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的种类和分类(转)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分类

陶器的种类和分类(转)
  
  
  
  从质地上分为: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印纹硬陶。
  
  从装饰上分为:彩陶、彩绘陶、绳纹、印纹、镂孔等。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彩陶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
  
  
  
  彩陶
  
    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关中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时期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有个别钵形器口沿装饰一条宽彩带,这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时期,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并且彩绘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在器型上很难看出来有其它特殊的用途。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理葬小孩的例子,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
  
    中国彩陶发现较晚(1912年),至今仅有87年,而彩陶的诞生到今天却已有8000年的历史。彩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绵延了5000多年,跨越老官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大溪、红山、齐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历史中艺术成就最高。从制作工艺、艺术成就、历史价值、升值空间等诸多因素看,陕、甘、宁、青的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彩陶和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最宜收藏。
  
  编辑本段彩陶文化
  
    彩陶最早于1912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其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地陆续发现。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彩陶几何纹盆
  
  〖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与黑陶较为少见。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另外还有磨光、拍印、等装饰手法。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须分类加以区别,主要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人面鱼纹彩陶盘
  
  半坡彩陶
  
    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半坡彩陶的遗址,在河流的岸边,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芦、长颈瓶,另外还有盆类、罐类,与今天的盆罐大体相似。
  
    半坡彩陶早期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也就是说,在一件器型上,装饰往往只占据器面的一小部分,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再现。半坡纹饰的形象可爱,表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仔细体味,有人与自然溶为一体的感觉,可以说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记录。
  
    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
  
    庙底沟彩陶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
  
    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双耳高颈侈口带流罐
  
  半山彩陶
  
     半山类型的彩陶器,多为罐、壶。造型饱满近似球,足内收,腹近直线,由于器型的下半部内收,装饰都集中于上半部。
  
    半山类型的彩陶,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马家窑更丰富;她的繁荣昌盛、雍荣华贵的风格是由饱满器型上的旋动结构的纹饰,黑红相间的色彩,线条的粗细变化,及锯齿纹、三角纹的配合,大图案里套小图案形成的。旋转而连续的结构,使几个大圆圈一反一正,互相背靠,互相连结,有前呼后应、鱼贯而行、连绵不断的效果,显示一种融合、缠绵的气势。与器型共同构成一种雄伟宏大的气势。半山期,是我国彩陶文化的高峰阶段,显示博大、成熟和完美的特色。
  
    马厂类型彩陶
  
    1924年秋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器形基本沿袭半山类型的造型,但较之半山彩陶显得高耸、秀美。出现了单耳筒形杯,耳、纽的造型富有变化。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前2050年。纹饰有同心圆纹、菱形纹、人形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等。另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中也出土有彩陶,但在数量、规模、艺术水平上与上述文化类型的彩陶有一定差距。古代陶器中还有一种在陶器烧成后画上纹饰的彩绘陶。
  
    当代彩陶艺术
  
    在当代彩陶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四川彩陶,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川彩陶制陶业的兴起,以1998年吕艺彩陶的建立为标志。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四川的彩陶生厂厂家数量已经超过二十余家,产品远销海内外。在全国重要的工艺品市场中,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购买到集古典、现代美于一身的彩陶工艺品。作为该行业的开山鼻祖——吕艺彩陶,已经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消亡,她曾经创立的辉煌自然是无可超越的。该公司作品“十大元帅瓶”为中国军事博物馆所收藏,“1999”更是作为国礼,在庆澳门回归之时赠给澳门市政府。取而代之的是,工艺进一步革新的聚艺彩陶等厂商。
  
  
  
  彩陶
  
  当代的彩陶艺术生产流程总计五十余道工序,其中融合了流传已久的拉坯技术及陶坯雕刻技术及当代的色彩工艺。当然,当代彩陶艺术的发展时间尚短,文化积淀依然不足以和源远流长的古典彩陶相媲美。但一种陶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需要更多地将时代的科技与中国文化想结合。一个没有文化的产业,必然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的。
  
  编辑本段鉴定方法
  
    一、胎质:远古先民制作的彩陶,选用经河水冲积的优质陶土,纯净无杂质,润如粉糕;和成泥有柔韧性。烧制成的陶器用肉眼观看有“胶”质感。
  
    由于当时烧造技术条件差,烧造温度相对较低,烧出的陶器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用手敲打陶身会发出低沉的哑音;用手掂陶器感觉重量比较轻;不该有沉重的压手感;用水打湿陶器,能嗅到一股微弱的土荤气味;用心察看陶器表面会有细小的针眼。
  
    古陶器,大多都是先民的生活用具,在埋入地下之前,器身有磕碰痕迹,长期使用器身有自然磨损现象,有与空气、水、油脂等物接触而产生的“皮壳色浆”。彩陶埋入地下几千年,长期的积淀,陶器表面生满了“水垢”。真“水垢”用水冲洗不掉,用稀盐酸刷试“水垢”,就会见“水垢”冒白烟,起白沫。
  
    二、造型:真正的古陶给人的感觉:古朴、淳厚、自然、柔和、饱经沧桑,没有生硬的火气感。
  
    远古时期,还没有标准尺寸概念,制做出的彩陶器,不可能出现同一规格;同一造型、同一图案。先民们制作陶器时,采用敷泥脱胎法,泥条盘筑法,堆塑手捏法,使用原始慢轮修整,制造出的陶器不可能十分规整,有轻微的变形,表面有凹凸感。当时工艺水平有限,生产的陶器内接口处多为粗糙,瓶口不十分圆润规整,两边的瓶耳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大小不一。
  
    各种文化类型的彩陶,有其独特的类型类别,收藏者应多看书,多接触实物,将类型特点熟记于心。
  
    三、彩绘:彩陶所绘纹饰是当时各氏族或部落特定的氏族标志。如西安半坡彩陶主要绘人面纹、鱼纹、变形鸟纹;马家窑彩陶主要绘旋涡纹、神人纹、网络纹;辛店彩陶主要绘双钩纹,太阳纹、鹿文、鸟纹;大汶口彩陶主要绘八角纹、变形花卉纹。
  
  编辑本段技术条件
  
    在早期陶器发展的几千年中,制陶工艺尚不成熟,彩陶生产的技术条件无法具备,因此,陶器产生几千年以后才出现彩陶。从出现陶器到生产彩陶,这是一个长期摸索、反复试验、不断改进的过程。
  
    陶器生产之初,没有刻意装饰的纹饰,但加工过程中手捏、片状物刮削、拍打器壁等往往会留下一些不规则的印痕。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他们逐渐将这种不规则的印痕转变为有意的、规则的纹饰,如成排的剔刺纹、一圈的手窝纹等。早期陶器上大量出现的绳纹是在木棍上缠绕绳索滚压器壁而形成的纹饰,既可增强陶胎的坚实度,又能起到美化陶器外表的装饰效果,一举两得。后来只起装饰作用的纹饰种类越来越多,逐渐演变为单纯的装饰花纹,也因此,人们对陶器的装饰也越来越注重。随着工艺条件具备,彩陶便应运而生了。
  
  
  
  彩陶
  
  彩陶是将各种天然矿物颜料绘制到陶器上,形成五彩缤纷的各类图案,使陶器不再仅仅是实用品,而且还具备了艺术品的审美功能。其中大多数是先在陶坯上绘制,然后人窑烧制,颜料发生化学变化后与陶胎融为一体,这样的彩陶色彩不易脱落,经久耐用而且美观。还有一类称为彩绘陶,是将颜料直接绘制到烧成以后的陶器上面,此类彩绘贴附在器物表层,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脱落。大地湾文化中上述两类彩陶同时出现,以前者居多。彩陶产生的技术条件有三:第一,生产彩陶的首要技术条件,是对天然矿物颜料的认识。作为彩陶颜料,必须在高温烧窑时不分解,比如含量较高的赤铁矿具有耐高温性能。而且还要掌握矿物的显色规律,什么样的颜料烧制后会变成红色,或者会变为黑色,如此才能运用自如地生产出理想的彩。颜料经加工稀释后才能使用,粉末的粗细程度、加水稀释的浓度,都有一个不断熟悉、掌握性能的过程;第二,陶坯表面必须达到一定的光洁度,颜料才能渗透到陶胎里面。这就需要认真对陶土进行筛选、淘洗,拉坯成型后对器表还要反复打磨。考古发现中的彩陶大多是泥质陶,即便是夹砂陶如辛店文化,器表也都较为细腻。大地湾文化陶器主体是夹细砂陶质,但器表均抹有较光滑的泥质层;第三,烧陶的温度越高,颜料的附着力就越强,纹饰越牢固。彩陶烧制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便逐渐改变了陶窑结构,加大了窑室的密封力度,以达到烧制工艺对彩陶生产的保障。
  
  编辑本段彩陶图案
  
    彩陶图案有大量的几何形纹饰,这既是早期陶器中编织物纹印以及鱼网、水涡、树叶等图案的延续和变化,同时也是原始人内心音乐涌动和视觉表现。
  
    人能把自身体验到的运动、均衡、重复、强弱等节奏感用画笔表现出来,这无疑是神奇的创造。彩陶中的动植物形一般都用几何形把它概话出来形神兼备,显示了彩陶艺术写心写意的高超水平。彩陶的象形图案多种多样,最基本的主题是生殖主题。有大量的鱼、蛙、植物果实、花朵的描绘。半坡时代人的寿命平均二三十岁,生育是即神秘而又急迫的事情。所以鱼蛙这些多产的动物就成了生育的象征。尤其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对生育能力的赞美就是对女性的赞美。生育繁衍的主题在民间艺术里一直延续到今天。
  
