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四 方剂学笔记图解pdf

原文地址:方剂学笔记完美版(四)作者:清静知止

第九章安神 剂

凡用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重镇安神或补养安神)的作用,用于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适应范围

适应范围:适用于神志不安疾患。

神志不安,多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烦乱狂躁等。主要与心、肝、肾关系密切,尤其与心有关。

1、突受惊恐或肝郁化火,扰乱心神。

——症见惊恐善怒,燥扰不宁(属实)

——重镇安神(惊者平之)

——朱砂安神丸

2、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神失养,心血不足或心阴不足,虚火内扰心神

——症见惊悸,健忘,虚烦不眠(虚)

——补养安神

——天王补心丹

使

1、重镇安神剂多由金石类药物组成,质重而碍胃,只宜暂时使用,中病即止,脾胃虚弱者,并配合健脾益胃之品。

2、神志不安疾患,多与精神因素有关,故治疗时应结合心理疗法。

3、重镇安神药多坚硬,宜打碎先煎或久煎

4、某些重镇安神药物有毒,不宜久服。如朱砂。

第一节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

方歌

朱砂安神东垣方,

归连甘草合地黄;

怔忡不寐心烦乱,

养阴清热可复康。

组成及功用

〖组成〗朱砂、当归、黄连、炙甘草、生地黄。

〖用法〗水飞朱砂,以朱砂为衣。

〖功用〗重镇安神、清热养血。

主治

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心火内扰证)

症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或胸中懊恼,舌红,脉细数。亦治疗夜游症。

病机分析:心火亢盛,灼伤阴血

方解

治疗时应本着“惊者平之”“热者寒之”的原则。本方为心火亢盛,阴血不足,亢盛之心火是致病的主要原因,故治疗时首先清泻亢盛的心火,其次补灼伤之阴血。

朱砂:清心火,(镇浮阳,安心神),重镇安神。

——

黄连:清心除烦泻热。

——

当归:甘润养血。

生地:滋阴凉血(滋肾阴以降心火)

——

甘草:养胃和中,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泻偏盛之火以治主;

 补不足之阴以治次;

标本兼治,清中有养。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心火亢盛而阴伤不甚之失眠的常用方。以失眠、心悸、心烦、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挟痰:加瓜蒌、竹茹、远志、菖蒲。

兼易惊恐:加生龙骨、生牡蛎。

心烦甚:加栀子、连翘、莲子心。

失眠多梦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

使用注意:

(1)一般不作煎剂。朱砂含硫化汞,故不宜多用,经防汞中毒,剂量:每次<1g,不宜多服,久服。

(2)脾虚或阴虚较重者不宜使用。

现代运用:

现用于神经衰弱或精神抑郁证属心火上炎者。

本方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第二节滋养安神

天王补心丹《校注妇人良方》

方歌

补心地归二冬仁,

远茯味砂桔三参;

阴亏血少生内热,

滋阴养血安心神。

组成及功用

〖组成〗柏子仁,酸枣仁,天门冬,麦门冬,生地,当归身,三参(人参,丹参,玄参),桔梗,五味子,远志,茯苓,朱砂

〖用法〗朱砂为衣

〖功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主治

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症见: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病机分析:心肾不足,阴亏血少,心失所养。

虚火上扰,扰乱心神,心神不宁虚烦不眠。

阴虚血少,心失所养心悸,神疲健忘。

阴虚血少,虚热内扰手足心热,梦遗,口舌生疮。

方解

本方证是由于阴虚火旺致的神志不安,虚火内扰。在治疗时既要治阴虚火旺之本,又要治神志不安之标,所以选用滋阴养血为主,配以补心安神之品。

生地:滋阴养血,补肾养心。

玄参:滋阴润燥,养阴生津。

——

人参:益气生津而宁神。

茯苓(茯神):健脾宁心。

柏子仁:补心益脾安神。

远志:安神益智。

酸枣仁:宁心安神。

五味子:敛心气,安心神。

朱砂:镇心安神。

——

桔梗:虽为肺经药,实取其载药上浮之意,使其作用于心。

——使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滋补阴亏而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剂,以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随证加减:

失眠重者,酌加龙骨、磁石;

心悸怔忡重者,酌加龙眼肉、夜交藤;

遗精者,加煅牡蛎、金樱子。

使用注意:纳差,便溏慎用。

现代运用:

现用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脏病,甲亢等属心经阴亏血少者。

本方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方解中桔梗的配伍意义

第十一章理气剂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用于治疗气滞或气逆的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适应范围

