莱洞、蝴蝶洞、清霞洞、俩仪洞、泉源洞、梅花洞7个小洞天。洞内有冲虚观、朱明亭、东坡亭、旷心亭等古建筑。还有遗履轩、仙人卧榻、飞来石、蓬莱径、洗药池、炼丹灶、白连池、会仙桥等名胜古迹。
  最早来到这里修道的是秦代山东琊琅的安期生,以后是朱灵芝等人。东晋葛洪在朱明洞建冲虚观修道,服自炼仙丹,“尸解得仙”。从此,冲虚观名扬海外。90多岁高龄的明朝南京礼部尚书湛若水(增城人),在朱明洞建精舍讲理学,“从游者三千余人”,使这里逐渐成为岭南的道教圣地。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博罗县西北的东江之滨,纵横广袤250公里。在道教的洞天福地中,罗浮山为第七洞天朱明耀真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泉源福地。亦称东樵山,与南海市的西樵山为姐妹山,汉朝史学家司马迁曾把罗浮山比作为“粤岳”,素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盛誉。拥有九观,十八寺,三十二庵。据《罗浮山志》,罗浮山乃罗山、浮山二者之合称。传说浮山是蓬莱仙岛的一个别岛,随风浪从东海飘浮到南海,附于罗山,因此取名罗浮山。罗浮山在很早已前就被认为是神仙的洞府,南海的“蓬莱”,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吸引着历代文人羽士前来游览或栖隐。公元4世纪东晋时,道教著名人物葛洪就曾经来这里修炼传教,并开始修建一些道观,使这里逐渐成为岭南地区的道教圣地。此后,历代朝廷都很重视罗浮山的地位,经常给予支持,这里就成为全真派的中心之一。
冲虚古观是其中保存最完好的道观,位于罗浮山北侧。它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包括山门、正殿等,建筑面积有4400平方米。有殿宇五重,分别为灵官殿、三清殿、黄大仙殿、吕祖殿和葛仙殿,此外还有寮房等附属建筑百余间。古观内有很多有价值的艺术品,供奉着许多神仙包括葛洪、吕洞宾等,还保留一些遗迹,联系着古老的神话传说。
观内有三奇:主殿三清殿周围大树环绕,屋顶却无落叶;观内无蜘蛛网;长生井井水能治病,昔日名曰“神仙水”,斗米才能换斗水。
葛仙祠后有葛洪建造的丹灶。丹灶旁原有苏东坡书“葛洪丹灶”四字,已泯灭。现在所刻的“稚川丹灶”四字乃是清乾隆年间广东提学吴鸿为此重题。灶顶高3.6米,四角形底座边长2.25米,基座是由八角形坛体边长0.8米的花岗石砌成,有八个立位,分别雕有八卦符号及瑞鹤、麒麟等灵禽异兽的各式图案。在四角的石柱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云龙浮雕。丹灶之上有一个三足鼎,叫“未济炉”,是罐形的炉体,象一个葫芦药瓢似的,中间有一个可转动的柄,盖子是荷叶形的,看起来十分别致。
冲虚观内还有一个八角形的水池,是葛洪的“洗药池”。据载,葛洪时常为民采药,这池便是他洗药草的地方。葛洪曾广泛搜集和整理民间的各种验方秘方,写成了《肘后备急方》等医书。清代诗人丘逢甲为追忆葛洪,在洗药池畔的巨石上镌刻题诗云:“仙人洗药池,时闻药香发;洗药仙人去不还,古池冷浸梅花月。”
冲虚观后的朱明洞相传是葛洪修道成仙的地方。宋代著名道士白玉蟾曾在此修道传教。朱明洞座落在罗浮山下的深谷丛林中,那里万籁俱寂,只有小溪流水,淙淙作响,幽静雅致,俨然仙境。



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金坛华阳之洞天。润州句容县,属紫阳真人治之。
茅山原名句曲山。相传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从关中来到江南隐居在句曲山潜心习道,采药炼丹,济世救人,成为茅山道派的始祖,后人缅怀茅氏昆仲的功德,遂改句曲山为“茅山”。
继茅氏之后,东晋杨羲等人创立了道教上清派,随后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又创立了道教茅山派,直到唐、宋时期茅山才真正兴盛起来。李世民不忘茅山道士王远知辅佐之功,登基后的唐太宗自然不亏待茅山。后来,茅山道士刘混康又用秘方消除了宋哲宗之母的痛苦,受赐“镇山八宝”(山上现存玉印、玉符、玉圭、哈砚“四宝”),甚至还有200禁卫军看山护观。茅山的显赫由此可见一斑。
茅山道观始建于西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后经历代扩建,至宋元极盛时期,有宫、观、庵、院257房,殿宇房屋达5000余间,道士数千人,是我国道教“正一派”的“上清宗坛”所在地。自唐以来就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著名的宫观有: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崇禧万寿宫;乾元观、仁佑观、德佑观、玉晨观、白云观。俗称三宫五观。东晋时的葛洪、齐梁时的陶弘景、隋唐时的王远知、吴筠和五代时的王栖霞、朱怀德等都是茅山高道,中国道教史上的一代宗师。目前“茅山道士”遍及海内外,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都有茅山道派的传承,这在中国道教史上是罕见的。
历代文人墨客诸如皮日休、韩愈、李商隐、范仲淹、王安石、汤显祖、康有为等都来过茅山,那些为颂扬茅山而留下的墨宝至今仍熠熠生辉。彪炳青史的陈毅元帅曾把他的新四军指挥部设在茅山的“乾元观”里。
茅山以大茅峰、中茅峰、小茅峰为主体,自然风光瑰丽多姿,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二十八池的美景。茅山同时还以峰奇、洞异、泉涌、石怪、树古著称。“大峰小峰联中峰,当天削出玉芙蓉”。茅山景色可谓四季如画:春游茅山,淡烟摇曳薄雾飘浮;夏游茅山,林涛如海谷底轻风徐来;秋游茅山,红叶似火流云如带;冬游茅山,银妆素裹山瘦林疏。“人在瑶峰十二层”,道不尽的诗情画意。
茅山每年最热闹的日子是长达三个月之久的“香期”——从农历的腊月二十四到来年的三月十八,数十万前来朝拜、观光的海内外香客、游人如涌如潮,犹如盛大的节日一般。暮色四合之际,置身“水陆道场”的缭绕香烟之中,耳边回响起风格独特的道家音乐,恍恍然便进入了“日暮衔花飞鸟远,月明溪上见青山,遥知玉女窗前树,不是神仙不得攀”的飘渺境界。倘若能耐心地在茅山逗留一段日子,没准还能一睹峨眉山“佛光”也似的奇景——闪现在茅山之巅的神光、丹光——人们称之为“天灯”的光芒。


第九林屋山洞  
周回四百里,号曰尤神幽虚之洞天。在洞庭湖口,属北岳真人治之。
林屋洞位于西山镇东北部,在林屋山西部。据《云笈七签》等道教经典记载,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所居,林屋洞为第九洞天,一称“左神幽虚之天”,别称“天后别宫”。相传,古时有龙居林屋洞内,故洞体似龙,又称“龙洞”,林屋山亦称龙洞山。  林屋洞景点面积为18公顷,属石灰岩地下厅式溶。
林屋洞洞,洞内广如大厦,立石成林,顶平如屋,故称林屋。洞中路平水静,人行其中,似闲庭信步,抬头仰望,钟乳倒挂,鬼斧神工。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时而狭窄,时而开阔,既幽且深,既曲而折,深幻莫测,扑朔迷离。洞有石室、龙床、银房、石钟、石鼓、金庭、玉柱、白芝、金沙、龙盆、隔凡门、石燕、隐泉、乳泉等石景。  出洞登山,暮眺山鸟归巢,渔帆疏影,袅袅炊烟,冉冉升起,为西山著名古十景之一“林屋晚烟”。山顶有“驾浮阁”,高24米。


