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盟羊肉 为什么锡盟羊肉好吃

三联生活周刊 记者 王珑锟

导言:锡盟羊肉好吃,不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因为锡盟人的做法实在。

羊肉是年味中不可或缺的时令食材。

烤制、涮锅、白煮、煲汤、烟熏、黄焖、红烧、葱爆,大江南北对于这道美馔的做法五花八门,而齿颊之间的香腴丰盈是羊肉的不变特长。“一方水土一方羊”,产地的不同直接影响口感。然而众口难调,仅仅羊肉汤一例,就有苏州藏书羊肉、山东单县羊肉、四川简阳羊肉、内蒙古海拉尔羊肉“四大羊汤”之说。究竟哪里的羊肉敢称天下独绝?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全羊法有七十二种,可吃者不过十八九种而已。此屠龙之技,家厨难学。一盘一碗,虽全是羊肉,而味各不同才好。”若说屠龙之技,烤全羊必居榜首。皮如红纸,酥脆焦香,肉嫩多汁,肥而不腻,引来无数老饕情意缱绻。烤羊的妙处诚如袁枚所叹:“味果甘脆,宜惹宋仁宗夜半之思也。”

烤全羊是“诈马宴”的一种。作为蒙古族招待宾客的最高规格,其诞生地在元朝上都,即今天的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正蓝旗境内。于是,怀着长调悠扬、骏马驰骋的草原印象,我们在冬至时节,踏上了前往内蒙古锡盟寻找羊肉的旅程。

烤羊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锡林浩特。

数九寒冬,这个促狭而温馨的城市处处充盈着羊肉的香气。当地人对锡盟羊肉的骄傲溢于言表。张恩义今年60岁,他是锡林浩特肉食品加工行业协会会长。从1968年下乡当牧民开始,他就跟牛羊肉打交道。张恩义告诉我们:“我出差去过不少城市,下馆子的时候一闻羊肉的味道就知道这是放牧羊、圈养羊还是育肥羊。很多地方的羊都是喂饲料,不吃牧草,所以我出了锡盟,从来不吃羊肉。”

张恩义的说法看似狂妄,却有其根据。锡林郭勒草原号称“天堂草原”,是我国四大天然草原之一。“羊大为美”,锡盟羊体大躯长,黑脸白身,关键是肉质细嫩,没有膻味,堪称一绝。

究其原因,一是牧草丰盛,羊肉自然鲜嫩多汁。除非大雪压草,这里的羊一年四季都不吃饲料,保证纯天然。二是地广人稀,羊群长期采食游走得了锻炼,个个膘肥体壮,肉质紧密。三是草原上生长着野韭菜花、沙葱、黄芪等,吃着这些草药长大的绵羊不仅膻味尽除,而且矿物质和氨基酸含量高。锡盟也因此注册了“锡林郭勒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声名在外,价高一等。

烤羊一般选用1岁多的羊,以确保肉的鲜嫩且易熟。有了上好的羔羊,宰杀也有说道,名曰掏心法。这种方法既能减少羊的痛苦也能保证肉的新鲜。

内蒙古族饮食分为白食与红食。前者为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后者就是肉食,蒙古语叫乌兰伊德。位于锡林郭勒盟西部的苏尼特左旗素有“乌兰伊德文化之乡”的美称,该旗的人大副主任额尔登陶格陶先生著有《苏尼特传统肉食品习俗》一书。他告诉我们,宰羊难以避免,掏心法实际上是对羊的保护:在羊胸腹处割开四指宽的伤口,直接掏断从心脏与脊骨之间的动脉,将流血控制在最小限度。

在人类眼中,表皮润泽莹洁的羊羔颇有几分温柔敦厚、品行高洁的气质。“羔裘如濡, 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诗经》中的《羔裘》一诗便是明证。宰杀这样的“萌物”谁能忍心呢?敦厚且信教的蒙古族屠户便想尽了办法减少屠戮的自责之感。比如将羊头朝北,以求其早日超渡,再如割口时置三根枯草于胸口,意为“我割的是草,不是你的肉”,可见屠户的惴惴不安。

