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郎咸平其人一些说法。集众家之言 郎咸平微信公众号

郎咸平其人
  
  想要批判一件事,就必须先去了解它。
  
  以下内容出自《郎咸平真相》,作者:吴丁杰,现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中国西江经济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计算机学士,新闻学(法学)硕士。
  
  一、12岁之前
  
  郎咸平一家5口人,父亲、母亲、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他在家里排行老三。郎父脾气极坏,但是妈妈很疼他。姐姐很霸道,哥哥跟他关系不错。
  
  “很小的时候,孤独、压抑时刻包围着我,我像一只关在笼子的小鸟,常常对着天空发呆,没有一个人管我,我只能自怜。”郎咸平这样形容自己。
  
  成年郎咸平回忆起童年经历时,总是充满无限感慨:“我那时候反正各个方面都不正常,还尿床,一直尿到12岁。”接着他又用非常快活的语调说,“但是等到过了12岁,一切开始变得正常了,再也不尿床了。”
  
  郎咸平这样回忆道:“我的智力好象要比别的小孩发育得晚。上小学时,我还不会写123,也不知道1+1等于几。别的小孩三下两下就能学会的东西,我讲上三五遍也不会,老师们开始还有一点耐心,时间一长,就失去了信心,都认为我是无可救药的。”
  
  郎咸平的父亲一天心血来潮,就拿了一份算术模拟考试的试卷给他做练习,卷子的满分是100分,郎咸平辛辛苦苦做完后,结果一对答案,只得了5分。
  
  二、中学
  
  念初中的时候,郎咸平对木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经他修理过的东西根本不像那么回事,但他自己却很有成就感,似乎找到了希望:“当时的理想就是准备出来先做木工学徒,再开个木工厂。”郎咸平说。
  
  一转眼的功夫,3年快过去了。考前3个月的某一天,郎咸平忽然有一种负罪的感觉,觉得自己实在对不起父母,不管怎样,得念点书。就找了一本“考前30分”复习资料自己看,那是给考生在考前30分钟“临时抱佛脚”用的一种复习资料。
  
  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考前两个月的第二次模拟考,郎咸平考了500多名(之前排在800多名),考前1个月的第三次模拟考,居然考到了300多名。之后郎咸平的学习成绩一路上升。参加中考时,竟然意外地考上了第三志愿--成功中学。
  
  人的命运也许因一时的偶然因素刺激而发生改变。回忆起那次决定命运的考试,郎咸平认为是自己买的那种版本的“考前30分”帮了大忙。
  
  经历了中考之后,郎咸平对自己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那就是不像以前那么盲目地崇拜别人了,有了一些自信。他想:别人能做到的事,原来自己也能做到。
  
  
  
  在初中时,郎咸平个子小,常常被同学修理,因此一上高中就赶紧学打拳──螳螂拳,郎咸平发誓要自己保护自己不被欺负。学成后在台北闹市区西门町逛街,跟当地几个地头蛇大打出手。
  
  经历了两场文武之役,郎咸平也开始认为自己能行。高考上了台中的东海大学读经济专业。这个成绩,差不多是班上前20名的成绩。
  
  郎咸平的学习经历就这样充满传奇。
  
  三、大学
  
  而郎咸平之所以走上钻研学问的道路,是和大学时的一段作弊有关。郎咸平因为作弊被抓,结果得了零分。
  
  “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第一次60分,第二次零分,平均起来是30分。这样的话,第三和第四次月考大概都要考100分才不会被淘汰。当时,我真想干脆放弃算了,因为像我这样的水平怎么能考100分呢?”郎咸平说。
  
  人说,不破不立,又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此时的郎咸平在巨大压力下,决定好好地念,一定要试一试,等试成了再说。
  
  郎咸平回忆道:“我就不信那个邪,我就不信我不行,于是我每天很用功地念到半夜二三点,当时就感觉好像哪根筋不对劲,我就不信考不过。结果一个月下来,忽然发现,我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也忽然发现微积分竟然也有很多乐趣,很多解不开的题一旦解开了很有成就感。”
  