第十括苍山洞  
周回三百里,号曰成德隐玄之洞天。在处州乐安县,属北海公涓子治之。
括苍山雄居临海市境西南部,为灵江水系与瓯江水系分水岭。其脉由浙南洞宫山向东北延伸而来,自仙居县西南端劫贼岩岗逶迤入境,沿西南市界蜿蜒向东折北,在临海市与仙居县交界处蟠结成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4米,为浙东第一高峰。括苍山系带状中山,共有千米以上峰峦150多座,《唐六典》列江南道名山之一。主干山脉呈北东—南西走向。支脉展布仙居、临海、黄岩、永嘉、缙云诸县(市、区),余脉伸展至三门湾以南,入海为东矶列岛。
  21世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第一道曙光2000年1月1日6时42分54秒照耀在浙东第一高峰米筛浪峰上,此峰为括苍山脉主峰,海拔1382米,位于张家渡镇西,山高坡陡,云雾缭绕,时隐时现,恰似仙岛。峰顶插剑岩跑马坪等仙迹留踪。
仙居括苍山洞,宋真宗皇帝赐名为“凝真宫”,地处道教名山括苍山主峰米筛浪脚下,坐落在仙居下各镇羊棚头村西山。当地人称四十五洞。唐时列为中国道教第十大洞天,系中国道教宗修炼地之一。
  自东汉(公元25——220年)开始,括苍洞称为道教洞天。东汉时,太极法师徐来勒到括苍洞任职,管辖括苍洞周围三百里,总管水旱罪福。到东晋穆旁永和三年即公元347年仙居单独建县(始名乐安县),首任乐安县令羊忻(湖北襄阳人)弟羊愔在四川省夹江县当县尉,罢官来仙居隐居在括苍洞修道,后来得道成神仙。
  曾在括苍洞修道过的国内高道、名道,汉时除徐来勒外还有王远,三国吴时有左慈、葛玄、蔡经;晋时有郑思远、平仲节、羊愔;唐时有叶常质;宋时有陈会真、马自善、王崇等。
  唐宋时期道教十分兴盛,唐宋皇帝对括苍洞重视非凡,有六代帝王对括苍洞有过赐名赐物:
  1、唐玄宗李隆基皇帝于公元748年,得奏括苍洞口出现一种似烟非烟,像云非云,郁郁纷纷的仙气庆云覆盖洞口,是为吉祥之兆,即颁布诏书,建造洞宫,赐名为“成德隐元”。
  2、北宋真宗赵恒皇帝执掌时期,于公元1018年括苍洞重新修缮,真宗皇帝改称题额赐名为“凝真宫”。
  3、北宋徽宗皇帝于公元1103年,奏闻仙居县括苍洞真徐来勒治理成效卓著,应予昭报,追封他为“灵应真人”。其封令《台州仙居县括苍洞徐真人封灵应真人制》全文如下:台州仙居县括苍洞徐真人,至德之人,用心若鉴,损虚灵应,下视无方,加惠吾民,在所昭报,申之显号,兹谓国章,尸而祝之,俾永承事,可特封灵应真人。  北宋末期1121年,括苍洞(凝真宫)毁于寇乱,南宋高宗赵构皇帝继位后,于公元1127年进行了重建。北宋真宗皇帝赐名“仙居”,今已千年。
  4、南宋孝宗赵慎在位,于公元1182年皇宫赐给凝真宫道士陈会真道教经典总汇《道藏》等经卷。
  5、南宋光宗皇帝赵敦在储宫得到有关括苍洞灵验的奏闻,给括苍洞书赠“琼章宝藏”四个字,赐给道士陈会真。
  6、宋宁宗赵扩,在未登皇位时,就赐给括苍洞“自己的手画”和“金铸星宫像”。
  括苍洞兴盛时期拥有的范围广阔,据公元1148年记载:南宋高宗赵构皇帝时期,拥有宫田1169亩,宫地1276亩,山林1858亩,合计4303亩。足见唐宋时期括苍洞的兴盛和地位的重要。
  元朝异族统治中国,道教作为汉民族固有宗教,遭过异族压制。明清以后,括苍洞道教趋向衰微。明代后期佛教融入括苍洞,佛道共处括苍洞。明万历年间僧侣曾在括苍洞建造佛舍楼居;清顺治初年,僧禅在括苍洞建立《凝真禅院讲坛》;清康熙后期,括苍洞道教观宇也废为僧居,但葛玄等道教神像仍屹然矗立;清乾隆年间,住洞道士对括苍洞前的宋代“凝真宫”进行过修缮刷新;清同治年间,仙居县令余丽元在其任职的三年间(1867——1870)将括苍洞的宫田拨入仙居安洲书院,作为“洞宫学租”。
  自民国至共和国初期,这个天然古洞存其自然,文革期间作为“四旧”,洞中佛道塑像等物均被破除。
  1970年11月至1979年,当时下各和东方红(怀仁)两个公社人民在括苍山麓“地动山河铁臂摇”,几千民工常年奋战在工地,运土筑坝建造蓄水850万方的括苍水库时,括苍洞略加整修,是水库革建会的天然会堂,可供200人左右集中开会,是水库管理人员、划码员、记账员、住库民工和外地前来水库参观人员集中开会、介绍的场所。水库革建会曾在括苍洞中接待了数以千计的参观人员。
  八十年代,住洞道士自发筹资,粗粗修缮并在洞中塑雕葛玄等道教和佛教塑像20多尊,原有的“凝真宫”古殿宇饱经历史风雨,尚洒泼着古韵古味,加上括苍洞侧蓄水850万方的括苍水库点缀着括苍洞景观,常有不少香客游人到此观瞻。
  1984年11月21日,联邦德国高级进修生韩涛到括苍洞考察。韩涛(中国名),在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进修,他为撰写《宗教与哲学》的论文,与该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组施忠连一起,持上海市**局和浙江省教育厅外事处介绍信,于1984年11月到黄岩、天台、仙居三县境内考察道教的洞天。自此括苍洞天蜚声国内外。
  括苍洞为全国道教第十洞天,相传古代有不少仕途谪官或真人道士乐居洞中修道,唐宋帝王十分重视括苍洞天,笃信道教的宋真宗赵恒皇帝有感于括苍洞天的灵验和括苍大山的灵秀,于公元1007年4月30日诏改县名永安县为仙居县,至今,县名“仙居”逾千年,“千年古仙居,乃为道教生”。


第一,霍桐山洞,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今福建霞浦县南);周围三千里,属仙人王纬玄治之。
第一,霍桐山洞,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今福建霞浦县南);周围三千里,属仙人王纬玄治之。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首,位居五岳之前,这是东晋南朝以来流传了近两千年的历史事实。今宁德霍童山,就是唐代长溪霍桐山,也就是东晋、南朝时的罗江霍山,虽文献记载语焉不详,但仍有迹可循。兹排比资料稍作考释,以资参考。
  唐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载:“谨按本教《龟山白玉上经》具列所在去处。第一洞,霍桐山,周回三千里,名霍林,在福州长溪县,有三清观及游仙湖。”素为道教界和学术界所重视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云笈七签》记载:“第一霍桐山洞,周回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宋代潘自牧在《记纂渊海》也记载:“第一霍桐山洞,高三千四百丈,周回三千里,名霍林之天,即郑思远、韩众、许映真人为司命,府君所理,在福州长溪县。”还注明不同之处:“《云笈》云‘仙人王纬治之’。”这些记载大同小异,似同出一源,可见“第一霍桐山”在唐宋时已是公认的。唐代著名的宫廷道士司马承祯薄于功名,笃信道学,“尝遍游名山”,他明确指出“霍桐山洞”“在福州长溪县”。他的记载正符合当时行政区划,《旧唐书·地理志》载:“长溪,武德六年置,其年并入连江。长安二年,分连江复置。”宁德县是五代闽国分长溪而置的,《三山志·叙县》云:“唐开成中,析长溪、古田二县地置感德场。伪闽龙启元年,升为县。”唐长溪县相当于今宁德市,唐时属福州。“霍桐山”,原名“霍山”,据西汉刘向《列仙传》记载,“周时霍桐真人栖真之地”,故名霍桐山。《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霍童山”条云:“在福建宁德县北七十里,《列仙传》作霍桐山。”唐玄宗大封天下名山,天宝年间霍桐山也受到封表,并刻石记载,改为今名。《太平寰宇记》长溪县条载:“霍童山,在县西二百五十里,高七里,冈甚远”,“云是列仙霍童游处。天宝五年,敕改为霍童山,亦曰游仙山”。天宝后人们多称霍童山。今宁德霍童还有一块写着古篆“霍童洞天”及旁隶“天宝敕封”的残碑。
  晚唐著名诗人,人称“闽中文章初祖”的黄滔在其《碑记铭》中称赞龙雷山“奇姿异景不可殚状,虽霍童武夷,无以加之,实闽越之神秀”。可见此前霍童、武夷已相当闻名。唐朝人知道很早以前,这里“古老相传,是群仙所宅”。唐代沈汾撰的《续仙傅》云:马自然“又南游霍桐山,入长溪县界”。许石昔,“晚学道於王屋山,周游五岳名山洞府,后从峨眉山经两京,复自襄汴来抵江淮,茅山、天台、四明、仙都、委羽、武夷、霍桐、罗浮,无不遍历,到处,皆于石崖峭壁人不及处,题云:‘许石昔自峨眉山寻偃月子到此。’”
  司马承祯“遍游名山,密契仙洞”,游历过“霍桐山洞”。宋朝祝穆在《方舆胜览》载:“霍童山,在宁德北七十里,《洞天记》所谓‘霍林洞天’是也。唐武后时,司马炼师于此修炼,后驾鹤升天,遂赐名鹤林。”《明一统志》也载:“霍童山,在宁德县北七十里,神仙霍童所居,《洞天记》谓‘霍林洞天’是也。唐司马承祯于此修炼,后驾鹤飞升,遂名鹤林。”不管到过与否,他记载的地理位置十分明确,唐宋许多著名道士与高僧慕名到过霍童山,如白玉蟾、本净、元表等。
  司马承祯著《天地宫府图》,应该有一定依据。有人考得,早在东晋时已有“三十六洞天”的提法,南朝著名道士陶洪景在《真诰·稽神枢》云:“大天之内,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而司马承祯与陶洪景颇有渊源。他师事籓师正,“师正特赏异之,谓曰:‘我自陶隐居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他与陶洪景本属一脉,应该听过或直接看过陶洪景的著作。在陶洪景的著作中常提到一座相同地理位置的山———霍山。陶洪景《真诰·稽神枢》说:“罗江大霍有洞台,中有五色隐芝”,并注“此则南真及司命所任之处也。”

第二,东岳太山洞,名“蓬玄洞天”。在兖州乾封县(今山东泰安),自汉以来认为系考校死魂鬼神处;周围一千里,属山图公子治之。泰山古称岱山,亦称岱宗。为中国五岳之东岳。地处山东中部,津浦铁路东侧,绵亘于济南市与泰安、历城、长清三县之间。总面积四百二十余平方公里。主峰在泰安县城北,海拔一千五百三十多米。高度次于华山和恒山,居五岳第三位。古人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认为它在五岳中地位特别重要,推尊为“五岳之长”。《风俗通义》曰:“东方泰山。《诗》云:‘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尊曰岱宗。岱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之长。”明成化兖州《重修东岳庙记》曰:“五岳众山之宗,泰山又诸岳之宗也。”故古代帝王多在即位之初,或太平之岁,去泰山 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以祈福祥。
道教视泰山为神仙所居之洞府和道士理想的修行地,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二洞天。六朝所出之《茅君传》称:“仙家凡三十六洞天,泰山周回三十余里,名三官空洞之天。”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三十六小洞天》曰:“第二东岳太山洞,周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兖州乾封县属,山图公子治之。”因此泰山成为道教名山,由来已久。但道教何时进入泰山,已难确考。明查志隆《岱史》卷八《遗迹纪·列仙遗迹》所列西汉及其前之仙人,如泰山老父、稷丘君、安期生、崔文子等,虽见之于神仙传记,但因所记“事迹”,皆在道教产生之前,姑且不论。其中所记晋道士张忠事,则见于史传。《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称:“张忠,字巨和,中山人也。永嘉(307~312)之乱,隐于泰山。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引之法。……不修经典,劝教但以至道虚无为宗。其居依崇岩幽谷,凿地为窟室。弟子亦以窟居,去忠六十余步,五日一朝。……立道坛于窟上,每旦朝拜之。”后苻坚遣使征至长安,欲留为官,辞还归山,行至华山而逝,谥“安道先生”。这是目前所知居泰山最早的道士。


