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 | |
---|---|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监狱 | |
又名 | 恐怖统治时期的法国革命战争 |
参与者 | 法国社会 |
地点 | 法国 |
日期 | 1789年–1799年 |
结果 |
面对财政危机,愈来愈多的法国百姓被不称职的国王路易十六世,以及持续漠不关心的颓废贵族所激怒。这种不满与蓬勃发展中的启蒙思想所结合,助长了激进的情绪,终于法国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级会议中爆发。革命的头一年,第三等级的革命民众在6月发表了网球厅宣誓,7月攻占巴士底狱,8月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返回巴黎。接下来的几年则由不同的立法会议与右翼的君主制拥护者的斗争所主导。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断头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实际上在法国革命中起到了主导角色,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战争取得了一个世纪以来法国未曾取得的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倒台以后,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到1799年拿破仑上台后结束。
现代社会在法国革命中拉开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国家之间大规模战争的出现都是此次革命的标志性产物。在作为近代一场伟大的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所出现的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了拿破仑战争、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接下来直至1870年,法国在两次共和国政府、君主立宪制政府及帝国政府下交替管治。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全欧洲的需要,其效果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府,而且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就需要同时进攻所有现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2]。MarkPhilp、Lynn AveryHunt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受到激进主义思潮影响。
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1788年春法国的旱灾。当时法国还没有从发生在3年前的干旱中恢复过来,上次干旱因饲料不足出现了大规模的屠宰牲畜的情况,造成以牲畜的排泄物为主要肥料的法国农田肥力不足大量闲置。1788年7月13日,周长达40厘米的冰雹连续敲打着农田,造成大量土地收成全无。同年冬天法国处于严寒状态。这致使法国大革命前夕面包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从正常情况下的一个4磅面包8苏到1789年底的12苏)[7],患病人数和死亡率上涨,大规模饥荒和普遍的营养不良。饥荒甚至蔓延到欧洲的多个地区,而且政府缺乏足够的运力致使食品无法运往灾区。
18世纪是法国经济通货膨胀日益恶化的时代,通货膨胀使得社会购买力下降,1780年代地主因欠收加租又进一步削弱农民的收入。国内最大的地主罗马天主教会对谷物征收什一税。什一税尽管表面上减轻了国王税项对民众的压力,实际上对每天都饿着肚子的穷人而言是一座大山。国内设置的关卡则限制了国内的经济活动[8],以及在间歇性的作物歉收时成为运输障碍。资料显示1788年贫户的家庭一半收入花费在面包上,1789年则达到80%。商品滞销,农民涌入城市造成高失业率,都使得社会开始动荡不安。[9]
法国由于路易十五时代的过度参战又未能打赢(特别是七年战争)而导致国库空虚,以及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带来的财政压力。当时法国国债总量高达20亿里拉。由于战争债务带来的社会负担,加上君主体制下的军队无能,缺乏为退役老兵提供社会服务所拖累。同时贵族阶级,尤其是住在凡尔赛的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的奢华生活大大加重平民百姓的经济负担。老旧而效率低下的财政系统无法负担政府债务,而不合理的税务制度又让这一切雪上加霜。
