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春晚,很多人看的就是小品,而对那些经常在荧屏上露脸的歌星演唱的歌曲不是很感兴趣。
春晚的小品偏重于逗笑。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之后,大年三十的晚上看看笑星们的精彩表演,在笑声中感到轻松愉快,就起到了春晚小品的娱乐作用。除了少数文化水平特高的美学教授以及其他严肃高雅的专家学者之外,大多数胼手胝足的普通老百姓看春晚小品,图的就是看个热闹和开心,仅此而已。
但是,惟独有一个春晚小品,让过来人看了不仅笑不出来,而且简直是悲从中来。
这个小品就是严顺开主演的《粮票的故事》。小品演了一个老年健忘症患者很喜欢给后代讲粮票的故事,讲的孩子们都听得耳朵起了茧子。只是为了不让老人伤心,儿子和孙子就故意装成第一次听这个故事,而且要表现出听了以后很有趣和很喜欢的样子。可是,严顺开扮演的这个老人讲的故事却并不令人发笑。在小品中,老人絮絮叨叨地回忆了从前在困难时期因为家里缺少粮票,父母都省着吃粮,而让正在长身体的儿子胖子多吃一些饭。老人在街上捡到了别人丢失的三十斤粮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把当时一个成年人一个月口粮供应量的三十斤粮票还给了失主。
这个小品似乎是想通过患有老年健忘症的老年人给孝顺懂事的儿子孙子讲粮票的故事的题材,表达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珍惜,以及应当尊重历尽艰辛的老年人的含义。但是,对许许多多的过来人来说,这个小品却并不令人发笑。因为,它重新揭开了几十年前因为犯下极大的错误所导致的许多人挨饿乃至为之丧生的伤疤,让过来人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
我们的老百姓真正吃上饱饭,是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了几年之后,粮食的大量增产以及副食品的充足供应。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粮食短缺引起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个极端严重的问题。五十年代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行以来,城镇开始实行了凭粮票购买食品的制度。每个城镇居民都要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如果定量不够,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五十年代末,当人民公社的大食堂再也办不下去的时候,当“三面红旗”招展,“大跃进”锣鼓喧天,到处是大炼钢铁的人山人海,报纸上的粮食产量放了卫星的时候,农村的粮食产量却并没有大幅增加,随后出现了极为严重的饥馑。
五十年代的公社食堂图片
新出版的国史,将要以权威的发布记载了那个让人难忘的年代里,究竟有多少人因为饥饿离开了人世。对那个悲哀年代的记忆,许多过来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饥腹难填。
有许多的文件和文章,对几十年前出现饥馑的原因作了科学的阐述,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所称的是所谓严重自然灾害和苏联逼债的原因。
六十年代初,家里还在青岛的时候,就赶上了那场可怕的饥馑。
尽管家里的工资不低,但是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去自由市场购买高价食品,而粮食定量显然是不够的。无奈之下,父母把家里的两个男孩带着生活费送回乡下老家上学,省下的口粮给留在城里的孩子,勉强不致挨饿。
记得当时海校有多个食堂,父亲在校官灶吃午饭,当时可以吃上白面馒头。但是,负责食堂就餐值班的军官要监督就餐者吃完自己的那个馒头,不能带出食堂给家人。于是,校级军官们往往慢慢吃饭,然后假装擦嘴,把剩下的半个馒头放在手帕之中,带出食堂给家里的孩子。值班的军官也知道这种情况,但是不忍心揭穿这个公开的秘密。当时我们经常中午去父亲的办公室,就能吃上家长省下的半个白面馒头。
父亲有个家乡的侄子在海校学员食堂当炊事员,有一次晚上他悄悄来到军法处宿舍,给家里带来几个白面火烧,是食堂从结余的粮食中给炊事员私下分的。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几个馒头火烧就意味着是很贵重的礼品了。
后来,海校从青岛迁往东北,副食品供应不如关内,吃饭问题始终是每个家庭的首要问题。
父亲的老家曲阜当时粮食生产还比较正常,农村的家人花钱能从集市买到小麦,然后再卖给粮管所,就能换出全国粮票。于是,家里每年都要往老家寄钱,托他们去赶集买小麦再卖给粮管所,然后换出全国粮票寄到关外。而且老家的家人到东北来探亲或者我们回山东老家,都是背着大包小包的白面和面食。就这样,度过了六十年代初的最困难的时期,坚持到了1964年经济形势全面好转,农副产品供应基本恢复正常,只是粮食定量供应依旧如初。
到了文革之中,在市委工作的母亲必须随着大批干部去几百里外的盐碱滩参加五七干校的劳动,临走前母亲无奈地把家里的财政大权和粮本粮票都交给了孩子。于是,我们就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要去粮店买粮,要凭粮票去街上的饭店商店购买食品。粮票意味着什么,对过来人都是清楚的。
因为粮票不足,我们有时也到铁路餐厅等饭店去买高价面食,一两要多加二分钱,一斤就要多花二角钱。那时候,人均每月伙食费能到十几元的都不很多,很多人都不舍得花钱买高价的食品。
记得当时家里哥哥姐姐都离开家走上了社会,每到回家的时候,吃饭自然是不用交钱的,但是要把粮票带回来。影视作品(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里面描写那个艰难的年代,就连共和国的总理自己花钱请客,客人也是不必掏饭钱,却是要交一定数额的粮票的。如果不是经历过那个饥馑年代的过来人,有谁会相信这样的的事实呢?
当时居民所用的粮票,分为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两大类。全国粮票可以通用,地方粮票则只能在某个地方使用。文革中大串联去了上海,我们惊讶地发现竟然有半两的上海地方粮票,而一般的粮票最小的面值则为一两。
粮票一直使用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被取消使用。当时粮食供应已经充裕,没有必要再限制城镇居民购买粮食。但是,当时很多人都保留下了粮票,因为不知道哪一天还会不会再使用粮票。
现在,粮票是作为收藏品出现的,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都不记得买食品要使用粮票的事情了。
今天的年轻人为了减肥可以不惜一切,以瘦为美的观念占了主流,这是并不奇怪的。因为,今天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大为减少,没有人因为穷困而吃不上饭,所以大家都要苗条好看。
而对于几十年前从饥馑年代过来的人,想起当年的饥馑惨景就惊心动魄不堪回首。没有饭吃的年代,谁还顾得上减肥呢?
严顺开在小品中扮演的老年健忘症患者,可以在迷迷糊糊中总是翻来覆去地絮叨从前的那些粮票的故事,而他的儿子孙子则只能不厌其烦地听下去。无数的年轻人也只是把这个小品当做供人哈哈一乐的笑话,看完了也就忘得一干二净。
而在过去的年代里挨过饿的人,小品《粮票的故事》却真的并不令人发 笑,因为他们有着往昔年代的亲身感受,而且有的感受真的是痛彻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