第三,南岳衡山洞,名“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今属湖南),又一说《元始上真众仙记》谓赤帝祝融氏治衡霍山,又云魏夫人(魏华存)治南岳山,按安徽霍山,古名衡山,一名天柱山。《抱朴子内篇》所谓“衡霍正岳”指此;周围七百里,属仙人石长生治之。
南岳衡山水帘洞古名朱陵洞,位于衡山紫盖峰下,距祝圣寺约4公里左右,相传是道教朱陵大帝的居所。
水帘洞是唐代道教活动的地方,被当做洞天福地,称为“朱陵洞天”。唐玄宗还曾派朝廷内史带领道士们在投龙潭祭祀。
朱陵洞天,其全称为朱陵太虚小有之天,见于九仙之一徐灵期所著《衡岳记》。白云峰以西,青岑峰以东的一片区域,又称圣境,见于宋道十陈田夫著的《总胜集》。九仙观就座落在这一片道家所称的洞天圣境里。九仙之—的王灵舆,本来在庐山修真,夜梦人告诉他“得道者,若非其地,如植五谷于砂石之间,则不能成。”王灵舆问什么地方才能成道,梦中人告诉他“朱陵之上峰,紫盖之东岫。”以后他便山庐山迁来南岳的中宫,修行十二年后,再迁到九仙宫仙逝。邓郁之也是这样,他在岳麓炼丹,梦人告诉他“大洞之邻,即招福之乡.延尘里,善记勿忘。”于是由长沙迁南岳九仙宫成道。
道家关于洞天圣境的神话,很难深究,倒是从山川风物来说,朱陵洞天一带,的确是洞天,这里山灵水秀,峰耸壑奇,林深叶翠,蝉鸣瀑吼,既适宜于人们在这里静修或读书,更适宜小驻游踪,尽洗嚣尘,放眼山川,濯足清流。
水帘洞瀑布源头是紫盖峰的泉水,三支泉水汇集一起,流入水帘洞上方谷地。洞在两山之间,水从上方奔泻而来,流入七米来宽而深不可测的石洞,洞满水溢,顺洞前的石壁飞流而下,形成了三十多米高的瀑布,象水帘一样挂在半空。石壁从中突起,又把水帘折半托出,水滴飞出几十米之外,泻珠溅玉,发出雷鸣般的声音,声传十里。若是丽日当空,水帘之前更是五彩斑斓,飞虹闪耀。水帘绝壁下的碧潭,天上的云彩和两边的苍翠的山峦,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故有“水帘洞之奇”的称誉。


第四,西岳华山洞,名“总仙洞天”,亦号“极真洞天”。在华州华阴县(今属陕西);周围三百里,属真人惠车子主之。
西岳华山是我国道教著名的五岳之一。在我国陕西省华阴市境内,它素以奇、险、古著称于世。其山势立峭拔,望之浑然一石削成,然若非鬼神工而不能为,加之山中“有草便是药,无石不生云”,可谓“穷山岳之壮丽,尽精灵之至极”。故自古便被誉为“神仙洞府”。道教的“三十六小洞天”中称其为“第四太极总仙洞天”,此境界由“灏灵金阙帝君”少昊主宰。
据《尚书》等史料记载,上古帝王(黄帝、尧、舜等)曾多次巡游华山祀神祭天,所以华山道教源远流长。
相传,道教始祖老子(太上老君)出函谷关后,曾来过此山。华山上至今留有以“老君”命名的景观多处,如“老君炼丹炉”、“老君犁沟”和“老君试凿处”等。 汉代以来,仅史书中记载来华山修道的名人就有许多,如卫叔卿、张楷、王猛、焦旷、陈传等。八仙听钟离权和吕洞宾也曾来此修炼。还有汉代的南阳公主和唐代的金仙公主也都在此出家修道。
金元之际,全真教兴起,华山遂成为全真教圣地。“七真”之一的郝大通是全真“华山派”开山祖师,有《太古集》传世。华山上有大小石洞七十几处,相传是郝祖与其弟子贺志真凿成。南峰绝壁处被称之为华山“十大迷”之一的“全真岩”石刻,据说就是贺老亲手所镌。
号称第四洞天的华山,后山有N多修行洞,有些至今还有人在修道除了石洞,华山上还有宫观庙宇二十几处。这些是道士们清修的场所,朴实无华,依山傍势,构成华山重要的人文景观。华山有许多传说的传奇故事,无不和道教有关。如“巨灵擘山”、“劈山救母”、“吹萧引凤”和“赵匡胤输华山”等。

五,北岳常山洞,名“总玄洞天”。在恒州曲阳县(今属河北),明清以后改祀于山西浑源;周围三千里,属真人郑子真治之。
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与山西接壤处。中国五岳之北岳。自汉至明,皆祀北岳于此。汉、宋时,因避文帝和真宗讳,曾改名常山。唐、宋又名大茂山,神尖山。明弘治六年(1493),改以山西浑源县之玄岳(即浑源县东南之玄武峰)为北岳,但秩祀仍在曲阳。至清顺治十七年(1660),始改祀于浑源。
道教视恒山为神仙所居,是道士修行的理想地区,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五洞天,名总玄洞天。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三十六小洞天》曰:“第五北岳常山洞,周回三千里,号曰总玄洞天。在恒州常山曲阳县,真人郑子真治之。”《畿辅通志》载,北魏北天师道祖师寇谦之的弟子李皎,至恒山修道,年90颜如少童。现存恒山道教资料很少,难以详述。相传茅山派祖师茅盈“年十八,遂弃家委亲入于恒山,读老子《道德经》及《周易传》,采取山术而饵服之。……仰希标玄,与世永违”。唐道士张果曾隐于恒山。《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云:“张果者,不知何许人也。则天时,隐于中条山,往来汾、晋间。时人传其有长年秘术,自云年数百岁矣。尝著《阴符经玄解》,尽其玄理。则天遣使召之,果佯死不赴。后人复见之,往来恒州山中。开元二十一年(733),恒州刺史韦济以状奏闻,又遣中书舍人徐峤赍玺书以邀迎之,果乃随峤至东都。……后恳辞归山,……(赐)银青光禄大夫,号曰通玄先生。……乃入恒山,不知所之。”金元时,有更多道士住恒山。陈志益,号重显子,单州琴台人。金大定(1161~1189)间,由马钰之徒灵真子李大乘引度为道士。后又师邱处机。曾住持葛公山清虚宫,后来恒山,于大定九年(1169)建渊静观以居。大定十二年卒,年八十一。此外,见于金元碑刻者,又有任恒山各宫观之提点道士多人,如杜志寥在蒙古宪宗时任真君观(庙)提点,于宪宗二年(1252)至世祖至元二年(1265)间重建真君观。孙道微、赵道祥、彭正忠在元英宗(1321~1323)、泰定帝(1324~1328)间任北岳庙住持、提点,代皇帝建醮祭祷北岳。
古北岳恒山不仅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自然资源亦非常独特,山清水秀,雄伟奇险,山势险峻,奇峰林立,峰峦叠嶂,变化多端,峡谷幽深,绝壁依天,森林密茂,林海茫茫,松涛起伏,清泉潺潺,石窟溶洞,道观寺庙,构成一幅神奇壮观而瑰丽的画卷,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集南北雄险奇秀于一身。雨霁天晴,登山远眺,定州塔与王快、西大洋水库尽收眼底,至古恒山之巅,始能领略唐代诗人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神韵。古恒山山下石奇,山上林奇,山巅庙奇。以奇峰叠起、千山万壑、列石排空为特色,其中玲珑剔透的风动石,跻身与中国六大风动石之列。凌空的奇特“山”字峰,为国内珍奇景观。奇石、怪石比比皆是,素有“九里十八湾”和“五大沟”之说,地质构造与地貌景观各具特色。曲阳恒山(今大茂山)旧时建有一批宫观。最早者为北岳观(或称庙)。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一云:恒山“巅名天峰岭,下建北岳观”;“岳庙创自元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宣武帝景明元年(500)灾,唐武德(618~626)间复建,唐末圮,金复建,天会、大定(1123~1189)间重修,金末毁于兵,元复建,元末毁,明洪武(1368~1398)中……复建,成(化)弘(治)(1465~1505)间……重修,弘治十四年(1501)敕扩修。”改祀北岳于浑源后,此庙渐圯。
其次,又建有真君观(庙),乃祀灵宝派祖师徐来勒者。据《北岳真君叙圣兼再修庙记》,最初“敕建于大茂之幽谷足下西北五十里,……至天宝十一载(752),复禀山纶旨,迁此嘉禾山前,椒兆土选胜,造院四所。”至懿宗末加以重修,“(乾符)三年(876)五月十八日,斤斧事毕。”元姬志真《大朝曲阳县重修真君观碑》云:“今嘉禾山之阳,古立真君观。汉唐以来,传袭故迹,是名监岳,以镇北方。”宪宗时,“廊庑殿堂,倾圮殆尽”,全真掌教李志常命杜志寥任提点主持重修,“太岁壬子(1252),方经始之年,乙丑(1265)冬十月,其功告成。殿而像之,斋堂厨库,奂然惟新”。在金代,曲阳恒山又建有渊静观。高鸣《渊静观记》云:“大茂峰之绝顶……谓之神尖。距神尖而东不两舍,抵石门,有谷曰带耳。……全真重显子(陈志益)筑观于其中,额曰渊静。……岁己丑(1169),(张)玮割世业膏腴田三十亩始基之,输币入粟者道路不绝,乃庀工董役,火西流而载旬三浃而成。”
山西浑源之恒山,古时亦有道观。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九《浑源州》条载:“得一庵,在恒山虎风口上,陡崖劖削,庵距其前。龙泉观,有二,上观在恒山上,山有二泉,唐开元二年(714)建,敕赐额;下观在东门外,明洪武(1368~1398)间置道正司,并上观入焉。”今该山尚存道教建筑朝殿、会仙府、九天宫及佛教悬空寺等。