    有一些很特殊的图形,如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盆,是在盆的内壁描绘图案,用装饰的手法画出一个圆圆的脸,三角形的鼻子,用两根短线画出眼睛,似乎闭目在默默地祈祷什么,双耳和嘴的部位都画着鱼,盆的其它部位也画着鱼。这种图形似乎和半坡氏族的原始信仰有关,是图腾崇拜的产物。这种以鱼来装饰人体的母题,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民间艺术里,只不过含交和象征会随着社会习俗的变化而产生畸变。
  
  
  
  舞蹈纹彩陶盆
  
  在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是在接近盆口的内壁,描绘了三组拉手手小人的纹饰,每组5人,有头饰,还有尾饰。拉手小人图案在今天的民间艺术里是个很重要的母题,叫"拉手娃娃",总称为"抓髻娃娃"。"抓髻娃娃"在民间艺术里图式千变万化,但总是来说他是人类繁衍和保护自己的神祗。所以像拉手小人这样的图案不会是单纯为娱乐而创作的,它含有"巫"的性质,是为人类自身的实际目的服务的产物。
  
    彩陶器形在完善功能的基础上,造型样式千变万化,充分体现了制陶者的艺术才能和乐此不疲的创造热情,而且不同类型的装饰技巧和艺术效果,各具特色。
  
    半坡类型的彩陶,以西安半坡、临时漳姜寨、宝鸡北首岭等遗址出土得为代表。施彩的陶器通常为圈底式平底钵、平底盆、彭腹罐、细颈瓶等。花纹绘在口沿、器肩、上腹等醒目位置,或绘在敞口盆的内壁。花纹图案除有宽带三角、斜线、波折等几何纹样外,还有大量的动物图案。后者具有浓厚的绘画意趣。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以河南陕县庙底沟及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得为代表。彩绘多施于大口小底曲腹盆外壁的上半部,风格轻盈挺秀,纹样多用弧线描绘,除了鸟、鱼、蛙等动物图形外,最流形的纹饰手法是以圆点、弧边三角、垂幛、豆荚、花瓣、花蕾等构成图案,植物纹显著增加。多数图案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构成,具有虚实相生之妙。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多瓮、瓶、盆罐等器型,装饰面积大,纹样以旋涡纹、波浪纹、弧边三角纹居多,具有构图繁密,回旋多变之特色。
  
  编辑本段艺术法则
  
    其一,“无始无终,回味无穷。”其二,“仰观俯察、由上观下”。(一是游目法则,这是后来中国绘画和中国园林的一个基本审美原则,即画面既无起点,也无终点,呈现为一个整体;二是彩陶的创造和观赏按照“仰观俯察”
  
    这一中国观照方式进行,这也是后来在诗词画和建筑中广为应用的一个基本法则。)
  
    陶器是圆形的,面向四方,具象图案把人的注意集中在一面,倾向于形成焦点、定点。而具象图案转为抽象之后,整个图案就是游走的了,面向四面,使四面形成一个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一气呵成的整体。这样彩陶的绘制自然而然成了移动的散点透视,它让你围绕着彩陶进行“步步移,面面看”的欣赏,又在这彩陶有限的圆面中体会到一种“无尽”的意味。而这种“游目”正是后来中国绘画和中国园林的一个基本审美原则。中国彩陶不同于其他文化彩陶的另一个特点是,无论是盆,是钵,还是瓶与罐,都注意到由上观下的效果。例如瓶与罐,在绘制四面图案之前就细心照顾到靠近瓶罐颈口处的图案,使得在由上方下视时也形成一幅和谐的图案。由此可见,彩陶的创造和观赏是按照“仰观俯察”这一中国观照方式进行的。这也是后来在诗、词、画和建筑中广为应用的一个基本法则。
  
  编辑本段绘制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人类审美意识的逐步增强,新石器时代的人们逐渐开始对陶器进行刻意的装饰,于是,便有了彩陶这种艺术品。绘彩,足制作彩陶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新石器时期的先民们在已制好的陶坯上,用彩色颜料绘出一幅幅稚拙、古朴、雅致的装饰图案,使极为普通的陶器在陶工灵巧的手中,变成了一件件珍贵的史前艺术精品。
  
  
  
陶器的种类和分类(转)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分类
  1.颜料和工具
  
    我国最早的彩陶源于大地湾文化,其色彩是偏暗的红彩;之后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主要以黑彩为主,并有少量的白彩;半山与马厂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棕色复合彩。在有些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一些矿物颜料。经过多年的综合研究,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学术界对多种颜料的矿物成分和着色剂,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彩陶之所以斑斓绚丽的原理。
  
    彩陶是先绘彩后烧制,因此,所选矿物颜色必须要耐高温,在高温下显色却不分解,仍能保持原有颜色。早在数万年以前,人类就已发现并开始利用大自然的赏赐:山顶洞人在死者身上布撒红色的赤铁矿粉粒,用矿粉染红各类装饰品;大地湾二期的房址中,发现有当时的人们在居住面铺撒的一层红色赤铁矿粉。由此可见,人类对矿物颜料的认识及使用,经历了数万年的历程,红色早巳被视为吉祥美好的色彩。
  
    红彩:将大地湾一期陶钵以及广河地巴坪半山类型陶壶上的红彩取样,经检验测定,其显色元素为铁,显色物相为氧化铁。出土的矿物颜料是赤铁矿的风化物赭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有的地方还使用含铁量很高的红黏土作为红色颜料。赤铁矿在自然界较为多见,容易获取,所以红彩成了人们早期彩绘的主要选择。他们用红色表达着自己的激情,又用红色象征着对幸福的企盼。
  
    黑彩:是甘肃彩陶中最常见的色彩。据对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火烧沟文化、辛店文化采样标本分析,结果表明显色元素是铁和锰,显色物相为四氧化三铁。其矿物以磁铁矿与黑锰矿为主。马清林博士最近还在马家窑文化的黑彩中首次发现了锌铁尖晶石。这几种矿物均属尖晶石系矿物,其中,锌铁尖晶石、黑锰矿烧成以后颜色较黑,磁铁矿则偏蓝,这正是马家窑文化黑彩漆黑发亮的原因。甘肃省博物馆和临夏州博物馆曾做过一些实验,如果用纯锰矿颜料绘制彩陶,在高温下锰元素全部分解;若使用含锰赤铁矿,在稀释较淡的情况下,彩陶烧成后只显红色;较浓的情况下,则显黑褐色。这一系列的实验表明,史前陶工已认识到含锰赤铁矿,即赤铁矿与磁铁矿的混合矿物颜料具有两种不同的呈色性能,并且熟练掌握了浓淡的变化规律,使其满足于绘彩的需要。
  
    棕色:在半山、马厂类型的部分彩陶中,出现了既不红也不黑的棕色纹饰。李文杰先生认为:棕彩与黑彩的化学成分相同,但锰的含量低于黑彩,铁的含量高于黑彩,可能是在颜料中搀和了红黏土。马清林博士对此有新的认识,他通过实验分析认为:此时已使用了黑、红两种颜料的复合颜料。通过配色后,色调发生了变化,彩陶的色彩层次因此也更为丰富。
  
    白色:仰韶中期开始,出现了个别白彩,至马家窑类型时,白彩增多。大地湾三期出土的白彩,经X射线衍射分析,显色物为较纯的石英粉末。马家窑类型的白彩,其主要成分为石膏或方解石。
  
    采集到矿物颜料后,要经过加工方能使用。首先,将颜料矿物砸碎,然后需研成细粉末,越细的颜料附着力越好。将研成的细末加水调和成颜料浆,或调成混合颜料。在甘肃出土文物中,因彩陶发达,颜料及其加工工:具常有出土。大地湾的先民们惯于使用石斧,用它将颜料矿物砸碎,因此,出土的石斧上常沾有颜料。出土的上百件研磨石、研磨盘,无疑是研磨颜料的成套工具。研磨石有圆形、圆锥形、椭圆柱形,均有一个光滑的研磨面;研磨盘形状多样,但都有一凹陷的磨坑。有的研磨盘非常精致,磨面青黑光亮,呈一规整的圆形。在兰州白道沟坪遗址窑场出土的两件工具,一件为石质研磨盘,一件是高边分格的陶盘,盘内留有鲜艳的紫红颜色,当为调色盘。颜料调好后,最后的工序就是绘彩。
  
    绘彩时究竟使用何种工具,因无实物出土,难以定论。但根据对甘肃彩陶的观察,不难发现许多彩陶花纹在不经意间留有尖细的笔锋,推测是用类似毛笔的工具所绘,不仅有硬毛制作的硬“笔”,还有用软毛制作的软“笔”,否则,半山、马厂类型细密的网格纹、锯齿纹等都无法完成。从细长流畅的线条中可以看出,当时绘彩的“笔”很可能是用狼、鹿之类的毛制成的长锋硬笔,并具有较好的凝聚性。
  
  
  
