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唐家胡同地处古城闹市,知名度很高
很多人只见它们今日繁盛,却不知那悠长过往
放慢脚步,用心感受,你会发现这喧嚣背后的美
悠悠岁月贯通南北
□记者 李萌
毛泽东住过的第一客栈
1917年,中国兴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蔡元培的倡导下,抱着“输世界文明于国内,造成新社会新国民”之目的,北京成立了“法华教育会”,作为经办全国留法勤工俭学的总机关,用庚子赔款中的法国部分做经费,帮助一些学生赴法勤工俭学。
保定育德中学在校长王国光的支持下,于同年在校内办起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当时有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办的湖南新民学会派选30余名学生,考入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和高阳县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
1918年10月6日,位于唐家胡同北头路西的第一客栈迎来了几位特殊客人,他们是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此行正是专程从北京来看望在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学习的湘籍同学。他们留保数日,和湘籍同学游览古莲花池,并合影留念。毛泽东还登上保定城墙,饱览城内外景色。
毛泽东学友、音乐家贺绿汀之兄贺果(原育德中学的学生)的日记,提供了一些当年的情况:“1918年10月6日,是日下午长沙初级班30余人到此,余等在此同学多到站欢迎,搬运行李。分寓第一(客)栈、泰安(客)栈。肖君子升、毛君润之、蔡君和森自北京来。”“10月7日,下午湖南全体学生在莲池摄影。本班与初级班及北京数人济济一时。晚与和笙君、芝圃君往第一(客)栈与毛、蔡、肖诸君谈……。”
第一客栈原是一座天井式二层小楼,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东西房各四间,南北房各三间,东房的底层南边是过道门。楼房为砖木结构,硬山到顶,出脊,布瓦顶。四周前廊相通,栏杆是圆柱形,中间有旋腰,为民国初建筑,作为客栈使用,史称“第一客栈”。有资料显示,这座客栈不仅是当年唐家胡同自北向南众多客栈中的第一家,也是当时全城唯一的四面封闭、二层砖木结构、南方天井公寓式“客栈”。后原样西移复建。
贺果在日记中提到的泰安客栈与第一客栈毗邻,位于西大街西段路南,是一片高台阶深宅大院,平房民居式客房。据了解,当年,随着卢(卢沟桥)汉(汉口)铁路通车,唐家胡同北段因临近大西门,是坐火车来保的外地人进城的近道,办起了很多客栈,十分繁华。自火车站经西关大街至西大街、唐家胡同一带,沿街两侧几乎布满了不同风格、造型各异、各具特色的客栈、旅店。具有独特的商业建筑特色。
而作为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家曾居住活动过的地方,1984年6月,第一客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留下了民国初旅店建筑的实物资料。
裕华路划分出一南一北
如今唐家胡同的规模可不一般。街面宽阔平整,车来车往,两侧虽也如其他街巷一样分布着商业门店和居民楼,但店面数量众多,涉及餐饮、娱乐、日用百货等等各个方面,很多店面无论是名字,还是内外设计,都非常时尚、有创意。整条街面看上去,让人感觉这“胡同”之名着实是过于谦虚和低调了。
从北头起向南留意找寻那座以前在原址附近复建的“第一客栈”,没走多远就在路西看到了它。青灰色外墙的二层建筑在一片现代居民店铺中格外醒目。推门而入,得知此前这里是冀中书画研究院,现在是“城市沙龙”。管理者高辉说:“这里上下两层共9个房间,顶层是一个平台。常有人看到这座建筑后因为好奇进来看看,我们就会向他们介绍一下第一客栈的故事。昨天还有几个大学生专门来到这里,说是知道毛主席曾在唐家胡同的第一客栈住过,特意过来看一看现在的情况。人们很珍惜这样的建筑,我们也对这里充满尊重。”
走出这里,询问一位打此经过的老人知不知道当年唐家胡同的第一客栈,没想到老人干脆地说:“知道,很有名,毛主席还住过呢!这可是唐家胡同的光荣历史,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多了解了解。咱们市里的有历史、有故事的老建筑也要好好保护,发扬和传承咱们保定的历史文化。”
一路向南,行至唐家胡同与裕华路的交叉口。北至西大街、南至兴华路的唐家胡同由裕华路分南北,成为人们口中的南唐胡同和北唐胡同。资料中说,很多年前,南北唐家胡同是由西水门通莲池那条河上的桥划分的。再看看如今这个路口车水马龙的景象,实在想象不出那有水流经、有桥架设的样子。
在南唐胡同口,“吕记糖葫芦”的特色售货车还在老地方。“吕记糖葫芦”1983年开业,1987年在卖糖葫芦的行业中第一个注册商标。相声大师侯宝林题写牌匾,著名导演谢添题写墨宝“古城又一宝”,著名表演艺术家马三立书写条幅“甜蜜生活、果品一绝”。说起自己家与这条胡同,今年61岁的“吕记糖葫芦”创始人吕胜花感慨万千,“我们这一家子多少年都在南唐胡同生活,当年推着货
第一客栈(资料照片)
保留原建筑样貌的复建后的“第一客栈”
张润摄
一层内景
车经营也是在南唐胡同,8年前自家的店铺还是开在这里。我们离不开南唐胡同,对这里的感情太深了!”