第六,中岳嵩山洞,名“司马洞天”。在登封县(今属河南);周围三千里,属仙人邓云山治之。
嵩山古名外方出,又名嵩高山。为中国五岳之中岳。在河南登封县西北。汉班固《白虎通》卷三上曰:“中岳为嵩高者何?嵩言其高大也。”(《初学记》引其文曰:“中央之岳独加高字者何?中央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山。”)由太室山(1440米)和少室出(1405米)组成。戴延之《西征记》云:“东谓太室,西谓少室,相去七十里,嵩高总名也。”
嵩山属夏禹建国之区,后世有禹妻生启化为石的传说,故其地有启母石、启母庙等遗迹。它位居中原,是古帝王游幸之地,据说汉武帝登太室山时,从官听到山呼“万岁”之声,故后世称此峰为万岁峰,又于其地建万岁亭,万岁观。道教视嵩山为神仙洞府所在地和道士修行佳处,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六洞天。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三十六小洞天》云:“第六中岳嵩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马洞天,在中都登封县,仙人邓云山治之。”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和佚名氏《名山洞天福地记》则称司真(或思真)洞天。道教何时进入嵩山,已难确考。清景日畛《说嵩》卷二十称汉之张陵,三国魏之左慈、郗鉴住嵩山,似于史无征。所云西晋鲍靓,或许为道士入嵩之较早者。《云笈七签》卷四《三皇经说》云:“晋武皇帝时,有晋陵鲍靓,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晋元康二年(292)二月二日登嵩高山,入石室清斋,忽见古三皇文皆刻石为字。尔时未有师,靓乃依法以四百尺绢为信,自盟而受。后传葛稚川,枝孕相传,至于今日。”同书卷六《三洞并序》和《道教义枢》卷三《三洞义》作了类似叙述。这种记载虽具传说色彩,或许亦有所据。至北朝,先后有寇谦之、赵静通、韦节、潘弥望等住嵩山修道。《魏书·释老志》载,寇谦之于北魏初,在成公兴带领下,先隐华山,后栖嵩山。至北魏始光(424~427)初,始离开嵩山去平城、改革天师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九《韦节传》载,韦节十四岁时,被北魏宣武帝擢为东宫侍书,至孝庄帝立(528),“复为阳夏守,以可近嵩山隐真道士赵静通法师也。既至,遂还簪绂于朝,而谒法师,受三洞灵文神方秘诀”。此后去华山。北魏末,道士潘弥望亦住嵩山。《北史》卷五载,当高欢拥立孝武帝元修,逼迫废帝元朗逊位时,“诸王皆逃匿,帝在田舍。先是,嵩山道士潘弥望见洛阳城西有天子气,候之,乃帝也。于是造帝密言之”。北魏时,嵩山已建嵩岳庙。太安二年(456)所立之《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即记嵩岳庙创建事。《道家金石略》引《金石文字记》云:“魏太武因道士寇谦之奏请,更造嵩岳新庙,立碑纪事。碑中直称谦之为天师,为师君,以太武奉道,亲受符箓,故云然。……嵩山碑刻,自汉二石阙铭外,无古于此者。”景日畛《说嵩》卷二十称,嵩山南麓,汉时曾建万岁观,唐代更名太乙观,宋易名崇福宫。如此说属实,当是该山最早之庙宇。隋唐是嵩山道教的兴盛时期。有大批著名道士居此修道。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载:“初,嵩山道士潘诞自言三百岁,为帝(炀帝——引者注)合炼金丹。帝为之作嵩阳观,华屋数百间。……凡六年,丹不成,……斩之。”《茅山志》卷十一载,潘师正,字子真,贝州宗城人,隋大业(605~617)中,礼王远知为师,从之入茅山。后远知嘱其去嵩山修道,乃入嵩山,与道士刘道合共居双泉岭十许年,复深入逍遥谷,邈与世绝。唐上元三年(676),高宗幸东都,礼嵩岳,请之作符书,辞不解。调露元年(679),再礼嵩岳,敕于逍遥谷建隆唐观,别于岭上起精思院以处之。永淳元年(682)卒。《唐嵩岳太一观蝉蜕刘真人传》云:刘道合,一名爱道,陈宛丘人。武德(618~626)中,入嵩山与潘师正同居双泉岭,勤其师王远知。高宗闻其名,降诏于所隐立太一观使居之。咸亨(670~673)中卒。《唐王屋山中岩台正一先生庙碣》载,司马承祯年二十一岁时,入嵩山师潘师正,后离此去天台山。《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载,吴筠举进士不第,“乃入嵩山,依潘师正为道士,传正一之法(实为上清经法——引者注),……开元(713~741)中,南游金陵,访道茅山。久之,东游天台”。《玄品灵》卷四和《茅山志》卷十一载,李玄光曾“居嵩阳二十余年”,于开元十七年师从司马承祯于王屋山。据陈国符考证,李含光居嵩山二十余年,大致在神龙(705~706)至开元十七年(729)之间。《神仙感遇传》卷一载:“李筌,号达观子,屋少室山,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口岩,得《黄帝阴符经》本。”《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九云:谭峭,字景升,唐国子司业洙之子,幼聪慧,父训以进士业,不喜。后遍历名山不复归。先“师于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惟以酒为乐。……后居南岳,炼丹成,服之,入水不濡,入火不灼,亦能隐化。复入青城山去。”此外,景日畛《说嵩》又载唐道士白道猷、薛玄同、焦道士、冯炼师、孙太冲,五代道士杨讷、李元光等居嵩岳。隋唐间,嵩山兴建有一批道观。据上述,隋炀帝为道士潘诞建嵩阳观,时在大业八年(612),唐因之。

唐高宗为潘师正于逍遥谷建隆唐观,时在调露元年(679),后避玄宗讳,改名崇唐观,宋时复名隆唐。大体同时,又为潘师正于岭上建精思院,至宋犹存。唐高宗时,据传因道士刘道合祈祷有验,又于其所居地建太一观。据《说嵩》卷二十,永淳元年(682),将封嵩岳,复建奉天宫于嵩山之阳。唐又建天封观,宋易名为宫。
至宋元,嵩山道教续有发展。住山道士之著者,有宋道士许昌龄、贺兰栖真,元道士乔志高等。《宋史》卷四百六十二称,贺兰栖真,不知何许人,“始居嵩山紫虚观,后徙济源奉仙观,张齐贤与之善”。景德二年(1005)召赴京,真宗赋诗二韵赐之。大中祥符三年(1010)卒。乔志高,居嵩山崇福宫三十余年,为该宫宗主,弟子甚众,赐栖云虚静真人号。宋元间,嵩山又增建有一批宫观。紫虚观,在嵩山南紫谷中,贺兰栖真曾居此,或云即唐奉天宫址。天封宫,即唐天封观,宋易名为宫。崇福宫,即汉万岁观、唐太一观,五代间毁,宋复建,易名崇福宫。承天宫、金大定(1161~1189)间建,为唐隆唐观故址,金崇庆(1212)间再建。此外,宋代还建有颐真观,元代又建有土德观、长春庵等。
明清以后,嵩山道教渐趋式微。除中岳庙屡经重修外,其他宫观大都失修,连原来“为屋二百三十间”之崇福宫,至清代也已颓废。清潘耒《游中岳记》云:“去(启母)石百武为崇福宫。嵩山昔多道观,今自岳庙外,唯此宫尚存;然荒寂甚,黄冠无可与语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福宫仅存房屋十数间。保存较完好的只有中岳庙,计存楼、阁、宫、殿、台、廊、碑楼等建筑四百余间,是河南现存最大的道观。



第八,庐山洞,名“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周围一百八十里,属真人周正时治之。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滨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相传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名庐山。又称匡山、匡庐。
庐山有着悠远的道教传统,相传匡俗在3000多年前曾上山学道成仙,汉武帝敕封匡俗为“大明公”。宋徽宗加封他为“靖明真人”。东晋道士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并于此整理道教大典《道藏》,观内有当时中国最早的道藏目录。唐玄宗封庐山道教为“九天使者”,敕建与五岳真君并列的“九天使者庙”,是庐山成为中国道教的重地。宋徽宗又将它更名为“太平宫”,并派任官员,进一步使它成为极负盛名的道观。
  当佛教在庐山蓬勃兴盛的时候,南朝名道陆修静也来庐山开辟道场,庐山道教由此而迅速发展。同时也开始了佛、道两家在庐山共争共荣的局面。而唐代道士吕洞宾在庐山佛手崖的活动,也导致了道教与佛教争占庐山八百年的史事。
  简寂观,庐山金鸡峰下,曾有座宏大的道观,名大虚观。它由道教宗师陆修静建于南朝大明五年(公元461年),陆修静死后谥为“简寂先生”,太观虚遂称简寂观。
  陆修静在简寂观研经传道达7年之久,观内道藏阁拥有当时最完备的道家藏书,是道教最大的经库。
  简寂观已废,但现存大量遗迹,如演经礼斗石、炼丹井、捣药臼、洗药池等,还有陆**葬之地布袋崖。
说起庐山道教的福地洞天,当数庐山仙人洞,其实庐山仙人洞只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逐渐形成的天然洞窟,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祀吕洞宾,将此洞窟更名为仙人洞。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两旁有两副对联:“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洞旁苍色的山岩下,依山临壑建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的殿阁,名老君殿,殿为歇山式单层建筑,整个建筑显得庄重而又轻巧,内供太上老君李聃骑牛雕像。
仙人洞内有乳泉一滴,浮空而落,故名“一滴泉”。泉下有池,围以石栏。石壁上有“天泉洞”、“静善泉"、“洞天玉液”等石刻。洞旁建有老君殿,内供太上老君。仙人洞东侧有仙路,访仙亭等,西侧有蟾蜍石、石松等名胜。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主席于1961年题咏的诗名,使仙人洞名扬四海。


第九,四明山洞,名“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县(今属浙江。山实在宁波市西南);周围一百八十里,属真人刁道林治之。
 四明山又名句(音gōu)余山,分布在宁波市西部的余姚、鄞州西南和奉化,平均海拔100-300米。因其大俞山峰顶有个“四窗岩”,日月星光可透过四个石窗洞照射进去,故称“四明山”。
秦汉以降,四明山仙风极盛,道仙传说颇多,刘、樊缘木求仙,刘阮四窗遇仙,虞洪遇丹丘子获仙茗等传说故事家喻户晓。
距余姚梁弄镇南8里的白山,有以瀑布和仙迹著名的白水宫。在石层峰北瀑布出水处有一岩洞,可容三五人,叫祠宇观,又名白水宫,即白公诵经问神之所。传说,东汉时,有下邳人刘纲,原为上虞县令,后因喜爱四明山水,便弃官偕夫人樊云翘,拜白公为师,向他学道炼丹。刘、樊二人在学道过程中,常比道术。最后得道仙时,白公也脚踏祥云来到大岗,口称“尔等夫妇道心精诚,心地善良,已成正果”,说完,刘、樊二人在大岗山顶,白日升仙。刘纲先上皂荚树而上天,夫人则平坐云气,冉冉飞举。传说虽然离奇,但足见此处山水灵秀。
 唐天宝三年(744),唐玄宗遣使祷祠,因大岚山高路险,特令道士崔街和处士李建,将大岚的祠宇观移建到潺涛洞外的刘、樊修道的故居。宋政和六年(1116),宋徽宗下令扩建祠宇观,增建玉皇殿,并书“第九丹山赤水洞天”匾额,悬挂祠内。元代,道士毛永贞来主持祠宇观,见洞下石滩广阔,象平畴畦町,滩上多菖蒲、河车、芝草、苍平耳属等药材,生机盎然,名叫石田。试种水稻,亦有一、二成收获,因此在旁建石田山房,焚香修道。
四明山是我国道教“第九洞天福地”,特别是两汉以来,学道登仙之士,远离尘世,遁迹山林,把名山洞府作为修德养性的归宿,兴宫筑观,聚居修炼。今天余姚大岚、梁弄一带的“丹山赤水”,就是当年“天下洞天福地之九”的道家圣地,四明山因道而成为东南名山,据唐朝未年的道家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载:“四明山,丹山赤水洞天,在越州余姚县,刘樊得道。”把天下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进行排列,四明山在道教洞天福地列九的地位至此稳定,因道而扬名天下。唐时,李白、刘长卿等诗人入山访道,在《全唐诗》中留下了咏四明山的14首诗篇。北宋政和年间的皇帝宋徽宗御书“丹山赤水洞天”赐四明,使四明山道教之风更盛。