宰好的羊先放在盐水里浸泡褪毛,再加入花椒、大料、香叶、孜然、茴香、芹菜、胡萝卜、香菜、洋葱等腌制。2个多小时以后,将羊空出料水,就可以入炉烤炙了。腌过的羊肉白中发红,表皮收缩,略微有些褶皱。除了腌制,调味的方法还有塞料。将丰富食料塞于羔羊腹内,再用铁丝穿缝,一样起到入味的效果。

顾名思义,烤全羊就是以火之旺,灼肉之香。锡盟烤羊有炭烤、石头烤、电烤三种,夏日多炭烤,冬季用电烤。石头法烤出的是糊香味,另两种方法则是焦香。“烤是关键。”敖特尔蒙餐的厨师长张雁泽告诉我们,“先用200度的火烤2个半小时,大约七成熟,取出来刷上一层用糖熬制的脆皮水,稍微烤一下子,再刷明油,这是皮红亮脆的诀窍。”此时的羊肉已经香气扑鼻,最后用300度高火继续烤2个小时即可出炉。

锡盟羊肉 为什么锡盟羊肉好吃

烤好的全羊好似裹了一层半透明的红纸,鲜嫩欲滴。将全羊摆放在雕有蒙古包图案的羊车之上,铺上绿叶蔬菜,在羊角上扎上红绸布,再让羊头“顶”上一片鲜嫩的奶豆腐,烤全羊就大功告成了。念完吉祥颂词,全羊需由长者来剪彩。额尔登陶格陶告诉我们,长者先用手指捏着奶豆腐敬天、敬地、自己品尝,而后拿蒙古刀在烤全羊的前额划上十字。行了剪彩之礼,撤下全羊,由厨师将肉割成厚片,配以蒙古刀分装上桌。一盘盘亮闪闪、颤悠悠、润滋滋的烤羊肉,佐以葱段、蒜泥、面酱,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满口留香,回味绵长。

在蒙古族的饮食习俗中,关于羊肉各部位的食用礼节有众多规定。例如肩胛肉要由长者分给到场者每人一块,以示尊重和团结。再如肥美的胸叉肉要献给尊贵的女人,脖颈后、肋条前的“羊上脑”要分给舅舅和叔叔吃,吃起来费事的羊脖子是给小孩儿操练蒙古刀,学着剔肉的理想部位。最有趣的是,大人们会把羊上腭那层呈波浪状纹理的皮撕下来,给小女孩吃。这大约2毫米厚的皮褶皱整齐,恰似缝纫的针脚一样细密,寓意小女孩将来心灵手巧。

早在周朝“八珍”中,羊即位列鹿、猪之前,更有“炮牂”一法专烹羔羊,就是烤羊。作为蒙古族第一宴“诈马宴”的一种,烤全羊弥溢着锡盟人的豪迈与热情。元代诗人杨允孚曾描述王公大臣赴宴的胜景:“千官万骑到山椒,个个金鞍雉尾高,下马一齐催入宴,玉阑干外换官袍。”除去烤全羊,在蒙古族的习俗中,烤羊背位列第二高规格。如果家中没有全羊和羊背,那么拿肩胛骨与四根最长肋骨拼在一起,也可以代替全羊。

当然,锡盟百姓在寻常日子用不着吃全羊,滋滋冒油的烤羊排、烤羊腿一样让人们大快朵颐。我们来锡林浩特的第二天,正赶上蒙古族小伙儿塔林夫与新婚妻子夏蓉的喜宴。宾客们欣赏着流行于锡林郭勒地区的古老的蒙古族合唱“潮尔道”,品尝着焦嫩多汁的烤羊排,觥筹交错,把酒言欢,为这对新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涮肉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写道:“离开北平,休想吃到像样的羊肉。湖南馆子的红烧羊肉,没有羊肉味,当然也就没有羊肉特具的腥膻,同时也就没有羊肉特具的香气。”确实,很多人喜欢吃羊肉,也跟着以为膻味是羊肉附赠的气息,甚至发出“没有膻味也叫羊肉”的质疑。想必梁先生没有来过锡盟,这里的羊既散发着盈盈香气,又因为生长环境中满布天然药材而祛除了膻味。