  网纹彩陶束腰罐
  
  2.绘彩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彩陶是最早将图案与器物造型完美结合的原始艺术作品。绘制彩陶时,先民们非常注重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并已注意到了图案在不同视角下所产生的视觉效果,绘制设计出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正平视还是俯视,都可以看到完美的画面,并力求达到图案的构成与器形相协调。根据器形不同,确定设计其装饰部位及图案花纹。因史前社会并无桌案之类,故物品多置放在地面或小土台上,与现代摆放位置截然不同;还有,史前先民多席地而坐,自然视角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因而,绘彩重点多在器物腹部及以下部位。如仰韶文化的盆钵等,视线局限于口沿与腹部,所以仅在视线所及部位绘彩;马家窑类型的盆,大口浅腹,因俯视内壁更为清楚,因此多以内彩为主,简练的外彩为辅;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瓶形器物造型瘦长、腹部斜直、器体不大,整体一目了然均可纳入视线,因而从口沿至下腹大部分施彩或通体施彩;半山类型的瓮、大圆鼓腹造型,因在置放于地面时下腹基本被遮挡,故在中部以—上绘彩。
  
    工匠在绘彩时不可能是随意涂抹的,依据器物的造型,对口沿、颈部、腹部的花纹及内彩,应该有事先的设计与构思。将图案的位置确定之后,把器物的彩绘部位根据需要加以分隔划分、定点,然后进行绘画。绘画时先绘主题图案,再补充勾画与主题协调且相辅相成的辅助纹饰。根据对彩陶图案的观察研究,推测具体绘彩过程如下:
  
    (1)等分或分隔
  
    彩陶除个别器物外,均为圆形器物,基本是由多组纹饰构成横向展开的彩绘带,少数彩绘为纵向。所以,首先要设法将彩绘部位加以合理等分或分隔,然后再分组绘画纹饰。由于器形各异,等分的方法也不同,竖长型器物多以横向平行线从上到下将彩绘部位分隔;横宽型器物则以纵向平行线将器物由左向右等分。彩绘的图案带有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和多等分,都因主题图案纹饰而定。有些图案较为简单也易划分,如鱼纹盆,把圆周横向分为二等分,绘两组相同纹样的鱼;花瓣纹彩陶盆是先用垂直线将器物腹部横向二等分,之后再四等分、八等分,最后绘成八组花瓣纹图案。还有些器物的彩绘部位为单数分隔,如永靖三坪出土的被称之为“彩陶王”的彩绘瓮,它以平行线将彩绘部位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之后再分部绘彩。等分线或分隔线不仅可作为各部位不同图案的间隔线,又成为边框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半山、马厂类型的图案繁密复杂,等分或分隔极为精细,如广河地巴坪半山类型连续重弧纹彩陶瓮,需将圆周等分为11份,可见当时此项工作的难度非同一般。因此,当时也许已经有了用来等分的工具,否则,这11组弧线难以等分得如此精确。对于带耳的器物,这些附件都是最方便、现成的等分点。
  
    (2)定位
  
    仰韶文化晚期以后,彩陶出现了大量的旋动连续性图案,且极富整体性,又无法分隔,用等分法显然已不能适应彩陶发展的需要。根据此类图案的特征,首先要整体规划布局,确定其定位点或定位圆,并划分彩绘部位。如陇西吕家坪采集的尖底瓶,需用三个涡纹的中心圆。点作为定位点,然后再以圆点为中心,向四周引出弧线,构成连续的漩涡纹。半山、马厂类型的彩陶,多以圆圈为主题花纹,于是圆圈便取代了圆点,演变为圆圈定位,如半山类型的彩绘,要先绘出几个大圆圈、葫芦纹等,再绘其他周边补充辅助的锯齿纹等图案。马厂类型彩陶也是如此,先绘出四大圆圈的轮廓,其后填充圆圈内的网格图案,以及周边空当的细碎纹饰。
  
    (3)先主后次,由繁至简
  
    彩陶图案一般可分为主题纹饰及非主题纹饰。主题纹饰绘在器物最醒目的位置,其他纹饰或作为陪衬、补空,或饰在口颈部、下腹部,起辅助装饰的作用。绘彩时,要把握重要位置,先绘显要位置的主题图案,后绘边角的附属纹饰,以便整体达到完美和谐的效果。永靖三坪出土的彩陶瓮,上中下分为三格,由三部分图案构成。中腹部一格最大,主题图案位于中间重要位置,需先绘作为主题的旋涡纹,之后再于周边空白之处填画小同心圆,上下腹部的其他纹饰最后完成。半山类型彩陶,图案繁密精致,绘画难度大,但仔细观察分析,虽然黑彩图案占据主要空间,仍不难看出整体图案是以红彩为骨干,红色的线条还起着等分定位作用。黑色锯齿纹或条带、条块间隔于红色线条之中,黑红相间彼此辉映,形成完美的画面。因此,看来半山类型彩绘的绘画程序应是先用红彩勾画出主干纹饰之后,再绘制黑彩图案。总而言之,先绘主题图案、骨干线条,就能控制整个画面,使布局更为合理美观。
  
    (4)先勾轮廓,再填充
  
    自仰韶文化晚期,出现了较多的网格纹,其外轮廓有圆形、椭圆形、葫芦形、三角形、回形条带等等,而且轮廓内填充的网格亦越来越密集精细。对于这类器物进行分析,应是先绘外轮廓,其后再填充轮廓内的网格纹、菱形方块纹等纹饰。如鲵鱼纹彩陶瓶,应是先勾勒鲵鱼的身躯之后再绘其躯体内的网格纹及肢体。半山类型的葫芦纹彩陶壶,显然应先绘出葫芦的外轮廓,然后填充葫芦内的细网格纹,最后再用其他线条纹饰将周围空当补充完善。马厂类型的单耳杯,需先绘出回形的条带纹,再绘条带间细密的网格纹,约1平方厘米的条带间,有5条纵横交错的经纬线组成,当时画工精湛娴熟的技巧以此可见一斑。如若不然,线条则会粗细不一、疏密不匀,或线条弯曲以致造成重叠等等。由此可见绘画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彩陶的质量与美观。
  
    无论何种器形、何种图案,也无论什么文化类型,任其千变万化,绘彩时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原则与程序,即从上到下、由点到面、先主体后其他和从整体布局到局部结构,这些规律开创了后世绘画艺术的一般规则之先河。在甘肃彩陶的鼎盛时期,图案依然是繁而不乱、井然有序,其根本原因是有了上述绘彩的基本规则。
  
    彩陶是在陶坯尚未完全干燥时进行描绘的。坯体绘彩后要用卵石等工具反复打磨,这样可使器表质地敛密而变得光洁细腻。绘上去的彩料也会经过滚压打磨的手段嵌入器表,成为器表的有机组成部分,牢固地附着在坯体上不至脱落,且烧成后器表光亮色泽美观。半山类型的彩陶器表打磨得最为精细,图案明丽、光彩夺目,达到了极致。兰州市牟家坪半山类型的彩陶壶,颈肩交界处留有利用圆棍纵向滚压而产生的凹痕。经李文杰先生实验,内彩可用硬而光的圆球进行滚压,外彩可用硬而光的圆棍滚压。滚压时要注意用力的方向与器表基本垂直,这样彩料才不会移位,图案则保持原状。
  
  
  
  彩陶涡纹曲腹盆
  
  3.陶衣
  
    绘彩之前先在陶坯,上加施一层彩色陶衣,是仰韶中期以后各类—型彩陶文化中常见的做法。施陶衣之后,器表如同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彩衣,再用其他颜色绘彩。如在红色陶衣上绘黑彩,色彩对比强烈且稳重,更加绚丽夺目。有的陶器加陶衣后即使不再绘彩,如大地湾四期陶鼎,通体饰紫红陶衣,仍显得华美耀眼)。陶衣原料一般为仔细淘洗过的细陶土泥浆,有时也调入其他颜料。加施陶衣时,将泥浆涂刷在器表或将器物置放于泥浆中蘸泡而成。马厂类型,以及火烧沟、辛店、沙井文化均流行红陶衣;仰韶、马家窑文化有少量白色陶衣。经鉴定,红色陶衣的原料是含铁量高的红黏土,白陶衣多为白垩土。
  
    4.彩绘陶
  
    彩绘陶是指陶器烧成后再绘彩纹的陶器,这类陶器的绘彩颜料中加有胶质物,借以使彩料贴附到器表,但仍然容易脱落。大地湾一期发现一片白色彩绘陶片,白彩绘在罐形器内壁,颜料质地较粗,明显高于器表。经X射线衍射分析,颜料为方解石,成分为碳酸钙及二氧化硅。当地随处可见的“料姜石”中含有较高的方解石,估计是将“料姜石”烧熟后研磨成白色颜料。
  
    在大地湾四期出土了较多的彩绘陶,一类是绘在灰泥质陶上的红色彩绘,因彩料脱落而图案不清;另一类是绘在泥质瓶、壶上的白色彩绘,脱落现象不如红彩严重。红色彩料经鉴定为朱砂,白色彩料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及少量的石膏。这时的白彩料成分与一期基本相同,但质地较细,在陶器上的黏附性能强于一期,工艺明显有了进来,可能是采用了较好的胶质材料。
  
  编辑本段制陶方法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作方法大致可分为手制、模制和轮制。从早期的手制经慢轮修整,发展到快轮制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换句话说,最早制陶是没有陶轮的,大约在距今7000年后才产生了慢轮,在距今5000年前后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才发明并使用了快轮。
  
    手制又可分为捏塑法、泥片贴筑法、泥条筑成法。捏塑法仅限于少量小型器物,以及器物上的附件,如耳、足与贴附在器物上成为附加堆纹的手捏泥条等。泥片贴筑法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泥条筑成法是包括甘肃在内的黄河流域的主要制陶方法。
  
    模制法即以模具为依托的陶器成型方法。它的初级阶段是模具敷泥法,我国最早的彩陶即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就是以这种方法制成的。而成熟阶段的模制法则盛行于黄河中游的庙底沟、龙LLJ文化。两者的区别是,前者在模具上敷泥,后者却是在模具上垒筑泥条。
  
