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每逢九月九数字来设定,今年润九月,两个九月九,加上新历九月九,就是3个重阳节哦!农历马年有两个九月初九,加上新历九月九是不是真的要过三个重阳节?
细心的人们发现2014年有两个农历九月,加上新历九月九,这不就意味着农历九月出生的人可以过三个生日,更意味将出现三个重阳节(九月初九)?对于三个重阳节该如何过?
让我们先穿越2700年时光去考证一下是怎么回事!该如何过!九九重阳节从古代流传至今已经有2700多年历史。重阳节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战国时,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才进行的活动。屈原在《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才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帝宫中才进行的重阳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们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最早记载出现在三国时代。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说明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载了当时北宋重阳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有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吃花糕。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
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清代将明代的风俗继续传承延续,从皇宫到百姓依旧盛行,不过有一丝新的气息,重阳节举办“千叟宴”清朝十代帝王共260多年中,只康乾盛世举办过4次。“千叟宴”顾名思义即为1000位老叟参加的盛大宴礼。实际上,往往并非仅千人。如康熙五十三年那次,是年三月十九是康熙的六旬“万寿”,于三月二十五日和二十七日分两次宴请了六十五岁以上老叟2800余人与宴,乾隆六十一年那次邀请的老叟达到5000余人。出席千叟宴的人员名单由皇帝钦定,而后由有关衙门分别行文通知。那时由于交通不便,应邀者大多得很早就动身。
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千叟宴分一等桌、次等桌设摆,餐具和膳品也有明显区别。皇帝入宴后,在丹陛清乐声中,茶膳房大臣向皇帝呈上红奶茶一碗。皇帝饮茶毕才分赐王公大臣茶,其余入宴官员兵民及外国使臣则不赏茶。接着抬来金龙膳桌置于御座前,呈上膳食。皇帝饮酒后,召一品大臣和90岁以上者到御桌前,皇帝亲赐卮酒,同时命皇子皇孙为殿内王公大臣敬酒,伺卫向廊下和丹墀前的群臣耆老敬酒。
宴席结束后,皇帝要赠礼品,礼品通常是诗刻、如意、寿杖、朝珠、貂皮、文艺、银牌等。如乾隆五十年那次,凡参加千叟宴的文武官员各赏如意一柄,并赐绸缎。兵丁匠役和无职人员,70岁以上至90岁以下者,每年长5岁,分别各赏10两、15两、20两、25两和30两养老银牌各一面。
清朝时期的“千叟宴”桌上并不向现在说的多么奢华丰盛,并没有什么高档菜、高档酒。千叟宴分一等桌、次等桌设摆。一等桌摆在殿内,每席包括膳品如下:【火锅二个,猪肉一大盘、羊腿肉片一大盘、鹿肉一大盘、荤菜四碗、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丝盒小菜二个,另备肉丝荡饭】。次等桌摆在丹墀通路和丹墀以下,每桌有膳品如下:【火锅二个、猪肉片一盘、羊肉片一盘、烧狗肉一盘、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丝盒小菜二个、另备肉丝荡饭】。据清宫内务府《御茶膳房簿册》载,乾隆五十年千叟宴共800桌3000人与宴,共耗白面750斤12两、江米4斗2合、香油10斤2两、鸡蛋100斤、猪肉1700斤、菜鸭850只、菜鸡850只、肘子1700个、玉泉酒400斤。虽然封建王朝的“千叟宴”主要是张扬皇恩浩荡,威加海内,歌舞升平,但也发扬、倡导了中华民族的敬老思想,不失为善举。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0年2月6日自贡市首届美食节举办“百叟宴”,邀请百名70岁以上的老红军、老干部、老科技人员、老教师、老工人、老农民等光临美食节。市委、市政府及自流井区委、区政府领导将参加百叟宴,祝老人们晚年幸福,健康长寿,倡导社会敬老风气。这使我想起清史上的“千叟宴”来。这也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下我们这个时期继承传承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传统的一个具体表现,也是新时代倡导中华民族传统敬老、爱老、尊老延续传统优秀思想的善举。
儒家“尊老”思想的原初意义当中,充满了超越于社会政治之外的属性,即自然情感属性。以“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尊老行为,更多地取决于子女对父母天然的爱,取决于人类敬老扶弱的天良。这既是儒家提炼“尊老”思想中自然情感属性的出发点,也是儒家贯彻这一属性的天然依据。因此我们看到,对尊老行为中的有不自然现象,儒家都做了批判讲述。在政治昌明、社会进步的今天,古典的美德,一样为今天的人际关系日趋合理化发挥着新的功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文化,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就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就没有精神力量的凝聚和共鸣。而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文化的内核。 没有树立核心价值观,文化只是一个没有“骨架”的空架子,就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持。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个国民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因为价值观是作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也是人们行动遵循的准则。“十八大”党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可以让人民大众找到灵魂的最高准则,可以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方向,为维护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持,十八大给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12个词加以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字里句句含义都包括了“孝道”,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所在处,即:吸收、继承、发扬中国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将儒家思想里重要精髓部分“尊老尽孝道”融入党的十八大提出新时期党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的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长话短说回归正传,对于三个重阳节该如何过?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古时曾采用过19年置7闰,现在采用无中气月置闰,因此就是该闰时置闰)。有时,闰月也指公历的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特指公历闰年的二月)。如果不注意,大概很多人认为“闰月”与“闰年”是一个意思,其实不然,虽说只是一字之差,所包含的意思却相差很远。