  第三次和第四次两次月考考下来,一次满分,一次因为一个小的填空失误,得了98分,后两次平均分竟达99分。结果月考一平均,还有64分,最终勉强被通过。
  
  就是这一次作弊,彻底改变了郎咸平对自己的认识,郎咸平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那么笨,这是他这平生第一次有这种“聪明的感觉”。结果一通百通,其他科目例如经济学也考得很好,都是90分以上。
  
  大学快毕业,郎咸平突然再次发力,结果顺利地考上了台湾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四、研究所
  
  研究所第二年,郎咸平的同学郑家钟在《工商时报》做记者,他把郎咸平也介绍到了报社当兼职金融记者。
  
  两年之后,郎咸平开始考虑跳槽转业,但是台湾职场似乎跟他较上了劲,不是他看不上公司,就是公司看不上他,总之是高不成,低不就。半年多的时间内,他始终处于失业状态。
  
  
  
  “在台湾是没有好的出路了,这时候,我只有考虑出国留学了。”郎咸平说。
  
  郎咸平的托福考了550分,GRE考了1640分,是两个相当差的分数。但他还是向7所美国大学提出了申请,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过了大半年时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作了回应,可以接受留学,不过没有奖学金。
  
  
  
  这所惟一接受郎咸平的学校,竟然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学校。另外还要交上两万美金的学费。工作不顺,留学无着落,这个时候的郎咸平几乎是跌到人生的谷底。他真的有点自暴自弃了,这个时候,又母亲以她那博大的胸怀,毅然卖掉房子给郎咸平凑足学费。
  
  五、两年半拿到博士学位
  
  留学期间,沃顿的一位大牌教授艾尔温·弗伦德需要一个勤劳的打杂工,碰巧郎咸平曾义务帮他搜集过一些资料,因此弗伦德很希望郎咸平继续帮忙,就收下了他,并要求他做公司财务的实证研究。这便是郎咸平在公司治理研究方面迈出的第一步。
  
  
  
  艾尔温·弗伦德教授是公司财务研究方面的权威,对研究的要求是出奇的严格。他要求每一观点都要有事实说话,要有数据支撑。他告诉郎咸平及其他学生,搞公司财务实证研究首先要非常踏实,有时一个小小的数字失误,可能导致结论完全相反。所以他要求公司财务研究是实打实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这才叫真正的“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谈到自己的博士学位,郎咸平既得意,又不失谦虚:“我总共花了两年半时间拿到了金融学博士学位。这个速度在沃顿创校100余年的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快的了。
  
  经过了艾尔温·弗伦德教授严格的专业训练,真正掌握了做财务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这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六、毕业到回国
  
  1986年,郎咸平获沃顿商学院财务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在那里工作了一年。一年后郎咸平跳槽来到密西根州立大学,之后接连不断地换单位,始终找不到感觉。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等几所大学任教,干的工作也都是和沃顿商学院大同小异。
  
  
  
  “你也许觉得奇怪,我5、6年间换了5、6家学校。大家都在为学问而学问。这样太冷静,太寂寞。另外,一些学科被大牌教授把持着,你很难出名。只要他们不死,你永远只能是打下手工。”郎咸平这样评价在国外的感受。
  
  
  
  1989年开始,郎咸平对公司财务的研究开始进入状态。其间与人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逐步奠定了自己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郎咸平说:“到了快40岁的时候,我发现没有什么成就感了,发现自己还是个打工仔;同时因为在那边太专业、太寂寞、太清贫。我发现我对这个社会没有什么贡献,有的时候看电视,看到中国,心里面就觉得有点酸酸的,所以一有机会的话就会想到回这里。”
  
  
  
  1994年,郎咸平抵港。从此,郎咸平由一名亚洲与中国经济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1997年以后,郎咸平开始将研究重心转移至亚洲公司财务金融课题。曾任《太平洋财务》期刊、《国际财务评论》的副总编辑。2000年底,郎咸平在香港立法局与众投资银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演绎了一场“孤胆学者舌战世界十大投行”的壮举,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依稀有少年时代“西门町之虎”的风采。
  
  
  
  从以上郎咸平的成长经历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真实的性格特点,自负、好斗、不服输,还有点偏激。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你细心的话,郎咸平的以上性格特点在节目里还能时常被看到。
  
  
  
  另外,如果你还记得郎咸平抱怨自己在美国的生活时说:“因为在那边太专业、太寂寞、太清贫。”对照一下今天的郎咸平,相信你对于郎咸平“经济快男”的称号有所理解了吧?试着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现在的郎咸平“不专业、不寂寞、更加绝对不清贫”!
  