    轮制法是用快速旋转的陶轮拉坯成型的工艺。据李文杰先生观察,只有转速达到每分钟90周以上,坯体才能迅速成型,低于这个速度,转轮只能用以修整坯体的工艺。可见慢轮虽已用于制陶,但因无法使陶器成型,因而只可作为辅助手段修整坯体,所以不能归人 轮制法。
  
    根据研究成果,甘肃彩陶的成型方法主要为模具敷泥法和泥条筑成法。
  
    大地湾一期的陶片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即陶片分层。主要分为内外表层和内胎层,而内胎层又可分成两层或三层,从陶片剖面就可清晰地见到各层的纵向贯通纹理。彩陶钵形器内外表层均为红色泥质陶,内胎层为灰黑色,夹有较均匀的细砂粒。陶片断茬处可见分层脱落现象。由此初步判断,陶坯是由不同的泥料分层敷贴制作的。为什么可以认定是模制?有几方面的原因:其一,根据制陶工艺的常识,泥条筑成法制成的陶胎胎壁较厚,而一期陶胎较薄,一般厚为0.3厘米;其二,一期器型种类简单,而且许多陶器大小尺寸相同,进一步证明模制的可能;其三,也是最确凿的证据,因为发现了制作器物的内模和制作壶口的外模,均为经烧制的实心泥质模具。由此我们确认最早的彩陶成型是模具敷泥法,即主要以内模为依托,直接将泥料挤压成泥片,一层又一层地敷贴到模具上。
  
    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先将内模置放在木质垫板或平整的石板上,模具表面撒上一层细干土,以便制成后的陶胎与模具分离。敷泥时将模具放置在垫板上,大头朝下,以便操作。直筒罐、深腹罐等,因其内模器壁呈陡坡状,敷泥应自下而上,否则如果自上而下地敷,胎心则易下坠或断裂。钵的内模器壁呈缓坡状,既可从中央开始自上而下去敷,亦可从边缘开始,自下而上去完成。敷泥最关键的第一个步骤是敷第一层胎心泥,以挤压的方法用手使劲挤压泥料,使其牢固地贴附在模具上不致脱落,然后再一层层地继续往上敷泥。分层所敷的泥片要有一定的叠压关系,相互间的黏贴面要参差不齐,这样才能将先后所敷的泥片牢固地黏结在一起。
  
    陶胎成型后脱模,然后在陶胎的内外表用手涂抹一层泥质陶土。在一些陶器内壁发现有自下而上的手指抹痕,正说明表层是抹泥而成的。抹泥时双手分放在器物内外,用力提拉挤压,既排除了泥层间接茬处形成的气泡,又可消除、抹平器壁的缝隙,从而使陶胎的结构进一步紧密结合,器表也因此而变得光滑平整。
  
    彩陶中的三足器,足是用拼接安装的方法完成的。足用手捏制而成,待水分蒸发略变干硬时才便于操作。将预先做成的足插入器底钻好的孔洞中,再分别在内底与外底贴上泥条,将接缝挤实压平,再以泥浆抹光。
  
    经对大地湾一期的陶器研究可以看出,此时的制陶者不仅利用器身的内模,而且还利用壶领部(口沿)的外模,并且熟知泥质泥料与夹砂泥料的不同性能,在同一器物上间隔交替使用两种泥料。这些事实表明,人们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说明这种模具敷泥法并非最原始的制陶方法。对于其来源目前尚不大清楚,有待继续研究解决。
  
    但由于模具敷泥法制作工序繁复,加之坯体的形状、大小都要受到模具的限制,因而难以制作大型器物。且制成的器物形制单调、生产效率低下,烧制过程中又往往产生开裂及分层剥落现象,造成许多废品、残次品,因而极大地制约了陶器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对陶器的大量需求,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制陶工艺逐步发展,以致这种较为落后的制陶方法被随之而来的新工艺——泥条筑成法取而代之。
  
    泥条筑成法是一种典型而成熟的手制成型方法,在新石器时代是使用最为广泛、时间最为长久的陶坯成型技术。这种方法是先将泥料搓成泥条,再用泥条筑成坯体。在甘肃境内,从距今约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开始,直至青铜时代,始终以泥条筑成法为制陶的主要方法。也就是说,甘肃彩陶除大地湾文化之外,基本都使用这种制作技术。
  
    应当指出的是,在仰韶文化早期,上述两类方法共同使用。圜底的钵、盆多为彩陶,仍然采用模具敷泥法。它们的陶片仍是分层的,因此证明与大地湾一期制作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则在于此时各层陶质一样,均为细泥陶,各层之间结合得更为紧密牢固。大量使用的平底器、尖底器,则改用泥条筑成法。在平底器内,有时留有泥条之间的接缝,在尖底瓶内底,可见一圈圈盘旋的泥条痕。到了仰韶中期,圜底器基本消失,泥条筑成法最终完全替代了模具敷贴法。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泥条筑成法又分为盘筑、圈筑两种方法。盘筑是将泥条一根接一根地连接起来,呈螺旋式筑起坯体;圈筑是把泥条
  
    每根首尾相接,做成泥圈,再用泥圈摞垒成坯体,因而胎壁内侧往往留有泥条的缝隙。两种方法中以盘筑法多见,马厂期彩陶有时也使用圈筑法。
  
    具体操作时有倒筑和正筑两种手段。倒筑是从上部往下部制作坯体,先筑器壁后筑器底,用于尖底瓶等;正筑法是先制作器底后筑器壁,用于平底器。器底是事先制作成的泥饼,再从器底外侧边缘用泥条筑成器壁,俗称“天包地”。有时将器底制成浅盘状,从内侧接续器腹,俗称“地包天”。这种制作是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台上来完成的,泥条一根接一根,根据需要不断续加或垒筑添摞。器壁各部位的变化,依靠捏泥条的手指控制并改变造型。手指向内或朝外就能扩大或缩小器物的直径。向内倾斜,器壁直径逐渐增大形成腹部;向外倾斜,器壁直径逐步缩小形成肩部;与工作台垂直,器壁直径不变,形成直腹或颈部。因为器壁的薄厚取决于泥条的粗细与手捏的力度大小,所以,在泥条筑成坯体的整个过程中,手的操作技巧起着决定性作用。彩陶是造型美与装饰美结合的统一体,造型的完美和谐全凭工匠高超的技艺。造型美是指器物的外轮廓线美、形象美,其首要条件是各部位间的比例协调。底径、腹径与口径的比例,腹径与通高、器身高与领(或口沿)高的比例等。下腹部的倾斜度不同,器物的造型就不同,如仰韶中期的曲腹盆,倾斜—度较大呈曲腹;马家窑类型的平底瓶,倾斜度小因而呈长直腹;半山类型的彩陶瓮,倾斜度大呈圆鼓腹。不同的造型竞显出不同的优美曲线,以及和谐统一的艺术风格。
  
    陶坯制成后,需进行适当的修整,这样可使器物各部位规整而美观,口沿及外表变得光滑,造型也更加匀称。修整时用类似骨匕的片状物,刮削掉多余的泥料;还可用陶垫等块状物垫在内壁,用以调整器物的曲线;或用手增补泥料,进行加工,使陶胎达到最佳形态。造型完成之后,要对陶胎进行拍打滚压,才能使泥条相互黏合得更加紧密牢固。
  
  
  
  双耳尖底陶瓶
  
  在仰韶文化中,出现了慢轮修整技术,在一些陶器口沿留有轮旋的痕迹。大地湾、王家阴洼等遗址出土的陶罐、葫芦瓶,底部出现修整时产生的正心涡纹,都足以证明慢轮的存在。正心涡纹是将坯体倒扣在陶轮上,用工具从中央往边缘修整器底时逐渐移动而产生的纹理,它不同于快轮制陶分割器底时所产生的偏心涡纹。虽然至今尚未发现陶轮,但在大地湾却发现了从仰韶早期到晚期成系列的制陶转盘。转盘为夹砂陶,既厚且重,直径大多30余厘米。早期转盘中部隆起为一平整的工作台面,晚期转盘则在盘中央倒扣一陶盆。仰韶晚期的一套器物,出土时就正好表现了制作中的情形:陶盆倒扣在转盘上,转盘中间有一圈凸起的圆形泥棱,正好将盆固定于转盘之内。操作时转盘置放于陶轮之上,直径15厘米的陶盆底部则成为盘筑陶坯的工作台面。有的转盘内部还刻有许多以正中为圆心的同心圆,借此可将陶器圆形口腹部及底部制作得更为规整。有的转盘边缘部位有多个小孔,以便排出盘内制陶时流出的过多泥浆。这套制陶工具及其细部精巧的构想,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祖先有着聪明的才智与丰富的创造力。
  
    秦安、甘谷一带有些村民至今仍然使用慢轮。一般先挖一个地坑,坑内埋设转轴,陶轮用草泥制成,置放时与坑口齐平。制作时用脚蹬踩陶轮,使轮转动。因无其他动力,陶轮只能慢速旋转,陶轮中部再加置一泥质工作台。从这种设备及工作场景中,我们似乎可以捕捉到几千年前先民们制陶的信息。
  
    彩陶的繁荣与制陶工艺水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快轮兴起后,彩陶迅速衰落。经研究发现:凡具有彩陶制作传统的古代文化,其制陶工艺必然停留在手工制作阶段,掌握和使用了快轮制陶术后,彩陶工艺便很快随之消亡。甘肃彩陶直至辛店、沙井文化,仍然使用泥条筑成法制作。新疆彩陶结束得更晚,是因为至汉代才传人了快轮制陶。我国西北地区,彩陶生产之所以到了青铜时代依然十分发达,其重要缘故就是未能掌握快轮制陶的方法,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甘肃彩陶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编辑本段诗歌
  
    《彩陶》 作者尹湘江 创作时间:2003-11-07
  
    西河之西,上林之薄,轻烟渐起。
  
    岿之丈许,绵亘盈里,陶成斯兮。
  
    浮槎泛流,之彼河东,市者云集。
  
    腹尺颈寸,在在皆比,陶成售兮。
  
    沐风周行,憩于孔桑,唉乃夕光。
  
    初十复百,求习青光,陶成教兮。
  
    切且磋兮,剖土为泥
  
    凿且磨兮,抟为青泥
  
    妙且肖兮,对视,其喜洋洋者矣!
  