长长的唐家胡同在太多人心中留下深深印记,承载着历史,承载着回忆。
老胡同里有过太多记忆
记忆回到从前。胡同中段路东有过几处建筑精致的宅院,革命先烈谢光沛曾住在其中的一座内。
谢光沛15岁考入育德中学,和早期共产党员王锡疆、安志诚、张廷瑞等同学交往,接受革命思想,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考入北京中法大学,结识陈毅,任北京学联宣传部长,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在北京、唐山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1926年5月,出任中共保定地方执行委员会宣传部长,9月19日因叛徒告密,在“石家花园惨案”中,他和书记高风等12人被捕。1927年1月,被保释出狱。4月6日,谢光沛和李大钊同志等一起在北京苏联使馆被捕。在狱中双腿被打断,指甲被掀掉,但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后虽被保释出狱,终因伤重而牺牲,年仅23岁。资料显示,谢宅后转手他人,办起河北饭店,新中国成立后为河北省招待所。
记者查找唐家胡同资料时,在我市退休教师陈伯涛手绘的《唐家胡同街巷及复原院落图》中注意到,早年间,南北唐家胡同两侧有着各种行业的商铺。陈伯涛告诉记者,当年唐家胡同商业繁荣,除了旅店业,还有饮食、理发、制鞋、浴池等服务行业,粮食加工业也纷纷办起。据资料记载,到20世纪40年代末有许多旅店、饭馆、成衣局、理发馆,还有茶馆、自行车铺、杂货铺、煤店、铁作铺、轧棉店,再就是多家米面加工店。另据介绍,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木业作坊虽不少,但规模都很小。民国27年(1938)初,三人合股在唐家胡同开办利兴木厂,雇工40人,经营风车、轧棉机,成为当时保定最大的木业店坊。
我市城建专家李松欣介绍说:“从第一客栈再往南不远便可看到路西绿树成荫、鲜花成丛的庭院。院中心是座西向东的西式二层楼房,主立面底层门前,是由白玉石雕花立柱撑起三面栏墙围合的宽大平台,平台下是三面台阶上的台廊。这里原是保定的‘基督教青年会’,抗日胜利后,我和同学们曾有时来这里玩,我平生首次看到彩色影片就在这里。建国初期,朱德总司令来保视察,曾在这里接见省市有关人士。”令李松欣记忆深刻的还有很多,“上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唯一的高级纸厂604厂的筹备处,就设在南唐胡同南口路北一座大的民居宅院。还有在人们熟知的红色经典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中,作家李英儒笔下的伪治安军团长关敬陶的家,就在早年间划分南北唐的那座桥附近。唐家胡同在保定的老胡同中是比较长的,历史很悠久。”
唐家胡同于上世纪90年代进行城市规划改造,展宽街面,两侧建起底层为商铺的楼房,街名予以保留。
唐家胡同曾有故事流传
知道唐家胡同的人非常多,但说起唐家胡同街名的由来,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我市民间文艺家刘正祥为大家讲述了唐家胡同的故事。
清朝年间,西大街有座小店,店中住着一位南方口音的客人,年约四十上下。谁知他身染重疾,病卧店中,日见沉重。店掌柜见此,怕他日久拖欠店账,打算趁黑夜把他扔到开洼大坑了事。
说来也巧,正在这时,来了一个做小买卖的,小本经营,为人厚道,以卖糖葫芦、大栗子为生,人称唐大栗子。只因家穷,年约四十开外,还光棍一人,在东坑坡上住着一间寒窑。掌柜的见到唐大栗子,就和他说了情况,唐大栗子于心不忍,劝说掌柜不成,就决定把这人带到自己的小屋去。掌柜的一听,这敢情好,马上叫伙计给抬了过去。唐大栗子抓药煎汤,病人日渐康复。一天早饭后,病人收拾起行囊对唐大栗子说:“大哥,承蒙救命之恩,咱们后会有期了!”