新旧阶级势力之间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对革命推波助澜。法国的贵族头衔是开放的,让一些有能力及有钱的第三等级人群有机会成为贵族。1700年至1789年间,法国社会增加了5万个新贵族。随着国家财政陷入危机,封爵的价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一些没落的贵族对这些新贵族也十分的不满。贵族本身也有投资商业、矿业、地产等行业,因此中产阶级财富与贵族财富的概念界限在18世纪以后变得模糊,但中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冲突依然日益严重。[9]
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也是法国大革命产生的重要原因。这包括对专制王权的愤恨;那些和荷兰、英国等国的商业城市有联系的,也因为荷兰爆发爱国者起义失败吸引了荷兰流亡人士,无形中助长了法国革命的政治意识形态[10];野心勃勃的知识分子和商人对贵族特权和统治的愤恨;农民、工人以及资产阶级对传统贵族领主特权的愤恨;对神职特权者的愤恨和对宗教自由的渴望,相对贫困的乡村低等教士对贵族主教的愤恨,和由此延伸的对天主教的愤恨,受 新教徒控制的小兄弟会修士会对其它宗教机构的影响;对自由以及共和制度(尤其是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的渴望;以及国王解雇财政顾问中被视为人民代表的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以及后来的雅克·内克尔[
路易十六继位时正值法国爆发经济危机;国家几近破产,入不敷出。[12]造成这种窘境的根源是法国参与了七年战争和美国独立战争。[13]1776年5月,财政部长杜尔哥失去支持,被迫下台。翌年,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雅克·内克尔继任为财政总监。由于他是新教徒,且身为外国人,无法以归化的法国公民身份担任部长职位。[14]内克尔意识到,国家在税收的责任分摊问题上存在的不公平;[14]贵族和神职人员往往享受着许多税务豁免。[15]他认为,国家不能抽税太高,贵族和神职人员的税务豁免特权应该取消,并建议通过举债来解决法国的财政问题。内克尔发表了一份报告以阐述其压缩大约36,000里弗尔赤字的主张;并提出限制那些掌控着最高法院司法权的贵族们的开销。正因如此,国王的大臣们与内克尔水火不容。一方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则希望对方认同自己这个财政总监的地位。地方势力也因内克尔损害他们的利益而反对他。国王否决了内克尔的这个提案,并将内克尔解职,查尔斯·亚历山大·德·卡洛讷被指派为继任者,此事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9][14]。卡洛讷起初还很大手大脚,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严峻的财务状况,并提出了新税法。[16]他的建议中包含一个普遍通行的地价税,征税对象包括了贵族和神职人员。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了诸如砖瓦之日的社会暴动。
1788年路易十六召开权贵会议,参会者都是贵族阶层。贵族阶级希望推进宪政改革,以及任何加税行为需由三级会议通过,国王不得任意逮捕或拘禁人民等,又计划在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已经停开数百年的三级会议重开,标志着波旁王朝不再是独断专行的君主专制
三级会议最初的安排是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教士、贵族和其它法国人,每个等级都有一票,这样其余两个等级都能否决第三个等级的决定。巴黎最高法院担心政府会搞一场虚假的会议以操纵结果,于是他们要求会议以1614年的上次的三级会议形式安排[18]。1614年的规定区别在于每个成员有一个投票权,第三等级成员则有双倍投票权。例如在多菲内省,省议会同意将第三等级的票权扩大到2倍,举行普选,允许每人一票而不是每等级一票[19]。由倾向自由的巴黎市民组成的组织“CommitteeofThirty”,组织活动反对等级计票。这个由富人组成的组织,向三级会议施压要求跟随多菲内省的投票方式。他们认为旧例是合理的,因为民众应该拥有主权[20]。由重新担任财政总监的内克尔组织的一帮第二等级的贵族则对此投票方式表示反对。然而路易十六最终在12月27日同意了每人一票的方案,只是将每张选票所代表的票权判断权力留给了三级议会。
选举在1789年春举行,普选的第三等级合资格者要求为法国本土出生或已成为法国公民的男性公民,并要求在居住地投票以及缴纳税款。原文如下:
“Pour êtreélecteur du tiers état, il faut avoir 25 ans, être français ounaturalisé, être domicilié au lieu de vote et compris au rôle desimpositions.
[21]”1789年三级会议投票产生出1201名代表,包括291名贵族300名教士以及610名第三等级成员。[22]在讨论前,三级会议编写了“意见书”(cahiersde doléances)说明即将提交讨论的内容[23]。一些在数月之前还会被认为是非常激进的想法在意见书中明确表达了出来,但是意见书的大部分内容支持君主专制。很多内容假定第三等级将会支持日后的税收改革,很少提及启蒙思想[18][24]。自由派的贵族和教士编写的小册子在出版管制暂停后如潮水般涌现并广泛传播。西哀士在当年1月出版的小册子《第三等级是什么?》(Qu'est-ceque le tiers état?)中提出:“第三等级是什么?是一切,是整个国家;第三等级在政治秩序中的地位是什么?什么也不是;第三等级要求什么?要求取得某种地位。”[18][25][26][27]