    寒易暑兮,纱烟煮曦
  
    朝且暮兮,竟为工细
  
    和且宜兮,对视,其喜洋洋者矣!
  
    青泥渐稀,偶或为缺
  
    红泥抟坯,青泥构形
  
    忐且忑兮,惴惴,其忧隐隐者矣!
  
    红地蟠纹,隐彼箬篷
  
    移彼市隅,忝售大宗
  
    思且忖兮,惴惴,其忧隐隐者矣!
  
    且传且观,戏弄不已
  
    载歌载喜,摩挲不已
  
    惊且窃喜,噫嘻,彼亦有所矣!
  
    构形变化,笔意参差
  
    竟为仿摹,泥彩汪洋。
  
    取象天地,摩自百类
  
    滥觞辟蘖,人文之光。
  
  编辑本段界首彩陶
  
  基本概述
  
    位于淮河中游的界首,历来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人们用灵巧的双手不断创造着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着精美的民间艺术。这里的剪纸、年画、陶器等民间技艺,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繁华般点缀着农家小院,尤其是界首彩陶,以其独特的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溯源
  
    陶器的发明,应当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勤劳、聪慧的先民以土为材,挖穴为窑,烧制出精美的低温彩陶。陶器的发明,标志着新石器文化的开始。这一时期的陶器造型朴实饱满,比例协调,装饰图案简洁大方,色彩明丽,集实用、美感于一体。
  
    制陶技艺代代相传,犹如黄河之水绵延不断。至隋代,界首便有了立窑烧陶的历史。至唐代,因与唐三彩产地洛阳为邻,界首三彩刻花陶器随之问世。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彩刻画陶。但是,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依然保持了古老的风韵。
  
    关于界首彩陶的诞生还有一个古老传说:最初,他们家族只烧黑陶,生产一些日用品,有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父李渊经过界首的“琉璃寺”,借住在附近,夜间梦见幡台,上面摆放着绿、黄、白三色陶罐,醒来后,他立即命令附近窑匠做出三色陶。但是由于当时窑匠技艺有限,烧了三天三夜,只烧出了黄、白两色陶罐,想不出做绿陶的办法。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铜匠经过窑厂,由于连续多日下雨,铜匠被迫在窑厂内做工,一些铜粉被风吹进窑里,没想到,这些铜粉竟然改变了陶的颜色,他们生产出来了绿陶。至今,铜粉仍然是他们制陶的原料之一。当芦家掌握了制作三彩陶的技艺后,开始代代相传,并逐渐传布开来。
  
    到清末时,附近的13个村子都生产彩陶,形成了有名“十三窑”。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大量的界首彩陶通过附近的大运河运到全国各地,并被作为一种奢侈品供给达官贵人。
  
  工艺发展
  
    界首彩陶工艺起源的年代并无明确的文字记载。在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古运河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界首彩陶片和部分剔花彩陶完整器,尤其是在一眼宋代井中发现的界首刻花三彩陶片,为我们研究界首彩陶的始烧年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徐州明城遗址也出土了界首彩陶器物及残片。通过这些发现,可以推断界首彩陶的制作工艺最晚出现在宋代。另外,据《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部分》,在颍河的发源地嵩山以北不足百里,便是唐三彩三大产地之一的巩县,而水运又一直是古代运输的重要方式,因此可以推断,界首彩陶工艺的发展很有可能是通过颍河直接或间接受到了唐代的三彩工艺的影响。
  
    界首彩陶采用的陶土是取自当地的黄胶泥,窑工又称之为“黄河淤”,即黄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黄色粘土。据《元史·河渠志》记载,黄河泛滥影响颍河是在元仁宗延年间(1314~1320年)。当地窑工介绍,黄胶泥又有大、小胶泥之分,黄河泛滥之前的粘土称为小胶泥,其性硬,只能做盆、盘、盏等造型简单的陶器;黄河泛滥以后波及到的地方,沉积的粘土称为大胶泥,其性软,可塑性较强,能制作造型较为复杂的陶器。元代以后,界首彩陶吸收了当地比较盛行的木版年画和剪纸贴花的装饰技法和纹饰内容,出现了刻画、剔花工艺,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清晚期至民国时期,界首彩陶在继承前期制陶技艺的基础上,又受到当时戏曲艺术的影响,纹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除了花鸟鱼虫外,出现了大量以传统剧目为题材的人物场景画,刻划、剔花装饰工艺更为普遍。建国初期,界首彩陶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著名窑工卢山义、卢山志被送往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群众艺术研究班学习,使得他们的绘画、制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954年,卢山义先生组建了陶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名为界首工艺陶瓷厂。1954年,苏联东方艺术博物馆《造型艺术》刊登了卢山义先生制作的三彩“刀马人”酒坛的照片,在国际上反响很大,东欧地区的一些国家争相收藏其作品,卢山义先生也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间艺人,与紫砂艺人顾景舟等大师齐名。“文革”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文化艺术重获新生,界首彩陶也迎来了一个艺术的春天。界首工艺陶瓷厂在著名工艺美术家韩美林先生的指导下,研制出硅硼系列彩釉,如乌金釉、金砂釉、孔雀蓝釉、玫瑰红釉等,代替了原来的铅釉,同时把陶器由低温型转为高温型(窑温达1000℃左右),胎釉结合较前更为紧密,彩釉更加艳美,产品远销东欧、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卢山义先生的“三彩刻花缸”还于1984年获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
  
    追溯界首彩陶的装饰手法演变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即界首彩陶的初始时期,严格地说,这时的陶器不能称为彩陶,而只能叫做素烧陶。由于缺乏生产工具,先民们只能用聪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揉泥作料,盘泥造型,用柴草低温烧制出没有釉彩的素烧陶;用泥条盘筑而成的陶器,自然而成的条纹便成为独具美感的装饰纹样。
  
    第二时期,即界首彩陶的刻花期。此时,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陶轮,借用双脚的外力使陶轮匀速转动,置泥于轮上,双手巧妙用力,拉出造型千变万化的陶胎;晾干后,施白土于胎面,再晾至半干,以铁签或竹签刻画花鸟鱼虫于胎面,再施铅土诸釉,晾干并置于窑内,柴火烧至三四天,即得晶莹三彩彩陶。其刻画内容,多为自然界之花鸟,又因其坛罐颈部或底部均刻有以花为主题的二方连续图案,故称之为刻花陶;陶胎窑烧后呈赭红色,配饰翠绿和土黄釉色,自然形成三彩釉,二者合一即为三彩刻花陶。
  
    第三时期,界首彩陶刻画期,从第二时期始经过数百年的实践,陶器艺人们逐渐丰富了彩陶的刻划题材。除花鸟鱼虫外,诸如《破洪州》、《战秦琼》、《铡美案》等等传统戏剧场景也“搬”上了陶坛;在表现技法上,运用了剔、刻、刮等手法,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刻划主题更加鲜明。这一时期的彩陶装饰技法一直沿续至今。其装饰技法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刻划工具的特殊性。以刀、针代笔,剔、刻、刮并举,使画面产生黑、白、灰艺术效果;这一传统技艺目前在国内制陶界尚无他例。二是区域民间艺术的兼容性。界首彩陶的装饰艺术特色既有当地木版年画的线刻表现形式,又吸收了界首剪纸线面结合的特点,艺人们信手刻画,毫无雕凿之匠气。
  
  艺术特色
  
    界首彩陶秉承唐三彩遗风,又吸收了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在胎面的制作上,界首彩陶饰以两层化妆土,在刻画过程中表现出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对比色;在刻画题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以一幕幕场景的形式加以表现,卢山义的"刀马人"系列是其代表;在烧制方面,界首彩陶制作先除潮,然后素烧,温度一般在摄氏700至800度,成品为砖红色的刻画陶,素烧后可以釉烧,即涂以含铅、二氧化硅、粉土的釉料后放入陶制的匣钵内,逐渐加大温度,达到摄氏1000至1050度,烧两天两夜,成品为红底白花的黄胶泥黄胶泥。
  
    界首彩陶体现了农民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反映了中国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这样的艺术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就珍藏有界首三彩刻画陶。界首彩陶鲜艳夺目,色彩丰富,颇受欧洲人的欢迎,建国不久,很多国家领导人喜欢带着界首彩陶,送给苏联、东欧等一些国家要员。
  