暑去寒来,转眼一年有余,一日,唐大栗子挎着货篮,走到南街,对面过来个熟人兴奋地对他“嗬”了一声:“你还做买卖,货都到了,还不赶快上南河坡看看去。好家伙,满河坡卸的都是大栗子!”唐大栗子听后十分好奇,就向南走去。
到了南关,只见满船满坡都是大席包,二三十个小伙子正在搬运。唐大栗子心中正纳闷,人群中走出一个年约三十上下、浓眉大眼的后生,上前一揖,叫了声:“唐大哥!”这人握住唐大栗子的手说:“弟受赵明月大哥之托,这货是他发来的。”唐大栗子忙说:“你老兄把货发错了吧?”“没错。你看。”手指包上的布条,上写着“保定府唐大栗子收”。这下唐大栗子更为难了,自己那烂砖碎瓦的小寒窑,连一包栗子也难存放,别说这满河坡的大席包了,又担心树大招风。十分为难。这人哈哈一笑说:“一切都有安排,大哥你只管放心,有工夫来河坡转转看看就行了。”
原来,那赵明月的父亲在保定府坐过知府正堂,后被奸臣所害。为报父仇,他投师学艺,专杀赃官。途经保定府时,差点丢了性命。为报唐大栗子的救命之恩,这才倾囊相助。唐大栗子像做梦一样发了家。开张那天,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还有人送了一台“梆子”大戏呢!由于唐大栗子为人厚道,货真价实,买卖做得很是兴隆。一来二去,人们就管这里叫唐家胡同了。
另外一个这条胡同的来历之说与城防有关。据说,清初,明大宁都司及所属保定左、右、中、前、后卫被裁撤,原来在卫守城的任务,就由驻防旗营及绿营分别承担了。守备则负具体责任,共辖马兵81名,步兵112名,守兵171名,担当城防。其保定城守营守备衙署便在唐家胡同路西小察院北侧。据传有位姓唐的守备为离衙署近便在这条胡同安了家,唐家胡同因此得名。
相关链接
卢汉铁路建设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直、鄂总督王文韶、张之洞奏请修筑卢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盛宣怀为铁路督办,由英国工程师金达主办。卢沟桥至保定段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三月完成勘测,同年四月动工,二十五年(1899)一月竣工,二月一日通车。并建保定火车站、火车房、警务段等。保定至正定段于光绪二十五年动工,义和团运动时曾一度停建,二十七年(1901)夏通车。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迫使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九月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被迫同意铁路起点移至前门,卢汉铁路即改名为京汉铁路。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八日(1906年4月3日)京汉铁路全线通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建设成京广铁路。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七月,为配合修筑京汉铁路,比利时国家银行工厂合股公司在京汉铁路保定城南修筑一条支线,用于运输天津沿大清河、府河运抵保定的筑路材料,长3.93公里。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竣工通车。1921年,直隶军阀曹锟在保定大兴土木,在府河一带建公园,将铁路支线改线,于1922年11月竣工,其中正线长6.152公里。1945年日本侵略军拆除该线。抗战胜利后修复。
----据《保定历代大事纪略》
唐家胡同旧照 林长庚摄
唐家胡同旧照 李松欣摄
本文连接:http://www.admaimai.com/newspaper/Detail10_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