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尺度的真理悲剧?
—谈谈“叶文洁”
叶文洁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1》中的“女主人公”,《三体1》最早以长篇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2006年《科幻世界》杂志上,作为刘慈欣长篇系列小说《地球往事》中的第一部,确实是当年国内科幻界的一个公共话题。
我在时隔6年后重翻当年的《科幻世界》,花了两天时间又把《三体1》读了一遍。我突然惊讶的发现,6年之后的我居然已经把《三体1》中绝大部分的情节都忘的一干二净了,能记住的只有几个模糊的片段。这次重读,可以说完全跟第一次读没有什么两样。不过,依然不变的,是在阅读中随时都在伴随着的那种莫名的兴奋,这种兴奋足以刺激着我每读一段以后,都会回过头去重翻前面的内容。
《三体1》中的主角肯定是叶文洁,虽然网上有人认为实际的主人公应该是汪淼,仅管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以为汪淼的存在只是提供一个进入叙事的视角,而整本小说的故事实际上是围绕地球三体运动展开的,作为该运动统帅的叶文洁无疑是这个小说中毫无疑问的中心人物。
读过《球状闪电》的人,对于刘慈欣在小说中塑造的这个理想主义狂人一般的女性形象多少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过跟《球状闪电》中的林云和《全频带阻塞干扰》中的□□比起来,叶文洁无疑是刘慈欣小说中这类形象最纯粹的一个,而正因为这种极致的理想主义,才最终导致了叶文洁做出了改变人类命运的终极选择。网上有很多人在讨论小说中的叶文洁是否要背负“反人类”的罪名,她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究竟是迫于环境压力的无奈之举,还是对人类失望之后一种强烈的复仇行为,便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不过对于我而言,显然对另一个问题更感兴趣,为什么在硕大的红岸基地内,与外星生命第一次接触的机会偏偏落在了叶文洁的头上,如果把这个问题问的再玄一点的话,为什么机会选择了叶文洁,而不是其他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有必要对小说中叶文洁的前半生做一个短暂的回顾。
叶文洁出身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专业,在文革中,他目睹了自己的父亲在批斗大会中被红卫兵活活打死,母亲变疯,而妹妹叶文雪也惨死在武斗当中。家破人亡的叶文洁随后来到了大兴安岭,参加了在哪里的垦荒行动,由于后来被政工干部白沐霖出卖,她陷入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危机之中,就在此时,突然到来的杨卫宁和雷志成则改变了叶文洁一生的命运,她于是跟随这两个组织上的负责人来到了神秘的“红岸基地”。雷志成是“红岸基地”的政委,与叶文洁一样,他也是天体物理学专业出身,不过作为政委他并不在“红岸基地”中负责技术,而杨卫宁则是整个“红岸”工程在技术上的总负责人。
叶文洁一开始并不清楚自己来到“红岸基地”的真正目的,她起初只是只是做一些外围的技术工作,后来随着工作的深入,她开始在“红岸”工程的核心技术部门:发射部和监听部展开工作,而雷志成则一直鼓励叶文洁努力工作,争取获得组织上更大的信任。直到有一天,杨卫宁经过慎重考虑才向叶文洁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红岸”工程的目的,并不是入雷政委所说的那样,是为了摧毁敌人的卫星设施和监听敌人的卫星向地面传输的情报,雷志成一直在对叶文洁说谎。“红岸基地”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寻找外星文明,发射部的作用就是向外太空不停的发射无线电波,而监听部则是接受来自外太空的无线电波,从中搜索有可能的外星信息。由于太阳活动频繁的日凌现象对“红岸基地”的监听工作会产生影响,叶文洁在上大学期间曾经发表过一篇论文,提出了建立太阳活动数学模型的初步设想,而杨卫宁是希望叶文洁可以继续进行她的研究,从而对太阳的日凌活动展开科学的预测。
此后的时间,叶文洁一直在红岸基地内从事着自己的专业研究,不过,她逐渐意识到要建立太阳活动的数学模型是一个无比艰巨的科学题目,仅凭她现有的知识和水平很难完成这项研究,不过,碍于自己目前的处境,她只能将研究进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雷志成和杨卫宁对待她的态度也截然不同,雷志成由于考虑到自己今后的仕途,随时想把叶文洁新发表的论文占为己有,而由于杨卫宁曾经是叶文洁的父亲叶哲泰的学生,所以一直似乎有意识的保护着叶文洁,两人后来还组建了家庭。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叶文洁发现了太阳具有放大电磁辐射的作用,如果利用太阳的这种放大功能,红岸基地发射的无线电波可以被放大上亿倍,这样被外星生命接受到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在狂喜中的叶文洁,没有经过上级组织的批准,利用检查设备的机会,趁人不备,私自向太阳发射了无线电波。不过,后来一连串的事实却再一次打击了叶文洁,也许她对于太阳放大功能的推测只是一个幻想而已,在着以后的8年时间,叶文洁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当中,对她来说,生活已经失去了意义,以后她只不过是在活着而已。