正因为锡盟羊肉富含蛋白质,色泽鲜亮,所以草原人吃羊肉无需复杂的烹饪方式。“涮”讲究的是快熟快吃,原汁原味,最与锡盟羊肉的特质匹配。

有了上乘的原料,接下来要讲究的就是涮肉片的刀工。春卉涮肉是张恩义推荐给我们的馆子,“这里的质量绝对放心”。这家店1986年开业,在锡林浩特几乎家喻户晓。旺季时这里人气爆棚,从早10点到晚10点都有人排队,平均一中午翻4遍台。而春卉吸引顾客的一大秘诀就是一直坚持手工切肉。

一进入大厅,三位师傅就在明档里施展绝活。硕大的案板上,摆着一块羊肉方砖,肉层厚实紧凑,肥瘦匀称,红白相间。当中一位左撇子师傅右手五指并拢,压紧方砖,左手握刀抵住关节,均匀发力,只见圆刃尖刀上下翻飞,厚度约有1毫米的肉片层层落下,翻卷整齐,真可谓“薄如纸、匀似浆、齐似线、美如花”。

春卉的厨师长孔繁星站在一旁:“他切的这是精品羔羊肉,主要是羊的脖颈这个部位,像这样娴熟的师傅一斤肉可以切出75到80片肉片。太厚了肉不容易熟,太薄了涮起来会变形。”除了精品羔羊肉是6斤一块的方砖,五花肉、后腿肉等均是5斤一条的圆肉卷。

春卉对提供肉卷的加工厂极其严苛,要求方砖长36厘米,宽12厘米,高7厘米,肉卷直径10厘米。另外,在羊肚子这个部位上,皮与肉之间有一层薄膜,当地人称为绒皮。这层绒皮因为难嚼易粘,影响口感。所以春卉要求肉厂在卷肉时,将白色绒皮统一朝外,这样一来方便切肉师傅将其削去,二来显得美观大气,刺激食欲。

春卉涮肉只用清水,不设浓汤。调料有春卉老料、蒜泥小料、麻辣蘸料三种,以供选择。锅底自带的底料中备有蘑菇汤、枸杞、紫菜、虾皮等物,可以先下锅。码齐的手切肉片一盘盘端上桌,羊后腿是“瘦包肥”,太阳卷是“肥包瘦”,朱红峻烈,雪白飘渺,颇有“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的意境。

春卉这火锅小料也可谓一绝,刚端上来时,我吃了一惊。根据时令变化,春卉小料的数量从18盘到20多盘不等,倏忽间摆了半张桌子。这其中包括糖蒜、豆腐乳、辣椒油、白糖、葱花、芝麻油等等,每一样都包含着店家的心意。“单说炒芝麻,就有学问。”孔繁星一边招呼我们品尝,一边解释,“芝麻要带皮炒,火候很重要,炒淡了不出香,炒过了发苦。”

然而,重中之重还是这锡盟草原上纯天然的韭菜花。吃锡盟涮羊肉,调料多了少了都可以,唯独不能缺韭菜花。韭菜花味香馥郁,爽口开胃。元人耶律楚材有诗云:“韭菜酷辣同葱薤,芥屑差辛类桂姜。”这种蘸料需要保证带籽的老韭菜花与鲜嫩的新韭菜花之间的比例。老韭菜花味浓,新韭菜花嫩绿,一个调香,一个上色。《诗经·七月》有“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一句,古代祭祀之时已将羊羔与韭菜同举,可见两者绝配。

酸奶润喉之后,我们开始饕餮大餐。清汤沸腾,入锅抖散的肉卷跃动其中,宛若白帆戏水。同样是五花肉,涮起来也有分别:羔羊五花多汁,怎么煮都煮不老,大羊五花则不同,下锅后需要密切观察,一变色就吃,否则容易变老难嚼。因为是清汤涮肉,羊肉入口后诸味浅淡,咀嚼几下之后,才有羊肉自身的芳香缓缓散开,愈嚼愈浓。

