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灶日
腊月二十三辞灶,是茌平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俗话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爷上西天。”茌平民俗中的过“年下”也由此开始拉开序幕,因而,人们也称辞灶日为“小年”。
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来督察一家言行,保佑一家平安的,必须虔诚供奉。茌平民间有个说法,说灶王爷天天在家,是一家之主,不是外人,掀锅就吃;因而也不是天天供奉,只有年节时,才格外有供品并焚香烧纸。
灶王爷爷自上年除夕夜下界以来,一直留在家中,到了腊月二十三,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言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交予灶王爷执行。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辞灶,通常在晚饭后进行。一家人先到灶房,供上饴糖、水饺。用黄米面和红枣做的粘窝窝(俗称黄面窝窝),叩头焚香烧纸,是为“祭灶”。然后,将灶王神像“请”下来,连同对联以及纸钱、黄表纸(俗称灶马)和谷草杂粮(俗称灶马草料)一同焚烧,送灶王升天,是为“辞灶”。用饴糖供奉灶王爷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以多说好话;用黄面窝窝供奉,是粘住他老人家的嘴,以不说坏话。辞灶时,还要念念有词地祷告如“今年又是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灶马、有草料,一路顺风都平安,敬奉供果甜又甜,玉帝驾前进好言”;“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别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和“腊月二十三,焚香烧纸钱,灶君上西天,灶马草料全,一不图富贵、二不图吃穿,好事替我说,坏事替我瞒”等等。
腊月二十三辞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茌平民俗认为,在七天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得的吉凶祸福和新的使命,与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诸神引路的,诸神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直至下年的腊月二十三。迎接诸神的祭祀称为“接神”,对灶王爷爷来说则是“接灶”。接灶的时间为除夕之夜,仪式相对简单得多,只要在灶王板上面的“神位”上贴上“请”来的新图像,燃纸焚香即可。
与其他地方“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风俗不同,因茌平旧时多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灶上”多是家庭主妇主持的,因而辞灶也由家庭主妇唱主角。茌平民间还认为灶王爷爷上天汇报时还要汇报一家人的人口变动情况,因而出门在外又未在外定居的必须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辞灶前赶回家,出嫁的闺女回娘家也不得留宿,否则就“报不上户口”。
从辞灶日开始,人们便开始做过年的准备,俗称“忙年”。主要的有“扫尘”,俗称“扫房”。室内屋外,房前屋后及至屋顶墙角,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迎新年。并赋予除疫祛灾的意义。“蒸粧”,即一锅接一锅的蒸馒头、黄面窝窝、包子、蒸饺、枣糕等面食,缸里、盆里、筐里、笸箩里都装得满满的,茌平民间称之为“年底的干粮——没数”。人们说,这几天灶王爷爷不在家,乘机多蒸,年后才能多吃,还不会被灶王爷爷斥为不会过日子。“炸供”。即过油炸鱼、肉、藕夹、丸子等,因炸出后先要留出“年下”上供所用,并先在院中面北举碗示意,而称“炸供”。“赶年集”。年集是茌平境内突出的民俗现象,年集上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商家摊贩密密麻麻,鸡鸭鱼肉、蔬菜、鞭炮、烟花、神像、对联、鞋帽布匹等年货应有尽有,人们一改平日省吃俭用的习性,不要钱似地置办年货,直至年底。
流传的顺口溜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忙年“的情景: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腊月二十五,蒸粧磨豆腐;
腊月二十六,扯布又割肉;
腊月二十七,宰羊杀公鸡;
腊月二十八,请神买鞭花;
腊月二十九,炸供打烧酒;
大年三十儿,对子贴上门儿。
小孩们掰着手指头数着唱的“今儿七,明儿八,再住三天过年下”,则表现了小孩盼过年的急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