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基本情节是这样的:玉米的父亲王连方是大队支书,她自然成了权力的庇护者和受惠者,然而王连方风流成性,因破坏军婚被撤了职,权势就不再如影随形地眷顾玉米了,玉米和她家庭的命运急转直下,从云端一下子跌落到万丈深渊:妹妹玉叶、玉秀被人强奸,自己也被恋人彭国梁抛弃,接二连三的打击使玉米陷入了悲伤和绝望的境地。然而好强争胜的她不愿就此罢休,为了使全家东山再起,玉米自愿嫁给了年龄像她父亲一般大的公社革委会副主任郭家兴做填房,而郭家兴自私、冷漠,在年轻美貌的玉米面前俨然是一副盛气凌人的做派,玉米从此沦为郭家兴的奴婢和泄欲的工具。
先说小说的语言。小说完全是一种鲜活的语言,不像固定在纸张上那样呆板,而是腾跳在你的面前,直蹦进你的脑海深处,使你欲罢不能地被强烈地吸引。小说整个儿读是故事,但拆解开来逐句读,则是诗、是歌、是民谣,是那种随意翻到那里,都可以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的。可以说,它的功用,远远大过表情达意的范畴。所以,我丝毫不隐瞒自己对作者语言的偏爱。有评论家称,毕飞宇的小说有炫耀语言的嫌疑,常常脱离小说的中心意思,只为服务于语言而倾情写作。但从另一个角度,恰恰说明了毕飞宇高超过人的驾驭语言艺术的能力。我认为,这不应是他的瑕疵,在当前小说诗化的潮流中,语言虽不能覆盖故事的意义,但至少应和故事同等重要。小说的语言传达出了灵性和聪颖的艺术之美,是非常有价值的。
再说小说的细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最吸引人的,写的那样饱满而富有生命。玉米的倔强要强,玉秀的妖媚恃宠,柳粉香的风骚善良,都不是用笼统和概述的语言描述出来的,而是通过她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一句拌嘴等细节描写体现出来的。作者对玉米的一些心理描写是那么熨帖,那么富有人性色彩。但我认为,美中不足的是人物在一个个细节中都很鲜活,很见形象,但把这些细节统拼在一起后,这个人物就不活了,忽视了再好的细节也必须为刻画人物性格需要、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这关键的一点。比如我们在他笔下看到了家事独揽、心机很深的玉米;看到了帮助玉秀、替她着想、抱着她掉泪的玉米;看到了打玉秀耳光,妒嫉她生了儿子的恶毒狭隘的玉米;看到了为母亲出气的沉着冷静、手法多变的玉米;看到了使出浑身解数、一味讨好郭家兴的玉米;看到了对刁蛮的郭巧巧一筹莫展、逆来顺受的玉米……看到后来,我们迷失了。每个玉米都很像玉米,但整合在一起却不知到底是怎样一个玉米,不知作者到底想反映出她怎样的个性特征。
毕飞宇的小说,是天真的纯粹的,是安宁的舒展的;她从未飘荡在云空,而是扎根于民间,立足于大地,充满美丽的忧伤,泥土的气息。综观这篇《玉米》,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他对人在特定时代、环境下的心理的深刻把握。他未施浓墨重彩,就把环绕、夹裹人物的社会历史氛围,以及处于其中的各种人物的形象,真切、深邃地勾画出来。全文畅达易懂,同时又富有能使人掩卷深思的寓意,虽不能尽善至美,但仍不愧为一部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