 要想引起人注意,要想不花气力就能赚到钱,有什么办法?其实国内外一直有这种赚钱捷径,还有这么一群人,就是“专业扒粪”。请看下一章:《郎咸平专业扒粪的“七大板斧”》
  
  按照胡适的说法:“‘扒粪主义’起于二十世纪初年,美国有一些新闻记者感到许多大小城市都有所谓‘boss’,我们可以译为‘老板’。这种人并不是大资本家,大政客,只是凭着权术、手段,经过多少年的活动,把持着这个城市的一切恶势力。所谓‘扒粪运动’,就是有计划,有知识的,对恶势力长期作战。”
  
  后来,扒粪慢慢变成一个职业,一些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在得到公司一些不利线索时,继续挖掘,写成稿件。然后将稿子拿给公司领导看,说“要见报。”为了不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很多公司不得不采取给一笔掩口费,才把这件事摆平。
  
  郎咸平曾经做过记者,知道“专业扒粪”的好处。郎咸平来到内地发展,于是把他以前的那一套也带过来,把这一职业发挥得淋漓尽致,对着国内的一些有名的企业开始了他的专业“扒粪”生涯……
  
  第一节 郎咸平对李氏父子的前后表现反复
  
  前一文章,痛批李嘉诚父子操纵股市、经营能力有限,在被李嘉诚以数百万年薪聘为长江商学院教授后,又称颂李氏父子财技天下无双。前后表现天壤之别,判若两人。这都是因为钱的缘故。
  
  第二节 郎咸平专业扒粪“七大板斧”
  
  从前面郎咸平对李氏父子的态度上,以及以后他对新疆德隆的表现,和他与SOHU网络、TCL前后完全相反的做法上,我们不难发现郎咸平的掠财的套路。
  
  系统总结起来,郎咸平专业扒粪不超过以下“七大板斧”套路:相中名企(人)、请人研究、惊人言论、媒体炒作、企业邀请、疯狂掠财、卷盖走人。
  
  第一斧:相中名企(人)。这第一部很关键,得找好一个肯出钱的冤大头。前提是这个人或者这个企业必须有钱,像李嘉诚、新疆德隆的唐万里、TCL的李东生、海尔的张瑞敏、格林柯尔的顾雏军等等,这些都是有钱的主。
  
  第二斧:请人研究。郎教授找好对象之后,就是请人研究。每次郎教授后面都有研究单位做依托,要么是研究所,要么就是大学的学生。一方面,郎教授本身是没这个水平的。另一方面,这个号称要做经济界谢霆峰,要比“小燕子”还热闹的郎教授,要到处演出、做秀,实在没时间来研究。
  
  第三斧:惊人言论。对企业研究之后,就要得出有个惊世言论。“语不惊人誓不休”,得出的结论越离奇越好,越吸引人眼球越好。
  
  第四斧:媒体炒作。而从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探讨的角度来讲,郎咸平教授对一些企业的质疑也属于十分正常的举动,本不会有任何争议的出现。但是他却通过召开记者招待会和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利用媒体的力量,使用一些宣泄性的词语和提法,故意大肆炒作,将事态发展迅速导向复杂化,而完全不顾一个学者的社会责任。炒作,一方面迅速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让企业赶快拿钱息事宁人。
  
  第五斧:企业邀请。被点名的企业也可能是真有问题,也有可能是怕事,总之遇到见到人就咬的郎教授不能不小心。于是他们都这样做:要么要求与郎教授对话,请郎教授来看一看,来任职。李氏父子这样做了,新疆德隆也这样做了,SOHU网也是这样做了。郎教授通过骂结交了名企,进入了名企。
  