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在凡尔赛举行,内克尔作了一个三小时的开场演说。会议刚开始就陷入了僵局,第三等级的基本战术是要求所有的决议必须由三个等级公开讨论决定,因此他们要求参会代表的身份确认必须要公开进行,而不是仅在各自的等级群体里完成。教士等级宣称需要更多时间完成,遭到民众反驳。内克尔声称每个等级都要做身份确认,“国王会为大家仲裁”,但却未获得另外两个等级认可。[24][28]
国民议会(1789年)[编辑]
网球场宣言另见:国民议会(法国大革命)1789年6月10日,埃马纽埃尔-约瑟夫·西哀士提出由第三等级自行操作参会人员认证,邀请另外两个阶级参加,但不会永远地等下去。他们两天后动手,并在6月17日完成人员认证工作。然后他们通过投票作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决定,他们自称为“国民议会”,一个不是为国家而是为“人民”服务的会议。他们邀请另外两个阶级参与,但事先声明即使另外两个阶级不加入,他们依然会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29]。
为了继续保持对三级会议的控制及阻止国民议会的行动,路易十六以木匠在两天内要为国王演讲做准备,对场地装修为由,下令关闭国民议会的召开地万国大厅。当时的天气不太好,于是国民议会转移到附近的一个室内网球场。在这里,1789年6月20日他们发表了《网球场宣言》,宣称国民会议会续存至法国宪法建立为止。大部分的教士代表很快就加入到国民议会中去,贵族阶层则有47人加入。到6月27日,国王方面公开让步,不过大量军队在巴黎和凡尔赛集结。巴黎及其它城市不断有人对国民议会发表支持
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改称为国民制宪议会。这时候,内克尔因为靠近第三等级惹祸上身。在皇族里,玛丽皇后、国王的弟弟阿图瓦伯爵以及其他枢密院里的保守派都劝说路易十六解雇他。1789年7月11日,内克尔宣布皇室家庭应该按预算资金过活后,国王解雇了他,同时重组财政部[31]。
法国大革命早期手持三色旗的无套裤汉形象不少巴黎市民认为路易的行动是皇室对议会开始干预的第一步,因此消息传出后第二天巴黎开始出现暴动。他们更担忧的是正在进驻的部队(其中不少并非本国士兵而是皇室雇佣的外国兵团)已接到推翻制宪议会的命令。在凡尔赛的制宪议会不断想办法避免再被驱逐出开会地点。巴黎很快就陷入暴乱、抢劫之中,暴动市民受到法国卫兵的支持[32]。
7月14日,叛军盯上了巴士底堡里的武器和弹药库存。尽管当时监狱里只有7名囚犯(四名锻工,包括萨德侯爵在内的两名因道德罪被收押的贵族,以及一名杀人疑犯),巴士底狱由此被当作是法国封建制度的象征。经过数小时的战斗,巴士底狱于当天下午被攻陷。虽然当时的巴士底狱管理者侯爵洛奈命令停火以避免双方相互残杀,他仍然被人拖出来殴打、用刀乱刺直至最后被斩首。他的头被穿在长矛上绕城展示。暴动民众回到巴黎市政厅,把拒绝提供武器的商会会长雅克·德·弗莱塞勒推上被告席,此人即刻被判枪决。这一天后来也成为了法国国庆日。
国王和他的军事支持者这时再次让步了。拉法叶侯爵担任巴黎国民卫队的指挥,在网球场宣言发布时担任国民会议主席的让·西尔万·巴伊在名为“公社”的新政府架构下担任巴黎市长。内克尔再次上台,不过这次将会是昙花一现。尽管内克尔在其财务大臣职位上的表现有目共睹,但作为政治家却不太受到其它派别的欢迎。他的经济政策并不能触及社会矛盾的深处,这就为他的最后一次下台埋下了伏笔[33]。
国王到巴黎巡视,并在7月17日同意将国旗定为蓝白红三色旗,以及确定“国家万岁”、“国王万岁”的口号[34]。保守贵族们对皇室的行为很不满,一些对政局产生怀疑的人开始流亡。一些人更是参与到国家的内乱及欧洲封建王朝的反法同盟的活动中去。
另一方面,人民主权论开始向全国散播。在农村地区,人们参与烧毁地契等的“大恐慌”活动。凡尔赛的动荡使得失业率大幅度上升,各种谣言在社会中散布
1789年8月4日,国民制宪议会决议通过取消封建制度(尽管当时各地的农民暴动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制度),包含该内容的决议案被后世称为《八月法令》。该法令扫除了第二等级的封建领主权力,以及第一等级收取什一税的权力。这样贵族、教士、城镇、城市、省等等都失去了它们的特权。
当年8月26日,国民制宪议会发布《人权宣言》。这份宣言不但具有宪法效力,更重要的是对国民制宪议会的原则的宣示。它对外宣布国民制宪议会不但是立法机构,还是编制新宪法的主体。
内克尔、穆尼埃和拉利托勒达勒侯爵和一些人曾建议建立参议院,成员由国王从民选代表中选出。一群贵族对是否开设针对贵族的上议院展开讨论,最终同意法国应该成立一个单一的一院制的议会。他们认为国王应保留“暂停权”,他有权延迟对法令的实施,但不能完全禁止。议会制度最终取代历史上的83省制度,在地区和人口方面统一管理及大体上平等。
就在制宪会议集中精力制宪的同时,经济危机仍在蔓延,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奥诺雷·米拉波带头处理这些问题,议会给予内克尔全面的财政掌控权。