8年之后的一个夜晚,叶文洁的人生再一次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她在监听部值夜班的时候,无意间收到了来自外星“三体”文明发来的无线电波,这说明她在8年前发射的那次信息被这个文明接收到了。不过这个外星文明带来的信息却是一次严重的警告,原来在“三体”文明生活的世界里,有三颗像太阳那样的巨大的恒星做着无法预测的“三体”运动,为了使这个文明生存下去,他们启 动了一个巨大的星级移民计划。如果,地球文明回答三体文明发出的信息,地球的位置将被锁定,庞大的三体舰队就将对地球发动大规模的入侵,地球文明将不复存在。叶文洁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做出的决定扭转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她不但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这件事,而且利用第二天检修设备的机会,利用太阳向“三体”文明发射了回信,在这封简短的回信中,叶文洁渴望三体文明的到来,因为她意识到人类已经无法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了。后来发生的一连串事情则更加的出人意料,政委雷志成也利用私自的技术手段,得知了那天晚上“三体”世界发来的信息。为了不让第二个人知道这一事实,叶文洁制造了一次“意外事故”,把雷志成和帮忙的杨伟宁,统统杀死,从这之后,除了叶文洁意外,就再也没有人知道关于“三体”文明的事了。
这就是叶文洁的前半生,刘慈欣的成功之处,在于对于红岸工程的叙述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科知识背景,并且详细的交待了现有的技术水平,使得叶文洁所处的科研环境充满了巨大的信服力,即便这一切都是虚拟的。回顾叶文洁跟外星文明第一次接触的全过程,不难发现,这中间充满了各种的偶然,甚至有运气的成分,但是冥冥之中又存在着一种必然。叶文洁凭借的除了她自己专业的知识水平意外,就是她对整个“红岸”基地,每一个技术细节了如指掌的熟悉,在基地内,她虽然没有任何职权,但是确拥有使用任何机器的自由,这些都是她成为最终接触外星文明的第一人的只是因素。其实,除此之外,叶文洁本身的科研工作是建立太阳运动的数学模型,可以说探索自然界普遍规律一直是人类科学活动为之奋斗的目标,不过叶文洁的数学模型并没有建立起来,却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太阳具有放大电磁辐射的奇特功效,这仿佛是对人类科学探索的一种寓言,研究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与目的不相一致的意外收获,也许人们对于世界整体性知识的探求只是一种渴望,真理从来就不是被以占有的方式而获得的。可以,与其是说叶文洁发现外星文明的信息,还不如说是她偶然将触碰到了真理的边缘,而以前的一切都是获得这次机会的一种努力。
于是,对叶文洁的这次获得的机会,就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她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长期的努力,或者是运气对她的垂青。更有她自身的一种超乎常人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对于理性的一种巨大的顺服,这种顺服有着一种宗教般的虔诚与专注,而这种顺服使得她不能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添加任何私人的情感。实际上,刘慈欣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这样的特点,极度的理想主义并不会导致不着边际的幻想与浪漫主义的感伤,更多的是一种极端理性的态度。这种态度导致了她对于周围环境中的人与事有一种极端的漠视,而这种漠视使得她主动的切断了与外界一切可能的精神联系,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被真理选中。
最后,其实可以探讨关于叶文洁选择的话题了,其实真正让人心生畏惧的并不是叶文洁对于人类的“背叛”,而是她在收到“三体”文明发来的信息后,迅速的将这一信息占为己有,并且谋杀了自己的同伴。如何评价叶文洁的这些行为呢?她真的是一个理想主义的“疯子”吗?其实,只要考虑一下刘慈欣在小说中假定的世界观背景,这个问题似乎就不难回答了。《三体1》最大的特点是假定了一个以光年为尺度的宇宙文明,而在现实环境我们设想文明的方式是以人类的物质发展水平为前提的,也就是说衡量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与等级是以世纪(也就是100年)为单位的,在这样一个范围尺度之上,叶文洁的“背叛”与“不忠”几乎可以被忽略不计。正如小说中所说的那样,人类不能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身为人类一员的叶文洁在思考人类道德判断的终极标准时,总是要将自己置身于整个人类之外,可是在做出“背叛”选择的同时,她其实也在背叛自己,因为她本身也是人类的一员。纵观叶文洁的前半身,作为人类历史的牺牲品,在遭受诸种不公的对待时,又何尝不能说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背叛“了叶文洁呢?其实,这又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悖论,人类真的能超出自身来思考吗?在小说中,那个对于人类文明来说,神秘莫测的“三体”文明,被视为了如神一般的存在,当“救赎”的福音抵达地球时,也许意味着最终的毁灭,从这角度说,叶文洁的悲剧其实只是人类的一个缩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