吃锡盟的涮羊肉片,不会有入口即化的感觉。“锡盟的涮羊肉更加筋道,有嚼头,不像外地羊肉口感发粘,松松垮垮。”常年负责鲜切肉进货的王清是春卉老板的朋友,他对锡盟羊肉的特点了然于胸。

王清说:“外地游客喜欢吃羔羊,肉嫩,我们本地人更喜欢吃大羯羊,肉紧实,也更喜欢吃后腿肉,比前腿肉肥。”大羊肉颜色鲜红,肌纤维略硬,吃起来更加紧密。羔羊肉粉嫩,口感相对软糯。当年锡盟羔羊的生长周期一般在3到5个月,大约3、4月份下崽,到7、8月份宰杀。“这样做不仅因为食客喜爱羔羊肉,销量好,也有草畜平衡的考量。”

苏尼特与乌珠穆沁

90斤的羔羊,剖出来带骨肉只有45斤,当地人称为“白条”,煮出来剩30斤,烤的话就只20多斤重了。谚语云:“羊几贯,账难算,生折对半熟时半,缩到后来只一段。”说的就是从整只剖成“白条”再煨熟,羊肉份量折损之多。却也正因如此,羊肉是最能饱人之物。倘若吃得不留余地,则发胀伤胃。所以,烹饪好的羊肉可称得上至纯至真的吃物。

在和苏尼特左旗宣传部副部长胡日勒苏和通电话时,他告诉我:“这样实在的东西,当然是草原牧民家里的才算正宗。”为了探寻锡盟羊肉的美味秘诀,我们坐上从锡林浩特开往苏尼特左旗的汽车,向第二站进发。

零下三十度的严寒,狂风裹挟着浮雪在内蒙古省道上肆虐,车辆行进缓慢。高速公路两边,百十里之内看不见蒙古包,一派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到达满都拉图镇时,天色已黑。胡日勒苏和慈眉善目,接待十分热情,讲起苏尼特羊肉更是滔滔不绝。没来锡盟之前,我只听说过“涮肉何处嫩, 要数东来顺”。来了之后才知道,东来顺创牌子的原料肉,就是锡盟苏尼特的羊肉。而早在元、明、清时,苏尼特羊肉就跻身皇家贡品。

锡林郭勒盟境内有四大部落:察哈尔、阿巴嘎、乌珠穆沁、苏尼特。相传,苏尼特部落的首领叫吉鲁根巴特尔,是成吉思汗麾下文武双全的大臣。如今,苏尼特左旗每年举办“吉鲁根巴特尔文化敖包”祭祀活动,展示其特色民俗。这四大部落中,有两个部落对应的正是锡盟羊肉的两大品种:乌珠穆沁羊与苏尼特羊。这两种羊的共同点从肉上讲是无膻味、高蛋白、肉质细嫩,从羊上讲是体格高大、腰背宽平、抗寒能力强、生长发育快。不同点是乌珠穆沁羊的脂肪含量更高,苏尼特羊的氨基酸含量更高。

这些差别主要是草原类型决定的。锡林郭勒东部是广袤的乌珠穆沁草原,属于典型草原,水草丰美。而苏尼特所处的地带是荒漠半荒漠型草原,牧草高度和密度远比不上乌珠穆沁。苏尼特羊也因此被称为“戈壁羊”。这导致了苏尼特羊与之相比数量少,个体小,抓膘慢。因 为苏尼特的青草大约5月中旬才冒尖,不如乌珠穆沁草原4月中旬就长出来了。所以同时出生的羊羔,乌珠穆沁的到6月中旬就开始出栏,苏尼特的羊羔7月中旬才出栏,一般比乌珠穆沁羊羔晚出栏1到1个半月。

然而,沙质草地放牧也有其好处,那就是植被物种更丰富,尤其是沙葱、白蒿等药材。这使得苏尼特羊瘦肉率更高,铁、锌等矿物质以及苏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含量也高于乌珠穆沁羊。因其高蛋低脂,营养富集,苏尼特羊拥有“肉中人参”的美称,成为运动员膳食的首选。