第十,会稽山洞,名“极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镜湖中,或云为蜀郡阳平山;周围三百五十里,属仙人郭华治之。
 会稽山洞,名“极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镜湖中,或云为蜀郡阳平山;会稽山,原名茅山,亦称亩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会稽山文化积淀深厚。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不远千里,上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上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汉以后这里成为佛道胜地,传说葛洪之祖葛玄在此炼丹成仙,山中的阳明洞大为道家第十一洞天,香炉峰为佛教胜地,至今香火旺盛。唐代这里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门户,明代大儒王阳明(守仁)在此筑室隐居,研修心学,创“阳明学派”。会稽山内的山山水水都饱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炉峰禅寺”重建于l993年,占地1.5万平方米,有山门、九龙壁、放牛池、钟鼓楼、人工殿、左右两侧配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佛堂)、客堂院等11处建筑,主建筑大雄宝殿9开间,高10余米,建筑雄伟,气势不凡。由香炉峰北侧石阶便进入宛委山景区。宛委山景区内重峦叠嶂,其主峰从谷底平地拔起,直冲霄汉,恰似天柱壁立,十分壮观,因此称为天柱峰。景区内的古迹相当丰富。“阳明洞天”,又称“会稽山洞”,虽名为洞,实为一群山回抱的山谷。相传黄帝曾建侯神馆于此,后被道教列为36小洞中的第11洞天。“禹穴”,也就是“阳明洞”。相传大禹在这里得黄帝“金简玉字书”,识山河体势,穷百川之理,终于治平洪水,治水完毕,大禹将书藏于洞中,仅有一线缝隙。自司马迁“上会稽,探禹穴”以后,来此寻访禹穴,甚至隐居的名人不少。禹穴旁,明代著名学者王守仁曾结庐读书,潜心研究心学,终成一代哲学大师,成为明、清以至民国时期的统治思想,并远播日本、朝鲜等国,推动了邻国革新。
会稽山,原名茅山,亦称亩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会稽山文化积淀深厚。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不远千里,上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上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
相传为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省绍兴之会稽山 。《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 江、淮 ,上会稽 ,探禹穴 。” 裴骃集解引张晏曰:“禹巡狩至会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间云禹入此穴。” 谢灵运《游山》诗:“幸游建德乡,观奇经禹穴 。”唐李白《越中秋怀》诗:“何必探禹穴 ,逝将归蓬丘 。” (2)、指会稽宛委山。相传禹于此得黄帝之书而复藏之。唐李白《送二季之江东》诗:“ 禹穴藏书地, 匡山种杏田。” 王琦注:“贺知章《纂山记》曰:黄帝号宛委穴为赤帝阳明之府,于此藏书。大禹始于此穴得书,复于此穴藏之,人因谓之禹穴 。”禹于宛委山得黄帝金简书之说,见《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宋陆游《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诗:“前身已预兰亭会,老眼曾窥禹穴书。”清王誉昌《舟泊武林城外因忆新安会稽之胜赋呈确庆夫子志别》诗:“学溯考亭开雾障,书探禹穴破云封。”

第十一,太白山洞,名“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长安县(实在今陕西周至、眉县、太白等县间);周围五百里,属仙人张季连治之。
太白山何时得名?根据《清一统志》、《凤翔府志》、《眉县志》记载,太白山曾三易其名。最早在尧舜禹时代名为*)物山,意思是上天赐给的取之不尽的宝藏。西汉文学家东方朔曾注释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百王可以取给,万民可以仰足”。就是国家和人民可以从那里获得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后来,到了汉代改称为太乙山。“太乙”是古代星相学说中的术语。道家认为二十八宿围在北斗星四周,北斗星绕着天极星旋转,天极星中最亮的一颗星是帝星,即太乙。帝星处在临制四方的位置上,构成天宫紫微。太乙也即太极,它表示事物所处的一种阴阳和谐、相辅相成、相互包涵、高度完善、高度稳定的对立统一状态,代表人类的一种哲学追求,一种理想。古人把太白山称为太乙山,可见对它是何等崇拜。定名太白山,是魏晋时期的事,据前蜀杜光庭《录异记》:“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圭峰之西,因号为太白山,其精化为白石若美玉焉,故名”。
太白山上积雪,炎夏不化,望之皎然如白莲千朵,横于南天半壁,相传山下行军不得鼓角,鼓角则有疾风暴雨。《水经注》:“山半有横云如瀑布则澍雨,人常有为候语曰南山瀑布,非朝即暮。关中诸山,莫高于此。”山上有洞,按《洞天记》暨《白玉经》三十六洞天,太白居第十一,为德元之天。
拔仙台——太白山顶最高点,相传殷周之战结束之后,是姜子牙封神之地,故名“拔仙台”。三面凌空,一面高圹坦荡的高山平原之上,十分险要,拔仙台四周悬崖峭壁,南北气流翻越之时,足下白云飘浮,头顶霞光万道,夜间狂风怒吼,推门敲窗,雪飞云涌,使拔仙台更加神奇壮观。庙正殿供奉周武王,旁供三太白、姜子牙、护法力士、救命药王等都是铁铸木雕,神像底座背后铸有明万历十三年、清道光、清光绪等字样。拔仙台四周相距约1-5里,分布有雷布正神庙、闻太师庙、三太白庙、玉皇殿、灵官殿,遗址有三官殿、大爷海殿等。铁瓦上铸有明万历九年、万历十三年、乾隆九年等字样。

第十三,小沩山洞,名“好生玄上天”。在潭州醴陵县(今属湖南)。按小沩山洞,一作大围山;周围三百里,属仙人花丘林治之。
湖南醴陵沩山,众山环绕,绵亘数十里,泉清林茂,风景秀丽,当地称“古洞天”。所谓“洞天福地”,是道教选定的仙境。“洞天”,指有山峦合抱,中虚而兼采阴阳二气的“洞室”,可直达上天,为神仙所居洞府,凡夫、道士居此修炼,即可登仙。沩山洞天,峡谷幽深,溪流潺潺,清澈见底。冲口截流筑坝,建望仙桥水库。日益成为令人向往自然的旅游佳境。
唐朝道士司马承桢检索全国名胜地理,挑选神奇青幽,山灵水秀,兼条阴阳,上达天庭,适宜神仙居住的地方命名为“洞天福地”,编成《天宫地府图》一书。书中列出36洞天,72福地,湖南有洞天6处,福地12处。醴陵沩山被称为第13洞天:小沩山好生玄上洞天,相传是道家仙人花邱林和傅天师修炼得道的所在地。根据同时代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记载:付天师修炼居石室,设仙坛,这里以前也许有岩石洞府。直到唐初大缘法师云游到此才建佛教寺院。这是沩山建寺院的最早文字记载。寺院名称也有记载:宋殿元易祓书匾“小沩山古洞天位于湖南省醴陵市东郊东堡乡沩山村,离市区15公里。



第十四,潜山洞,名“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晋置,治今安徽潜山);周围八十里,属仙人稷丘子治之。
安徽天柱山自古即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天柱山封号“南岳”。道家将其列为第14洞天、57福地;三祖寺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弘扬佛法,寺院有一座觉寂塔,可惜年久失修,如今已经不为游人所开放。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
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地质遗迹丰富,是全球瞩目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地段,还拥有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中华十大名山等称号。2005年9月,经专家评审,国土资源部批准天柱山为国家地质公园,面积135.12平方公里。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4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首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其余四镇是: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中部)、西镇吴山(在陕西省陇县)、南镇地稽山(在浙江省绍兴)。
  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其“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之奇崛。
  天柱山著名游览点是三祖寺。进入其南大门野人寨上行不远就到达三祖寺。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屹立于寺前的觉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称之为“山谷流泉”。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可惜抗战时期这座卧牛状的青石为日军炮弹炸去一角,如今形状大异。
  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后依天柱群峰。这里林木葱茏,环境清幽,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文人骚客都曾在此题诗。现仍保留有“诗崖”胜迹,王安石所题诗文为人盗取,至今“诗崖”上仍有不少处露出四方型凿坑,让人惋惜。
  从三祖寺向西北沿石级登山,展现在眼前的变幻无穷的瑰丽景色。转一个弯,天地一新;上一道岭,风光又异,使人应接不暇。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天柱峰左、右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显得气势磅礴。
  天柱山飞来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秘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穴且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在暗洞中穿行,难辨东西,不知阴晴,压抑沉闷;但一出洞口,即见光明,又使人不觉激动欣喜。
  天柱山的风景多而奇,难怪明代诗人李庚赞曰:“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1982年,天柱山以安徽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天柱山与佛教、道教都有关联,比如道家把全中国的奇山归纳为36洞天、72福地。天柱山就是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禅宗也与天柱山颇有渊源,禅宗达摩祖师后的二祖、三祖都曾在天柱山修行,南北朝的梁朝时,天柱山山谷寺显赫一时,僧众甚多,俨为四海名刹.到了唐、宋时期,天柱山依然盛名不减,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文人墨客都登临此山,遗留下近400方摩崖碑刻,既可怀古,又是学习、欣赏书法的绝佳范本。






第十五,鬼谷山洞,名“贵玄司真天”。在信州贵溪县(今属江西),传为张陵炼丹处;周围七十里,属真人崔文子治之。
鬼谷洞位于江西省贵溪市冷水镇麻地村云梦山的半山腰处,处于龙虎山东南部,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五洞天。《明一统志》载:鬼谷先生原名王诩,春秋晋平公时人,尝入云梦山采药,居青溪之鬼谷,因此为号。鬼谷洞的山脚处原有凝真观,属正一派,是道教第十五洞天奉祀祖师和天神地祗的场所,始建于南唐,后屡修屡毁,今仅存遗址。1998年底在原址上塑鬼谷仙师神像。
鬼谷山,又称云梦山鬼谷洞。云梦山属龙虎山支脉,当地人俗称为云梦山或鬼谷山,因道教仙师鬼谷子曾修真讲学于此而得名。鬼谷洞位于鹰潭市贵溪县冷水镇麻地乡洞源村,鬼谷山峰峦高峻,云海松涛,气象万千.


