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问题专家范宏伟质问各方:中缅还是“胞波”吗?
上世纪60年代,中缅关系被称为“胞波友谊”,陈毅副总理曾为这种特殊的友谊作诗,其中的几句是:“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 的确,在中缅关系史上,华侨移民缅甸历史久远,与缅甸人关系融洽、亲善。历史上,缅甸人习惯称呼华人华侨为“瑞苗”、“胞波”。在缅甸语中,“胞波”是兄弟的意思,“瑞苗”为亲戚之意。1960年,两国政府开始使用“胞波”这一缅甸人对华侨的专有称呼,来称颂双边友好关系,“胞波”的内涵由此也从华人华侨与缅人的民间关系扩大至邦交关系。
什么是“胞波”?
华缅民族关系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最佳典范之一。在华缅民族关系史上,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族际通婚率高,华人华侨同化程度高。所以,“胞波”称谓的出现、使用,与华侨同缅人大量通婚、血乳交融有密切的关系。据统计,1953年缅甸华人华侨约有35万人,其中40%是中缅混血。实际上这一比例被低估了。在通婚中,有把中缅混血男性视为中国人,女孩则归为缅甸人的传统习惯,所以有中国血统的缅甸人不仅数量多而且无法真正计算。 缅甸有句谚语,“如果你想成为缅甸人,你就要首先成为一个佛教徒”。缅族历来笃信佛教,而华侨也大多为佛教徒。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华人华侨得到缅人接纳和认同的另一重要原因。此外,华人华侨熟知缅人的文化、宗教、习性,深得与缅人相处之道。有人曾这样总结华人华侨在缅受到善待的原因:“缘华侨之性情、状貌,以及宗教,皆与缅人相近。以善于揣摩之华人,与之往来交际。自是密切异常。” 20世纪50至60年代,缅甸社会对华侨华人的这种亲善态度仍较为普遍。一位缅甸华人这样回忆他童年时的感受:“记得小时候有比我年长的缅甸朋友叫我‘胞波勒’(小胞波),那时候不懂事,不知‘胞波’的含义,但知道这是很亲切、很友善的称呼,因为我也能从他们的眼神里感觉到那是发自内心的声音!”即使1967年仰光发生排华事件后,诸多华侨证实他们的邻居、周围寺庙的和尚仍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他们的生命和财产。澳门缅甸归侨张平回忆说,这种“类似方式的无偿保护华人华侨,广泛存在于民间……至今想起仍感到温暖、踏实、可靠”,“童年时期家人与缅甸友人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的友谊至今无法忘怀”。 1988年缅甸新军政府上台后,缅甸社会对中国、中国人以及当地华人华侨的态度逐渐发生消极变化,时至今日缅甸民间已经不太用“胞波”来称谓华侨了。相比之下,两国政府还在频繁使用这一称谓来强调两国的传统友好关系。
中缅“胞波”外交
1948年缅甸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后,两国关系进入新时期。原本用来指称华缅民族关系的“胞波”,被频繁用来比喻两国外交关系并一直延续至今。 1950年中缅建交之后,双方初期并没有把两国关系定位为“胞波”情谊,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双方关系并不十分融洽。1954年中缅关系实现突破,两国总理首次互访并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4年的中缅高层互动中,虽然两国都强调了双边关系拥有友好的传统和丰富的历史遗产,也都使用了“亲戚”、种族上“同出一宗”的说法,但还没有使用“胞波”定位。 1957年12月14日,陈毅副总理访问缅甸时赋诗《赠缅甸友人》,赞颂中缅“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不过,双方真正广泛使用“胞波”来称谓彼此的政治关系是从1960年开始的。那一年,困扰双边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边界问题终于获得解决,中缅关系由此也被推向一个高峰,两国领导人和媒体开始频繁使用“胞波”一词来称颂迅速升温的中缅友好关系。此后,“胞波”不仅经常出现在两国领导人的讲话和官方媒体的社论、报道中,还在双方正式发表的联合公报、会谈声明中得到正式确认。 发生在1967年的仰光排华事件导致1954年之后双方营造的“胞波”关系出现破裂,不过这一突变并没有走得太远。1971年中缅关系实现正常化。1975年11月,缅甸总统奈温访华,进一步推动了双边关系的恢复和发展。这次访问中,两国领导人和官方媒体重新强调了“亲戚般的‘胞波’友谊”关系,双方发表的联合公报也对此进行了重申。随后,无论是在两国领导人的讲话中,还是在双方官方报纸的社论和报道中,“胞波”一词频繁出现,一直持续至今。--2013年4月缅甸总统登盛访华期间,双方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第一条就强调:“双方一致认为,中缅‘胞波’情谊源远流长。”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访问缅甸,双方在内比都发表联合声明称,“双方回顾了中缅友好关系发展历程,高度评价中缅传统‘胞波’友谊”。