气机逆乱或阻滞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病证。

1、气滞(气机郁滞)

——肝气郁滞(胁肋胀痛、善太息)

脾胃气滞(腹胀食少呐呆)

——行气

——越鞠丸

2、气逆(气机逆乱,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胃气上逆(呕吐、呃逆)

肺气上逆(咳嗽、喘促)

——降气

——苏子降气汤

使

1、辨别病情虚实:勿犯虚虚之戒。若气滞,当需行气,误用补气则气滞更甚;气虚当补气,误用行气,则易伤正而气更虚。

2、理气药多属性味辛温香燥之品,易伤易阴耗气,故应中病即止。

3、单纯气虚或阴虚火旺之人忘用,孕妇慎用。(气行则血行)

第一节

《丹溪心法》

方歌

行气解郁越鞠丸,

香附芎苍栀曲研;

气血痰火湿食郁,

随证易君并加减。

组成及功用

〖命名〗越,发越。鞠,聚集,郁结。本方可发越郁结之气——使郁结之气慢慢发越、解散,故名越鞠丸。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

六郁证。

六郁:气郁血、痰、火、湿、食

症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方解

本方治疗气郁而致的六郁(痰、火、湿、食、血)。其中以气郁为主,故治疗时当着重行气解郁、使气机流畅、则诸郁自解。气郁多由肝所致。

香附:行气开郁以治气郁

——

川芎:行气活血以治血郁

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郁

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

神曲:消食和胃以治食郁

——

五味药治六郁,因痰郁多由脾湿所生,且与气,火,食有关,气机流畅,诸郁得解,则痰郁自消。此为“治病求本”。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郁证的代表方,因其产生病因不同,故临床表现亦不完全相同。以胸膈痞闷,脘腹刺痛或胀痛,饮食不消等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临床应视何郁为主,调整其君药并加味相应药物。

偏重于气郁,重用香附,酌加木香、枳壳、厚朴。

偏重于血郁,重用川芎,酌加桃仁、赤芍、红花。

偏重于湿郁,重用苍术,酌加茯苓、泽泻。

偏重于火郁,重用栀子,酌加黄芩、黄连。

偏重于痰郁,酌加半夏、瓜蒌。

偏重于气郁,重用神曲,酌加山楂、麦芽。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方解中为何没有治疗痰郁的药物?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方歌

半夏厚朴与紫苏,

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聚成梅核,

降逆开郁气自舒。

组成及功用

〖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

梅核气。

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吐,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病机:七情不畅,气机郁结,肺胃宣降失常,痰涎凝聚,痰(无形之痰)与气相结,逆于咽喉。

痰气相阻、逆于咽喉——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

痰涎壅聚、肺失宣降——胸膈满闷、或咳。

甚则胃气上逆——或吐。

方解

半夏:化痰开结、和胃降逆。(痰)

厚朴:行气开郁、下气除满。(气)

——

茯苓: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

苏叶:①芳香疏散,宽胸利气。②并可引药入咽喉。

——

生姜:辛温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

——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法治梅核气,以咽中如有物梗,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

随证加减:气郁甚,加香附、郁金。

胁肋痛,加川楝子,元胡。

咽痛,加玄参,桔梗。

使用注意:气郁化火,阴伤津亏者,不宜使用本方。

半夏厚朴汤——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半夏、厚朴配伍体现出的意义

第二节降气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歌

苏子降气祛痰方,

夏朴前苏甘草姜;

肉桂纳气归调血,

上实下虚痰喘康。

组成及功用

〖组成〗紫苏子,半夏,当归,甘草,前胡,厚朴,肉桂

〖用法〗加姜,枣,苏叶同煎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

实喘(上实下虚之喘咳)。

症见: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疼脚软,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病机:痰涎壅肺,肾阳不足。

方解

本方证上有痰壅,下有肾阳虚衰,下虚为本,上实为标,治疗当标本兼顾,治上固下。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本方以痰涎壅盛,喘咳为主,故以降气平喘,止咳祛痰治疗上实为主,兼以温肾纳气治下虚。

紫苏子:降逆止咳定喘。

——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散结。

前胡:降逆化痰。(去性取用)