  第六斧:疯狂掠财。只要你让我进来了,就看我老郎的手段了。我不刮得你一层皮,搞得你上下哭爹喊娘,我郎咸平是不会走的。
  
  第七斧:卷盖走人。郎咸平到一个企业都呆得不长,在大鹏证券半年不到,在第一龙浩、在健桥证券、在新财富等都是干了很短时间。因为很多人了解其本质,无本事就会捞钱。大家最终都像送瘟神一样把他送走。郎教授自从进公司那一天起,也已经把目光投向下一家了。
  第三节 香港华润的扒粪经历
  
  以下是华润公司有关方面提供的郎咸平专业扒粪的资料。
  
  2003年,郎咸平让他的学生们写了一篇批评香港某中资大公司(华润)的文章,登在香港某报刊上。
  
  这家中资大公司老总N先生看到后,非常生气,就让手下人打听是何人所为?又有何目的?一打听,原来是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所为。这样,郎咸平被该公司总裁N先生叫到办公室。
  
  一见面,N总就开门见山,直接对郎咸平说,你让学生写的文章,除了多元化一点有些道理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连数据都是错的。
  
  N总就问郎咸平:你自己是否看过数据?
  
  郎咸平回答说:没有,都是学生搞的。
  
  N总又问郎:你为什么想起来写这样的文章?
  
  郎咸平回答说:我现在在香港的知名度不高,很多单位请我的出场费是1万元,这篇文章发表后,我的知名度就会大大提高,保守估计,就凭这一篇批评文章,我的出场费就可以涨到2万元。
  
  N总对郎咸平说,说到底你是想通过写批评文章出名,从而达到赚钱的目的。
  
  郎咸平回答说:你也知道,在香港这地方,大家做事都非常实际,最终目的,都是奔着钱去的。因此,我对你也没有什么隐瞒。
  
  N总说:既然这样,大家就没有必要绕弯子,我打开窗户说亮话。我给你4万,你让学生写一篇我公司经营多元化战略和步骤,写一篇正面的文章,也算做是将功补过。前面的事情我们就不谈了,大家就是不打不相识。希望通过这件事,我们能成为朋友。
  
  郎咸平说,写这样一篇文章,4万元有点少。
  
  N总一看郎咸平还居然讨价还价,就有点生气,说:这件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4万元不要,就算了。
  
  郎咸平说:能不能还讲些公司其他方面的情况。
  
  N总说,不行,你再多讲一句,我一分钱也不给你。
  
  最后,郎咸平接受了N总提出的条件,回去后就让学生果然写了一篇华润公司多元化问题的文章,并且在同一报纸发表出来。
  
  N总后来也履行承诺,将4万钱打到郎咸平个人银行帐户上。
  
  并且,经历了这件事之后,郎咸平从此不再对这个公司说三道四。
  
  而且,从这件中,郎咸平很快悟出了一招:以前只知道做教师可以通过做报告开讲座赚钱。其实也可以通过写批评文章,骂名企业,让企业老总来找上门,好处自然大大的。
  
  这件事及其他类似的事件后来被郎咸平吹嘘为:“我批评某公司,还成为他们的座上客,他们还邀请我做讲座、写文章。”
  
  第四节 先批SOHU再去任职还是老套路
  
  郎咸平在2001年第1期上发表文章,狠批3家NASDAQ上市的公司。重点说到SOHU网络“搜狐的营 运在这3家网站中可以说是最差的。早已被列为纳斯达克追踪对象。”“搜狐连行销费用都想省掉,而只想纯粹依靠互联网的概念来支撑股价,市场肯定会给予一个较大的惩罚。这也是为什么它的股价会是那么的低了。”
  
  如果大家认为这是一篇普通的批评文章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既然我认为这家公司毫无可取之处,我不可能再到这家公司去任什么职。我们来看郎教授的表演:
  
  “我已于2003年12月31日正式辞去了新财富顾问一职,并决定将我的专栏和对公司案例深度剖析转到搜狐网,以便更有效的通过网络向读者传播我的看法,而且也更方便读者和我的沟通。我希望告诉读者,我以后不会在新财富杂志发表我的任何观点与案例,我希望曾经支持我的读者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以下是搜狐网的公告:
  
  “2003年郎咸平被列入世界经济学家名人录中。基于郎咸平教授在世界和中国经济领域内的地位,搜狐网盛情邀请郎咸平教授成为搜狐财经频道的首席经济顾问,一向严谨的郎教授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之内,观察和考察了搜狐财经频道的定位、质量等之后,欣然接受。从此,搜狐财经频道又多了一个亮点,一位献身于国内经济发展的世界级学者,将通过搜狐财经频道发出他充满热忱的诤言!”
  