“胞波”情谊的历史遗产
冷战结束后,中缅两国政府仍在使用“胞波”提法,但其内涵或侧重点已经发生了转移和变化。冷战时代,双方在谈到“胞波”关系时,总是会强调这种关系的亲戚或者兄弟性质,近些年则把“胞波”关系只界定为传统的历史友好关系。有两点是双方始终所坚持的:第一,“胞波”关系是中缅友好的历史传统;第二,“胞波”的基点是两国人民间的友好。第二点对于当前中缅关系出现的新变化、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升级,尤其意味深长。 “胞波”现在更多的是两国官方的定位和解读。近30年来,中缅关系的变化,让“胞波”关系逐渐偏离了原有的轨道,“胞波”更多成为修饰两国关系的外交辞令和政治术语。中缅“胞波”关系的民众基础已渐渐薄弱,缅甸民间的反华情绪在积聚。2011年3月缅甸新政府上台之后,这种情绪得到了集中的释放。针对缅甸内政外交出现的新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评估,中国也较快地做出了政策调整,意识到此前对缅政策过于集中在政府层面。因此,从2012年开始,中方多次向缅方表明,中缅关系的发展要惠及缅甸民生,让老百姓受益;要巩固、增强中缅关系的民间基础,夯实民意。中方也在着力增加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提出利用民间外交来消除或减少缅甸民间的反华、敌对情绪。 如何让“胞波”关系名至实归,如何重新赢得缅甸民众的善意、友好、信任,不仅需要时间、诚意、行动,更需要让缅甸人民真正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中国已经意识到了在缅甸遇到的这类问题和挑战的严重性,中国新一代的领导集体“提出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对那些对我国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地考虑到对方利益”。中国向周边国家提出了“亚太梦”、“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多种合作构想和发展愿景,中缅也将彼此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胞波”到“伙伴”,从兄弟、亲戚到“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无论构想和概念如何演变,中国和对象国关系的民意和社会基础都必不可少,“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无论是华缅兄弟情谊,还是昔日中缅“胞波”外交的成功经验,其最珍贵的历史遗产就在于真正做到了民心相通。
更多阅读
依姆的困惑:电热毯有辐射吗?
N本报记者 林宝珍日前,读者杨依姆给编辑来了一封信:我今年已岁,最近与歌友交流得知电热毯不错,于是网购了一床。收到后,儿子却说电热毯有辐射,老人和小孩都不能用。是这样吗?麻烦贵报记者向健康专家核实。最近天阴冷阴冷的,晚上睡觉脚冰凉
陈少明:心安,还是理得?——对《论语•阳货》“问三年之丧
陈少明:心安,还是理得?——对《论语·阳货》“问三年之丧章”的解读标签: 论语思想史上有些意义深远的观点,不一定是以长篇大论的形式,或者是在庄严圣洁的殿堂发表的。有时候,一些日常性问题或者偶发性事件所引起的反应甚至感慨,也可能导
埃博拉病毒爆发的启示:变冷还是变暖?
埃博拉病毒爆发的启示:变冷还是变暖? 杨学祥,杨冬红西非地区自2014年2月陆续出现的埃博拉病毒越演越烈,世界卫生组织9月9日发布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说,疫情已经造成近2300人丧生。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国肆虐的埃
贵州卫视养生20130809牛国卫:您锻炼对了吗?柔力球,走鹅卵石
贵州卫视养生视频20130809期节目内容:牛国卫:您锻炼对了吗?。邀请到的专家是牛国卫,中国医师协会全民健身促进活动特聘专家,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理事,北京首批健康科普专家,北京健康管理协会专家,北京小汤山医院有氧运动中心主任。抽鞭子、踢毽
央视寻宝专家丘小君老师是独到见解还是重大谬误? 形容见解独到
央视寻宝专家丘小君老师是独到见解还是重大谬误?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藏友评论一些在媒体经常露面的鉴宝专家水平不怎麽样,有很多网民和藏家是很有道理和见地的,但又没有系统的令人信服的论据,给人的感觉只不过是发发牢骚而已,没能引起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