厚朴:行气燥湿,降逆平喘。

——

三药共用,助苏子降气祛痰平喘,君臣配伍,治疗上实

肉桂温肾纳气。使肺吸入之气可下纳于肾。

②温阳化气。使阳气足则气化行,气化行则水道通调而不致停蓄为痰。

当归:治咳嗽气逆。

②养血补虚,与肉桂配伍,温补下元。

③润各药之燥性,防止辛燥药伤阴耗气。

——

二药合用,以治下虚。

生姜、苏叶:和胃散寒,降逆去痰。

大枣:和胃健脾。

炙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上下并治,标本兼顾,治上治标为主。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上实下虚喘咳证的常用方。以喘咳痰多而稀白,胸膈满闷,呼多吸少,苔白滑,脉滑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痰多喘甚:加泻肺平喘药、葶苈子、桑白皮

喘不能平卧或动则气短难续:加纳气平喘药,胡桃肉、沉香、诃子

肾阳虚明显:加温肾助阳药,附子、补骨脂

水肿、小便不利:加利尿药

现代运用:

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属痰涎壅盛,肾气不足者可参照本方。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方解中肉桂、当归的配伍意义

《摄生众妙方》

方歌

定喘白果与麻黄,

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子黄芩甘草杏,

宣肺平喘效力彰。

组成及功用

〖组成〗白果、麻黄、款冬、半夏、桑白皮、苏子、黄芩、甘草、杏仁

〖功用〗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主治

哮喘(齁喘,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

症见:咳嗽痰多气急,质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外有风寒,内有痰热。

故外见恶寒发热之表,内见咳喘痰多气息,色黄稠,但此中风寒外束是其病因,痰热内蕴才是其根本病机,故表证轻,里之痰热重。

风寒外束——微恶风寒

痰热内蕴,肺失宣降——哮喘咳嗽,痰稠而黄,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本方证表证较轻,肺气不利,痰热内蕴是其主要病机,故治疗时要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麻黄:宣肺散邪平喘

白果:敛肺定喘,止咳化痰。

方中麻黄宣肺平喘,解散表邪;白果敛肺定喘而祛痰,共为君药。二者相伍,一散一收.既加强平喘之功,又可散不致耗气,使祛邪而不伤正,敛肺而不留邪。

——

方解

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止咳平喘。

——

苏子、半夏、杏仁、款冬:降气平喘,止咳化痰。

——

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散收合方,宣降协同;

表里同治,寒热并用。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降气平喘的常用方。由于素体痰多,复感风寒,致肺气壅闭。以哮喘咳嗽,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表证者,减少麻黄用量。

痰多者,加瓜蒌、胆南星。

肺热重者,酌加生石膏、鱼腥草。

使用注意:内无痰热及肺阴虚者不宜使用。

现代运用:

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属痰热壅肺者。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方解中麻黄与白果的配伍意义

3、治疗喘咳方剂的比较

《伤寒论》

方歌

旋覆代赭重用姜,

半夏人参甘枣尝;

降逆化痰益胃气,

胃虚痰阻痞嗳康。

组成及功用

〖组成〗旋覆花、代赭石、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

胃气虚弱,痰阻气逆证。

原方在《伤寒论》中属太阳病的变证。太阳病,本应发汗但汗不得法,或误用了吐,下之法,虽然解除了表邪,但损伤人体脾胃。

病机:胃气虚弱,痰浊内阻。

脾不运湿,湿聚为痰,痰阻气滞——心下痞硬

胃虚运化无常——纳差,恶心

胃气上逆——噫气(嗳气),呕吐,呃逆

苔白腻,脉缓或滑

以往所云“噫气不降,心下痞”概括其表现。

方解

有胃虚——和胃,痰阻——化痰,气逆——降气,故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旋覆花:降逆止嗳,下气消痰

——

代赭石:镇胃气之上逆。

代赭石质重而沉降,可使气机下降,二药合用,降逆之力强,故胃气上逆致呕吐,呃逆,嗳气等症均可解决。

半夏:降逆化痰。

生姜:①和胃止呕

②制约代赭石寒凉之性,使之不伤胃。

③宣散水气助祛痰。

——

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胃健脾。

——

甘草:调和诸药。

——使

运用

辨证要点:

呕吐或嗳气频作,或呃逆,兼心下痞硬,苔白腻,脉缓或滑。

加减变化:

胃气不虚,去人参、大枣,加重代赭石用量。

痰多,加茯苓、陈皮。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转载]方剂学笔记完美版(四) 方剂学笔记图解pdf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81181.html

更多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说课稿11、《走,我们植树去 》说课稿《走,我们植树去》是义务教育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首诗歌,它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展现了植树造林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和给人

声明:《转载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四 方剂学笔记图解pdf》为网友熱鬧獨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