  (以上摘自《郎咸平真相》)
  
  要说刚刚回国的郎咸平,因为在美国的生活“太专业、太寂寞、太清贫”,所以不择手段捞钱的话,我们也都能理解。而且郎咸平扒粪的对象里面,德隆系和顾雏军后来都倒掉了,唯一可惜的是他们只占其扒粪对象的七分之二,也就是说成功率28.6%。
  
  虽然成功率并不高,但一个从美帝国主义回来的人,做“扒粪”的工作,毕竟无伤大雅。即便郎咸平现在仍然“扒粪”名人名企,我们也没有任何兴趣“炮轰郎咸平”,因为这年头合不合道德标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但是现在的郎咸平有钱了,有名了,却还不满足,反而变本加厉,竟然处心积虑的要扒粪我们“中华民族”!这就绝不是我们所能够容忍的了。
  
  一个国家民族、一家企业和一个人是一样的,不管处在哪个阶段,总有其优点和缺点。就像郎咸平曾经扒粪的对象,李嘉诚、李东生、张瑞敏、华润公司、SOHU网络,他们虽然有缺点,但还是屹立至今。
  
  我们今天艰难的决定《炮轰郎咸平》,不是因为我们觉得郎咸平人格有什么问题,其理论便有问题。是因为我们不希望看到国家民族被他误伤,如果误伤的几率是71.4%!这就好比倒脏水把孩子一块给泼出去了。
  
  引述一位网友的话增加了我们的担心:“郎在04年以前的财务分析都是很不错的,之后的言论,只不过是一注水的老粪青而已!!!!”
  
  以上内容均来自: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018371492_0_1.html 以下内容均来自: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018371492_0_1.html
  郎咸平三宗罪
  
  应该说,郎咸平先生在2004年之前的财务分析是很不错的,虽然只有28.6%的成功率,毕竟德隆系倒了,顾雏军抓了,总体来说是有益于国家民族的。
  
  可惜现在的郎咸平,不再是从前的郎咸平,不但比以前浮躁了,而且狂妄自大,信口开河。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上,我们不佩服郎咸平先生主要有三点,也就是我们所总结的“郎咸平三宗罪”。罪一:妄下论断。(真数据,伪结论)罪二:狂妄自大。(根本不懂宏观经济)罪三:政治白痴。
  
  罪一:妄下论断。(真数据,伪结论)
  
  首先我们应该为郎咸平先生的务实精神喝彩,毕竟国内没有几个专家学者是拿到大量的数据之后才下结论的。国内很多人都曾经质疑过郎咸平的数据真伪,限于能力我们也无法辨别,所以宁可认同其为真数据。但是真数据必然能够导致真实的结论吗?我看未必。
  
  1、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决定一切”,面对同一件事,你的态度不同,导致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所以即便数据是真实可靠的数据,在解读他的时候也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其中必然会有悲观的论调,和乐观积极的论调。举两个例子。
  
  其一,调皮的儿子把父亲的名贵手表拆毁了。一个父亲大声呵斥责骂孩子,另外一个却耐心的询问孩子为什么要把手表拆掉,结果一个孩子好奇的天性被抹杀,另外一个却最终成为了发明家。
  
  其二,两个皮鞋推销员,同时考察了一座岛屿,一个悲观的说,岛上的居民没有穿鞋的习惯,所以没有任何机会。另一个则欣喜无比的说,岛民都还没有鞋子,所以说市场潜力巨大!
  