在国家声誉已经跌到极点的时候,从国王身边的侍卫传出的谣言在1789年10月5日引发骚动。妇女组成的游行队伍开始在巴黎的市场中集结并行进到市政厅,要求市政厅官员解决他们的问题。妇女认为政府官员面对的严峻经济形势负有责任,尤其是对食物短缺。他们亦要求王室结束对制宪会议的干预,要求王室及政府搬到巴黎,以表示对解决当时法国社会普遍的贫困现状的诚意。
由于不满城市官员的回应,多达7,000名妇女带着大炮和小型武器加入到行进至凡尔赛的队伍。拉法叶命令两万名国家卫兵维持秩序,之后一些暴徒冲进宫殿,杀死了几名卫兵。拉法叶最后说服国王,遵照群众的请求搬到巴黎。
1789年10月6日,国王和王室在国家卫兵的“护卫”下从凡尔赛搬到了巴黎杜伊勒里宫,并正式承认国民制宪议会。
革命导致从罗马天主教到国家的大规模的权力转移。按照旧制度,教会是法国单一的最大土地所有者。教会可以豁免对政府的税项,同时它还对一般市民征收什一税(收入的10%的税项,通常以谷物的形式征收),[36],不少人对教会的财富和权力深恶痛绝。少数居住在法国的新教徒,如雨格诺派,希望能制定反天主教的新法令以报复歧视他们的教士。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通过批评天主教动摇君主政体对这种愤恨推波助澜[37]。正如历史学家约翰·麦克曼勒斯所说:“在十八世纪法国的王座和圣坛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同盟,它们的同时倒台成为他们的内部联系的最终证据”[38]
1789年5月的三级会议激化了这种对教会的愤恨。教会以13万教士构成了第一等级。当国民议会在1789年6月组成时,教士们加入国民议会,这埋葬了三级会议的自古以来的政治威信。[39]国民议会开始执行社会和经济改革,8月4日制定的法律取消了教会征收什一税的权力。为缓解财政压力,11月2日,国民议会宣布教会的财产“由国家处置”[40]。他们利用这笔财产作为担保发行一种新货币:指券。因此,此时国家肩负起了教会的职责,这包括支付教士薪水和照顾穷人、病人及婴儿。[41]到12月,国民议会开始拍卖土地以获取收入,这让指券在之后的两年内贬值25%[42]。1789年秋,修会圣愿被立法废除。1790年2月13日,所有宗教体系被废除[43]。修士和修女被劝谕回到平民生活并最终有部分人结婚。[44]
根据1790年7月12日通过的神职人员民事组织法案,教士成了国家的雇员。这建立了一个为教区教士和主教而设的选举系统以确定对教士的报酬比例。很多天主教徒反对选举系统,因为这否定了罗马教皇对法国教皇的权威。最终在1790年,国民议会开始要求全体教士效忠皇室。[45]
路易十六对法国大革命的发展方向逐渐感到气馁。他的兄弟,阿图瓦伯爵及路易自己的妻子玛丽王后反对革命的立场坚定且受到流亡者的支持,但他自己却拒绝作出任何让外界感到他支持外国势力以对抗议会的事情。最终,由于感到个人及家庭的安全受到威胁,他决心离开巴黎并逃到法国与奥匈帝国的边界附近,且此行已经得到了边境卫队的保证。
路易将赌注押在布耶侯爵身上,他同时谴责逃亡者和议会,且在蒙特梅迪的营地对路易的逃亡作出支援。1791年6月20日,国王一家从杜伊勒里宫逃出,他们自己打扮为平民,他们的仆人则打扮成贵族。
然而,到了第二天,国王在瓦雷内被人认出并被捕(在默兹省),他和他的家人被护送回巴黎,当时仍然穿着仆人的服装。佩蒂翁、拉图尔-莫布尔、安托万·巴纳夫代表议会在埃佩尔奈会见国王一家后将其带回。巴纳夫从此成为王室家庭的顾问。当他们一家回到巴黎,群众以沉默的方式迎接他们。制宪议会暂时停止了国王的王位,他和王后受到监视保护。
巴黎出现一批革命团体,其中雅各宾俱乐部、科德利埃俱乐部在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
1790年6月,制宪议会废除了亲王、世袭贵族、封爵头衔,并且重新划分政区。成立大理院、最高法院、建立陪审制度。制宪议会还没收教会财产,宣布法国教会脱离罗马教皇统治而归国家管理。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失败,部分激进领袖和民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党中分裂出去,另组斐扬俱乐部。
9月制宪议会制定了一部以“一切政权由全民产生”、三权分立的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国王、立法权属于立法会议,司法权属各级法院。9月30日制宪议会解散,10月1日立法议会召开。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法国大革命引起周边国家不安,普鲁士、奥地利成立联军攻打法国。由于路易十六的王后、奥地利皇帝的妹妹玛丽·安东尼特泄露军事机密给联军,使法国军队被打败,联军攻入法国。1792年7月11日立法议会宣布祖国处于危急中。巴黎人民再次掀起共和运动的高潮。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比尔、马拉、丹敦领导反君主制运动,于8月10日攻占国王住宅杜伊勒里宫,拘禁了国王、王后,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宪派的统治。