    界首彩陶造型装饰方面的独特艺术是由诸多要素所构成。诸如黄金率的无意识应用、空间的处理、画面的布局等等,其多元素的最佳组合,创造出了界首彩陶独特的艺术个性。但是,界首彩陶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社会生活中不断观察、不断发现、不断提炼和不断创造的结晶;从单纯的摹拟刻划到综合的艺术创造,从偶尔的发现到熟练的掌握,如此反复实践,受到启发,得到规律,才归纳总结出创造美的原理。因此,界首彩陶的对称美、均衡美、装饰美,是源于生活、根植于本土的美的集合。界首彩陶的主要材料取自于颍河两岸的胶泥层,因此,又具备了本土的、民族的地方特点,从而形成了具有个性的和独特艺术语言的“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的造型多以圆形为主,据考证,具有圆形特征的决定因素有两点。其一,源自于这里的民间风俗。“陶”有“掏”之谐音,“圆”有“团团圆圆”之寓意,二者结合,即为掏个团团圆圆。解放前,淮河中游一带盛行嫁娶之时女方必陪嫁一件三彩陶坛的习俗,圆形的陶坛上刻有牡丹、梅花喜鹊、莲花鲤鱼等内容,牡丹象征富贵、梅花喜鹊寓示喜上眉梢、莲花鲤鱼则有连年有余之意,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无一不体现当婚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二,圆形陶器要比其它形器的容量大,实用性更强,而且,在烧制过程中,圆形陶器不易变形。
  
    界首彩陶的造型,在图形的基础上大量而又科学地运用S线,使造型的外廓线富有变化;其正立面双侧的S弧度的大小、宽度、高低的变化,对陶器的容量和整体美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实例中可以看出,界首彩陶的形体十分符合黄金分割法。众多界首彩陶中的圆形陶坛、陶罐,其高与直径之比,大多在6:4左右;三彩陶挂盘的底部与盘底之比也多在6:4之间,因此,在自然干燥和烧制过程中其变形率最低。
  
    界首彩陶更多地运用了变化与统一的造型艺术规律。S形线条的不断变化,突出了形体的个性特征,即弧线为主、直线为辅;侧面看,从坛罐的底部到颈部都是由具有张力的弧线组成,而颈部至口部则运用了少许直线,如此明显的对比,凸显其主次分明、曲直对比的鲜明个性。主体部分(即坛体腹部)的曲线扩张,形成膨胀的近似于圆的形体,使S线形极致夸张,具有饱满、丰硕的视觉效果。而颈部直线的运用,可谓点到为止,恰到好处。这些短直线的运用,起到不可替代的衬托作用,使圆的更圆,饱满的愈显饱满,而且丰富了造型形体语言,即曲中有直,柔中有刚,避免了造型单调、平淡的弊端。直线只有长短的变化,而弧线则有力度和形体的多样性,直线与弧线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界首彩陶统一、协调、均衡和安定的美感。
  
  传承意义
  
    彩陶制作技艺是不传外姓的,制作彩陶时,不准外姓人观看。如果家族子弟想学习的话,只让他们自己观看制作过程,然后自己去做,全靠自己摸索,做不好还要挨打。当制作出来的彩陶有七成相似,证明自己有一定"天分"后,祖辈才开始给予指点。据说,学成这项技艺,最少也需要三年,有的还可能学不会。
  
    1958年,界首在颍河北岸顺河路组建技艺陶瓷厂,现该厂已成为彩陶的主要制作地,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在这里得到传延。但是,近几年来,受现代工业产品的冲击,现在陶瓷厂不景气,面临资金困境,以传统技艺生产的彩陶制品出现滞销,市场萧条,而年轻人多不愿从师学艺,因而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有后继无人之忧,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安徽省界首市的王京胜、卢群山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黑陶
  
  诞生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四千多年,是黄河中下游原始文化的杰作。192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章丘市)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
  
  黑色陶器。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滇藏文化
  
  
  
  云南黑陶,滇藏文化,
  
  ,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黑陶采用轮制,器形浑圆工整,造型优美,装饰精巧,具有"黑,薄,光,纽"的艺术特点。
  
  中国黑陶的制作工艺比原始彩陶更纯熟、精致、细腻和独特,早在瓷器产生的约2000年前中国黑陶已达到与瓷器相媲美的工艺程度。
  
    黑陶选用的泥土来自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黄河在其流经的过程中所携带的大颗粒泥沙沉入河底,经过不断冲刷,流至其下游,因此它的深层泥土土质特别细腻、无沙、且粘性大,而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在
  
  
  
  黑陶
  
  烧制中能产生纯黑均匀质感,适合于黑陶制做。
  
    泥土取出后经晾干,后用纱布过滤制成泥坯,经过手工拉坯造型后,用贝壳反复压光,直到陶坯表面密度增加,光滑如镜。再以特制的雕刻工具运用线雕、浅雕、深雕、镂空等技法,手工雕刻出绚丽神秘的图案。然后给黑陶作品安装耳、环、鼻、腿等配件。
  
    黑陶表面所呈现纯净的黑色,是以独特的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工艺烧制而成的。出窑后就是浑然天成,不再做任何处理,其外观效果黑如漆、亮如镜。
  
    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
  
    在当代,黑陶的生产制作,最有名的艺人是孙诺七林。孙诺七林是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花甲之年的他,做陶已达50年之久。小时,其他的孩子做陶纯粹是为了玩,而他,一开始就把这当成是“艺术”来对待。所以,他做出的每一件黑陶,都是精湛的艺术品,都有灵魂。
  
  编辑本段黑陶是中国陶器制作工艺的最高峰
  
  
  黑陶
  
    黑陶是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并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5000年)制陶工艺出现的又一个高峰,堪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中与彩陶相媲美的又一光辉创造。
  
    这件出土于中国北部山东省日照县新石器时代晚期山东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00年)遗址的黑陶蛋壳高柄杯,以其高超的制作工艺和优美的造型,被誉为"中国古代陶器的颠峰之作"。
  
    黑陶蛋壳高柄杯通高26.5厘米。杯身可分为三部分,上部是一个敞口,中部为透雕的中空柄腹,下部是覆盆状底座,以一根细长管连成统一的整体,形态纤巧细致。陶杯经轮制而成,杯壁厚度均匀,薄如蛋壳,最薄处仅有0.2~0.3毫米,但质地却极为细腻坚硬。胎体表面经长时间打磨,熠熠生辉。杯柄部分采用镂孔和纤细的刻划纹装饰,整体造型极为雅致高贵。此杯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黑陶蛋壳高柄杯目前仅见于山东境内龙山文化的早、中期遗址,它的与众不同可能与当地独有的陶土材质和独特的制陶方法有关。它的制作工艺即使在现代也是具有很高难度的,显示出中国古代陶器制作工艺的伟大成就。
  
  编辑本段考古发现
  蛋壳陶杯
    1928年,黑陶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县(原属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其文化遗存,考古学界称为“龙山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其年代为公元前2500~前2000年,以黑陶和灰陶为典型标志,故又称黑陶文化。发现于山东淄博市临淄区的桐林--田旺遗址是最大的龙山文化遗址之一。此遗址发现的高达116厘米、口径44厘米的灰陶甗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大的一件;蛋壳陶杯最薄处仅0.3毫米,代表了当时制陶业的最高水平。
  
  陶体匣钵
    20世纪80年代在诸城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烧制蛋壳陶杯的陶体匣钵,山东省博物馆的专家用这件匣钵反复试制,竟获成功,蛋壳陶杯的制作之谜始被揭开。 
  
    正因为舜对黑陶的创造和喜爱,所以他特别喜欢黑色,以致他的喜好也影响到禹和当时的社会。据古籍传说,有虞氏、夏后氏都尚黑,墨子行夏道,衣服用黑色布。韩非子说舜和禹都在木制饮食器、祭器外面涂漆,应当也是尚黑的意思。出生于诸城的舜无疑对黑陶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因此称黑陶为舜陶应是当之无愧的。正如《中国文化报》1994年10月16日载文《龙山文化与舜“陶河滨”》中所说:“精美的黑陶制品与蛋壳陶是以舜为代表的一代陶工的伟大创造,闪烁着文明曙光的蛋壳陶,人们可将其称为‘舜陶’”。
  
  高柄镂空蛋壳陶杯
    1936年,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先生,带领考古队[font]在日照两城文化遗址发现了4500多年前的珍稀陶器——高柄镂空蛋壳陶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其制作工艺之精,堪称世界一绝,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物,又称为“标准黑陶”,体现了一种单纯质朴的极致之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被世界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黑陶作为山东龙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与
  
  
  
  黑陶
  
  彩陶相媲美的又一创造。
  
  黑陶产地
  绥棱黑陶
    绥棱灵透黑陶被誉为“黑土国宝"是远古文化的结晶。绥棱作为中国现代黑陶的发源地,至今已有近百年的生产制造历史,绥棱也因此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土陶工艺品之乡”,被文化部确认为“中国现代黑陶第一窑”,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灵透黑陶是2008年6月由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获得了“黑陶的制备方法”“炎黄陶的制备方法”两项国家专利,绥棱灵透黑陶先后被许多博物馆和收藏爱好者珍藏。
  
  日照黒陶
    日照黑陶被誉为“华夏艺术之魂”的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日照历史悠久,在日照境内目前发现的800多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日照的黑陶制作具有4000多年的历史,工艺精湛,陶文化源远流长。东海峪等地出土的龙山文化器具“高柄镂空蛋壳陶杯”,系珍贵文物,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其制作工艺之精,堪称世界一绝,被国家定为国宝并收藏。
  
    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是典型的龙山文化遗址。关于两城类型的黑陶文化特征,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曾说:这种陶器最占优势的颜色是黑色,所以就有了“黑陶文化”的称号。两城类型的陶系以黑陶居多数,其中以陶质细腻、表面磨光而呈黝黑光亮尤为突出。其它还有灰陶、褐陶、红陶、白陶、黄陶。
  