  由此可见,面对同样的一件事,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甚至偏激的心态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根据郎咸平的性格特点(如前所述),如果说他得出的结论过于偏激,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我们就要提醒大家,一定要非常客观地评价郎咸平所得出的结论。
  
  2、倒脏水倒掉孩子。
  
  通常我们的民族喜欢把国家称为“母亲”,总是能够给予我们的母亲。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来说,如果你全心全意的爱你的祖国,应该把成长中的祖国看成自己的“孩子”才对。也就是说,你应该为祖国奉献什么,而不仅仅是一味索取。(从某些特质上来判断,我很愿意把我们的国家看成是成长当中“青春期”的孩子,其后详述。)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面对孩子身上这样那样的毛病错误,应该宽容体谅吗?强行帮助孩子戒掉缺点毛病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某些优点也没有了?郎咸平在大骂我们的国家民族浮躁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看到其背后的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已经奏效?
  
  为了能更好的说明问题,让我们还是从郎咸平自己的言论当中举一个例子。
  
  看过《财经郎眼: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朋友们,想必还记得郎咸平的结论,中国所有“走出去”的努力从来没有成功过,也绝不可能成功,所以吉利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错,郎咸平在节目当中提到的重重阻力和困难,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事件当中,真就没有可值得赞赏的,可圈可点的东西吗?
  
  中国企业为什么频频走出去收购外企?这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必经的一个重要阶段。即便是郎咸平自己,也曾经介绍过日本早些年四处收购诸多能源矿产的“先进经验”。如果我们都不去尝试,那么最终“走出去”的梦想如何才能实现?如果按照郎咸平“对外收购必败”的说法,难道我们就在这一方面固步自封吗?
  
  换个角度来看,吉利收购沃尔沃何尝不是一次极好的尝试?即便真的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也会为“走出去”的最终梦想提供诸多经验教训。如果说这样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先驱(吉利),都是错的,那么我们今天是不可能有新中国的。(据统计最初入党参见革命的那些人,活下来的不超过两成!)
  
  3、以偏盖全。
  
  真正的科研研究,应该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可是郎咸平的很多结论,却如同“全球气候变暖”的惊天大骗局一样,所采用的只是片面的数据。
  
  “金融超限战”是郎咸平先生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经济战,从归类上应该说隶属于“阴谋论调”的一个分部。这种说法本身也许无对无错,但是郎咸平得出的另一个结论:金融寡头都是不可战胜的,却是绝对值得商榷。
  
  郎咸平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收集的数据全都是金融寡头“金融战胜”的案例,而对于金融寡头由于过分贪婪而“金融战败”的案例却只字不提(这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伪科学家有何区别?)。
  
  而后者,恰恰是我们研究对策所必须的,也就是说只有充分利用金融巨头“无比贪婪”的这一弱点,才有可能成功避免金融战败。
罪二:狂妄自大。(根本不懂宏观经济)
  
  1、不懂宏观经济。
  
  一个人自大的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无知。
  
  如果我说郎咸平不懂经济,那么肯定会被人骂死,可是懂经济毕竟不等同于懂得“宏观经济”。一个人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来达到“扒粪”名人名企的目的,也不代表他就能够看懂宏观经济。往往在微观经济学领域绝对正确的说法,放到宏观领域就会变得很荒谬。
  
  翻开郎咸平以前的言论,你会发现有很多前后矛盾之处,试问如果他真的看懂了宏观经济,何来那么多前后矛盾的说法?
  
  郎咸平四处自打嘴巴:
  
  矛盾一:一会儿国企好,一会儿民企优;矛盾二:一会儿反对国退民进,一会儿说国退民进是正当性的。矛盾三:一会儿反对MBO,一会儿又提倡给经营层应有的激励措施。矛盾四:一会儿“一定要立法禁止企业家的各种灰色行为”,一会儿解决所谓民营企业的“原罪”,“不宜通过法律手段,而应当双方妥协解决。”
  
  股神巴菲特有一个铁律,就是永远不要跳出自己的能力圈。要说郎咸平,也算得上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可惜近年来竟然对着宏观经济胡乱开炮,这就远远超出了他自己的能力范围,难免给人狂妄无知的感觉。
  