据《龙虎山志》载:“有信州(州治在今上饶市)鬼谷山者,在贵溪县南80里,第15洞天,号‘贵元思真’。是山周回70里,峰峦郁峻,溪壑幽深,迥出人寰,实为仙府。按《洞天记》:即鬼谷先生修真之所。”(引文出自宋开宝七年,即公元974年,南唐朱涣所撰《贵元思真洞天碑》)。《龙虎山志·水篇》还记载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在此受鬼谷先生学业的遗迹。另外,北宋末龙虎山第30代天师张虚靖曾作《怀鬼谷山思真洞天》诗:“思真洞兮云水深,道人居兮鬼神钦。山花笑兮松竹阴,岩淄潺潺兮千古音。何时一造兮清神襟,攀石萝兮共笑吟。”
鬼谷山胜迹,在历史上曾一度被淹没。直至五代十国后期,当地一位叫刘英的教书先生在云梦山腰的荆榛丛中发现一块古老的残碑,碑石长满藓苔,拂苔即见碑之古篆记载着鬼谷先生当年在此修真讲学之事。消息传开,恰适南唐朝臣陈乔奉敕遍祀名山,在龙虎山耳闻这一发现,曾亲临鬼谷古坛修行醮礼。又于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偕刘英先生赴阙将此事奏闻朝廷。时南唐中主李?Z及其子李煜(李后主)号为国主,却又是诗书画之大家,父子二人尤长词名,有“词魂”之称誉。一见这份记载着当年鬼谷先生在贵溪云梦山修真讲学的古篆拓本,非常喜爱。于是由王室成员出资,仿效上清官观规制,在鬼谷洞前修建规模宏大的凝真道观。道门教规亦效张天师为教主的道教正一派。
鬼谷山洞最早确切地记载于唐末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第十五鬼谷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贵元思真洞天,信州贵溪县,真人崔文子治之。”杜光庭为陶宏景七传弟子;崔文子,为汉代方士。另外,晋代郭璞有诗说:“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元代大书法家赵孟俯《鬼谷岩》诗记载于《贵溪县志》:“鬼谷岩前石,唐文字字奇,何当拂苍藓,细读老君碑。”
鬼谷洞位于云梦山腰,洞口不大,口面向上,莹润光滑。洞之上方巨岩耸峙,呈重楼复阁之势,成了这座灵洞的天然屋顶。入洞必须双手并举垂直身子而下,颇惊骇,但无险。洞内光线幽暗,钟乳倒悬,岩景粗犷。成千上万只蝙蝠栖身岩壁,见人四处纷飞,幸而不撞击人体。洞中有块圣石——云梦床,卧在上面,就尤如婴儿在母腹中孕育长大,自然胎息、炼丹。第十六,武夷山洞,名“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今福建崇安,晋属建阳县,南唐置崇安场);周围一百二十里,属真人刘少公治之。
武夷山遗产地处中国福建省的西北部,江西省东部,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通用福建赣语、闽北方言和国语。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核心面积63575公顷,核心次面积36400公顷,同时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公顷。


第十七,玉笥山洞,名“太玄法乐天”。在吉州永新县(今属江西);周围一百二十里,属真人梁伯鸾主之。
峡江玉笥山位于吉安市区以北约七十公里处的峡江县境内,兀立于赣江东岸,背临峡江,绵延数十里,风光美丽,气候宜人,是赣中一颗明珠.元代大诗人揭斯在《承天宫记》一文中写道:“天下称名山在大江之西者有三:曰匡庐、曰总领事皂、曰玉笥,而玉笥尤为天下绝境。”玉笥山被中国道教称为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七大秀法乐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八郁木福地”。玉笥山原名群玉山,因为北山遍地都是青黄红白黑五色石,故称“群玉”。
汉武帝曾游遍天下名山,相传到这里时,西天王母授他《上清宝?图》。一天,见天降白玉笥在太白峰,武帝命人去取时,风雨突降,席卷玉笥而去。玉笥山因此得名。自秦汉到元代,许多高人雅士如秦代孔丘明、何紫霄,汉代梅福,晋代郭桂伦,唐代罗子房,宋代沈道麟等,或躲避战乱,或不满现实,或羡慕神仙,或奉旨弘法,都到山中练气修道。唐宋时期,由于皇帝的尊崇,道教异常昌盛,玉笥山宫观阁、亭台楼榭遍布山中,当时计有承天、大秀两宫;开明、冲虚、乾元等21观;梅仙、麻姑、白鹿、送仙等24坛;等鹤、百花等11亭;杜真、鸣琴等12台。
玉笥山号称“三十六洞”。其中以仙人泉最为著名。仙人泉泉眼深不可测,泉水清可鉴发,冬温夏凉,其味香冽,不下无锡惠山泉。三十六涧殊途而同归,各溪流在玉笥山西麓合流汇成“玉涧水”,夺山而出,直奔赣江,其势如白虹贯,锐不可当。
  在玉笥山元阳峰下,矗立着一幢气势宏伟的建筑物———飚驭祠,村里人又叫南祠。这祠始建于唐朝天宝六年,初名“云储寺”。相传唐初贞观年间吉州刺史吴云储辞官后带全家在此修身炼道。宋朝真宗皇帝赐给该祠一块匾额“云腾飚驭”,祠名遂沿用至今。



第十九,盖竹山洞,名“长耀宝光天”。在台州黄岩县(今属浙江);周围八十里,属属仙人商丘子治之。
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第十九洞天”盖竹山洞:又名曰:长耀宝光天,属仙人商丘子治之。有两个地方存在之说。一说、第十九洞天“盖竹山洞”,在临海“竹叶山”;另说、第十九洞天“盖竹山洞”,在乐清“雁荡山”。
先说一:临海市南(原临海县西南25公里的麻步区树贤乡),有一山脉,满山翠竹,郁郁葱葱,故名:竹叶山。顶有两峰,一如“腾龙”,耸立双岩似龙角,一若“奔狮”,两石开裂如狮口,遥遥相对,称之为“龙狮相凑”,“奔狮峰”上有一石洞,洞前翠竹覆盖,故名:盖竹洞,又名:杨岙洞。洞阔10·55米,深9·61米,高4·30米。洞内有大殿三开间,有:石井、石床、石室、石砚、石碑等;洞后崖壁滴水不定,人称“圣狮灵涎”;洞外奇岩怪石,各具景致;洞右悬崖如削,峭壁千丈,形如琼楼,故有“丹风楼”之称;洞北悬崖耸立,壁岩上刻“天门”二字;有一巨石,镌“洞门锁钥”四字。洞外有殿三间半,阔10·16米,深5·76米,二层建筑。洞前东南筑有围墙,洞门上书“盖竹洞天”四字。
尚存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丙戌天中节予告资政大夫礼部侍郎加一级天台息园齐召南撰,牟正鹄书并跋的【盖竹洞碑记】一块。附:盖竹洞碑记·《额》盖竹山长耀宝光道院记:“台郡城南三十里,有盖竹山,土人呼为竹叶。有洞幽深,呼为仙人。自天门峰高插霄汉,十数里层峦叠嶂,蜿蜒翔舞,迥旋起伏,钟秀于是。中岑当深山之奥,迥隔尘寰,水口罗列群峰,所谓香炉作案者,高与天门颉颃;所谓丹凤楼者,其前岗峭壁绣绮;所谓石室、石井、石臼、石几、石床、石砚者,形似俨然,在洞左右前后,是道书称第十九“长耀宝光洞天”,古商邱子所治。传东汉时,有陈仲林、许道居、尹林子、赵叔道居山得道;吴时,葛孝先尝营精舍,至今有仙翁植茶园,及礼斗坛故址。是以【抱朴子】言此地可合神丹,【名山记】言福地观坛各一所,有竹如盖,故以为名也。”洞内殿即:栖真观,初为东晋许迈居之,许迈,字叔玄,又名映,其博学多才,善于文章,性好清静无为,曾拜南海太守鲍靓为师。初隐余杭悬溜山,继迁桐庐恒山。东晋永和(晋穆帝)二年(公元346年),移入临安西山。于是改名为:玄,字远游。于天台赤城山遇王世龙,受解束反行之道,服玉液朝脑精。三年之中,面有童颜。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至公元618年)宫毁。宋代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重建道观,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始有“栖真”额。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台州郡守唐仲友游此。面对山秀、洞奇、石灵、景美的绝色风光,写下了“天门发秀万马下,水口离立群峰稠。瀑泉对面深绝壁,宝剑却依丹凤楼。溪声喷薄雷震动,石色古怪神剜锼。洞天呀含风飕飕,香炉峰下蛟龙湫。中岑特秀小为贵,左右旌节森戈矛”的文章。及元、明、清三代,兴废相仍。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栖霞宫道纪马兆云延请道士陈光宗主持观务。光绪中(1875—1908年),道教龙门派第二十三代传人理全来此静修旧有石室、登霞台、葛玄礼斗坛、卧龙墠等。【尘外记】载:“中有石井,桥北小道直入,有杉六丛”。名山之名,大半以仙也,而仙之得以为仙,实大半以山。全真能远寻古仙遗迹,则可谓人杰而地愈灵矣。长耀宝光道书已先识之,遂口授其辞,勒石经传久远。乙未春,余自雁荡适天台,过盖竹洞,见其山水之灵秀,岩谷之清幽。遂栖止焉。羽士安教辉,郑教林告余曰:洞有宗伯齐公记,藏之七十年矣。历代师祖父蒋复乾、李本华、戴本原、马含明、徐含松,既皆未暇及此,衲等与师弟兄谢教赋,张教培更为有志非逮,时同游友蒋生太和者,默识是篇,不遗只字,亦佳士也。余曰:作记七十年未及泐石,恨事也。息园先生慨未游其地,而余息影于兹逾月,快事也。以快事释恨事,爰购石召工,以镌之,庶山之名,公之文同垂不朽云。

另一说: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中和节后学戊子科举人黄岩朴臣牟正鹄敬跋并书。中雁荡山杨八洞,又称:“盖竹洞”。在中雁荡还叫作白石山的时候,其大名早已载入宋代道书《云笈七签》,被尊为“天下第十九洞天”。杨八洞在乐成镇盖竹山上,与杨八洞套连的有八个洞府,分别是:透海洞、登天洞、龙滚洞、八仙洞、混元洞、观音洞、玉蟾洞、宝光洞。有些洞与洞之间都有幽道连接,屈曲通幽,上下相通,如入仙境,系之独特。八个洞形态各异,充满传说谐趣。杨八洞以岩石胜,其石拟人象物一一酷肖,充满传说谐趣。透海洞和龙滚洞最为奇特,透海洞深邃向下斜伸,据说至今尚无人走到底,有玩笑赋诗曰:“深长莫测黑朦胧,洞底弯弯无尽穷。哪位先生肯履险?龙王宴请水晶宫。”龙滚洞也很奇妙,洞有进出两口,前矮后高,玲珑蜿蜒,“旅客弓腰从洞过,此身恍觉化成龙。”宝光洞”,它仅一堵高大岩屏而已,称“洞”当做附和,“宝光”以岩屏下面有一石坦,石坦与岩屏大小相似,传说是龙的两片嘴唇。古人以为龙口含珠,珠放光芒,因此取名“宝光”。岩屏上刻有“盖竹宝光长耀洞天”。
洞内,一石柱砥崖而立,宛如天然门阙。前洞宽大开朗,岩壁如削;后室百孔千窍,高远莫测。清冯赓雪《台南洞林志》有云:“洞中宽敞,灵异幽奇,其中岩泉点滴,东西无定,人每以手承之,以瑞应”。神台上,可见太乙真人、玄天上帝、雷祖大帝、吕洞宾等于此共享人间香火。撇开神话传说,撩开遮掩了历史的迷雾去寻找先人们的足迹,最早映入眼帘的应该是那陈仲林等在此盘恒的身影。东汉时,陈仲林与许道居、尹林子、赵叔通等四人息影林泉,终日长坐于盖竹洞中,是应为临海道教出现的前奏。东汉以后,著名道士葛玄来到了这里。葛玄(164~244),字孝先,丹阳句容人。其出身宦族名门,自幼好学,博览五经,性喜老庄之说,十六岁名震江左。他曾师事左慈,修炼道术,从受《九丹金液仙经》、《劾鬼秘法》、《三元真一妙经》等。尤擅符咒及避谷诸法,更得分形万化之术和灵感应变之法。后世道教徒尊称为葛仙公,又称“太极左仙公”。相传葛玄曾于盖竹山修炼,《嘉定赤城志》载,山上有“仙翁茶园”,葛洪《抱朴子》则云:“此山可合神丹,……旧传葛玄植茗于此”。又于临海的丹邱驿附近结茅修炼“九转金丹”。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云:“公(葛玄)驰涉川岳,龙虎卫从,长山、盖竹、尤多去来,天台、兰风,是焉游憩”。后删集《灵宝经诰》,精心研诵“上清”、“灵宝”诸部真经。曾嘱其弟子郑思远,在他死后将“上清”、“三洞”、“灵宝”诸品经箓付阁皂宗坛及家门弟子,世世箓传。北宋崇宁三年(1104)封“冲应真人”;南宋淳佑三年(1243)封“冲应孚佑真君”。