乌珠穆沁羊又叫“黑头大尾羊”,以其肉脂两用、尾巴肥大著称。苏尼特羊的羊尾5斤多,而乌珠穆沁羊的羊尾宽过两腿,能达到10斤以上,甚至15斤。更令人称奇的是,乌珠穆沁羊左右半扇各多一条肋骨,共有28根肋骨,而其他品种的羊只有26根,因此产肉量更高,在牧民心中素有“天下第一羊”的美誉。

从营养指标来看,苏尼特羊的肉质要优于乌珠穆沁羊。在张雁泽、孔繁星等大厨眼中,苏尼特羊的烹饪效果也更佳。尽管如此,由于苏尼特左、右两旗的绵羊产量远不及乌珠穆沁东、西两旗,并且锡林郭勒盟为整个锡林郭勒地区注册了地理商标,所以经销商在锡盟内部收购时,并不细分苏尼特羊与乌珠穆沁羊,两者的价钱一样。

尽管连日低温,道路结冰,在胡日勒苏和副部长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得偿所愿,可以到牧区看个究竟。乘坐越野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站在了希日塔拉原种场的五万亩草场上。恰逢天公作美,艳阳高照,这里积雪晶莹,闪闪反光。瓦蓝的天空一尘不染,朔风凛冽,成百上千只躯长体硕的苏尼特羊正站在积雪里,低头啃食牧草。苏尼特羊不愧是蒙古羊中的“美男子”。这些公羊不长犄角,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尤其是亮白的脸面加上黑眼圈和黑耳朵,看上去有些羊族“大熊猫”的姿态。

即便是在零下25到零下30度的寒冬,3岁以上,7岁以下的公羊还是每天去牧场吃草。它们早上9点出门,下午4点回来。50岁的刚特木尔和妻子娜仁其木格是这里的羊倌,负责喂养苏尼特左旗的优质种公羊、1至2岁的后备种公羊和母羊示范群。他们说,因为今年天冷雪深,羊群自己觅食吃不饱,所以每天还要给它们喂两斤草,半斤料。而在夏季和寻常的冬日,这些羊基本全靠在天然牧场里游走、采食。

苏尼特左旗畜牧工作站站长阿日贡告诉我们,全旗49个嘎查(村)里面有40个嘎查是苏尼特羊生产区。其中15个嘎查实行种公羊牧民所有管理,25个嘎查实行集中管理。也就是每到九、十月份,由原种场给这25个嘎查调配、发放种公羊,避免近亲繁殖。无可比拟的自然优势,科学有效的牧放管理,加上锡盟当地肉类企业在剥皮、出腔、检疫、洗羊、剔骨、分肉、打卷一系列生产流程上的卫生标准,绿色天然的锡盟羊肉得以完美的姿态登上餐桌。

因为道路遥远难行,我们没能到牧民家里体验一下地道的羊肉美味。但额尔登陶格陶的朋友格日勒图告诉我们,蒙古族日常的羊肉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手把肉,而牧民的储藏肉的方式却很有意思。

冬季里,牧民的藏肉方式因时制宜,非常简单。“把肉按骨节卸开,用羊皮裹上,或者塞进羊肚,放到积雪里,或者冰块垒起来的冷藏室里就行了。”一只羊卸下来的肉可以全部塞进它自己的羊肚,所以储藏羊肉时不需要用什么容器。“夏秋季节有两种储藏方式,第一种是风干,割下一指厚的肉条,挂在蒙古包里的横竿上,撩起帷幕通风,这种方式可以保持羊肉的原味。”额尔登陶格陶说,“另一种方法是腌制,无需放油,炒好后放到坛子里保存。”格日勒图补充道:“羊肉可不能放得太久,我们有句谚语,说的是‘风干三年的牛肉是药,风干一年的羊肉是毒’,这一点可得记住。”