    两城类型的陶器外表修饰以素雅光洁为其特征,故多为素面,有的经磨光,即使有纹饰者也一般都很熟练。并且陶器制法先进,快轮普遍使用,一般陶器胎薄而轻巧。常见的蛋壳陶高柄杯,陶胎厚度大都在0.5-1毫米之间,尤其在少量器型的盘口部分只有0.3毫米左右,可见以蛋壳比喻其胎之薄并非夸大其词。概括以上主要特征,形成了龙山文化两城类型的独特的文化面貌,成为历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生长在日照的龙的传人,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古老的黑陶制作工艺,弘扬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黑陶制作工艺代代相传,自古至今从未间断。从生活用品的盆盆罐罐,到装饰等工艺品,每年生产达六、七十万件。特别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日照文化、文物部门,着手系统地发掘、研究和开发利用龙山文化黑陶技艺,成立了“日照市龙山文化黑陶工艺研究所”,集民间和科研机构之大成,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日照黑陶技艺的研究已渐臻顶峰,不仅使龙山文化黑陶艺术瑰宝重现异彩,而且还研古创新,在制作、烧制待方面较前人有了发展与创新,在制作上采用轮制与、模制、印坏、灌浆、手塑等方法;在造型上讲究美观、古朴、高雅,形式多样,各具特色,陶面有浮雕、烤彩,并刻有古字画等;融古老制陶工艺与现代美术、工艺于一体;在烧制上,一般采用高温密封窑烟渗碳之法,根据不同要求,可分别掌握达到毛光、乌光、漆光的程度。现在已经形成仿制、复制、创新三大系列,仿古、移植、复制、工艺、观赏、实用等六个类别300多个品种,并相继发展起日照黑陶工艺研究所实验厂、日照开发区黑陶厂、龙山艺术院黑陶厂等七个工厂,现已形成规模生产能力。
  
  遂昌黒陶
    遂昌黑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良渚文化的珍贵遗产,它采用“好川”文化所在地的陶土为原料,运用二十余道手工工艺,采用独特的碳化窑变技术精制而成,形成细腻、精致、无釉无彩的特色。昔日,遂昌黑陶曾鼎盛一时,成为香供、馈赠的上等品。
  
    九龙工艺品厂的老总包宗仁祖祖辈辈以制作黑陶为生,包宗仁自然也精通黑陶制作工艺。农闲时,他和家人加工黑陶,尔后,用箩筐挑去变卖贴补家用。1989年,遂昌县委县府提出了复兴黑陶文化的口号,包宗仁等一批制陶艺人赶上了大展身手的好时光,建厂房招兵买马,投资金改进工艺,并邀请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等专家出任顾问。运用独特的压光工艺及雕刻艺术手法,遂昌黑陶光亮如镜,突显高贵、典雅、古
  
  
  
  黑陶
  
  朴、神秘的特色。古老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芒,散发着无穷的魅力,销量迅速攀升。在一些大中城市,遂昌黑陶一时引领礼尚往来的潮流。浙江省人民政府多次指定遂昌黑陶作为贵重礼品馈赠给国外元首、著名人士,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等,遂昌黑陶成为了工艺品中的“黑珍珠”。
  
  馆陶黒陶
    中国的造型艺术始于陶,史书记载: “ 神农作瓦曰陶 ” 。宋应星在其所著的《天工开物 · 陶埏》对陶器工艺有这样一段概括: “水火既济而土合 ” 。
  
    公元前 2600年 —— 公元前2000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距今7000年以上的仰韶半坡彩陶艺术的衰落,中国文化历史上孕育出了 “ 黑陶文化 ” 。
  
    相传,古时候馆陶县有座大山叫陶山,陶山一带以盛产黑陶而闻名,据说馆陶的名字就源于陶山黑陶,古人所谓 “陶山者,山如陶,陶如山也 ” 即为明证。沿馆陶卫河两岸的毛圈、刘圈一带有皇窑72座,主要烧制皇城砖和黑陶。据有关专家考证,北京紫禁城所用砖即产于此地,这一点从窑址残存的残迹和发掘出的古陶制品也大可证实。
  
    1928年春,济南龙山镇城子崖一处崖坡坍塌,使一处距今四千多年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得以重见天日,也确凿证实了龙山文化即黑陶文化的存在。
  
    馆陶黑陶文化博大精深,它上袭仰韶,下启殷商、左挽彩陶、右携青铜,是原始社会后期龙山文化的代表,是馆陶先祖们勤劳和智慧的杰作。即使最粗砺的陶,也会让我们联想到承载人类生活的土、照耀人类精神的火,以及滋养人类生命的水。它不仅蕴籍着深厚的农耕文明,而且也闪烁着朴素的诗歌光芒。
  
  龙山黑陶
    黑陶是在烧造过程中,采用渗炭工艺制成的黑色陶器。最早发现于龙山文化,是龙山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龙山文化的时间为公元前2310——前1810年左右,分有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三类,统称为龙山时代。龙山时代的陶器有灰、红、黑陶,其中最著名的是黑陶。
  
    龙山黑陶分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以细泥薄壁黑陶的制作水平最高,胎壁厚仅0.5-1毫米左右,表面乌黑发亮,故有蛋壳黑陶之称。纹饰一般比较简单,仅以磨光透亮的光泽作为器皿的主要装饰内容,与黑色有机结合,是黑陶显出秀美韵致的风格之所在。
  
    黑陶的造型千姿百态,以复杂造型为主,简单者较少,但都端庄优美,质感细腻润泽,光泽沉着典雅,具有一种如珍珠般的柔雅沉静之美,欣赏价值极高。常见器型有碗、盆、罐、瓮、豆、单耳杯和鼎等。
  
    黑陶的制作一般采用快轮,其器型匀称、规整,作工精细,火候极高,质地坚硬。由于其应用范围大多为礼器,很少用于日用器皿,所以产量较少,却因此而弥足珍贵。龙山黑陶作为原始礼仪的载体和精致的艺术品,永远具有黑色珍珠的神秘而诱人的魅力。
  
    通高19.5厘米,口径4.7厘米,1973年山东日照东海峪出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泥质黑陶,造型细高,有喇叭形大侈口,深腹,圆底的杯形,下加细长柄,柄中部凸起一段作鼓腹状,表面布满竖向细小镂孔,整齐匀和,柄下端为圈足形座,腹部饰有弦纹。造型别致秀美,制作精巧,杯身最薄处不足0.5毫米,令人惊叹。通体透射着黑色光泽,质感细腻温润,散发着高雅气质和诱人的魅力,堪称绝代之作,是古代陶艺的精华。
  
    黑陶,也许是它的工艺偏于繁琐复杂,或是传播区域太小,致使这种技术失传。黑陶文化的发现,标志着中国制陶工艺达到空前发展,也向后人展示了制陶由实用性转向审美要求的历史过程。
  
    历史上,较彩陶烧制技术更先进的黑陶出现在彩陶之后,黑陶制作工艺的繁复先进,让世人惊叹来自古老的文明。当时,馆陶的先人已掌握了先进的封窑技术,让弥漫在窑中的浓烟通过科学的渗碳原理,将烟中的碳粒渗入坯体而呈黑色,黑陶制作工艺让世人体会到了通过“ 熏陶 ” 成品、成性的过程。
  
    黄河的恩赐,大量优质粘土的沉积,为馆陶制陶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勤劳、聪慧的馆陶人经过不懈的研究和发掘,黑陶的制作工艺终于被诠释破译。馆陶黑陶叩之有鸣玉之声,富墨玉之美,泛青铜之光,做工细腻考究,形意丰富统一,古朴典雅,奇丽华贵,高则三米之巨,富贵豪华;微则火柴盒可容,精致考究,颇宜室内装点,更具欣赏、收藏价值,深受各界人士喜爱。
  
    “那长发少女的头像,似乎我在巴黎一位诗人书房墙壁上看到过。那变形的大力士又把我引到东柏林古老的博物馆之岛,各种小鸟联飞的透雕台灯株,似乎在西柏林一家宾馆里伴过我思乡之梦。而那似乎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坐下来闭目沉思的女佛,在曼谷木雕商店里诱惑过我。” 在外地的馆陶籍著名诗人雁翼初识家乡黑陶时惊喜不已,欣然作《黑陶初记》以作纪念。
  
    黑陶制作工艺在我国代代相传,从古至今从未间断。从生活用品的盆盆罐罐,到装饰等工艺品,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黑陶技艺渐臻完善。被誉为“ 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的馆陶黑陶的再现,标志着中国制陶工艺达到历史颠峰的同时,也向后人展示了制陶由实用性转向审美要求的历史过程,黑陶文化跨越时空的对接,续接了馆陶人的一个梦想。
  
  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的制作工艺却一直是个迷。黑陶流行二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的父权制度阶段,祖先们以其制造的生动简朴、形态万别的黑陶器皿创造了继仰韶、大汶口之后的新文化支—龙山文化。史学界亦称“黑陶文化”。据考证,龙山文化约兴盛于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2300年。只可惜这种工艺精致、魅力夺人的远古技艺,至汉代(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间)基本消失无迹。到20世纪80年代,在鲁西北平原的古运河畔,德州工艺美陶研究所的青年职工,把这些古老的工艺挖掘整理,再现了龙山文化的风采。这就是今日的德州黑陶。德州黑陶选用京杭大运河两岸特有的红胶泥作原料,这种泥土质地纯净细腻,土质密度大。用传统手工轮制成型后不上釉,在坯体晾干过程中压光、雕刻,高温烧结后封窑,做焦烟渗碳处理,烧制出来的陶器黑中透莹,望之如金,坚实凝重;叩之如馨,给人以“乌金墨玉”之感。“金山丽水,玉出昆岗”, “如铁之质似玉之润”……,文人墨客的词赋,可以使人想见黑陶的艺术魅力。
  