第二十,都峤山洞,名“宝玄洞天”。在容州普宁县(今广西容县);周围一百八十里,属仙人刘根治之。
 都峤山,又称南山、萧韶山,位于容县石寨乡境内,距容城南约10公里,以锐而高甲于一都得名。方圆三十七平方公里,是三教合一圣地(道教、佛教、儒家),自古为容州著名宗教圣地、风景区及讲学场所,道书将其列为中国三十六洞天之第二十洞天,1988年被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风景名胜区。
峰奇、洞多、谷幽、道险,是都峤山风光的主要特色,全山有大小岩洞300个,诸岩历代建房近千间,其中有一岩建房就达72间之多,岩内保留着珍贵的文物古迹。庆寿岩景区是都峤山的一部分,位于都峤山西部,面积约4平方公里,是近年来开发的一个融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区。目前已建有金佛大字、南山阁、福寿桥与福寿亭、暗河佛源漂流、登山观光缆车、五百罗汉堂、庆寿岩禅寺、猴山和观猴长廊、双狮迎宾、仙鹤戏龟、莲池、九曲桥、望佛亭、植物园、七星伴月、九龙聚会景观以及云溪寺等众多景点,尤其是金佛大字,系赵朴初先生绝笔,高108米,宽88米,堪称世界奇观。
民间有歌谣云:“南山金戽斗,九曲十八扭,谁人葬得着,芝麻绿豆官三斗”;宋.赖布衣游都峤山后便作赋一首以赞其美,赋云:“龙之为灵特超,星之为光不朽;天光下降方隅,地德上承培嵝;纵横照耀,二十八宿列九天;起伏恢弘,七十二山分奔走;脉络循环数百里,透岑容独论尊卑;奇峦峻拔万千峰,列土木金分左右;观龙楼宝殿,惟仰南山;察星体钟灵,居然金斗;心极溯洄之望,每切秋三;欲登泰岳之高,难逢重九.原夫神之所由起也!容山天堂,森秀浑穆;土柱石鹅,崇雄高矗;香炉顶挂天池,丹灶云居幽谷;娑婆岩为中宫,灯檠石为照烛;大象宿于中傍,仙鹅飞乎上属.蜂腰渡峡,日月匡扶;鼓角威仪,枪旗并束;罗列三枝,中标双玉;观峰峦之叠叠,千山悉是奔随;验江汉之茫茫,万水咸归入局;横敷直递,观其势之甚雄;左旋右抽,察其形者真委曲.详观**莲花,精微深入;蝉翼双披,虾须两集;御屏屹竖其间,荷笔卓然秀立;远观则高起无情,近视则山家拱揖;攀金腰玉带,一画连环;占翰苑雕梁,敦厚难岌;幸形神毕聚,品格出乎万千;貌像呈祥,声价高居倍十;信是明堂广阔,阳刚星列盘桓;局度宽雄,帝座公车峻拔;只有诸砂,并无一煞;两边尽是包罗,四面咸来观察;罗卫收自近关,猪牙镇塞总辖;天马镇自乾离,北斗重骝合札;拟左致之飘渺,仙人讵敢尽当;验右绕之萦回,苑客难称巧黠;布金箱之蕴,不但宝三;陈玉石之能,有同簋八;若是乎!地既灵于其前,人心杰乎厥后;斯兴发之无强,享荣华之悠久;富必石崇,贵仍韩柳;诰轴文星面对,他年金榜题名;云天锦帐频敷,异日斗称福厚;嗟乎!地产精英,鬼神守护;纵有慧眼之明,难默遭逢之偶;是为山家择主,断然福自天来!倘教地府佑人,决非事成矫揉!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名“秀乐长真天”。在郁林州(今广西郁林)南海之南,或云和州含山县(今属安徽);周围七十里,属白真人治之。
白石洞天,是中国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二十一洞天,名曰秀乐长真之天。 白石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道家活动场所,有寿圣寺、三清观、会仙岩等寺观。山以独秀和莲蕊两大石峰为主,中有五姥峰,山之东独秀峰,海拔648.8米,相对高度500米,为白石山的主峰;山之西为莲蕊峰,殊为险绝,上山必经之路一线天,宽2米多,是由石峰隙形成,破壁直上约300余级,向上攀登出一线天是云梯,70多级石磴,石壁上凿出。宋代开始在山上修建寺观,明代以后成为游览胜地。明崇祯十年(1637年),徐霞客曾到此考察,并写了《白石山游记》。
白石山双峰并立,直插云表。左边孤峰如柱,名独秀峰,右峰顶尖底圆,名莲蕊峰,明代人杨大节写的“白石洞天”四个大字镌刻于千寻峭壁上。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登上白石绝顶,他在《游记》中对白石山大加赞赏。绕莲蕊峰山南行半里,有会真岩,广约十余丈,高、深各宜二、三尺,岩顶十余丈高的绝壁—上有一小岩,广约丈许,有石级可通,凭高远眺,可见浔江天际流。从白石村东望,有一石似人,高约数丈,向壁而立,俗称“石道人”。“石人”中空,有石缝可入体内。白石村后悬崖绝壁间,裂开一缝,宽丈余,高数十丈,名“一线天”。会仙岩有炼丹灶、仙人棋、仙人脚印、玉泉等富有传奇色彩的名胜古迹。岩前有会仙亭,凭栏远眺,锦绣河山,尽收眼底。
白石山“寿圣寺”在山麓位置,旧名三宝殿,又称寿圣院,谷称大寺,宋嘉?三年(1058年)动工兴建,历10年而成。明正德年间扩建,万历年间(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重修。寺门匾额“寿圣寺”三字为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赵顼敕赐。寺前有用朱砂石雕砌的牌坊,坊高7米,宽6米,上刻“仙宫”二字和八仙像,系明万历年间所建。寺的前座是三宝殿,后座高阁巍峨,左右为客厅、僧舍。寺之右侧有会真观。桂平解放后,该寺屋大半改为校舍,归白石小学使用。寿圣寺后面石壁刻“白石洞天”四字,字体甚大,每字约1平方丈,为明代末年本县举人杨大节所书。寿圣寺后峭壁下有圆珠池,又称漱玉泉。
出寿圣往右行约1里,有个宽约100余平方米的岩洞,叫三清岩。岩洞之前有庙宇,内供道教尊奉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等三位神仙,因称三清观。洞厅一侧有洞穴,宽约1平方米,洞穴旁尚有东晋著名的道家葛洪炼丹灶遗迹及葛洪塑像。
“环山古城堡”在白石山麓,可见一道土夯的城墙环绕半山,每隔一二百米有城门与外面相通。这道环山古城墙建于清咸丰年间,即太平天国中期。那时,由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李文茂领导的一支起义军,沿西江而上,攻占浔州府城,定为秀京,建立了大成国。在此期间,浔州府、桂平县的地方官员在白石山,依山凭险,筑起城墙,维持其反动统治。从此,这道蜿蜒曲折、有若玉带的“小长城”,便成了白石山的奇景之一。
“苍玉峡”又名青玉峡,俗称洞门巷,是攀登白石、进入洞天的必经之路。峡的两旁峭壁千仞,悬崖峭壁之间,一条宽仅2米、高约三四百米的石巷穿崖而上,中有石阶,游人攀登在险陡的石阶上,仰望天空,只剩下一道弯弯的蓝线,故又称“一线天”。

“云梯”在苍玉峡之上,酷似高悬云端的一把梯子,因名云梯,又叫“三十六阶”,隐寓“脚踏云梯上青天”之意。梯凡136阶,系在一块长形巨崖上开凿而成的石磴,宽约1米,陡而险。“会仙观”由云梯再上数百米,有个大岩洞,洞开厅内有“神仙脚印”,“白石洞天”即在此。明代在此建造了接连5间庙宇,叫会仙观。

白石山之东为独秀峰,孤峰插天;西为莲花蕊,又称鹅头峰,险峻奇异,是白石山的主峰。
白石山奇景异穴,峭拔、险峻、秀丽,凭眺生辉。山麓上有仙宫牌坊、寿圣寺、三清观,还有环山古城堡、摩崖石刻、青玉峡、云梯、漱玉泉、会仙观、炼丹灶、面壁僧、瘦仙岩和飞鼠岩等。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此考察,写下了《白石游记》。白石山的奇异景观,吸引着人们前来游览。