1792年8月10日的起义使吉伦特派取得政权,迫使立法会议废除宪法、国王退位、实行普选制。同时法国军队和各地组织的义勇军在9月20日的瓦尔米战役打败外国联军。9月21日,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开幕,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国王路易十六、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和教士埃德热沃尔特。
吉伦特派当政以后,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对雅各宾派和山岳党。从1792年秋季起,人们不满他们的温和政策,要求打击投机商人和限制物价。以忿激派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严惩投机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价格。而吉伦特派却颁布法令镇压运动。
与此同时,法国军队在1792年10月后已经打到了国外。欧洲各国的专制王朝非常害怕,1793年2月,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萨丁尼亚、汉诺威、英国成立了反法同盟,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然而吉伦特派无力抵抗外国军队,巴黎人民于5月31日-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专政。
“雅各宾专政”,又称“恐怖时代”,是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比尔的专制独裁统治。雅各宾专政后,平定了被推翻的吉伦特派在许多地区煽起的武装叛乱。6月3日-7月17日颁布3个土地法令,使大批农民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买到土地。6月24日公布宪法,这是法国第一部共和制宪法,但是由于战争未能实施。7月,改组并加强作为临时政府机关的救国委员会,并把投机商人处决。10月底,他们把吉伦特派及其支持者斩首,包括布里索、罗兰夫人、科黛,美国革命家托马斯·潘恩也被捕入狱。1793年底至1794年初将外国干涉军全部被赶出国土,国内的叛乱也基本平息。
1794年3-4月雅各宾内部开始了激烈的斗争。罗伯斯比尔以搞阴谋的罪名处死了雅各宾派中与他政见不和的丹东、埃贝尔等人,使雅各宾派趋于孤立,民众也开始反对恐怖政策。不久国会中反罗伯斯比尔独裁的力量组成热月党,于7月27日(法国新历共和二年热月9日),热月党发动热月政变推翻罗伯斯比尔并将他斩首。
1791年-1794年雅各宾派专政期间,巴黎设置断头台,三年内被斩首的“反革命份子”,达7万人之多,但不少并非保皇党成员,只是反对雅各宾派的人士。断头台遗址即今日巴黎市中心协和广场。
热月党人于1795年解散国会,成立新的政府机构督政府。恐怖时期结束,但政局仍然不稳。1796年督政府派拿破仑·波拿巴远征意大利取得重大胜利,军人势力开始抬头。1797年立法机构选举时,许多保皇党分子当选,督政府为打击保皇党势力,宣布选举无效。1798年立法机构选举雅各宾派的残余势力当选,督政府再次宣布选举无效。这种政策历史上称为秋千政策,督政府日益独裁。
1799年英国又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以西哀士为首的右翼势力要求军人控制局面。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执政府,自任执政。法国大革命结束,开始拿破仑时代。
http://zh.wikipedia.org/wiki/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波拿巴[1](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法国军事家与政治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仑一世(Napoléon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了《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2]。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了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公民投票,他被参议院拥戴为帝。在19世纪1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2]。在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了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国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了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可能死于砷中毒。
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 |
作者:河北省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