奶茶与手把肉

历史上,蒙古族放牧的牲畜中,羊主要用作肉类消费。元朝人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提及了诸多元蒙宫廷饮食,其中70%以上是以羊肉或羊内脏作为主要原料的,不仅菜肴如此,许多主食也用到羊肉。在锡盟的时间久了,我才发现这条规律至今仍然适用,尤其对当地早茶之隆重感到惊讶。手把肉、奶茶、炸果子、肉包子、酸奶饼,再加上佐以蒜蓉辣酱的血肠、肉肠、羊肚,有了这些丰盛茶点,锡盟人的早茶可以从8点吃到10点。

白水下锅,旺火煮沸,不加调料,原汁原味。手把肉将蒙古牧民烹饪羊肉时坦荡、豁达的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煮好的手把肉乳白泛黄,骨骼挺立,鲜嫩肉条在利刃下撕扯而出,尽显男儿豪迈。

张雁泽告诉我们,手把肉一般选用3岁左右的大羊,将70到80斤的白条卸成小块,凉水煮开,撇净血沫,煮熟即食。由于很多游客对蘸盐食用并不习惯,所以他煮手把肉时加入旱葱、大青盐和鲜花椒提味。张雁泽说,夏天时,他家店里的早茶从6点半供应到9点半,一上午可以卖掉4整只羊的手把肉。

奶茶是手把肉的“黄金搭档”,正如野韭菜花之于涮羊肉。牧民将煮熟的手把肉存放起来,吃的时候只需把削成薄片的羊肉浸泡在滚烫的奶茶之中,不一会儿,毫无生气的肉片就变得热腾腾、香喷喷了。奶茶味咸,由牛奶与砖茶混合熬成,倒上一碗,丰沛香气就扑鼻而来。奶茶既可以解渴充饥,还帮助消化,无怪乎牧区有“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仅仅是与奶茶相配的奶食,就有奶豆腐、嚼口、酸奶酪、奶皮、黄油、奶渣等六、七种。这些均是鲜牛奶经发酵、蒸、煮、晒等工序后制作而成,名目繁多,口味各异。以奶豆腐为例,蒙语中称作“胡乳达”,甜中溢香,香中透酸,入口绵软,乳味醇厚。奶茶最主要的佐料还有炒米,就是炒熟的糜子。糜子不仅能够充饥,还有“和中益气、凉血解暑”的功效。据说成吉思汗一统草原之时,将士就是携带这种干粮作战,个个身强体壮。

在锡林浩特打听哪家的早茶最好吃,无外乎顺亿、杭盖、玛拉沁三家。因为手把肉本来就不放配菜不加调味,只要羊肉地道,做出来大同小异,因此奶茶就成了区分优劣的标尺。

“人家做的奶茶就是好喝,像我小时候在草原上喝过的味道。”54岁的白丽丽是顺亿饭店二粮库分店的常客。奶茶是这家餐馆老板的“绝活儿”,虽然价格与其他家一模一样,但奶香味与米香味比别家的都要浓。

这家店的老板王彦笑眯眯地回答我们的提问:“往奶茶里加小米是我妈妈想出的方法,然后奶茶里加更多的嚼口,实实在在放足料,煮出来的奶茶才好喝。”这种经营思路与闻名全国的呼和浩特市“格日勒阿妈”奶茶店的方法如出一辙:用浓郁的传统奶茶吸引顾客,薄利多销甚至不惜在奶茶一项上赔钱,以博得口碑,深入人心。

王彦向我们详细解释了奶茶的制作方法。先把青砖茶敲碎,放在大锅里加凉水煮开,呈亮红色后捞出带茶叶沫。然后加入小米煮烂,开锅4到5分钟之后,往锅里加入嚼口、牛奶和盐。牛奶要徐徐倒入,以使茶乳交融,其用量比例按个人口味而定。接下来,多用舀子翻搅几次,促进奶与茶的混合。煮好的奶茶是浅咖啡色。因为小米沉在锅底,嚼口基本化在里面,只有少量嚼口皮浮在奶茶上面,所以用舀子扬几下,直接盛入奶茶壶内就好了。