面壁僧游人登山,将到山麓,可见悬崖峭壁之下有一石,高约二丈,状如人立,面朝石壁,头戴僧帽,身披袈裟。县志上称之为“面壁僧”。昔达摩祖师面壁十年传为佳话,而此“僧”面壁不知几千万年矣!寿圣寺在白石山麓,旧名三宝殿,又称寿圣院,俗称大寺。宋嘉柘三年(公元1058年)动工兴建,历十年而成。寺前有用朱砂石雕砌的牌坊,坊高七米,宽六米,上刻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赵顼敕赐题额“寿圣寺”三字和栩栩如生的八仙像。寺的前座是三宝殿,后座高阁巍峨,左右为客厅、僧舍。寺之右侧有会真观。
“白石洞天”摩崖石刻寿圣寺后峭壁千仞,上刻“白石洞天”四字,每字约一平方丈,为明代末年本县举人杨大节所书。传说他为了写好这几个大宇,付出了长达十多年的艰辛劳动。事后,他特地写了一首《纪兴诗》:“乘兴摩崖十八年,漫将名姓立崖前,山灵自有生花笔,请我狂书塞洞天。”细看“白石洞天”四字,运笔遒劲,的确有点“狂书”的味道。
漱玉泉寿圣寺后峭壁下有圆珠池,又称漱玉泉。这是一眼方圆约二米的山泉。过去每日晨昏寺僧敲响钟鼓,泉水便会象烧开的水涌起。但据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实地考察,此说纯属穿凿附会。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七月廿三日,徐霞客专程到白石山考察,他在游记中谈到了这件事:“峭壁下有圆珠池,水自半崖滴下者,下圆潭承之,无他异也。”按志:山北有漱玉泉,而《西事珥》与《百粤风土记》俱谓其泉闻钟鼓则沸溢而起,止则寂然,诧以为异。余谓泉之沸寂,自有常度,乃僧之候泉而鸣钟鼓,非泉之闻声而为寂沸也。及抵白石,先询之三清观,再征之白石寺并漱玉之名,不知何指;而闻钟泉沸之说,山僧茫然。洵皆好事之言也。”经过后人的长期观察,证实徐霞客的记述是科学的,准确的。泉水清沏见底,四时不涸,且甘甜可口。游人至此,口干舌燥,饮之不啻琼浆玉液。
炼丹灶出寿圣寺往右行约一里,有个宽约百余平方米的岩洞,叫三清岩。岩洞之前有庙宇,内供道教尊奉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等三位神仙,因称三清观。洞厅一侧有洞穴,宽约一平方米,据说此洞与北流县勾漏洞相通,东晋有名的道家葛洪常由此洞来往两地炼丹。至今,洞穴旁有炼丹遗迹及葛洪塑像。


第二十二,句漏山洞,名“玉阙宝圭天”。在容州北流县(今属广西),传为葛洪炼丹处;周围四十里,属仙人饯真人治之。
在广西北流县东北十五里,《方舆胜览》:“其岩穴勾曲穿漏,故名,平川中石峰千百,皆矗立特起。。”山有宝圭洞,道书第二十二洞天也,洞有三石室,相传葛洪尝修炼于此,山之胜处,曰白沙洞,从广一顷,其下有涸井数处,皆旧时采沙处,其沙独白,故名,此山干脉东迤入广东,至珠江西岸而止,通称为句漏山脉。
勾漏洞风景区是广西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北流市东南面3公里处勾漏山主峰下,因洞勾、曲、穿、漏而得名。占地面积204公顷,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勾漏洞是古代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二十二洞天”,以其勾曲穿漏特点而闻名。由宝圭、玉阙、白沙、桃源四洞组成,全长300米传说东晋葛洪在洞内“炼丹修道”,故洞口有葛仙词祠,洞内有葛洪塑像。洞前有唐宋以来摩崖碑碣百余幅。洞内奇景自然天成,石柱、石笋等钟乳石纵横交错,千姿百态,引人入胜。洞中有宽敞的大厅,也有仅能过人的走廊,还有地下暗河,水清可鉴。人文历史悠久,自魏晋以来,王符、葛洪、李纲、徐霞客等名流到此游览、考察,留下了较多的游踪墨迹,仅磨崖石刻就有120多幅。还有郭沫若、马达特、于立群等当代诗画家的笔迹石刻。除此之外,景区内景色秀丽,花木葱葱,满目苍翠的相思树,又给景区增添了一道别致的风光。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名“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今湖南宁远);周围三千里,属仙人严真青治之。
位于湖南省宁远城南约三十公里处。也称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因境内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楼、朱明、箫韶、桂林九座峰峦,且峰峰相似难以区别,故名。相传古时舜南巡狩崩于山间,即葬于山前,汉代即于舜源峰上建庙祀奉;现存舜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四年(1371),清代重修,正殿已圮,庙后亭内竖立“帝舜有虞氏之陵”石碑一通。山间大小溶洞遍布,洞内钟乳石形成的各种物状,绮丽瑰奇,美不胜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舜源峰下的紫霞洞。该洞分内外两洞,外洞宽广明亮,可容千人;内洞幽深较小,景物迷人。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所载,为道教“第二十三洞天”,名曰“朝真太虚洞天”,传说昔有道士居于洞内修炼。
九嶷山得名于舜帝之南巡。这里峰峦叠峙,深邃幽奇,千米以上高峰有90多处,多为砂页岩、花岗岩、变质岩组成。主峰畚箕窝,海拔1985米,在宁远县境内。道县部分在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8公里。东起癞子山(海拔1834.6米),西至丰村大岭,横跨30公里,南北纵跨29公里。在四马桥镇有大风坳、牛銮心、西岭、大河坳等山,在洪塘营瑶族乡有老虎坳、大风坳、野人冲、锅巴山、大盖坳、小盖坳、彭子厂岭、老山冲源、茶坳等山,在蚣坝镇有丰村大岭等山,组成道县东南山地区,是人稀地广之地,中山地貌类型。
舜帝庙位于舜源峰脚下,与娥皇峰对峙。原是一座红墙绿瓦建筑,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由照壁、午门、拜亭、正殿、寝殿、省牲亭及左、右朝房构成。围墙长约540米,占地约80000平方米。左右两房有二井,名龙眼井。庙前照壁上的“九嶷山”三个大字,为玉琯岩石刻的拓片,出于宋代道州刺史方信孺手笔,白底黑字,于三里远的凉伞坳即清晰可见。入午门,有左、右、中三个石阶上于拜亭。拜亭三楹,气势雄浑。历代皇朝派官祭舜陵,即在拜亭举行祭祀仪式。亭式有一石碑,高2.7米,宽1.8米,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立之“抚瑶颂碑”。拜亭左壁曾做有清代人李永绍所绘“九嶷山图”石刻一方,长0.8米,宽0.5米,刻九峰全景。正殿为舜庙之主体建筑,重檐斗拱甚为壮观。其结构与历代帝王宫殿相同。左右两侧为朝房和碑亭。右侧靠围墙处,大石拥立,树木清幽,石上刻有“正穴”二字。过正殿沿石级而上为寝殿。内奉舜陵石碑一块,高3米,宽2米,上刻隶书“帝舜有虞氏之陵”。舜庙四周,枫柏扶荫,显得庄严而肃穆。旁有香杉15株,大可连抱,质地坚韧,旃香如旃檀,与常杉有异,故名香杉。舜帝庙的大部建筑早年已毁,目前正在进行全面修复,但华夏子孙祭祀舜帝的活动,不论官方还是民间,从来没有停止,特别是每年清明节前后,前往拜祭的人络绎不绝。
九嶷山自然风光如诗如画。主要具有四大特色:山奇——九嶷群峰拔地而起,层峦叠翠,万千峰峦,竟然无一不朝向舜源峰,所以自古就有“万里江山朝九嶷”之说;
洞异——九疑山属喀斯特地貌,奇岩怪洞甚多,主要有紫霞岩、玉琯岩、桃花岩、凤凰岩等,其中紫霞岩被徐霞客列为“楚南十二大名洞”之首;
水秀——九嶷山是湘江发源地之一,水流清澈,瀑布众多,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美妙绝伦,“灌溪仙境”、“潇水涵青”、“高峡平湖”就是其中的著名景色;
林幽——九嶷山景区内国家森林公园有大面积的原始次森林
九嶷山的民族风情别具一格。依山而筑的吊脚楼,古朴淳厚的瑶家民风,奇异艳丽的民族服饰,能歌善舞的瑶家男女,上刀梯、坐歌堂等民族文化活动,"背新娘"的“女婚男嫁”习俗,醇美溢香的“瓜箪酒”,回味无穷的山珍野味,形成了迥异于其它风景名胜区的独特旅游文化资源。
香杉、石枞(华南九针松),斑竹并为九疑三宝,斑竹又名泪竹,湘妃竹,被誉为“中国一绝”,相传舜帝二妃娥皇,女英闻舜驾崩苍梧之野,千里寻夫到九嶷,触景生情,悲痛欲绝,血泪点点,用手揩泪,抚竹相泣而成。


10第二十四,洞阳山洞,名“洞阳隐观天”。在潭州长沙县(今湖南浏阳县西北);周围一百五十里,属刘真人治之。
洞阳山(今名黑麋峰)在湖南浏阳县西北六十里,以山洞向南而名,唐孙思逊炼丹于此,上有石潭山,道书第二十四洞天。黑麋峰距省会长沙仅19公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自古号称”洞天福地”。
黑麋寺即洞阳寺,与益阳的白鹿寺相映成辉(黑麋白鹿、糜大于鹿),建于唐玄宗年月(712年一755年),始为黑麋古观属道家36洞天之十四位、供奉刘仙姑、周真人,建筑面积约400m2;为前、中、后殿,是麻条石结构(现后殿的麻条石均是原古迹),明万历四年(1576)改建为洞阳古刹,香火兴旺,盛名远扬,为长沙地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山中云雾长封,翠光四滴,自唐代始,释道名家在此传法布道,遂名播远近。峰顶开阔,唐时兴建一道观,明代万历四年(1576)改建成佛寺,即洞阳寺。寺前后共三进,东、西配以厢房,今仅存后殿。后殿面阔3间,长8.6米,进深2间,深7.2米。柱、枋、梁均为花岗石,硬山顶,覆黄色琉璃瓦,枋上浮雕人物山水,工极精致。殿中悬"道高云洞"横额,传为唐代草圣怀素所题。两旁金柱正面镌联:"有仙则灵,听暮鼓晨钟,逸响遥分蓬岛外;引人入胜,看岳云湘水,普天齐付图画中"。殿内原供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菩萨泥塑像,均于"文化大**"中当作封建迷信捣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82040.html

更多阅读

小米3和魅族mx3哪个好,区别在那? 小米3和魅族mx3评测

小米3和魅族mx3哪个好,区别在那?——简介魅族在9月2号发布了魅族mx3,随后小米也推出了新机小米3.。小米3和魅族mx3哪个好?每当这两家手机厂商推出新品之后很多人就会那这两家产品做比较。这里就来为大家来对比小米3和魅族mx3区别,这样自

荒山亮《你离开我的那一天》 在你离开那一天吉他

试听地址:http://www.sgting.com/play.php?sid=20840在路上行走,总有注定遇到的人会面对面错身而过,不能同行,只是因为我们都迷路了。《你离开我的那一天》我来到童话的边缘妳的笑容远在天边 被乌云遮掩故事里

在那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那一天 阳光明媚

人如果改变对事与人的看法,事与人就对他发生改变,如果一个人的想法有激烈的改变,他就会惊讶的发现他生活中的状况也有急速的改变。人的内心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那就是自我,所有的人都是自己思想的产物,人提升了自己的思想,才能上进,客服并完

声明:《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在那》为网友好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