    德州黑陶在造型上别具一格。它采用手工轮制,既保留了传统的单层拉型成坯,也创造出一底双层合成坯。或复制、或衍化、或创新,各种仿商绢简、仿青铜陶鼎,镂空花瓶、浮雕瓶、笔洗、笔筒、葫芦、香炉、烟壶、挂盘等,简洁酣畅,古朴典雅。坯体刻花采用红雕、浅雕、透雕等多种表现手法。纹饰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如松、竹、梅、菊、牡丹、鸟、蝶、鱼、虫,并汲取了剪纸、木雕、刺绣等艺术形式的特点。除少数几件盘龙雕凤的宫廷式样外,绝大部分显露出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诸如双层套的大肚子香炉,镂空浮雕十分精致。腹部刻有龙凤呈祥浅雕图案的“龙凤瓶”,整个瓶体都是云型镂空图案,两侧有立体比龙对卧,恰好为瓶的双耳,构思叫绝。其中蛋壳陶,《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这种轮制陶器薄如蛋壳,厚仅0.3毫米,漆黑发亮,是龙山文化中最富有特征的珍品。
  
    几年来,德州工艺美陶研究所研究人员认真探索,对黑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制和开发,目前已达600多个品种,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1989年春末,德州黑陶在巴黎第八十届国际技术博览会上荣获银质奖章。1989年月10月,在纪念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诞辰2540周年之时,版画家石可、工艺美术家家陶天恩与德州工艺美陶研究所共同研制成的黑陶壁画---《孔子世迹图》,全长50米,高1.7米,刻画面积共达85平方米,系统介绍了孔子主要生平事迹,镶嵌在孔府院内。其独特的艺术效果,为中华壁画艺苑又增添了一朵奇葩。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也将德州黑陶作为珍品长期收藏。我国外交部、中联部将德州黑陶定为国家级礼品,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用德州长黑陶送给外国首脑和国际友人。1991年夏季,德州黑陶参加了在日本的黑陶艺术展销会。目前德州黑陶已远销远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及香港和台湾地区。
  
  秦源黑陶
    在中国五千年人类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代表“龙山文化”的黑陶,作为造型艺术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以它固有风采和神奇的魅力,展示着我们祖先自觉地改造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直接成果。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
  
    我国黑陶艺术,品种丰富多彩、制作精美独到,但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和旧中国,工艺美术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那时的人们也没有意识到这种传统的古老艺术具有潜在的巨大震撼力。黑陶,多被奴隶主和贵族们所利用,他们用于装饰宫殿、点缀厅堂、成为夸耀富有、显示地位和等级的标志,而在民间却少有问津。
  
    建国后,黑陶艺术得到了重视,引起社会各界的瞩目,多年来,黑陶的制作在我们民间一直承袭仿制,其制作场所多为原始家庭作坊,规模小、设备旧、产量低而难以形成系列,随着改革开放的形势发展,黑陶生产再次兴起。为了挽救濒于绝响的传统文化遗产而得到继承和发扬,为使中国黑陶工艺在继承中创新发展,从而用精美的艺术品丰富现代文化生活的需求,一九九五年,在三秦大地渭水之滨傲然萌生一个黑陶界的新秀——秦源黑陶。
  
    受着一种精明置业理念的支配和挽救、继承中而求得创新和发展,厂长刘清源先生曾几度拨山涉水走访各地、遍览出土文物原件和各种文献资料,撷取了大量宝贵经验。几年来,历经坎坷和艰苦不懈的努力,如今的“秦源黑陶”以烧制之精、造型之美、图案之绝、品种之多、规模之大被誉为黑陶中的佼佼者。
  
    “秦源黑陶”,取材于纯净、细腻的红胶土,经过水力和风力的卫刷和扬弃,从而成为一种纯化的“漂渍土”其中含铁量和含碱金属氧化物较高,以致使它在制作成形中达到薄而坚的程度。其需要匀和、沉淀、起胎、拉胚成形、压光、书画、雕刻等一系列精细的手工操作,最后装点、封窑、烧制而成的秦源黑陶其胎质极为细腻,给人以柔滑温润之感,器壁颇为单薄,具有欲吹即透之功。表面特别光亮,尤如明镜一般,质地非常坚硬,令人视之生钢,不仅如此,它的质色分为乌黑、银灰、橙黄三种,其色调有深有浅、有浓有淡,依不同器物各类特点要求而增减其不同色度,形成各有其色而色泽适度。
  
    秦源黑陶,在器物的图案设计上,它延续和发展了仰韶文化彩陶艺术中的几何纹,所不同的是其直接用凹凸单线和复线轮纹,而不用彩绘,其效果使图案趋向质朴无华,使整体造型与图案结合形成一种完美的和谐。秦源黑陶,在表现方法上既注重运用传统手法,又大胆地结合现代工艺技巧,既追求物品外在的形态美,又注重画面造型的神态美;秦源黑陶——精品荟萃、琳琅满目,陶艺的不断推陈出新,令人叹为观止,它把我们带进远古梦幻般的追忆和遐想当中,使我们仿佛清楚地看到了祖先们在远古时代劳动生息的画面。
  
    经过多年的求索和锤炼,秦源黑陶已近炉火纯青,鉴赏中人们仿佛可以从远古的新石器时代走进夏、商、周、秦、汉、隋、唐七个朝代的历史陈列,可以从陶器的静感中产生动感,从现实返回先古,不仅能领略到商、周青铜器的风格和气势,而且不乏隋唐五代越窑青瓷的风采和韵味,这一切仿佛构成一部时代感十分强烈的无声交响曲。
  
    秦源黑陶,在保持“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声如馨”的传统黑陶艺术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在总体以不失先民仪型,而力求品种多样,在造型和图案上更贴近现代人的观赏心理,在艺术节奏上保持一种特有的凝重气氛,在质量上力求完美无疵。喜睹精美之外观,品味丰厚之内涵,秦源黑陶——巧夺天工。
  
  编辑本段现代黑陶
    现代黑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收藏品、高档艺术品、高档礼品。黑陶被作为一种高档商务礼品广泛用于各大企业、行政单位、教育机构以及各行各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客户关系主导的行业等。国内黑陶加工企业纷纷设计出适合现代人审美标准的黑陶商务礼品,各黑陶厂家聘用均聘用国内一流的黑陶工艺美术师、黑陶行业大师进行设计、烧制。特别强调青岛无言阁陶艺公司,综合了龙山文化的精髓,不局限于地域隔阂,以黑陶文化为核心,综合国内黑陶业精髓,产出了现代化的黑陶杰作,实为收藏佳品,馈送好友、客户的高档礼品。类似黑陶企业还有思月陶艺,日照兆启,茌平陶元等。
  
  编辑本段作家黑陶
    黑陶,青年诗人、散文家。1968年出生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一座烟火陶器乡镇,父母均为中国底层百姓,199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现居太湖北岸的无锡。曾荣获出版散文集《夜晚灼烫》(百花文艺出版社,“后散文文丛”之一,2003)、《七个人的背叛:冲击传统散文的声音》(七人散文合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泥与焰》(古吴轩出版社,2005)、《绿昼》(鹭江出版社,中国散文档案·先锋文丛之一,2006)、《漆蓝书简——书写被遮蔽的江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等。
  
  
  
  
  灰陶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以灰陶和夹砂陶则占据主要位置。
  
    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灰色陶器。它的烧制原理是:坯体入窑以后,用还原焰焙烧,陶胎的铁氧化物还原为二价铁,使陶胎现出灰色。烧成温度一般在840-900摄氏度左右。最高可达1100摄氏度。根据胎质的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后期等都以灰陶为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78446.html

更多阅读

马克杯是什么|马克杯有哪些种类和特征 马克杯是什么

马克杯是什么|马克杯有哪些种类和特征——简介马克杯是什么?相信对于年轻一代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以款式新颖、色彩丰富等等特点名闻于世,深受这个追求个性化时代人的喜欢与欢迎。马克杯是什么|马克杯有哪些种类和特征——方法/步骤

各种阀门种类和原理 针型阀原理

各种阀门种类和原理——简介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

变装小说的由来和分类种种 变装穿环 男妾小说

变装小说的由来和分类种种变装的英文为crossdress,简称CD,它通常是指男性通过穿着异性的服装和模仿异性的谈吐、举止等获得一种特别的满足感,是一种影响力渐渐扩大的非主流社会群体,也是一种与TS(变性)等有密切联系的边缘亚文化存在。变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 万年至前3500 年 公元前3500年

大约在公元煎1 万年左右,人类进入了地质上的全新世时期,地球上的最后一次冰期结束了。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新环境下,原始人群的生产活动也随之改变,导致了旧石器时代的结束,而开始了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恩格斯总结

NTFS无损转FAT32和FAT32转NTFS方法 fat32转ntfs

[软件技巧] NTFS无损转FAT32和FAT32转NTFS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5 10:54: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卡饭月刊》第28期发布(2011.07) 随着windows XP和Windows Server 2003的发布,很多朋友在安装操作系统时选择了NTFS

声明:《陶器的种类和分类(转)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分类》为网友人心太拥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