顺亿饭店属于锡林浩特市开得最早的一批早茶店,这批餐馆中的大多数因为未能坚持对品质的严格把关,逐渐生意暗淡。只有顺亿从最早的1家店、4张桌子开到现在的3家分店。这其中,饭店的创始人,王彦65岁的母亲王素云功不可没。王彦的父亲王瑞琦,16岁时从赤峰市到西乌珠穆沁旗的白音宝力格苏木(镇)牧业队放羊,结识了给自家放羊的同龄姑娘王素云。22岁时两人结婚,之后王素云随丈夫调到供销社,做售货员。时代巨变,王素云与王彦的大哥同时下岗。无奈之下,牧民出身的王素云想到开一家早茶店谋生计。

回忆起这段历史,王彦面带惭愧的微笑:“要说我们家的生意能这么好,多亏一个老头儿曾经训过我们,当时说得还挺难听的。”早年一位顾客在顺亿饭店喝完奶茶,破口大骂,大意是说你们这个奶茶稀里巴汤的,有什么喝头,就你这样做下去,还想赚回这店的房租钱?想都别想!王素云听了这话,一晚上没睡着觉。这位从牧区走出来的实在人,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从那以后,她不仅琢磨出加入小米增加香味的法子,还坚持多放牛奶和嚼口。“宁可少赚钱,也得做得长久,让人家喝得满意。”王素云的这句话成了顺亿饭店安身立命的金字招牌。

从早上8点到11点,这家店的顾客络绎不绝,而且多是回头客,出出进进都跟王彦打着招呼。在当地农业银行工作的王申(音),今年48岁,他几乎每周末都到顺亿饭店来,吃手把肉、喝奶茶,已有十年。他告诉我们:“这家店迁了两回地址,我都跟着找过来,别的店喝不惯。先前是骑着摩托车来喝奶茶,现在是开车带朋友过来。”王申的朋友如今也是老食客了,他一边喝着奶茶,就着肉饼,一边说:“咱们锡盟人实在,这样真材实料的店才对胃口,更贴近传统牧民的口味儿,喝着纯正。”

听到这,我似乎恍然大悟。为什么锡盟羊肉这么好吃?这里的人有一股实在劲儿,这种敦厚正契合上羔羊象征美好、象征温良的气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80809.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分辨真假羊肉卷 如何分辨真假羊肉

?烧烤、涮锅都是大家聚会喜欢的就餐方式,羊肉是很多人都十分喜欢的食物,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其都离不开人们的餐桌,如今夏天来临,傍晚时分,到处都可以看到大排档生意十分火爆,特别是韩式自助形式和火锅,少不了会用到羊肉卷、牛肉卷为主要肉

萝卜炖羊肉的做法 青萝卜炖羊肉的做法

萝卜炖羊肉的做法——简介羊肉是前段时间别人送的,上星期给侄子做了萝卜炖羊肉来加餐萝卜炖羊肉的做法——食材羊肉 500g萝卜 1000g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萝卜炖羊肉的做法——方法/步骤

羊肉的做法大全 炒羊肉的家常做法

羊肉是我们主要食用肉类之一,羊肉比较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所以也是冬季进补佳品。羊肉的做法也有很多种,本文由于篇幅的限制选择了三种最经典的羊肉的做法,即清炖羊肉、孜然羊肉和葱爆羊肉的做法,步骤很详细哦。羊肉的做法大全—

八宝豆豉焖羊肉:有效去除羊膻气的神奇妙招

此妙招大约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我却头一回听说,试过之后,忍不住欢呼雀跃,来与筒子们一起分享了!对于羊肉去腥膻的方法,我试过很多种了。什么焯水加白醋或米醋,什么牛奶浸泡,什么放花椒、放葱姜、放料酒……等等不一而足,几乎每做一次羊肉,我

日本大米为什么好吃? 大米哪个牌子好吃

日本大米为什么好吃?经常听到中国来日本出差旅游的朋友夸奖日本大米好吃,起初有些不解,国土辽阔物产丰富,素以重视农业而自称的中国难道缺少好吃的大米?查阅资料得知, 中国是稻作历史最悠久、水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考古发现

声明:《锡盟羊肉 为什么锡盟羊肉好吃》为网友仪莫红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