  2、自打嘴巴。
  
  再举一个最近的例子,让大家看看郎咸平是如何“摸着石头过河”的,或者干脆说是在“自打嘴巴”。那就是沸沸扬扬的美国逼迫中国汇率升值问题。
  
  看过《郎咸平扬州2010经济趋势与商业模式研讨会》可能还记得,郎咸平在节目里说:4月15号是中国企业的“审判日”!他还说:看完本期节目,你心里一定只有四个字——“毛骨悚然”。
  
  但看到最后,我笑了,不是我不关心中国的政局,实在是郎咸平那种杞人忧天的神经质表演太搞笑了。另外,也很容易看出郎咸平对于宏观经济和“宏观政治”的不求甚解。
  
  结果没过几天美国自己主动提出将汇率问题延期三个月,其实只要你看懂了国际政治,根本不用担心美国直接政治施压逼迫人民币升值。因为如今的美国在全世界有三大敌人:军事上,俄罗斯。经济上,日本。政治上,欧盟,或者说是他自己。再就是美国金融危机远远没有过去,他也不可能在这样的敏感时刻和中国展开“贸易大战”。
  
  当然郎咸平先生是很聪明的,在其后的一期节目里面立即改口,说美国是借汇率说事,想要暗中达成别的目的。详见《财经郎眼:汇率大战:醉翁之意不在酒》,由此可见郎咸平先生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宏观经济和宏观政治根本就是一知半解。
   3、不了解中华民族。  
  听过郎咸平在宝钢六个小时讲座的人应该知道,在郎教授的眼睛里:中国人是浮躁的,中国的文化是浮躁的,中国的历史是浮躁的。先不讨论这种说法的对与错,我们就问郎咸平一句话,你对于中国大陆究竟了解多少?你是怎样去了解的?
  
  而郎咸平凭着主观臆测的这种全民浮躁的提法,恰恰反证了他自己本身的浮躁!
  
  说到网络财经红人,现在排第一的人,应该是郎咸平本人吧?你说中国文化浮躁,难道你自己就不浮躁吗?近来郎咸平的讲座越来越是频繁,而且所涉及的话题从足球、超女到各种时下热门话题,难道不是一种作秀?难道就不是浮躁的体现吗?
  
  按照郎咸平的理论,说中国的历史是不注重数据的,所以中国的历史是浮躁的。可如果说一个人只要凭着数据说话就算不浮躁的话,那么所有做论文的教授都是踏踏实实的人了,那么东英吉利大学的教授们也是不浮躁的了?!(正是他们制造了全球变暖的惊天大骗局)
  
  我想可能会有很多人赞同我的观点,郎教授如果少做几期节目,踏下心来仔细研究微观经济数据,或者多读几本书(关于宏观经济和宏观政治的),也许真的可以为中华民族做些事情!
  
  当然以上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郎咸平先生是那种自诩经济学界“小燕子”的人,他哪里耐得住寂寞?他不但要频频出镜,出场费也不肯低于六位数字,只是有一点,他越是信口开河,狂妄自大,便越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无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80275.html

更多阅读

留美博士翟田田其人其事 留美博士被父砍死

留美博士翟田田其人其事 “翟田田事件”引发国人热切关,翟甜甜的父母更是忧心如焚。据报道,5月25日,翟田田的父亲翟泰山找到外交部寻求帮助,希望通过官方途径了解翟田田目前的情况。5月24日到北京求助的,25日向外交部领事司提交书面材料

转载 叶海燕其人其事 李斯克老师其人其事

原文地址:叶海燕其人其事作者:吴法天提起“流氓燕”,早年混天涯的人或许有点印象,她是叶海燕的网名。为什么起这个网民,应该是跟她自己的经历有关。根据其自述,叶海燕1975年9月25日出

李自成其人上 族籍、事业及其他 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其人(1)族籍、事业及其他李自成(1606-1645),党项族平夏部人(鲜卑族之拓跋氏),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古代杰出的军事家。李自成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八月出生在米脂河西200里的李继迁寨,或名叫李继迁村;或名李家站,村里的人代代口口相传,是李继

声明:《关于郎咸平其人一些说法。集众家之言 郎咸平微信公众号》为网友笙清初扇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