“闰年”,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365天,其实是个约数,准确的数字应是365.2422日。那么一年365天,就与实际的一年相差0.2422日,这样四年之后就比实际的一年少了近一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4年设一闰,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另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其它的整百年不是闰年,即“百年不闰”。如1996年即闰年,2000年也是闰年,而1700年则不是闰年。阳历闰年的二月有29天,2月29日为闰日,阳历闰年有366天。也就是说阳历闰年的二月不叫闰二月,闰月为汉历所特有。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而决定那一个月做闰月,则依24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春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之后正好有一个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置闰七月来调整误差。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闰九月,按照阴阳历的说法,指在某年中出现两个九月的意思,闰月在九月很稀少,查询闰月列表发现,闰九月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仅有1832年和本世纪的2014年出现,下一个世纪将会在2109年出现。所以想要碰上闰九月,这辈子估计就只有一次了〖一般情况下,每四年都会有闰月出现,马年碰上的闰九月居然如此罕见,想要再次碰上还要再过90多年〗。农历甲午马年是闰年,共计384天,比刚刚过去蛇年多29天。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一,甲午马年正式到来至2015年2月18日结束,共有384天,正月初一是农历生肖年的开始,在这384天内出生的小孩都是属马。
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农历是按照月亮圆缺变化周期即朔望月(约29.5天)来安排,1年12个月,比阳历年少11天左右。为了协调阳历与农历之间的天数,古人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农历闰年因为多了个闰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左右,而农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农历甲午马年因为闰了个九月,故有384天。有人认为马年是383天或385天,可能是因为前者在计算的时候忘记了1月31日这一天,后者可能是将阳历2月误认为29天。
马年将有两个重阳节,对于两个重阳节该如何过?经过历史时光考证,碰上这种闰月的情况民间通俗处理方法是:采取赶前不赶后的做法,即过第一个九月初九重阳节,后一个九月初九则虚化,至于公历九月九日更是浮云了。那么今天是马年重阳节。
为什么要将九月九叫做重阳节呢?
在中国一般将奇数像一三五七九称为阳,而偶数称为阴。在阳中九最大,有登峰造极之意,而九月九又是双重九,阳最盛时,可驱邪避害。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开始很重视九月九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就是选择在这一天登上王位。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
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人们都效仿桓景登高避疫。插茱萸、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插茱萸,吃花糕,喝菊花酒,登高是重阳节的习俗,这些习俗背后又有着什么意义呢?
茱萸是一种中药,可以延年益寿,它气味浓烈,传说可以驱邪避害。到了九月九一家人都拿上一枝茱萸插在地上,而那些在外乡不能回家团聚的就是“遍插茱萸少一人”了。
(唐)王维诗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踏秋”“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并且常在这天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登高似乎更普遍。在人们生活的步伐不断加快,竞争压力超负荷的今天,适当的运动缓解紧张与压力是必须的,而登高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约上三五个朋友一起登高,是一件愉快并且惬意的事情。每一次登高的过程就如同一次小小的人生体验,每个人都在向上攀登,有人急功近利,有人缓缓徐行,有人放弃继续向上攀爬,停在中途享受途中美景……
吃花糕,糕与“高”同音,取高寿之意。九月又可称为菊月,九、酒又与“久”谐音,取长长久久之意。
重阳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我们却很容易就将他忽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大多数人所知的仅是凤毛一角,更深沉次更有趣的文化等待着我们的去发觉发现与认识,认识了就能更好的肩负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现今中国已经接近世界第一经济体,急需发展国家软实力,而对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将提升中国在世界之林软实力,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叫世界人民认识、学习共同吸收、继承世界优良文化,我们每个公民有义务做一个点滴汇聚“海纳百川”的巨大推动力。
重阳节各地习俗
国内
【河北省】: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省】: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陕西省】: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苏省】: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上海市】: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浙江省】: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江西省】:广丰县九月九日打糍粑,德兴县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省】: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省】: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
【广东省】: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西省】: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1983年,开封是以菊花每年举行一次年会的唯一的城市。
国外
【韩国】: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戏,放风筝。
【日本】:吃茄子,吃栗子饭祭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